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的蒲公英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編輯] 當尼采哭泣
一、作者簡介
- 歐文.亞隆1931年生於華盛頓,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當代金神醫學大師,與維克多.法蘭可、羅洛.梅並稱存在主義治療法三大代表人物。
- 目前擔任史丹福大學基神病學榮譽教授,持續在美國各地發表言獎並投入臨床治療工作,琪主講的錄音帶廣泛使用於治療師的訓練工作。因其在臨床精神醫學領域的貢獻,曾獲得1974年艾德華.史崔克獎,這是關於美國精神醫學照護與治療所頒的獎 ; 還有1979年獲得美國精神醫學會為學術研究頒發的基金獎。
- 除了撰寫專業教科書如【團體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得理論與務實】、【住院病人團體心理治療】,與吉妮.愛與金合著【日漸親近】,與李伯曼和麥爾金斯合著【會心團體 : 最初的事實】之外,亞隆也繕寫心理治療小說和故事,如【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生命的意義】、【愛情劊子手】等,多事榮獲歐美小說和非小說文類獎項,如【當尼采哭泣】榮獲1992年The Commonwealth Club 小說類金牌獎。
- 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亞隆,書以小說的方式呈現用淺白的對話來描述尼采的哲學思想從不同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以推理小說般扣人心弦的筆法,述寫現代精神分析學萌芽之初,實習醫生弗洛伊德的老師布雷爾受託診治尼采的故事,巧妙揉合了史實與虛構,層層剝現兩人內心世界的焦慮、恐懼、執迷的愛慾妄念,以及現代心靈的困境與救贖之道。
- 亞隆最擅長以饒富趣味、引人入勝的說故事技巧,處理嚴肅專業的精神分析課題,本書所有人物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雖然故事情節虛構出來的,但在夢境與回憶交錯、哲學與心理治療交鋒中,使讀者一步一步走進人性的祕密花園,並一窺現代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學發軔期的面貌。
二、本書摘要
- 故事背景為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時年四十歲的布雷爾,有一天接到一封短箋,高不可攀的名女人莎樂美突然邀約咖啡館,她是為她的親密朋友尼采求診,她請求他運用實驗性的「談話治療」來診治尼采的自殺傾向。問題是,年輕氣盛、自恃甚高的年輕哲學家尼采,說什麼也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於是,醫生只好假裝自己需要尼采的幫助,協助他解決其生命意義的難題。一整個月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咖啡館、墓園、診療室進行談話,心靈相互衝擊。首先由布雷爾敘述他表面上和諧的婚姻生活與正值巔峰的事業,內在卻潛藏著對女病人貝莎的性幻想,尼采如詩般的語言,理性的思辯,逼使布雷爾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人生,也只有當他能看清自己慾望的根源時,從而能真正幫助尼采釋放他孤傲的靈魂,流下真實的眼淚。
三、佳句摘錄
- Part 1
- 1.真理的敵人不是謊言,而是深信不疑。
- 2.死亡的最終報酬-不必再死一次。
- 3.神聖的不是真理,而是人對他本身真理的追求。
- 4.我的生存目標與這個無用的細胞值,完全無關。我有一個生存的理由,為此,我可以忍受任何過日子的方式。我有一個十年的生存目標,一項任務。我懷孕了,這裡,」-他輕拍著太陽穴-懷了書,幾乎完全組織好的書,只有我才可以生產出來的書。有時我把我的頭痛視為分娩前的陣痛。
- 5﹒.我們可以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卻不能剝奪一個人死亡的權利。
- 6﹒.我們各是從怎樣的星辰朝彼此墜落而到達此處來的?
- 7.婚姻,以及隨之而來的佔有與妒忌,只會奴役靈魂。
- 8.解放的標誌是什麼?─不再恥於面對自己!
- 9.就像骨骼、肌肉、腸子、與血管被包圍在一層皮膚之下,好讓人的外表可以忍受,所以靈魂的焦慮與激情被包裝在虛榮之內:虛榮是靈魂的皮膚。
- 10.不能帶我們超越到所有書本之外,這樣的書又有什麼好處呢?
- 11.詮釋者永遠是不忠實的。當然,這不是說他們的不忠實是故意的,而是說,他們無法踏出他們所處的歷史架構。
- 12.真理是經由疑惑與懷疑而獲得,不是透過天真的祈求而已!置身於上帝的手中,你的病人只不過是一個天真的希望!那是對不要死去的希望,對上帝的奶嘴的希望,只不過是被我們貼上了「上帝」的標籤而已!
- 13.「永遠沒有人做任何事情是完全為了他人。所有的行動都是自我中心的,所有的服務都是利己的,所有的愛都是自私的。」「重點在於,你會告訴你自己什麼,還有我會告訴我自己什麼。你會在你的自我投射中利用我,但是你不曾看出來的是,我會被你消耗殆盡!你對我的憐憫、你的施捨、你的感同身受,你幫助我、控制我的技術--這一切的結果,是把我的力量,犧牲在讓你更形強大之上。我還不夠富有到足以負擔這樣的恩惠!」
- 14.在我的書《人性,太過人性》,我主張,當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的時候,宙斯放在其內的災禍就逃進人類的世界中,不為任 何人所知的是,那裡面依然保留了最後一個災禍:希望。自那時候起,這個盒子與它所矚藏的希望,就被人類錯誤的當成幸運的寶庫。但我們忘掉了宙斯的願望,他 要人類繼續讓自己受盡折磨。希望是災禍中最糟的一個,因為它延長了折磨。
- 15.感謝上帝,因為祂死了──那並不意謂著存在沒有目的!死亡的來臨──那並不意謂著生命沒有價值。
- 16.責任、禮節、忠實、無私、親切──這些都是哄人入睡的麻醉品,人睡得是如此深沉,如果醒得過來的話,人只不過是到了生命的盡頭而已。在那時,人不過是得知了,他永遠不曾真正地活著過。
四、心得感想
- Part 1
- 第一次看到這本四百多頁的心理治療小說,感覺起來重量是沉甸甸的,心便也跟著沉重了起來,但當我用雙手拿起這本書,卻是如此的輕,宛如他在我閱讀中所給我的思想解脫,使我拋開了些標準的框架,讓本來就應該自由翱翔的一個心找到了歸宿。
- 在一次次的激辯,一位是醫學大師布雷爾,另一位是存在主義大師尼采,每一段的談話治療,我的思想開始跳躍,穿越了時光隧道,一些曾未想過的問題不斷不斷的冒出,很多事的理所當然掩蓋住事實的原貌,原來,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躲了形形色色的人,連自己也不知道,而我們卻以為自己就是在人群前的那一個人,單一而未劃分。書本中,提到:「隱瞞病人離死期不遠了,是對上帝奶嘴的希望,只不過是被我們貼上了『上帝』的標籤而已。」這樣的比喻方式,讓我開始思考所謂的善意的謊言到底存不存在,善意的謊言是我們認為對當事者較好的說法,這也許只是單方面的想法,「真正的抉擇、完整的抉擇,只能在真理的光芒下綻放。別無他法。」「真理的敵人不是謊言,而是深信不疑!死亡的最終報酬是不會再死一次。」更讓我內心中的兩派說法激戰不已,沒有一定的對錯,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可能永遠也不會有個結論。
- 人與人之間的第一次見面寒暄方式通常都是自我介紹或是聊個天氣,而尼采與文學才女莎樂美第一次見面所說的第一句話卻是「我們各自是從怎樣的星辰朝彼此墜落而到達此處來的?」簡單的打招呼方式,從尼采的口中說出便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目光。相遇,是種緣分,不一樣的人成長於不同的環境背景,卻因為某件人事物而相遇,看似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濃縮成尼采的那一句話,如此的美,在我心中振起陣陣漣漪。
- 尼采的哭泣,像是盞燈,帶領著我們一同去一個嶄新的世界,獨創的新思維,平靜的海面,海面下卻是波濤洶湧,習以為常的思考路線,在一波浪還未退下,另一波浪卻緊接而上,看著看著不免有時會有種混亂感,像是一手打散原本拼好的拼圖,但重新再次拼起來後,過程中有不一樣的感觸,重組後的拼圖,色彩不但更加鮮艷也使我在拼圖上找到自己的小確幸。
- Part 2
- 尼采為何哭泣?世界的黑暗,真理的晦澀,萬惡之首的「希望」?他健康上的病痛是否正反映著這世界也充斥著大大小小的病態呢?而這些與真理背道而馳的價值觀是否只存在於十九世紀?還是這些病態依然在現今的二十一世紀與往後的幾百年肆虐著呢?與其說尼采是個先知,不如說他是救贖我們靈魂的救世主吧!
- 當尼采哭泣,以一位名媛,路‧莎樂美開頭,埋兵伏將法與側面烘托出尼采的神祕性與重要性;當尼采自己現身說法時,那風度翩翩、樸素中的高貴,表現出做為是上僅存一股清流的氣質,當他與布雷爾醫師談話時,更具戲劇性,他以誘惑的口吻,使他人擁有想要繼續與他探討生存與生命的議題之衝動,在這思辨激盪中,我不自覺地角色投射,內心不同的我開始進行我從未預料過的對話,我思索著「存在」的議題,生命、死亡、信仰、託付、真理的追求,這些都是尼采在我腦海中留下的震撼教育。我不停地問自己:世界上真的有真理嗎?
- 布雷爾醫生對自己的坦白,對貝莎的肉慾,對瑪瑟德的倍感壓力。為何身為一位人人尊敬的權威醫師會有如此內心的糾葛呢?我非常欣賞本書關於他的內心描寫,非常露骨地刻畫他身為一個獸性的男人與不戀家的丈夫所有的特質。布雷爾醫師一項專長於對話是的心理治療,既然如此,為何他又會被貝莎所深深吸引呢?我想在他治療貝莎的同時,他也開始試著誠實面對自己,將自己從拘束以久的社會禁錮中解放開來,顯出真實的自我。同理我們也可臆測是否布雷爾與尼采的對話是心理治療也有為布雷爾解放出更真實的自我呢?很明顯地,在每一次與尼采對話結束後,布雷爾先是矛盾與焦慮,最後漸漸在面對自己時能誠懇地卸下不必要的束縛而坦然以對。瑪瑟德在此即布雷爾社會禁錮的象徵,象徵著無法自由,妻子對丈夫的依賴,更象徵著婚姻的枷鎖。布雷爾醫師的內心刻畫也讓我思索:婚姻對人來說,是否都是一種看似擁有的幸福,卻是無法掙脫的枷鎖呢?
- 不敬的三位一體,明明是理性中的哲學思辯與激盪,最後,不但心靈沒有獲得完整解放,反而更是被這關係緊緊的羈絆著。異性之間是否真的存有純友誼?為何會被稱做「不敬的三位一體」呢?這看似十分遠不可見的議題,卻無時無刻在我們生活周遭上演,如果世界真的完美,人心真的有完全的理性,那這怎麼會是個問題呢?異性之間的哲學思辯都可能成為愛與恨的媒介,這也是尼采哭泣的原因,十分令人感慨,也十分的切身之痛。
- 當尼采哭泣,我思索著理頭所有心理層面與哲學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存在於尼采身上,更是存在於我們周遭。雖然許多艱深晦澀的文字迷網讓我不解,但這些從心頭湧上的疑問隨著尼采的帶領而有了心靈上的解放與勇於追求真理的自由。
五、問題討論
- 1.尼采對於自己的頭痛是採取一種「因為此疾病而造就了自己的哲學態度」試討論之。
- 其實讀到關於尼采頭痛的部份時,我發現其實他跟我的一位朋友的經歷非常類似,這位朋友基本上是因為頭痛的關係,嚴重影響他的健康問題,他的視力問題,在近幾年愈趨嚴重,已經被告知會有失明的可能,他的聽力,有時會有一支耳聽不見,他的身體機能也因為吃太多的藥而下降很多,總而言之有很多的疾病圍繞著,他曾經向我溝通過他的想法,可是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太多的負面及悲觀想法。我可以想知他是以這樣悲觀的心情去解釋他所遭遇的種種,他看別人,再看自己,他很想知道為何別人能這麼健康而自己卻無法擁有這簡單的幸福。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哲學態度。
- 相對於尼采對自己的生命,他堅信這生有所要完成的任務。而他的悲慘遭遇,身體所受的病痛、眼疾,或為氣候所苦,以及他心靈的創傷,背叛及對周遭的不信任,卻在無形中化為尼采的力量。他說頭痛是思想產出的分娩痛,說病痛是他的福氣,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一種詮釋,我覺得可以內化一些尼采的思想到自己的生命裡,雖然有些思想對現在的我們有些太過激烈,但對於這項對病痛折磨的態度我覺得就是一項了不起的價值觀,至少可以分享給我的那位朋友。
- 2.真理是一種怎樣的形式存在世上呢?
- 很明顯的,是看過尼采對真理的定義我們才會去思考這「真理」是怎麼一回事。尼采對布雷爾醫生在外診案例提到的那個上帝的真理時,尼采說那不過是上帝的標籤,當這病人在病痛時渴求上帝賜與時,那不過是一種虛偽的單方面索取,這時候這位病人心理對上帝所堅信的真理根本不是真理,所以上帝早已不復於人心,上帝已死!而在另一段話裡,尼采認為追求真理的過程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神聖的不是真理,而是人對他本身真理的追求!我最篤信的句子之一是:『成為你的存有。』而沒有了真理,人又如何能發現他是誰,又如何能發現他是什麼呢?」
- 試問自己曾想過何謂真理呢?我記得有部影片是這樣告訴我們的-真理是因為我們相信而存在,信仰是因為我們相信而真實,追隨是因為我們而相信而踏實,事實上真理說盡了就不叫真理了,在世界上,真理存於心,那我想就已經很明白了!
- 3.試著討論是人生選擇了我們,還是我們選擇了人生?
- 看看我們走到了如今,從以前的小時候到現在長大成為大學人,我們一直活著,只是會有時反過來思索著,為何而活,我們的目標、人生價值是什麼?試想想如果是人生選擇了我們,那應該表示我們這一生都被規畫好了,就好像《命運規劃局》那樣,有東西在監視著我們的人生,一旦與原先所計畫的路線不同,即被立刻修正回原軌道,人生選擇了我們,那我們應該是被動的去接受那早已鋪好的道路,這樣的忍受豈有變化與創意呢?可是反過來說,是我們選擇了人生嗎?看似沒錯,因為我們的的確確在人生旅途中不斷遇到選擇,不斷遇到岔路,我們看似利用了自己的理性分析或感性抉擇,至少,我們都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我之所以為我的理由,是因為那些我所選擇的,是滲透了我的思想的路。但我說「看似」,就是因為連我們自己也不清楚到底那個「看似自己做的決定」是否又為那個命運早已規劃的路線呢?其實我認為討論這個議題其實也沒多大的意義,畢竟好好地活在當下才是重要的,同時也要不斷問自己來到世上的意義以及尋找自己的價值,這樣才不會白走了這趟人生。
- 另外書裡有段極為耐人尋味的一段話,「活著的時候就去追求人生!如果人在實現了的他的生命之後死去,死亡就喪失了它的可怕!如果一個人生不逢時,那他就永遠不會死得其所。」 這是什麼意義呢?我想這段話明顯的定義了人生的終點─死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找到並且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後,那他已經永生了,他的精神、價值得以永續、永存,所以代表已經沒有所謂的死亡;至於對一個生不逢時的人來說,他所存在的這個時空下,並沒有他應該去追尋的價值與意義,換句話說,他已認清了自己這趟早已走過及未來還沒走到的人生路,這條路沒有他所要的,既然沒有,那他死了也無所謂,死亡對他而言反而是另一個開始,因為他將在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得到一個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編輯] 24個比利
一、作者簡介
- 丹尼爾.凱斯是一位美國作家,1927年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於布里克琳學院修習心理學,畢業後從事多種行業,有雜誌編輯者以及高中老師等等。1959年首次發表短篇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即榮獲雨果獎。1966年將故事長篇化,又再次獲得星雲獎,他的著作以科幻小說為主,其中以《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最光為人知,此外也以擅長描寫多重人格的人物著稱,例如我們這次選定討論的書籍《二十四個比利》,目前居住在俄亥俄州雅典市,在俄亥俄大學教授英語及寫作課程,目前他的著作有《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 ,1966年)、《第五位莎莉》(The Fifth Sally ,1980年)、《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1981年)、《比利戰爭》(The Milligan Wars ,1994年)、《鏡像姊妹》(The Asylum Prophecies ,2010年)。
二、本書摘要
- 本書敘述的是一則真實的故事。威廉. 密里根是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因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 一九七七年,在美國俄亥俄州涉及連續強暴案的嫌疑犯比利‧密里根遭警方逮捕。但是,他對自己曾犯下的罪行居然毫無記憶。事實上,在他內部(包含比利在內)總共有24個人格存在,這些人格不僅在性格上,甚至連智商、年齡、國籍、性別方面也都各不相同。本書就在探討,這些不可思議的人格,到底是如何產生?一貫性的意識被剝奪、數度企圖自殺、精神被迫壓抑的比利,又是如何處在此一混亂的人格分裂狀態中的?對於這樣一位奇特的罪犯,法官又會如何作出抉擇?
三、佳句摘錄
- 1.大衛:「亞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必須要有人站出來,那是一盞很大的白色聚光燈,每一個人都站在那盞燈的四周,看著它或在床上睡覺,只要誰站在光圈裡,誰就得到這個世界來。」
- 2.亞倫:「我們每個人都這樣,我們在某個地方做一些事,然後突然發現自己在另一個地方出現,而且知道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是卻不知道曾經發生過什麼事。」
- 3.他似乎縮了進去,臉色變得很蒼白,眼神呆滯,嘴唇一動一動的,似乎在自言自語。緊張的氣氛瀰漫整個房間,史凱瑞的笑容隨之褪去,暫時停止呼吸。比利的眼睛飄來飄去,朝四周張望,好像才剛從沉睡中醒來。
- 4.他兩眼再次茫然,嘴唇蠕動,然後張開,靠向椅背,以傲慢的眼神看看四周,兩手互握成金字塔型。
- 5.在那兩眼放冷光的戒護員前,一小群人離開硬板凳,向殭屍一樣走向活動大廳,隨後就傳來身後鐵門一一關上的巨響。身上垂掛向圍兜般的毛巾,臉上又毫無表情的一群男人,行動十分緩慢,但那些高大粗壯的戒護人員卻在一旁揮舞寬皮邊發出尖響趕著前行,好像趕鴨大隊,病患們毫無尊嚴可言。
四、心得感想
- 這是一本奇特的書,是的,非常奇特。請你想像一下,有一個完整的個體,會為了某種特定情況而在身體裡面轉換腳色,有時候是甜美可愛確有失讀症的小女孩,有時候卻是操著濃濃的南斯拉夫口音的暴力分子,甚至還有身懷絕技的逃脫術大師,那就像是,在一個人內心深處,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在變動,有時單純,有時又複雜到自己無法理解。而這就是所謂-人格分裂。
- 此書就在探討,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面,都充滿了多重人格的潛徵,只不過沒有像書中主角那麼明顯的展現出來,時常,我們要看著別人的臉色活著,要汲汲營營的去屈就於環境給我們的眼光,這不屬於自己的人格特質,因為外在的因素而迷失,在此書中,比利.密里根很想要找回自己,但是因為多重人格分裂的關係,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屬於精神上控制生理,在現實生活上,是否也因為社會上各種不同的壓力而迷失了自我,讓外在的因素左右了最真實的自己?
- 除了對自己生命的反思,這本書也反應出了社會上很多的問題,如主角比利從小就在不正常的家庭下長大,而他的繼父又在他小時候對他照成了種種不人道的虐待,使得他不想當他自己,想要逃避,進而跑出了總總代替他的人格,比利說過:「沒有痛苦的世界就是沒有感情的世界... ...但是,沒有感情的世界也正是沒有痛苦的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我實在很難期待這樣的小孩會有一個正常的心理,當比例在許多複雜而不自知的情況下,犯了強姦罪,外界對他充斥了不滿及排斥,以及部分人仍不相信它是多重人格患者,社會言論的 壓力,對他原本早一快要治療的病症又產生了分裂,或許比利曾經犯過錯,但,我想,這樣的人格分裂患者,需要的只是一次包容,再一次回頭的機會。
- 「24 個比利」對於現實世界上社會輿論的殘酷以及內心不穩定的人格轉變,都將帶領我們深入比利的內心世界去探討。
五、問題討論
- 1.比利的童年是遭遇到什麼樣的打擊才置他於這多重人格分裂的境地呢?
- 2.比利的多重人格分裂是真的嗎?曾經有人說他是個精明的騙子,但是書中鉅細靡遺地描述他分裂時的過程,讓人難以否認他是人格分裂的事實。
- 3.這所有24個人格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其中有些人格會不同語言,或是一些異於常人的技巧。如果要裝成一個精明的騙子,一般人有可能做得到這種地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