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驗法2012年同學上台順序

出自KMU Wiki

在2012年12月4日 (二) 22:32由Haimstupid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10/12 無燕組

A班部分-行為腳本與記憶

提問部分

1.Q:實驗參與者在回憶腳本時花了多久時間?

A:沒有限制,讓參與者自由回憶


2.Q:如何定義非預期腳本內的行為?

A:蒐集資料,在選取出現頻率最高的行為作為預期


3.Q:為何篩選掉慢性病的樣本?

A:避免長期看醫生,接觸頻繁,而影響對行為腳本的記憶


4.Q:對照組及實驗組的人數如何拿捏?

A:實驗已達顯著即停止蒐集實驗參與者


5.Q:實驗參與者回憶的部分有無被初始記憶及新進記憶影響?

A:沒有注意到這方面


6.Q:如何得知非預期行為腳本內的詞為無關詞彙作為代換?

A:經過組員討論過,確定這些詞為非基模的詞彙


7.Q:若實驗參與者回憶出的故事不包含在行為腳本內,該如何處理?

A:沒有發現,他們會用基模去填補忘掉的部分


8.Q:因前測後有更改過過於鮮明的詞彙,那如何定義非預期腳本內的詞為不鮮明?

A:在現實生活中會發生,但不會在看病時出現的行為即為不鮮明的詞彙


9.Q:實驗結果顯示預期腳本正確率只有4.72,是否有點低?

A:因閱讀時間有限,且相較之下非預期腳本更低


10.Q:如何確定實驗進行的腳本可延伸應用至廣泛的範圍?

A:由文獻提供,也沒有去多想可不可以應用這麼廣


11.Q:有無可能是擴大樣本實驗結果就不顯著,畢竟樣本數未達到大數原則?

A:已盡力隨機抽取樣本,若有充足的時間則會試試看是否為此


12.Q:有無考慮用非自由回憶方式進行實驗?

A:若使用再認方式,在非預期行為腳本內答對率容易被提高


13.Q:如何得知預期腳本正確率是否足夠?

A:因數據已達顯著,若有更多時間則會繼續施測


14.Q:行為腳本內「擦藥」與中醫相同,是否考慮替換?

A:前測試未發現,故延用至正是實驗中


老師回饋部分

  • 在報告時,盡量站在屏幕旁,這樣無論是對報告者或是觀眾都有幫助
  • 可帶小抄,但不要全部對著稿子照念

10/12 行為腳本與記憶 B班部份:

課堂紀錄

1.問:非預期腳本的受試者有22位,請問你們有計算他們在實驗過程中將非預期腳本回憶成預期腳本和將預期腳本回憶成非預期腳本的次數比例嗎?

答:沒有計算,因為幾乎每一個受試者都會有錯誤的回憶。


2.問:實驗當中受試者有25秒的時間可以閱讀和記憶你們給予的預期和非預期腳本之文章, 請問此25秒從何而來?受試者閱讀文章的速度都不一樣,有人很快而有人很慢, 25秒會不會讓某部份的受試者看不完又或者讓部份受試者看完且有閒暇之餘背下文章內容?

答:25秒是來自未參與此次實驗的人平均看完實驗材料文章的時間且我們也 無法控制每位受試者看完一篇文章(且不能回頭重看)的速度和時間。


3.問:受試者在回憶文章的一開始和結尾的時候會不會是利用初始效應和新 近效應去填補自己忘記的那塊空缺?

答:我們是要求受試者寫出完整的文章不是一個詞組,又文章不是陌生而且全新的 (因為每個人都有起床身體不舒服去看醫生的經驗) 所以受試者可以自己去推敲看醫生的過程,不需要利用初始和新近效應的提取。


4.問:你們是如何圈選出看醫生腳本文章裡的關鍵字?(如:拿健保卡、等號碼等)

答:因為每個人的基模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是參照30個人(組員一人找5個)平均寫出來出現最多的基模和腳本的進行關鍵字的決定。


5.問:如果受試者沒有紀錄到關鍵字算是記錯嗎?

答:我們的實驗結果是著重在正確回憶率上所以沒有特別去處理「受試者沒有 回憶到的關鍵字」。


6.問:建議你們如果是要求受試者採自由回憶也可以利用填空或再認(選擇題)的形式。

答:行為腳本注重的是流程,如果利用填空和再認的形式會變成是在考驗記 憶力。填空可能會使得受試者更記得關鍵詞而不是一個流程。


7.問:如果受試者回憶出的事件順序錯了怎麼處理?

答:不太會發生這種情形,因為應該不會有人先騎車再起床。


8.問:在實驗結果裡,預期腳本組25位受試者平均回憶正確腳本個數是4.72個,會不會稍嫌太少?因為數字看起來不高。

答:受試者沒有辦法全部都回憶到而且結果有達到顯著了。


9.問:為什麼最後決定要刪掉數學干擾?

答:預期腳本的正確回憶量明顯變少。


10.問:承上一個問題,那你們一開始為什麼有要使用數學干擾題的想法?

答:想要利用數學干擾來達到排除短期記憶的效果。


11.問:加入數學干擾題目造成預期腳本的正確回憶量變少,是不是因為數學題太難?有沒有想過換成簡單一點的數學題目?

答:數學題目只是簡單的計算(國小程度)而且已經有試過其他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大。


12.問:如果受試者沒有寫到關鍵詞的話怎麼辦?

答:只會計算受試者正確回憶出的關鍵詞。


13.問:一般來說,實驗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受試者人數應該相等,但是你們的卻不相等(預期腳本/非預期腳本=25/22), 為什麼?有沒有想過要讓兩組人數一樣?

答:我們是做完實驗之後才篩選出來可用的樣本,而且結果有達到顯著和穩定的狀態。


14.問:你們的實驗設計是要求受試者閱讀並記憶一篇腳本文章,那請問你們的實驗地點在哪? 實驗地點的環境會不會影響受試者閱讀和記憶文章的能力?

答:實驗地點在全家交誼廳,環境多多少少會影響受試者,下次會改進。


15.問:有沒有很笨的受試者?就是完全無法理解實驗在幹嘛且無法正常回憶文章內容?

答:的確會有搞不清楚狀況的受試者,但是他們仍會利用他們對於出門看醫生的基模進行腳本文章的回憶。


16.問:如何決定腳本文章之長度?和關鍵詞的多寡?

答:沒有經過精密的計算,又怕太多關鍵詞會增加文章的長度。


17.問:為什麼你們有5位受試者最後不見了?

答:利用問卷篩選近期內有看醫生或有定期回診看醫生的受試者,因為他們的基模會和平常人不太一樣因而不用。


18.問:文章中有哪些詞彙是受試者特別容易回憶或是很少人記得的?

答:沒有特別計算。


19.問:你們做這個實驗有什麼目的?是想要驗證什麼嗎?

答:驗證基模是如何影響和幫助我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20.問:在實驗結束之後你們有對受試者解釋實驗的動機和目的嗎?

答:有。


21.問:你們剛剛有提到「問卷篩選」,那為什麼不在實驗之前就先讓受試者填寫問卷? 這樣就不會白白浪費那些被篩選掉的受試者和你們的時間了。

答: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怕受試者會猜測實驗的內容而影響實驗結果。


22.問:為什麼不找多一點受試者?畢竟你們的受試者只有47位。

答:時間太趕,如果我們有更多充裕的時間我們會去找更多的受試者的。


23.問:為什麼不讓受試者在看完文章之後休息個幾秒再進行回憶?

答:怕正確回憶的數量會變更少,跟數學干擾題的考量一樣。


24.問: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的實驗結果圖形呈很漂亮的U型,那請問你們的實驗結果畫出來的圖也是呈現U型嗎?

答:沒有考量到這個問題。


25.問:你們剛剛有提到行為腳本是注重流程不是單詞,那為什麼你們是計算受試者回憶出的關鍵詞而不是流程?

答:受限於統計方法,流程很難計算和界定對錯。


26.問:建議你們可以排除受試者回憶出都對和都錯的關鍵詞。

答:實驗中沒有一個關鍵詞是都錯和都對的而且就算排除都對和都錯的關鍵詞,剩下來的關鍵詞裡面一定也有都對和都錯的。


27.問:為什麼不把數學干擾題變更簡單就好?

答:回憶數量仍會變少因此直接拿掉。


28.問:你們剛剛報告的時候有提到行為腳本的應用,可以稍微解釋一下如何應用嗎?

答:像是企業管理當中老闆會利用認真勤勉的員工之基模進行職員篩選。


29.問:有沒有想過讓回憶率維持在50~60%?

答:如果時間允許我們會盡力。


30.問:有沒有考慮到詞頻的問題?你們在圈選關鍵詞的時候有考量到詞頻大小嗎?

答:沒有,因為我們是考慮受試者正確回憶出的詞彙而不是最常出現的詞彙。


老師課後回饋部份

  • 希望之後的組別都能夠站在台前中央進行報告,此種能力到未來也一樣很重要
  • 實驗內容可能有些地方再需要修改
  • 希望後來的課堂中,同學都能夠舉手發問,但是要想清楚"問題"在哪
  • 之後的組別盡量在報告前1個禮拜來找老師,這樣才有時間足以修改不足與錯誤

10/19 左邊這一組

A班部分-Muller-Lyer錯覺

提問部分

1.Q:固定器是否會影響實驗參與者觀看刺激物與反應物的視角?

A:文獻所提供的資料顯示雖有影響,但影響並不會太大


2.Q:若工具使用的是投影機,是否會讓錯覺效果增加?

A:或許會增加,但可能不是成比例的增加


3.Q:20度的箭羽太靠近箭桿,是否會讓實驗參與者較容易測量出長度?

A:不能確定參與者的內在歷程,但先前研究並未提出,且實驗目的是要求20度的值應比50度大


4.Q:調整刺激線段,是否能改變結果的誤差?

A:有可能,若有機會會試試看


5.Q:受試者皆有完成實驗嗎?

A:都有!每種角度及長度皆有讓參與者做到


6.Q:實驗參與者是否會記住刺激長度而使實驗有誤差

A:參與者不知道每次的刺激長度皆為一樣及長度值


7.Q:實驗上刺激圖形與反應圖形間的距離從何得知?

A:文獻提供


8.Q:若人數增加,是否會改變結果誤差?

A:此實驗較穩定,較不會因實驗參與者量增多而有差別


9.Q:先前文獻已顯示角度及長度皆達顯著,那為何還要再做一次?

A:想自己嘗試自己做實驗,以及發現新東西


10.Q:有想過[130度及160度]和[20度及50度]的U型曲線差別嗎?

A:沒有探討過,但[20度及50度]沒有達到預期結果


11.Q:是否有討論過箭桿的粗細會影響結果?

A:可能會影響,但沒有看到文獻探討


12.Q:為何沒有使用90度的角度?

A:因文獻提供90度的錯覺量不大


13.Q:90度的錯覺量既然不大,是否有想過拿此角度當作對照組?

A:有機會的話會採納此做法


老師回饋部分

  • 問問題時可先從基本觀念問起,等了解了實驗架構再深入問問題
  • 報告者要善用實驗的數據來回答問題
  • 可利用電子白板
  • 可以的話,報告者可提供實驗的過程讓觀眾了解

B班部份

課堂提問:

1.問:90度角所產生的錯覺不明顯,那為什麼不把90度當實驗組?

答:怕會對受試者產生疲勞感而且再說90度時的錯覺量非常不明顯。


2.問:箭羽長度中28mm是如何決定的?

答:參考文獻設計,和文獻裡一模一樣。


3.問:不同嘗試之間的間隔2秒是如何決定的?

答:參考文獻設計。


4.問:箭羽長度為什麼會有12種?

答:因為1.05和2.10mm仍然有差別。


5.問:離90度越近,錯覺量就會小?

答:每個研究者對此的解釋和說法都不一樣,但是文獻裡面的結果就是這樣。


6.問:為什麼50度的時候U型較不明顯?

答:不僅僅只有50度的時候,在20度的時候也非常不明顯。文獻和結果就是呈現這樣,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


7.問:你們設計是利用鍵盤A和L來調整長度,這樣是不是沒有辦法很確切的調整?

答:受試者每按一下A或L僅會縮短0.1mm,因此可以精確調到受試者想要的長度。


8.問:為什麼不設計利用一個定點讓受試者自行去拉長度的方式進行實驗?

答:在設計程式的時候沒有想到這個方法,之後如果有機會再做會考慮這樣設計。


9.問:為什麼選擇受試者內設計而不是受試者間設計?

答:題目是隨機出現的而且不會重複。


10.問:距離是如何訂的?28mm如果不放在35mm受試者的反應會不會不一樣?

答:距離都是按照文獻上面的數值訂定的。有可能會不一樣。


11.問:12x4=48種嘗試是不是都是隨機的?

答:是。


12.問:嘗試這麼多受試者會不會疲勞?

答:不太會,因為實驗時間只需要差不多6-7分鐘。


13.問:你們自己製作的固定器擺放和電腦之間的距離是如何訂出來的?

答:參考文獻而且親身體驗覺得是最舒服的距離。


14.問:平均錯覺量的線在4.2-6.3之間較平,為什麼到8.4的時候又突然高起來? 會不會是因為在6.3和8.4之間有什麼門檻而造成此種結果?

答:這是實驗出來的結果發現的,我們不知道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機制,但文獻並沒有這樣的現象。


15.問:為什麼要把90度抽掉?

答:因為錯覺量靠近0且為了降低題目的數量。


16.問:承上一題,那為什麼不使用85度?

答:參考文獻設計。


17.問:箭羽羽箭桿交角在銳角和頓角的差別在於?

答:對受試者造成的錯覺量會不一樣。


18.問:何謂預期性誤差?

答:受試者以為我們要調整線段長度和箭桿長度一樣長,造成不調整及按enter進入下一題,所造成的誤差。


19.問:眼睛與電腦的距離為40cm是如何決定的?

答:我們親身體驗決定出來最舒服的距離。


20.問:實驗過程中有沒有控制時間?

答:有。


21.問:你們自己製作的精美儀器對於身高不同的人會不會有所限制和缺點?

答:可能會造成某些較高或較矮的受試者不舒適。但也因為這樣,所以固定了受試者們的視角,大家看到的視角都是一樣的。


22.問:視野34度是如何決定?

答:親身體驗訂定出最舒服的角度。


老師課後回饋部份:

  • 問的問題可以再深入一點而不只是侷限於數值或實驗材料的來源
  • 台上的同學可以多加利用實驗結果的圖表和數據來對台下同學解釋

10/26 愛吃鬼

A班部分-雙語條件下的stroop叫色作業

提問部分


1.Q:是否可問實驗參與者接觸英文的頻率?

A:問卷有提到過,但參與者本身無法確認故不用


2.Q:用英檢來篩選樣本是否不能完善的區分程度?

A:曾想過是否找僑生來做此實驗,但太困難故放棄


3.Q:有無練習題?

A:有,10題的中英混雜練習,為讓參與者進入狀況


4.Q:文獻有4種(英英.中中.英中.中英),但為何只做2種(英中.中中)?

A:其他文獻有提到,為避免太多干擾,所以只使用我們熟悉的語言(中文)


5.Q:為何不用字色相符的刺激?

A:沒有跟實驗參與者告知,所以不擔心他們亂答


6.Q:有記錄錯誤率嗎?

A:因錯誤率很低,所以沒有加以討論


7.Q:為什麼要分三階段?(中.英.中英混雜)

A:怕語言的轉換太快會造成干擾


8.Q:中文20題,英文20題,是否會有練習效應的出現?

A:或許會有,但無法避免


9.Q:儀器是否會干擾太多實驗參與者不正確的回答?

A:主試者會記錄,較不會干擾到實驗參與者


10.Q:要如何改善受試者回答時間太長?

A:原本要採用文獻的方法,但太複雜故不使用


11.文獻是如何確認熟練度?

A:高級測驗一次通過及初級測驗兩次皆不通過,分為熟練及不熟練兩組


12.Q:答題錯誤的樣本時間有使用嗎?

A:沒有


13.Q:是否考慮使用沒有文字干擾的色塊刺激當作對照組?

A:沒有想過,但有機會會試看看


14.Q:文獻的字體大小為何?為何不採用?

A:因電腦的解析度不同,故沒有採納


15.Q:因顏色在英文中算是簡單的單字,是否造成高低熟練沒有差別?

A:有可能會這樣


16.Q:前測後刪除的變項是否太多?

A:但是實驗結果顯示符合預期


老師回饋部分

  • 避免使用負面形容詞描述實驗參與者(色盲.文盲...等)



B班紀錄:Stroop Task

課堂紀錄

1.問:什麼是Hideen Units?

答:在認知歷程當中,人們透過某種連結去對外界刺激反應,有點類似神經網路的圖。


2.問:如果受試者看到刺激之後說「紅色…哦 不不不是…是藍色」那怎麼辦?

答:不管答對答錯,受試者只要一回答後就直接進入下一題。


3.問:實驗材料的背景為何選擇使用黑底而不是白底?

答:因為白底容易反光而影響受試者判斷。


4.問: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的題目受試者都使用中文回答,這會不會是造成語種不顯著的原因?

答:我們是參考文獻。


5.問:低高熟練度的受試者差別好像不太明顯?

答:但是實驗結果有達顯著。


6.問:為什麼實驗設計不是要求受試者利用按鍵盤的方式來回答,而是用口頭回答?

答:因為我們的主題是「叫」色實驗。


7.問:英文比較強的人中文不一定就弱,但是為什麼中文部份有明顯差別?

答:雙語能力強的人抑制相對較強,所以反應時間比較短(快)。


8.問:為什麼要設計三個實驗組(中文、英文以及中英混合題目)?

答:為了瞭解高熟練和低熟練度的人之差別。


9.問:第二階段為英文題目,會不會讓受試者習慣於英文而影響第三階段的作業? 有沒有想過使用順序平衡來防止這個現象?

答:我們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下次會改進,謝謝你。


10.問:可以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抑制效應」嗎?

答:當出現刺激的時候(如:紅色的綠字),人們會去「抑制」回答字義(綠色) 的衝動而讓我們正確回答字的套色(紅色),此種能力就是「抑制效應」。


11.問:平均錯誤率(0.71)的數值有什麼含意在嗎?

答:我們沒有對平均錯誤率進行探討。


12.問:為什麼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呈現刺激?而不是直接給一排字串?

答:這樣受試者在看第一個字的時候就會瞥到下一個字的套色而影響實驗結果。


13.問:請問實驗當中字與字之間的間隔400毫秒是如何訂定出來的?

答:參考文獻設計。


14.問:請問你們是如何選擇刺激的顏色(紅、藍、棕和紫四種顏色)?

答:參照文獻設計與Super Lab程式裡內建的顏色。


15.問:會不會是因為高低熟練度的受試者在語言轉換(中文轉英文或英文轉中文)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造成反應時間不一樣?

答:這也是有可能的,謝謝你。


16.問:建議你們在進行實驗之前可以先測驗受試者的英文能力,出個小題目之類的。

答:英文能力和熟練度是不一樣的概念,英文能力好不見得英文熟練度較高。


17.問:所有受試者的母語都是中文,那為什麼英文不好的受試者中文也不好?

答:剛剛有解釋過了,是因為抑制效應的關係。


18.問:你們有提到中文回答英文題目的嘗試與文獻有出入,那麼結果就不能利用「抑制效應」來解釋了吧?

答:所以我們並沒有使用「抑制效應」來解釋英文題目的結果。


19.問:實驗材料中,中文和英文的字體為微軟正黑體,72pt。為什麼選擇使用72pt?

答:我們自己決定的。


20.問:英文題目中文回答,文獻裡面有提及是什麼效應或怎麼解釋嗎?

答:應該是因為「干擾」造成的。


21.問:你們的實驗結果有所差別會不會其實根本不是熟練度在影響?

答:可是我們的實驗結果在熟練度下有達到顯著。


22.問:為什麼實驗材料的套色裡面要選擇棕色和紫色?這兩種顏色平常是不是比較少見?會不會影響受試者的回答反應時間?

答:我們不能保證棕色和紫色出現的頻率是否比較少。


23.問:高熟練度和低熟練度兩組的受試者數目不等(23/27),那為什麼不先排除很久之前考英檢的人?

答:我們是已經篩選過了兩組數目才會不等。


24.問:英文檢定應該無法很正確的決定受試者英文熟練度高與低吧?

答:文獻上也是使用該國家的英文檢定分級進行高熟練度與低熟練度的分組。 因此我們參照文獻上的進行實驗設計。


25.問:剛剛有同學提到中文題目和英文題目放在一、二階段可能會影響第三階段 (中英混合)的嘗試,那你們為什麼不把中英混合調到第一個嘗試呢?

答:我們下次會考慮並改進,謝謝你。


26.問:你們有沒有考慮到實驗材料的套色顏色太像的問題?

答:有,所以我們決定使用的套色(紅藍棕紫)呈現出來都不會太像。


老師課後回饋部份:

  • 台上的同學要回答問題之前要先想清楚再回答而且要回答到台下同學問的問題
  • 要發問前要先舉手

11/16 DEXTER

B班紀錄-涉入程度對框架效應的影響


課堂提問與回答:


Q1:你們的題目是如何設計導致高低涉入程度造成的結果差異如此大?

A1:因為我們是控制正反框架問卷的人數而不是控制高低涉入程度的人數


Q2:為什麼要設計兩種不同的問卷?

A2:因為僅靠一種問卷不足以證明我們的實驗假設


Q3:高低涉入程度是如何區辨的?

A3:當受試者在問卷中選擇兩題的回答是"是"以上就算高涉入


Q4:三種涉入程度的問題是如何決定的?

A4:我們自己設計的


Q5:你們是如何控制受試者的人數?

A5:在實驗之後各組留下相同人數的受試


Q6:為何不直接給一個高低涉入程度的情境讓受試者回答問題?

A6:文獻中也是丟問題給受試者回答,也謝謝你的建議


Q7:高低涉入程度題目中的「50%抽中」和「50%沒抽中」的50%會不會差異太小?為什麼不改成「70%抽中」和「30%沒抽中」之類的?

A7:因為正反框架不強調數字的差異而是敘述的正反面(抽中的有無)且實驗結果顯示50%時也有效果


Q8:為什麼在低涉入程度的時候結果顯示不穩定?

A8:文獻上的結果也是如此但是我們也會再進一步作討論造成此的原因為何


Q9:你們參考的文獻都和你們的實驗一樣嗎?

A9:不太一樣。他們是三因子設計且高低涉入程度的決定不一樣


Q10:怎麼知道是高風險和低風險?

A10:對受試者有直接重大影響者就歸類為高風險,如:會致死的病,就算是高風險的一種


Q11:題目會不會太主觀?

A11: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問題,謝謝你的建議


Q12:是一個受試者一張問卷嗎?

A12:是


Q13:為什麼你們要設計中性的題目?

A13:為了防止受試者中途看出實驗的目的而影響實驗結果


Q14:題目為何要用「相信」來敘述而不是用「半年內我會買幾次」的方式來敘述?

A14:我們沒有想到這點,謝謝你的建議


Q15:兩種不同版本的問卷為何要一起跑統計?

A15:這是我們當初跑統計的疏失,謝謝你的建議


Q16:低風險的操作型定義是什麼?

A16:當某事件對受試者的直接影響不大的時候歸類為低風險


Q17:選兩個"是"以上的受試者不一定覺得自己就是高程度涉入的人吧?

A17:我們的實驗設計是如此我們也會再討論,謝謝你的建議


Q18:問卷前決定高低涉入程度的3個問題中你們有想過每個題目都具有同等的效力嗎?

A18:沒有,謝謝你的建議


Q19:我看過有人做同一份問卷裡同時有正反框架的問題,那為何你們是設計兩種問卷?

A19:這是我們實驗設計的方式,也謝謝你的建議


Q20:可否再說一次正反框架題目的差別?

A20:正面框架就是對受試者有利的情境,如:有抽到福袋或是有機會治癒某種疾病,反之即是反向框架


Q21:為什麼要先將受試者分成兩組?

A21:因為我們是想探討在涉入程度不同的情況下受試者被影響到在正負框架下的決策


老師課後回饋部份:

  • 報告過程當中有些地方太快帶過,應該要好好善用PPT向同學解釋清楚
  • 有資料就利用資料回答,如:統計的圖表和數據
  • 台下的建議如果是好的就虛心接受
  • 統計多做幾種不會有損失,可是去試的就去試試看
  • 文獻不一定是萬能的,自己做出來的效果也會不一樣

11/23 尚水欸歌熊郎

11/30 快樂為組

12/7 一言難盡

12/14 心電心

12/21 Pavlov's Dog

12/28 實驗室

1/4 點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