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社14堂星期三的課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3年11月23日 (六) 18:41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四、 心得感想)
←上一個
在2013年11月23日 (六) 18:4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五、 問題討論)
下一個→
第20行: 第20行:
== 五、 問題討論 == == 五、 問題討論 ==
 +'''10/23討論'''<br/ >
 +Q:愛,何謂是一種理智的行為?
 +
 +A:愛,是一種行為模式,是可以做選擇的!
 +也是一種概括的形容詞,例如:可以是關心的意涵。而當你在思考愛是甚麼時,思考本身即是一種理智的行為。
 +接受愛比較難,還是付出愛比較難?
 +
 +'''10/30討論'''
 +*P.75
 +「我想到我認識的許多人,他們有多少時候都在自憐自艾,若是每天限制自己只能自憐多少,該會多有用。只能花幾分鐘自悲自嘆,然後就迎向這一天。如果生這種重病的墨瑞,都能做得到的話……」<br/ >
 +「我悲傷我這種緩慢無情的死法,然後我就停止悲傷」<br/ >
 +→生活中的分享:事情很多、很忙,很想放下、逃避其中一些事,但又不被允許這麼做,能如何調適?(調適壓力的方法)運動、用自己能放鬆的方式,先放鬆再繼續走
 +*P.84
 +「我們整天忙著以自我為中心,關心事業、家庭、賺錢、還貸款、買新車、暖氣機壞了得修理-我們忙著千頭萬緒的事情,讓自己這樣一天過一天。所以我們不習慣退後一步,冷眼旁觀自己的生活,然後問一句:人生就是這樣嗎?我所要的就是這樣嗎?是不是少了些什麼?」<br/ >
 +→忙著課業、處理雜事,真的是好的嗎?自己是不是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忙這些事對未來又有什麼用處呢?(對未來茫然)<br/ >
 +˙什麼是你人生中重要的?
 +*p.76
 +「你認為可怕,他才會可怕」<br/ >
 +→先有想法、對自己的壓力,事情才會變得有壓力,事情的正、負由心生<br/ >
 +面對案主時,沒有真實體驗過,很難完全體會對方感受(生命歷程不同)。<br/ >
 +→但可以多聽多學習,試著同理他<br/ >
 +我們被教育要積極面對事情,但受助者也需敞開心胸的接受,才有機會好起來。我們可以提供的是陪伴與傾聽。<br/ >
 +抓住一個信仰、信念,能讓自己好起來的辦法<br/ >
 +透過禱告,上帝會讓我了解大概發生了什麼事,即使自己無法經歷<br/ >
 +→要傾聽自己的聲音<br/ >
== 六、 活動照片 == == 六、 活動照片 ==

在2013年11月23日 (六) 18:43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一、 作者簡介

二、 本書介紹

三、 佳句摘錄

四、 心得感想

  • 我很喜歡很大家一起討論一個話題,尤其這一項話題需要不停地轉換觀點、想法,在話語中的交流,可以從一句關鍵的佳句摘錄,討論到更多不同面向的問題,可以從一個想法,瞬間跳脫到另外一個想法,當然討論的氣氛真的很重要,不停地追問、提出疑惑、解惑、在解惑、反方向斯可,這些真的都是很難得的經驗與體會,我想這就是讀書會(小組)才能有的傾心暢談的小空間。(博音)
  • 小時候,幸福是一件東西,擁有就幸福,長大後,幸福是一個目標,達到就幸福,成熟後,發現原來幸福是種心態,領悟就幸福。每件事情的發生,我們總是提起興趣,決定參與與否,開始探求意義,追尋與自己的連結,最後,看到了別人與自己存在的平衡,讀書會是個幸福的緣分,不在我們讀了一本書,不在我們講述了怎樣的人生大道理,而在我們一同經歷,生命產生撞擊。(多禾)
  •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讀書會。其實我是個很不喜歡看書的人,但這本書很特別,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當時幾乎無法理解書中的意思,只覺得墨瑞講的話很深奧,也沒有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但這次藉著讀書會,再次閱讀此書,也因為年齡增加、經歷過更多事情,對書中的文字更有感觸,也可以理解、試著同理一個即將臨終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情?他用他對人生的回顧,來告訴他的學生,也告訴我們他這輩子學習到什麼?看懂了什麼?又對什麼不捨、無奈或後悔?他對人生的體悟和對社會的觀察,提醒我要在這世界上活著,卻不能被世界控制。(逸佳)
  •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讀書會,經過每堂課不同導讀同學的帶領,我們有了更多元的思考角度,一起探究墨瑞對於死亡的見解與態度。墨瑞有句話說:「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因為年紀越大,有時會越活越糊塗,遺失了最初的單純美好,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回到初衷,學會放下、寬恕和愛,死亡也不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同時,我們也正在好好活出生命。(庭禎)
  • 加入此讀書會,主要是因為自己很喜歡這部電影,再加上裡面教授的課程,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人生哲學,但又不像哲學的說些抽象名詞,反倒是以一種簡單明瞭的方式,令你領悟其中的含意,書中的內容更為詳細,是值得讓人好好再次回味的一部書籍!
這次透過讀書會方式,與大家一起探討書中的議題,聽大家不同的想法,分享彼此的感想,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很喜歡這種感覺,因為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從中去尋找答案,是一種除了平常課業上,不同的學習方式,過輕鬆的方式進行,也能讓大家更容易發表自己的想法,此次讀書會經驗,真的是非常難的!(馨葶)
  • 「活在當下」的我們,總覺得死亡遙不可及;忙於課業的我們,常將思考生命意義放在一旁。藉由這次讀書會,在忙茫盲的生活中,一星期一次,給予自己一個靜心探索生命價值的機會,閱讀一本由一位年輕人向一位垂死老人學習生死之道的書,我們慢慢咀嚼、體悟書中細緻的情感、動人的智慧,互相分享彼此的感受與感動,互為彼此的生命導師,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若瑄)

五、 問題討論

10/23討論
Q:愛,何謂是一種理智的行為?

A:愛,是一種行為模式,是可以做選擇的! 也是一種概括的形容詞,例如:可以是關心的意涵。而當你在思考愛是甚麼時,思考本身即是一種理智的行為。 接受愛比較難,還是付出愛比較難?

10/30討論

  • P.75

「我想到我認識的許多人,他們有多少時候都在自憐自艾,若是每天限制自己只能自憐多少,該會多有用。只能花幾分鐘自悲自嘆,然後就迎向這一天。如果生這種重病的墨瑞,都能做得到的話……」
「我悲傷我這種緩慢無情的死法,然後我就停止悲傷」
→生活中的分享:事情很多、很忙,很想放下、逃避其中一些事,但又不被允許這麼做,能如何調適?(調適壓力的方法)運動、用自己能放鬆的方式,先放鬆再繼續走

  • P.84

「我們整天忙著以自我為中心,關心事業、家庭、賺錢、還貸款、買新車、暖氣機壞了得修理-我們忙著千頭萬緒的事情,讓自己這樣一天過一天。所以我們不習慣退後一步,冷眼旁觀自己的生活,然後問一句:人生就是這樣嗎?我所要的就是這樣嗎?是不是少了些什麼?」
→忙著課業、處理雜事,真的是好的嗎?自己是不是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忙這些事對未來又有什麼用處呢?(對未來茫然)
˙什麼是你人生中重要的?

  • p.76

「你認為可怕,他才會可怕」
→先有想法、對自己的壓力,事情才會變得有壓力,事情的正、負由心生
面對案主時,沒有真實體驗過,很難完全體會對方感受(生命歷程不同)。
→但可以多聽多學習,試著同理他
我們被教育要積極面對事情,但受助者也需敞開心胸的接受,才有機會好起來。我們可以提供的是陪伴與傾聽。
抓住一個信仰、信念,能讓自己好起來的辦法
透過禱告,上帝會讓我了解大概發生了什麼事,即使自己無法經歷
→要傾聽自己的聲音

六、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