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葛之謎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0年10月22日 (五) 14:44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Hacaten (對話 | 貢獻)
(一、作者簡介)
←上一個
在2010年10月22日 (五) 14:44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Hacaten (對話 | 貢獻)
(二、書籍介紹)
下一個→
第6行: 第6行:
== 二、書籍介紹 == == 二、書籍介紹 ==
 +
 +
 +本書主要在介紹情緒是什麼,由研究大腦如何從一個新的觀點來了解情緒,並藉由神經系統的內部了解些令人困惑的心智狀態,以下由各章節作大概摘要:
 +
 +
 +
 +1. 這跟愛有什麼關係?─本章節主要介紹作者為何會對大腦製造情緒感興趣,以進而作許多相關研究,其中作者主張期將情緒看作是神經系統的生物功能。認為了解情緒在腦中的情形,便能有助於了解大腦,其認為由大腦功能方面著手是相較其他研究方法更為有力的探討方向。
 +
 +
 +
 +2. 冰上的靈魂:提到認知神經只是心智科學的一部分,一個有關思考、推理與智慧的部分,但把情緒排除在外。作者認為沒有情緒的心智根本不算是心智,而將之比喻為冰上的靈魂,表示冰冷無生氣的,剝除了慾望、恐懼、悲傷、痛苦或快樂了。他認為情緒是侵入意識心靈的,就由比較不同的心理學學派之解釋,指出漏洞,現今應該把把認知放回心智的情境架構中,將認知和情緒重組成一個完整的心智,這是很重要的。
 +
 +
 +
 +3. 血、汗和淚:本章主要介紹我們的情緒是充滿血、汗和淚的,但是現代對情緒認知的研究上卻完全看不到這種涵意,說明一開始對情緒的研究並非如此。其主要意思是說明「認知的情緒」過於理性,缺乏熱情,說明這樣的「認知的情緒」其實什麼都不是。應該是要找出血、汗和淚這樣子的情緒機器之心與靈魂,才是人類欲罷不能的原動力,為生存而演化成的。
 +
 +
 +
 +4. 聖杯:本章節將這一百年多年來的研究者比喻為像十字軍東征的騎士一般,一直想要在大腦中尋找情緒的聖杯,想找出羞恥、恐懼和愛所來自的地方。在二十世紀中葉時,這個聖杯似乎快要被找到了,因為情緒的邊緣系統理論被提出來了,這是一大進展。而這其中也發現了:大腦可能不是只有一個情緒系統,而是有好幾個。
 +
 +
 +
 +5. 我們的過去:本章節說明大腦中若具有一個普遍性的情緒系統的話,就可以使我們擁有察覺到危險的能力和應對的方法,以讓我們的感情生活可以更圓滿、順利,也可能使我們比較不容易發怒,或是不容易沮喪。而這牽涉到情緒的演化,因為若能完整發展出上述的一套完整系統,我們人類將更符合適者生存的演化論,因為更能找出該如何適應環境的應對方法。此章節著重於討論與介紹情緒的演化過程。
 +
 +
 +
 +6. 一點分歧:本章節在介紹制約反應,作者認為恐懼,這個情緒對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他其實是個能偵測危險、產生反應,使有機體在危險的情境中得到最大存活之可能性的系統。恐懼制約形成後,它會將原本無意義的刺激變為警告訊號、線索,以告訴人們某個恐懼情境的到來,而這機制的形成是因為過往的經驗中,有這樣的訊號發生,不幸就會降臨。
 +
 +
 +
 +7. 過去情緒的回憶:承上起下的一個章節,如上一章節提到的恐懼制約形成,是與記憶相關的。如車禍的創傷經驗激發了內
 +隱和外顯的記憶,而當內隱的激發顯示出身體處在危險情況的反應,過去車禍的外頭記憶會被勾引出來。本章節發現一些學習記憶會因為情緒週邊系統受損而消失,故暗示情緒對記憶學習能力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的。
 +
 +
 +
 +8. 這些野東西在哪裡:本章介紹人類大腦能夠很快的將與危險有關的刺激形成記憶,並保持一段很長的時間,當同樣情境在出限時,很自動地把這種記憶運用出來,這是大腦最有力、最有效的功能。其中介紹了基礎的神經機制後,也說明若有了缺損,就會產生出一些心理相關疾患,如屬焦慮性疾患中的恐慌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給予一些基本的介紹與機制解說。
 +
 +
 +
 +9. 再論感覺:最後總結,情緒的感覺來自於我們意識到大腦的一個情緒系統在活動。任何一個有機體假如它有意識,它就會有感覺。情緒並不是因為它是意識的感覺而演化而來的,而是以大腦的狀態和身體的反應而演化而成的,它們情緒的根本,意識的感覺只是情緒蛋糕上的點綴糖霜而已。
 +
== 三、佳句摘錄 == == 三、佳句摘錄 ==
== 四、心得感想 == == 四、心得感想 ==
== 五、討論分享 == == 五、討論分享 ==
== 六、活動照片 == == 六、活動照片 ==

在2010年10月22日 (五) 14:44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一、作者簡介

(參考作者簡介)

約瑟夫‧李竇,擔任美國紐約大學神經學中心Henry and Lucy Moses講座教授。曾獲得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Research Scientist Development Award兩項大獎,以及國家科學基金會〈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國心臟協會〈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獎助金。

二、書籍介紹

本書主要在介紹情緒是什麼,由研究大腦如何從一個新的觀點來了解情緒,並藉由神經系統的內部了解些令人困惑的心智狀態,以下由各章節作大概摘要:


1. 這跟愛有什麼關係?─本章節主要介紹作者為何會對大腦製造情緒感興趣,以進而作許多相關研究,其中作者主張期將情緒看作是神經系統的生物功能。認為了解情緒在腦中的情形,便能有助於了解大腦,其認為由大腦功能方面著手是相較其他研究方法更為有力的探討方向。


2. 冰上的靈魂:提到認知神經只是心智科學的一部分,一個有關思考、推理與智慧的部分,但把情緒排除在外。作者認為沒有情緒的心智根本不算是心智,而將之比喻為冰上的靈魂,表示冰冷無生氣的,剝除了慾望、恐懼、悲傷、痛苦或快樂了。他認為情緒是侵入意識心靈的,就由比較不同的心理學學派之解釋,指出漏洞,現今應該把把認知放回心智的情境架構中,將認知和情緒重組成一個完整的心智,這是很重要的。


3. 血、汗和淚:本章主要介紹我們的情緒是充滿血、汗和淚的,但是現代對情緒認知的研究上卻完全看不到這種涵意,說明一開始對情緒的研究並非如此。其主要意思是說明「認知的情緒」過於理性,缺乏熱情,說明這樣的「認知的情緒」其實什麼都不是。應該是要找出血、汗和淚這樣子的情緒機器之心與靈魂,才是人類欲罷不能的原動力,為生存而演化成的。


4. 聖杯:本章節將這一百年多年來的研究者比喻為像十字軍東征的騎士一般,一直想要在大腦中尋找情緒的聖杯,想找出羞恥、恐懼和愛所來自的地方。在二十世紀中葉時,這個聖杯似乎快要被找到了,因為情緒的邊緣系統理論被提出來了,這是一大進展。而這其中也發現了:大腦可能不是只有一個情緒系統,而是有好幾個。


5. 我們的過去:本章節說明大腦中若具有一個普遍性的情緒系統的話,就可以使我們擁有察覺到危險的能力和應對的方法,以讓我們的感情生活可以更圓滿、順利,也可能使我們比較不容易發怒,或是不容易沮喪。而這牽涉到情緒的演化,因為若能完整發展出上述的一套完整系統,我們人類將更符合適者生存的演化論,因為更能找出該如何適應環境的應對方法。此章節著重於討論與介紹情緒的演化過程。


6. 一點分歧:本章節在介紹制約反應,作者認為恐懼,這個情緒對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他其實是個能偵測危險、產生反應,使有機體在危險的情境中得到最大存活之可能性的系統。恐懼制約形成後,它會將原本無意義的刺激變為警告訊號、線索,以告訴人們某個恐懼情境的到來,而這機制的形成是因為過往的經驗中,有這樣的訊號發生,不幸就會降臨。


7. 過去情緒的回憶:承上起下的一個章節,如上一章節提到的恐懼制約形成,是與記憶相關的。如車禍的創傷經驗激發了內 隱和外顯的記憶,而當內隱的激發顯示出身體處在危險情況的反應,過去車禍的外頭記憶會被勾引出來。本章節發現一些學習記憶會因為情緒週邊系統受損而消失,故暗示情緒對記憶學習能力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的。


8. 這些野東西在哪裡:本章介紹人類大腦能夠很快的將與危險有關的刺激形成記憶,並保持一段很長的時間,當同樣情境在出限時,很自動地把這種記憶運用出來,這是大腦最有力、最有效的功能。其中介紹了基礎的神經機制後,也說明若有了缺損,就會產生出一些心理相關疾患,如屬焦慮性疾患中的恐慌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給予一些基本的介紹與機制解說。


9. 再論感覺:最後總結,情緒的感覺來自於我們意識到大腦的一個情緒系統在活動。任何一個有機體假如它有意識,它就會有感覺。情緒並不是因為它是意識的感覺而演化而來的,而是以大腦的狀態和身體的反應而演化而成的,它們情緒的根本,意識的感覺只是情緒蛋糕上的點綴糖霜而已。

三、佳句摘錄

四、心得感想

五、討論分享

六、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