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羊小排七分熟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0年4月27日 (二) 01:2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97003016 (對話 | 貢獻) (→'''Bob Dylan–時代的聲音''') ←上一個 |
在2010年4月27日 (二) 01:27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97003016 (對話 | 貢獻) (→'''赤地之戀''') 下一個→ |
||
第30行: | 第30行: | ||
97006010 黃珮茹 | 97006010 黃珮茹 | ||
- | + | '''一.作者簡介''' | |
- | + | 張愛玲,一位中國近代的傳奇才女。本名張煐,於1920年9月10日於上海出生。父親是位傳統文人,母親留學於歐洲,張愛玲就在這種既傳統又現代、中西方文化衝擊的環境下長大。所以她寫的小說都籠罩著淒涼的氣氛,她同情舊家族中苦苦掙扎的男女,寫出他們的心聲。張愛玲在二十一歲時便以一系列的小說震動文壇,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鋪張曠男怨女,演義著墮落及繁華。張愛玲的小說吸引人,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傳奇,雖然短暫,卻也轟轟烈烈。晚年,張愛玲獨居洛杉磯,她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感。1995年9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而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大平洋,結束她傳奇的一生。 | |
- | + | '''二.本書摘要''' | |
- | + | 故事從1946年的土改開始,一群自願參加土改的青年來到韓家坨,包括了書中的男女主角,劉荃與黃娟。在一系列殘酷的土改之中他們漸漸互相相愛,不久,劉荃因為工作關係被調到上海的解放日報工作,在那認識了戈珊,也許是在時代下的苦悶,他們發生了肉體關係,但那不是愛情,而是被壓抑到某種程度一種本能的發洩。同時黃娟也來到上海,兩人再度重逢。同時三反也開始了,原本是一件好事變成政治權利爭奪的好機會,劉荃也被捲入其中,黃娟為了救他選擇與當權人同居來換許劉荃的自由。自由後的劉荃絕望的只想離開傷心地,參加了抗美援朝,在戰爭結束後,劉荃可以選擇要留在朝險還是回中國,劉荃選擇回中國回到共產黨身邊,他認為他的生命是黃娟的幸福換來的,他應當善用他的生命好好的活著。 | |
- | + | ||
- | + | '''三.佳句摘錄''' | |
- | + | 1.強烈的陽光正照在她臉上。她頭髮不大黑,是被太陽晒焦了的;再被陽光一照,那頭髮與臉與手臂都像是金黃色光澤的木頭。她整個的像一個古豔的黃楊木雕像。 | |
- | + | 2.那混濁的水夾著草屑,流的很急,又夾著一縷厚膩的黃泥,就像雞蛋清裡的一縷縷蛋黃一樣。 | |
- | + | 3.在燈影裡,她那長長的眼梢也顯得特別的深而長,那紅嫩的嘴唇上的一道薄稜也非常好看。 | |
- | + | 4.這天晚上月色很好,那青霜似的月光照在那淡黃色的光禿禿的土牆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淒清的況味,使人不由得想起這是有著三千年的回憶的北中國。 | |
- | + | 5.青黝的天空裡高高掛著大半個冷白的月亮。看著那沒有時間性的月亮,劉荃心裡想他也願意生在另一個時代。 | |
- | + | 6.他可以覺得二妞站在旁邊呆呆地向他望著,她的臉在月光中是一個淡藍色的面具,兩隻眼珠子像兩顆圓而大的銀色薄殼玻璃珠。 | |
- | + | 7.太陽還沒出土。漫天都是一條條橙紅淺粉的雲霞,天空非常高遠廣闊,那黑暗的地面卻顯得十分扁平。遠遠近近一聲顫抖搖曳的雞啼,彷彿炊煙四起,在地平線上裊裊上升。 | |
- | + | 8.她像一個石像掙扎著要活過來,但是一種永久的寂靜與死亡已經沁進她的肌肉裡。他彷彿覺得他是吻著兩瓣白石的嘴唇,又像一朵白玫瑰,花心裡微微吐出涼氣來。 | |
+ | '''四.心得感想''' | ||
赤地之戀,這本書我已經看第二遍了,會選這本書在於這是依個淒美的愛情故事,而ㄧ開始作者說明了這是真人真事改編,讓我對於那個年代所發生的是更有貼近的感覺,看完總會漸漸的回想事情發生的畫面,既真實又遙遠。而張愛玲細膩的筆觸以及磅礡的描述背景也是我選這本書的原因之一。發生於大陸共軍改革的時期,以前國高中歷史從未詳細的闡述關於共產黨內部的事情,只有大致說明發生的重大事件,看了這本我才了解當時共產黨的制度。在那時男生革命軍要結婚生子是ㄧ件不容易的事情,必須替組織貢獻,爬到一定程度的位置才有資格談論結婚這事,如果當時有心儀對象,等到可以結婚時心儀對象往往被上面的人娶走了。赤地之戀正是ㄧ部這樣的愛情故事。中國那麼大,共產黨黨員那麼多,書裡所寫的故事在那之中或許只是冰山ㄧ角,但看完整本還是有扼惜的感覺,不能跟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像梁山伯與祝英台ㄧ樣,非常的感嘆以及可惜。書中裡描寫土改的畫面既殘酷又現實,對於一位孕婦那樣的暴力以及冷血,令我聯想到南京大屠殺的畫面,令人感到心酸。這本相較於張愛玲其他作品,赤地之戀算是比較平鋪直述的一本書,或許是被框線住了,無法盡情的揮灑。 | 赤地之戀,這本書我已經看第二遍了,會選這本書在於這是依個淒美的愛情故事,而ㄧ開始作者說明了這是真人真事改編,讓我對於那個年代所發生的是更有貼近的感覺,看完總會漸漸的回想事情發生的畫面,既真實又遙遠。而張愛玲細膩的筆觸以及磅礡的描述背景也是我選這本書的原因之一。發生於大陸共軍改革的時期,以前國高中歷史從未詳細的闡述關於共產黨內部的事情,只有大致說明發生的重大事件,看了這本我才了解當時共產黨的制度。在那時男生革命軍要結婚生子是ㄧ件不容易的事情,必須替組織貢獻,爬到一定程度的位置才有資格談論結婚這事,如果當時有心儀對象,等到可以結婚時心儀對象往往被上面的人娶走了。赤地之戀正是ㄧ部這樣的愛情故事。中國那麼大,共產黨黨員那麼多,書裡所寫的故事在那之中或許只是冰山ㄧ角,但看完整本還是有扼惜的感覺,不能跟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像梁山伯與祝英台ㄧ樣,非常的感嘆以及可惜。書中裡描寫土改的畫面既殘酷又現實,對於一位孕婦那樣的暴力以及冷血,令我聯想到南京大屠殺的畫面,令人感到心酸。這本相較於張愛玲其他作品,赤地之戀算是比較平鋪直述的一本書,或許是被框線住了,無法盡情的揮灑。 |
在2010年4月27日 (二) 01:27所做的修訂版本
Bob Dylan–時代的聲音
(自傳【搖滾記】、紀錄片【No Direction Home】、傳記電影【搖滾啟示錄】) 97003046 王巧玲
一.作者簡介
Bob Dylan,創作的Blowin’ In the Wind民謠一曲成為美國60年代反戰抗議與民權運重廣為傳唱的曲目。1988年進入美國名人搖滾堂。他是民謠歌手、是抗議者、是搖滾歌手、是詩人、是時代的聲音。
二.本書摘要
【搖滾記】可以看到他善於冷靜觀察身邊事物,並將之化為文字詩詞與音樂旋律。清晰可見年輕時期懷抱音樂夢想的他,在各地傳播自己的聲音與理想;在成名之後,對名氣的質疑與對家庭的保護。字裡行間,是他對於人生的回憶與省思。
【搖滾啟示錄】請來了六位不同年齡、膚色、甚至是性別的演員呈現Dylan七段人生歷程,內容遊走於真實與幻境中,把Dylan的外在行為與內心想法巧妙的表現出來。整部電影裡充滿著「逃離」的氣氛:小時後遠離家鄉去拓展夢想;反戰時期想擺脫抗議歌手的頭銜;曲風轉變時期,受到大眾的不解;中晚時期,捨棄名氣而隱居。
【No Direction Home】裡剪輯了許多珍貴的影像,並由Dylan親自解說。有幾段是記者會,記者總愛問他:「你現在是否還是個抗議歌手?」Dylan反問他們:「所謂的抗議歌手的定義是什麼?」他不稱自己為抗議者,他只是把那年代所見所聞寫成歌,不在乎外界給予他的稱號,他只忠於自己的音樂概念與人生理念。
三.佳句摘錄
【搖滾記】 「眼前即將展現一個奇怪的世界,亂雲罩頂,閃電頻傳。那個世界,許多人不理解,也從來沒能弄懂。我卻直直走了進去。那是個寬廣的世界。有一件事我很確定:這個世界不是由上帝掌管,也不由魔鬼掌管。」 【搖滾啟示錄】 「Live in your own time,child. And sing about your own time.」
四.心得感想
他的歌曲反映了60年代的社會真實面,而他本身不受世俗羈絆的作風,也是那反叛年代的最佳代表。
赤地之戀
97006010 黃珮茹
一.作者簡介 張愛玲,一位中國近代的傳奇才女。本名張煐,於1920年9月10日於上海出生。父親是位傳統文人,母親留學於歐洲,張愛玲就在這種既傳統又現代、中西方文化衝擊的環境下長大。所以她寫的小說都籠罩著淒涼的氣氛,她同情舊家族中苦苦掙扎的男女,寫出他們的心聲。張愛玲在二十一歲時便以一系列的小說震動文壇,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鋪張曠男怨女,演義著墮落及繁華。張愛玲的小說吸引人,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傳奇,雖然短暫,卻也轟轟烈烈。晚年,張愛玲獨居洛杉磯,她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感。1995年9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而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大平洋,結束她傳奇的一生。 二.本書摘要 故事從1946年的土改開始,一群自願參加土改的青年來到韓家坨,包括了書中的男女主角,劉荃與黃娟。在一系列殘酷的土改之中他們漸漸互相相愛,不久,劉荃因為工作關係被調到上海的解放日報工作,在那認識了戈珊,也許是在時代下的苦悶,他們發生了肉體關係,但那不是愛情,而是被壓抑到某種程度一種本能的發洩。同時黃娟也來到上海,兩人再度重逢。同時三反也開始了,原本是一件好事變成政治權利爭奪的好機會,劉荃也被捲入其中,黃娟為了救他選擇與當權人同居來換許劉荃的自由。自由後的劉荃絕望的只想離開傷心地,參加了抗美援朝,在戰爭結束後,劉荃可以選擇要留在朝險還是回中國,劉荃選擇回中國回到共產黨身邊,他認為他的生命是黃娟的幸福換來的,他應當善用他的生命好好的活著。
三.佳句摘錄 1.強烈的陽光正照在她臉上。她頭髮不大黑,是被太陽晒焦了的;再被陽光一照,那頭髮與臉與手臂都像是金黃色光澤的木頭。她整個的像一個古豔的黃楊木雕像。 2.那混濁的水夾著草屑,流的很急,又夾著一縷厚膩的黃泥,就像雞蛋清裡的一縷縷蛋黃一樣。 3.在燈影裡,她那長長的眼梢也顯得特別的深而長,那紅嫩的嘴唇上的一道薄稜也非常好看。 4.這天晚上月色很好,那青霜似的月光照在那淡黃色的光禿禿的土牆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淒清的況味,使人不由得想起這是有著三千年的回憶的北中國。 5.青黝的天空裡高高掛著大半個冷白的月亮。看著那沒有時間性的月亮,劉荃心裡想他也願意生在另一個時代。 6.他可以覺得二妞站在旁邊呆呆地向他望著,她的臉在月光中是一個淡藍色的面具,兩隻眼珠子像兩顆圓而大的銀色薄殼玻璃珠。 7.太陽還沒出土。漫天都是一條條橙紅淺粉的雲霞,天空非常高遠廣闊,那黑暗的地面卻顯得十分扁平。遠遠近近一聲顫抖搖曳的雞啼,彷彿炊煙四起,在地平線上裊裊上升。 8.她像一個石像掙扎著要活過來,但是一種永久的寂靜與死亡已經沁進她的肌肉裡。他彷彿覺得他是吻著兩瓣白石的嘴唇,又像一朵白玫瑰,花心裡微微吐出涼氣來。 四.心得感想
赤地之戀,這本書我已經看第二遍了,會選這本書在於這是依個淒美的愛情故事,而ㄧ開始作者說明了這是真人真事改編,讓我對於那個年代所發生的是更有貼近的感覺,看完總會漸漸的回想事情發生的畫面,既真實又遙遠。而張愛玲細膩的筆觸以及磅礡的描述背景也是我選這本書的原因之一。發生於大陸共軍改革的時期,以前國高中歷史從未詳細的闡述關於共產黨內部的事情,只有大致說明發生的重大事件,看了這本我才了解當時共產黨的制度。在那時男生革命軍要結婚生子是ㄧ件不容易的事情,必須替組織貢獻,爬到一定程度的位置才有資格談論結婚這事,如果當時有心儀對象,等到可以結婚時心儀對象往往被上面的人娶走了。赤地之戀正是ㄧ部這樣的愛情故事。中國那麼大,共產黨黨員那麼多,書裡所寫的故事在那之中或許只是冰山ㄧ角,但看完整本還是有扼惜的感覺,不能跟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像梁山伯與祝英台ㄧ樣,非常的感嘆以及可惜。書中裡描寫土改的畫面既殘酷又現實,對於一位孕婦那樣的暴力以及冷血,令我聯想到南京大屠殺的畫面,令人感到心酸。這本相較於張愛玲其他作品,赤地之戀算是比較平鋪直述的一本書,或許是被框線住了,無法盡情的揮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