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的蒲公英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2年11月15日 (四) 03:06由Eason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當尼采哭泣

一、作者簡介

歐文.亞隆1931年生於華盛頓,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當代金神醫學大師,與維克多.法蘭可、羅洛.梅並稱存在主義治療法三大代表人物。 目前擔任史丹福大學基神病學榮譽教授,持續在美國各地發表言獎並投入臨床治療工作,琪主講的錄音帶廣泛使用於治療師的訓練工作。因其在臨床精神醫學領域的貢獻,曾獲得1974年艾德華.史崔克獎,這是關於美國精神醫學照護與治療所頒的獎 ; 還有1979年獲得美國精神醫學會為學術研究頒發的基金獎。

除了撰寫專業教科書如【團體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得理論與務實】、【住院病人團體心理治療】,與吉妮.愛與金合著【日漸親近】,與李伯曼和麥爾金斯合著【會心團體 : 最初的事實】之外,亞隆也繕寫心理治療小說和故事,如【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生命的意義】、【愛情劊子手】等,多事榮獲歐美小說和非小說文類獎項,如【當尼采哭泣】榮獲1992年The Commonwealth Club 小說類金牌獎。

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亞隆,書以小說的方式呈現用淺白的對話來描述尼采的哲學思想從不同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以推理小說般扣人心弦的筆法,述寫現代精神分析學萌芽之初,實習醫生弗洛伊德的老師布雷爾受託診治尼采的故事,巧妙揉合了史實與虛構,層層剝現兩人內心世界的焦慮、恐懼、執迷的愛慾妄念,以及現代心靈的困境與救贖之道。 亞隆最擅長以饒富趣味、引人入勝的說故事技巧,處理嚴肅專業的精神分析課題,本書所有人物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雖然故事情節虛構出來的,但在夢境與回憶交錯、哲學與心理治療交鋒中,使讀者一步一步走進人性的祕密花園,並一窺現代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學發軔期的面貌。


二、本書摘要

故事背景為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時年四十歲的布雷爾,有一天接到一封短箋,高不可攀的名女人莎樂美突然邀約咖啡館,她是為她的親密朋友尼采求診,她請求他運用實驗性的「談話治療」來診治尼采的自殺傾向。問題是,年輕氣盛、自恃甚高的年輕哲學家尼采,說什麼也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於是,醫生只好假裝自己需要尼采的幫助,協助他解決其生命意義的難題。一整個月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咖啡館、墓園、診療室進行談話,心靈相互衝擊。首先由布雷爾敘述他表面上和諧的婚姻生活與正值巔峰的事業,內在卻潛藏著對女病人貝莎的性幻想,尼采如詩般的語言,理性的思辯,逼使布雷爾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人生,也只有當他能看清自己慾望的根源時,從而能真正幫助尼采釋放他孤傲的靈魂,流下真實的眼淚。


三、佳句摘錄 

1.真理的敵人不是謊言,而是深信不疑。


2.死亡的最終報酬-不必再死一次。


3.神聖的不是真理,而是人對他本身真理的追求。


4.我的生存目標與這個無用的細胞值,完全無關。我有一個生存的理由,為此,我可以忍受任何過日子的方式。我有一個十年的生存目標,一項任務。我懷孕了,這裡,」-他輕拍著太陽穴-懷了書,幾乎完全組織好的書,只有我才可以生產出來的書。有時我把我的頭痛視為分娩前的陣痛。

5﹒.我們可以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卻不能剝奪一個人死亡的權利。


6﹒.我們各是從怎樣的星辰朝彼此墜落而到達此處來的?


7.婚姻,以及隨之而來的佔有與妒忌,只會奴役靈魂。


8.解放的標誌是什麼?─不再恥於面對自己!


9.就像骨骼、肌肉、腸子、與血管被包圍在一層皮膚之下,好讓人的外表可以忍受,所以靈魂的焦慮與激情被包裝在虛榮之內:虛榮是靈魂的皮膚。


10.不能帶我們超越到所有書本之外,這樣的書又有什麼好處呢?


11.詮釋者永遠是不忠實的。當然,這不是說他們的不忠實是故意的,而是說,他們無法踏出他們所處的歷史架構。


12.真理是經由疑惑與懷疑而獲得,不是透過天真的祈求而已!置身於上帝的手中,你的病人只不過是一個天真的希望!那是對不要死去的希望,對上帝的奶嘴的希望,只不過是被我們貼上了「上帝」的標籤而已!


13.「永遠沒有人做任何事情是完全為了他人。所有的行動都是自我中心的,所有的服務都是利己的,所有的愛都是自私的。」「重點在於,你會告訴你自己什麼,還有我會告訴我自己什麼。你會在你的自我投射中利用我,但是你不曾看出來的是,我會被你消耗殆盡!你對我的憐憫、你的施捨、你的感同身受,你幫助我、控制我的技術--這一切的結果,是把我的力量,犧牲在讓你更形強大之上。我還不夠富有到足以負擔這樣的恩惠!」


14.在我的書《人性,太過人性》,我主張,當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的時候,宙斯放在其內的災禍就逃進人類的世界中,不為任 何人所知的是,那裡面依然保留了最後一個災禍:希望。自那時候起,這 個盒子與它所矚藏的希望,就被人類錯誤的當成幸運的寶庫。但我們忘掉了宙斯的願望,他 要人類繼續讓自己受盡折磨。希望是災禍中最糟的一個,因為它延長了折磨。


15.感謝上帝,因為祂死了──那並不意謂著存在沒有目的!死亡的來臨──那並不意謂著生命沒有價值。


16.責任、禮節、忠實、無私、親切──這些都是哄人入睡的麻醉品,人睡得是如此深沉,如果醒得過來的話,人只不過是到了生命的盡頭而已。在那時,人不過是得知了,他永遠不曾真正地活著過。


四、心得感想 

第一次看到這本四百多頁的心理治療小說,感覺起來重量是沉甸甸的,心便也跟著沉重了起來,但當我用雙手拿起這本書,卻是如此的輕,宛如他在我閱讀中所給我的思想解脫,使我拋開了些標準的框架,讓本來就應該自由翱翔的一個心找到了歸宿。

在一次次的激辯,一位是醫學大師布雷爾,另一位是存在主義大師尼采,每一段的談話治療,我的思想開始跳躍,穿越了時光隧道,一些曾未想過的問題不斷不斷的冒出,很多事的理所當然掩蓋住事實的原貌,原來,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躲了形形色色的人,連自己也不知道,而我們卻以為自己就是在人群前的那一個人,單一而未劃分。書本中,提到:「隱瞞病人離死期不遠了,是對上帝奶嘴的希望,只不過是被我們貼上了『上帝』的標籤而已。」這樣的比喻方式,讓我開始思考所謂的善意的謊言到底存不存在,善意的謊言是我們認為對當事者較好的說法,這也許只是單方面的想法,「真正的抉擇、完整的抉擇,只能在真理的光芒下綻放。別無他法。」「真理的敵人不是謊言,而是深信不疑!死亡的最終報酬是不會再死一次。」更讓我內心中的兩派說法激戰不已,沒有一定的對錯,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可能永遠也不會有個結論。

人與人之間的第一次見面寒暄方式通常都是自我介紹或是聊個天氣,而尼采與文學才女莎樂美第一次見面所說的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各自是從怎樣的星辰朝彼此墜落而到達此處來的?」簡單的打招呼方式,從尼采的口中說出便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目光。相遇,是種緣分,不一樣的人成長於不同的環境背景,卻因為某件人事物而相遇,看似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濃縮成尼采的那一句話,如此的美,在我心中振起陣陣漣漪。

尼采的哭泣,像是盞燈,帶領著我們一同去一個嶄新的世界,獨創的新思維,平靜的海面,海面下卻是波濤洶湧,習以為常的思考路線,在一波浪還未退下,另一波浪卻緊接而上,看著看著不免有時會有種混亂感,像是一手打散原本拼好的拼圖,但重新再次拼起來後,過程中有不一樣的感觸,重組後的拼圖,色彩不但更加鮮艷也使我在拼圖上找到自己的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