網際網路心理學課程介紹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U104007006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 課程目標 = *做為21世紀的社會之心理人,我們需要認識 **網路是日常不可或缺的「工具」 ***如同生活不能沒有電 **有很多工作會被電腦取代...)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目錄

[編輯] 課程目標

  • 做為21世紀的社會之心理人,我們需要認識
    • 網路是日常不可或缺的「工具」
      • 如同生活不能沒有電
    • 有很多工作會被電腦取代
      • 如同機器取代了人工
    • 人可能不太會變
      • 仍然有「七情六慾」

[編輯] 課程主旨

  • 培養「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
    • 就是要來實現前面課程目標的具體表現
    • 也是身為網路世代的人的基本行為準則
      • 在使用網路時
      • 面對網路資訊時
      • 與人交往時
      • 做人處世
      • 大致都一樣

[編輯] 課程大架構

  • 四大部分加一
    • 歷史
    • 技術
    • 實作
    • 綜論

[編輯] 歷史

  • 所有事情都有歷史,即先前發生了一些事情,才會造成現今的狀態
  • 所以不了解歷史,就不知道我們的未來可能往哪兒去!!
  • 本課程的歷史主要:
    • 電腦
    • 網路
    • 人(與社會)

[編輯] 技術

  • 請別期待有很強的技術傳授
  • 只交待簡易且基礎的技術
  • 也不太可能馬上讓同學用得嚇嚇叫
  • 大概內容
    • 文字界面
    • HTML 5
    • CSS 3
    • ...

[編輯] 實作

  • 技術再基本、再簡單,不用一定學不會
    • 沒有說用了一定學會( logic problem :p )
  • 用一用,也希望能知道
    • 這些東西發展過程
    • 「人」有關的部分
    • 與機器、與人溝通的方法

[編輯] 人(社會)

  • 所有的事情,都因為有「人(社會)」
  • 心理學也很關心「人(社會)」
    • 這是同學的專長
      • 會網路、電腦各項技術的人非常多,且各位很難追得到
      • 心理學相關畢業生也非常多
      • 但很少兩者都會的 :)
  • 我們也要來關心這一些

[編輯] 綜論

  • 加一的部分
    • 為什麼是加一?
    • 因為把分離的東西結合在一起
    • 希望同學看到「整體」的樣貌!!
  • 今天也算是個綜論
    • 最後附加一個開課說明

[編輯] 評分方式

  • 作業 20%
  • 上台報告 20%
  • 網頁製作 20%
  • 對外發文 15%
  • 出席率 10%
  • 隨堂實作 15%

[編輯] 課程沿革與開課說明

  • 先前課程
    • C語言在心理學之應用
      • 主要教Windows 系統下的C
      • 後來加入FreeBSD (or Linux)之C
      • 成果
        • 培養幾位程式高手
        • 架設系郵件主機
        • 架設BBS站
  • 20世紀的高醫心理系
    • 1987年創系
    • 1992年我到系上
    • 1993年接上Internet
    • 1995年Windows95出現
  • 20世紀的高醫心理系的學生
    • 大部分學生進大學之前幾乎沒有碰過電腦
    • 有不少「宅男級」學生
    • 電腦是那一些宅男級學生組裝(第一代工具人)
    • 網路泡沫(心理上)時代
  • 轉變不是突然的
    • 上世紀末
      • 電腦快速發展
      • 網路也是快速普及
      • 各級學校納入電腦及網路課程
        • 誰教
        • 怎麼教
        • 教Windows + IE
  • 2001年的決定
    • 開了網際網路與心理學
    • 目的就是培養經營系電的人力
      • 電腦及網路高手訓練班
  • 危機與轉機(說明
    • 擔任系主任(2006~2012)
      • 2007系所評鑑
    • 課程改成通識(2010~2015)
    • 成立人社院:2012
    • 回到系選修:2018
  • 變與不變
      • 減少過多技術
      • 增加互動
    • 不變
      • 仍然原始碼
      • 仍然談歷史

[編輯] 作業

  • 寄信給我(mailto : sakuraikmu@gmail.com)
  • 內容
    • 姓名、學號
    • 最常用e-mail(gmail最好)
    • FB帳號(尤其與本名不同者)
    • 200~500字(超過一些沒有關係)對本課程的期待(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