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 vaccine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在2007年11月21日 (三) 13:37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Crispy (對話 | 貢獻) ←上一個 |
在2007年11月21日 (三) 13:38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Crispy (對話 | 貢獻) 下一個→ |
||
第3行: | 第3行: | ||
== '''什麼是HPV?'''<br> == | == '''什麼是HPV?'''<br> == | ||
- | HPV(human papillomavirus)是人類乳突病毒,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病毒,有超過100多種的基因型,有的是不需治療即會痊癒的,有40種會造成黏膜相關的疾病。 | + | HPV(human papillomavirus)是人類乳突病毒,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病毒,有超過100多種的基因型,有的是不需治療即會痊癒的,有40種會造成黏膜相關的疾病。<br> |
== '''如何感染HPV'''<br> == | == '''如何感染HPV'''<br> == | ||
任何形式的性行為,藉由生殖器的接觸會感染,有人因本身免疫系統的功能而未有症狀。<br> | 任何形式的性行為,藉由生殖器的接觸會感染,有人因本身免疫系統的功能而未有症狀。<br> | ||
- | |||
- | <br> | ||
== '''HPV造成的疾病'''<br> == | == '''HPV造成的疾病'''<br> == | ||
因不同的基因型造成的疾病,可分為高危險性(high-risk)HPV,如HPV16、HPV18會造成子宮頸上皮內贅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若不及時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2大的癌症;低危險性(low-risk)HPV6、11會形成疣(如,俗稱的菜花)。 | 因不同的基因型造成的疾病,可分為高危險性(high-risk)HPV,如HPV16、HPV18會造成子宮頸上皮內贅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若不及時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2大的癌症;低危險性(low-risk)HPV6、11會形成疣(如,俗稱的菜花)。 | ||
- | |||
- | '''''' | ||
== '''預防方法''' == | == '''預防方法''' == | ||
- | + | 單一性伴侶、使用保險套(但仍有可能感染),注射HPV疫苗。'''''<br>''''' | |
== '''HPV vaccine的功效'''<br> == | == '''HPV vaccine的功效'''<br> == | ||
現在最夯的疫苗,現在的疫苗是4價的疫苗,涵蓋HPV 6、11、16、18的病毒型,預期可降低90%的生殖器疣及70%子宮頸癌的罹患率。因個人的年齡及性行為與否會產生不同的效價。<br> | 現在最夯的疫苗,現在的疫苗是4價的疫苗,涵蓋HPV 6、11、16、18的病毒型,預期可降低90%的生殖器疣及70%子宮頸癌的罹患率。因個人的年齡及性行為與否會產生不同的效價。<br> | ||
- | |||
- | <br> | ||
== '''誰可以注射HPV vaccine'''<br> == | == '''誰可以注射HPV vaccine'''<br> == |
在2007年11月21日 (三) 13:38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
簡介 HPV vaccine
什麼是HPV?
HPV(human papillomavirus)是人類乳突病毒,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病毒,有超過100多種的基因型,有的是不需治療即會痊癒的,有40種會造成黏膜相關的疾病。
如何感染HPV
任何形式的性行為,藉由生殖器的接觸會感染,有人因本身免疫系統的功能而未有症狀。
HPV造成的疾病
因不同的基因型造成的疾病,可分為高危險性(high-risk)HPV,如HPV16、HPV18會造成子宮頸上皮內贅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若不及時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2大的癌症;低危險性(low-risk)HPV6、11會形成疣(如,俗稱的菜花)。
預防方法
單一性伴侶、使用保險套(但仍有可能感染),注射HPV疫苗。
HPV vaccine的功效
現在最夯的疫苗,現在的疫苗是4價的疫苗,涵蓋HPV 6、11、16、18的病毒型,預期可降低90%的生殖器疣及70%子宮頸癌的罹患率。因個人的年齡及性行為與否會產生不同的效價。
誰可以注射HPV vaccine
建議12到26歲未有性行為的女性可施打,因其效價較大,可參考HPV疫苗衛教單張,共需施打3劑,一劑約需4000元台幣。
參考出處
MSD [1]
WH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