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的變形(汙染與整治)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在2013年11月15日 (五) 14:07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U102015032 (對話 | 貢獻) ←上一個 |
在2013年11月15日 (五) 14:12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U102015032 (對話 | 貢獻) 下一個→ |
||
第17行: | 第17行: | ||
== 愛河-早期 == | == 愛河-早期 == | ||
+ | |||
+ | == 資料來源 == | ||
+ | 圖:http://tw.images.search.yahoo.com/images/view;_ylt=A8tUwJhNtoVSTXsAKmtt1gt.;_ylu=X3oDMTFxYzVjZGdjBHNlYwNzcgRzbGsDaW1nBG9pZANmMTk5NjAxMWYwZjNkZmMyNWIwNDBjZTZiNDg4N2ZjOARncG9zAzc-?back=http%3A%2F%2Ftw.images.search.yahoo.com%2Fsearch%2Fimages%3Fp%3D%25E6%2584%259B%25E6%25B2%25B3%25E6%25B5%2581%25E5%259F%259F%26n%3D30%26ei%3Dutf-8%26y%3D%25E6%2590%259C%25E5%25B0%258B%26fr%3Dyfp%26tab%3Dorganic%26ri%3D7&w=421&h=446&imgurl=landpebook.kcg.gov.tw%2F101_landp%2Fimages%2F2-8-a.png&rurl=http%3A%2F%2Flandpebook.kcg.gov.tw%2F101_landp%2F02html%2F02-8.html&size=288.4KB&name=%3Cb%3E%E6%84%9B%E6%B2%B3%E6%B5%81%E5%9F%9F%3C%2Fb%3E%E5%9C%96%EF%BC%88%E5%BA%95%E5%9C%96%EF%BC%9A1904%E5%B9%B4%E5%8F%B0%E7%81%A3%E5%A0%A1%E5%9C%96%EF%BC%89&p=%E6%84%9B%E6%B2%B3%E6%B5%81%E5%9F%9F&oid=f1996011f0f3dfc25b040ce6b4887fc8&fr2=&fr=yfp&tt=%3Cb%3E%E6%84%9B%E6%B2%B3%E6%B5%81%E5%9F%9F%3C%2Fb%3E%E5%9C%96%EF%BC%88%E5%BA%95%E5%9C%96%EF%BC%9A1904%E5%B9%B4%E5%8F%B0%E7%81%A3%E5%A0%A1%E5%9C%96%EF%BC%89&b=0&ni=21&no=7&ts=&tab=organic&sigr=11ncns4a5&sigb=14h7stsco&sigi=11g2fe5nv&.crumb=l1G.poAb7xq&fr=yfp |
在2013年11月15日 (五) 14:12所做的修訂版本
- 第八組組員:
- 醫放系 102015031 鄭宇玄 102015032 郭于瑄 102015036 林玟君
- 口衛系 102017002 張元輔 102017007 黃得恩 102017024 利明儒 102017032 廖家瑩
目錄 |
愛河-起源
- 愛河從淺海變為窪地、沼澤,河道慢慢浮現。形成之初河道縱橫交錯,埤塘密布。
- 愛河為高雄市的生命之河,源於高雄縣仁武鄉的八卦寮埤潭,經左營、三民、鼓山、鹽埕、前金、苓雅等區而注入高雄港第一港口。主流全長約12公里,流經高雄市區約10.5公里。河道寬度從下游出海口的130公尺往上游依序遞減到14公尺,源頭是農田灌溉渠道。流域面積約5600公頃,沿岸居住人口約72萬人。
愛河-流域
- 愛河下游分成二條河道入海,主流接納支流大港溪(今二號運河)後,即分注二途,一是沿著愛河主流,在苓雅寮注入高雄港;一是在七賢橋附近沿著今日的大溝頂順流而下,在哈瑪星的舊火車站(今高雄港站)後方入海。
- 主流河道昔日約有現在的二倍寬,民間習慣將流經鹽埕的主流河段稱為「頭前港」。日據時期建造大橋(今中正橋)後,以咕咾石修築河堤,縮小河寬,於兩岸建行人步道,美化河岸。光復後,政府將兩岸闢為河畔公園,岸旁立石柱,柱與柱之間以黑色的鐵鍊為欄,下垂成弧形,設燈柱,一到夜晚,大放光明,成為市民休閒、約會的勝地。1987年蘇南成市長再度整建建國橋到河口的堤岸,重塑石柱,而成愛河今日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