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過去的年代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3年11月20日 (三) 15:52由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一、 作者簡介

Steven Zaillian(1953~今日)美國知名編劇。

以辛德勒名單奪下:
1.金球獎(Golden Globe) 最佳編劇辛德勒的名單(1993)
2.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最佳改編劇 (1993)
3.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劇本單(1993)
4.美國編劇工會(WGA Award (Screen)) (1993)
5.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改編劇本單(1993)

二、 本書介紹

        二戰時期,猶太人遭受德國軍隊迫害,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看準時機準備大賺戰爭財,他來到波蘭,利用擅長的交際手腕結交高官、開設搪瓷工廠並雇用便宜的猶太勞工以賺取暴利。

        他找來合夥人史登,他是克拉科夫猶太委員會的官員,熟悉猶太商人圈子以及經濟運作,除了幫奧斯卡處理財務也積極偽造工作證書以幫助更多猶太人得以進入搪瓷廠工作、免於在外遭受迫害。

        到了二戰高峰期,猶太人被大量屠殺,本來一心只想賺錢的辛德勒在看到殘忍而血腥的人間煉獄後漸漸醒悟,開始在良知和貪念之間掙扎,最終良心導引他著手製造一份工人名單,讓他的工廠,成為猶太人的避難所。

        其中辛德勒的態度及心境的轉變甚為動人。他不惜和血性冷酷的軍官阿蒙作對,花掉大筆錢財以求多挽救一條珍貴生命,而在戰爭結束之刻,他不只破產還成了戰犯,當他和他救下的一千多名猶太人告別,他們用敲下的金假牙融成一枚戒指送給了辛德勒,戒指內側寫著:「救了一條命等於救了全世界」辛德勒失聲痛哭後悔沒再把車子、黨徽賣掉以多救幾個人。多年之後,那些辛德勒救下的人們及其後代都到其墳前致意,輪流在墓碑上放上一個代表"感恩永遠不變"的石塊作為敬禮

三、 佳句摘錄

救人一命,如救蒼生- He who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 猶太口傳經典Talmud

四、 心得感想

歷史結構分析-

為何會有這段悲劇?
非得從宗教作為起點,來理解歐洲的歷史。

從西元313年羅馬帝國第五十七任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us I Magnus)公布米蘭詔書Edictum Mediolanense,維護人民有信仰自由,進一步使基督教合法化,免受迫害,自己也成為首位受洗的皇帝,這在多神信仰的時代,更顯特別;380年67任皇帝-狄奧多希(Theodosius I )獨尊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基督教進入歐洲人生活的重心。從中世紀十字軍東征,到近代的民族衝突,大多和信仰有關。

雖然基督教發軔於耶路撒冷,不只是耶穌,連最初追隨他的門徒都是猶太人。但當時的猶太教的派別-法利賽人(Pharisees),認為耶穌的言行背離希伯來聖經(Hebrew Bible),因此偕同當時的羅馬猶太行省總督彼拉多(Pontios) ,處死耶穌。 在猶太教的一神論中,更不承認耶穌的神性。

因此在新約聖經的紀載,猶太人一直背負著殺死耶穌的控訴,更成為第三帝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宣傳口號之一。

而猶太人相信自己是耶和華的選民,因此盡可能發揮所長,榮耀上帝。光是1900年開始頒發的諾貝爾獎,就有將近1/5是猶太裔奪得。而在商業和政界的發展更是不可思議。在德國威瑪共和時期,猶太人幾乎把持多數重要公職,商界的成就,在辛德勒名單電影中也隱約提到。

因此在一戰以及經濟大蕭條的年代,歐美的猶太人平均而言,是較富有而有權勢的一群,很容易便被轉移成洩憤的出口。當時甚至盛行,猶太人秘密結社,密謀由政經統治世界的傳言。

對於任何國家民族主義者而言,劃分你我的差異,正是團結的捷徑。

德國,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在費希德( Fichte)倡議德意志的榮耀,以及俾斯麥(Bismarck)用鐵與血,從普魯士擊敗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以及西邊的法國,才把德意志境內的各個邦國,統一成一個國家。

可以說,德意志民族的榮耀,是用血汗才團結一致,並非天生而得。 面對一個自稱是上帝選民的猶太民族,以及日耳曼優越論的矛盾,遲早要爆發嚴重衝突,只是時間和規模的問題。

片中甚至描述到,當外面的孩子,看見送往奧許維茲集中營做最終處置的火車,居然臉上帶著一絲戲謔,對車廂裡的猶太人做出割喉的手勢,應該算是導演對當時歐洲普遍民眾,對猶太人觀感的速寫吧。

當代價值反思

大屠殺時期的猶太人,已失去生命該有的價值,他們的命運掌握在白紙黑字的名冊上,慘白的紙上打著各種充滿壓迫感密密麻麻的黑字,每個名子隨時都有可能永遠消逝於世,而辛德勒的名單與這些死亡文字呈現強烈的對比,它代表的是希望,只要還活著,就有無限的可能,「救一人等於救全世界。」人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綜觀歷史洪流,玩弄人民生命的掌權者,必定不會有好的下場,必定會遭受歷史的批判。

記得德國軍官在屠殺猶太村前發表的演說上曾說過一句話:「Today is history.」對忠心於納粹主義的德軍們,確實是開創新紀元的一天,600萬猶太人因為納粹主義,慘遭大屠殺的悲慘命運,生活在當下的德國公民難道沒有一點惻隱之心?他們從小就被教育猶太人是下等的人種,甚至連人種都不是,由許多德國小孩對猶太人睥睨、不屑的表情可見一斑,如果我是當時的德國小孩,我是否也會對載滿猶太人的火車扔石子,和玩伴們一起嬉鬧的對著猶太人比著代表死亡的刎頸手勢呢?我自己也不確定,唯一確定的是這種建築在血腥屠殺下的殘忍歷史,是不會被普世價值接受的。

值得慶幸的,我們身處民主價值根深蒂固的台灣,以民主角度看待猶太人大屠殺事件,簡直是荒謬絕倫。

降臨於世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個體,沒有種族優劣之分,或許憲法所保障的種族平等,我們認為理所當然,這條法則卻是由無數鮮血所換來的,600萬猶太人遭屠殺的前車之鑑,讓我們更加珍惜眾生平等的現代,種族間沒有高貴與低賤之分,懂得尊重不同的種族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攝影美學分析

一、在1993年電影上映時,早就已經進入彩色電視及彩色電影的時代,而這部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全片刻意採用黑白的拍攝手法,只有片頭、片忠和片尾及手術的不認有用到色彩,我認為導演刻意這樣拍攝有幾個用意:

  1. 這部電影算是半紀錄片,導演想要讓觀眾有身處於二戰年代的真實感,而黑白電 影正可以適合呈現一種懷舊與紀念的感覺。
  2. 背景是在二戰時期,那時全世界都瀰漫在一股戰亂及恐懼的壓境的氛圍,黑白電影讓人彷彿置身在沒有色彩的世界裡,象徵那個時代的人們內心的恐懼及不安。
  3. 這部電影中導演想要表達的是關於動亂時代的人心險惡及善良,希望真實呈現辛德勒與阿蒙的人性,但不希望加入太多現代人們或是他個人的思維色彩,所以用黑白的畫面,純粹用演員的演技來讓觀眾自已思考人性的善惡。
  4. 電影中有許多血腥的殺戮畫面,而我認為導演不想讓觀眾著墨太多在血腥暴力的鏡頭,而是從中去探討戰爭與人性,因此用黑白來掩飾血流成河的畫面。

二、電影中只有幾個地方用到彩色的畫面,而且不是整個畫面都是彩色,而是刻意讓畫面中的某個部分有顏色,一開始是燭火的黃色,電影中段是逃命的小女孩所穿的紅色洋裝,電影後段則是猶太人們到辛德勒的目前緬懷的畫面,而這三個彩色的場景都有其強大的影響力。

  1. 電影一開始的畫面是猶太人們圍著一盞燭火,畫面爭只有一盞搖曳的小燭台透出微微黃色的火光,導演沒有說明這畫面的用意,但在電影接近尾聲時,又出現相似的畫面,原來是受到救贖得猶太人在祈禱,象徵戰爭即將結束,光明即將到來。
  2. 電影中段有一幕辛德勒騎馬站在高處遠望,看到納粹進入猶太人的居住地瘋狂屠殺,而許多由台人倉皇逃命,景象慘不忍睹,而導演刻意讓整個黑白的畫面中出現一位穿紅衣在逃命的小女孩,鏡頭並跟著小女孩帶到她躲藏的床底下,在電影中後段納粹焚燒猶太人的屍體時,導演又讓辛德勒看到這位紅衣小女孩,只是這回她是躺在一車屍體上,紅色的洋裝讓畫面特別刺眼,而紅色就代表了戰亂中的血腥與難民的恐懼。
  3. 電影最後一幕回到了現代,導演找來了當時還活著的「辛德勒的猶太人」,並由演員牽著受到辛德勒的墓前,放一塊小石子來緬懷,導演想要讓這部充滿戰亂與血腥的電影有一個溫馨動人的結局,因此將畫面回復到我們習慣的彩色,並明顯區分出和二戰黑白畫面之間的迥異。

五、 問題討論

六、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