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family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編輯] 一、書名

人在家庭 Image:large.jpg


[編輯] 二、出版

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 三、作者簡介

Image:151._agnes_wu.jpg
 
 吳就君                                                                                     
 美國南加州大學社會工作學博士,曾任台大醫院精神科社會工作技正、
 國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教授與健康中心主任、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1994-1996)、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1997-2000),現任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理事長。
 目前從事於家族治療、心理劇及團體動力的培育工作。
 著有《人在家庭》、《婚姻與家庭》,譯有《與人接觸》、《家庭如何塑造人》等書。

[編輯] 四、摘要

■ 家庭是社會體系的副體系,又是由五個副體系合成。分成以下五個:

  1.生活價值:他們對人事物的想法
  2.關係組合:夫妻、父母小孩雙向觀感
  3.權力運作:家庭內事情決定,可看出權力運作
  4.生活規則:不成文規定,如飯桌上的位置
  5.氣氛

■ 六個測量家庭功能的指標

  1.家人間的溝通方式
  2.家庭規則的運作
  3.家人間的關係
  4.家庭氣氛
  5.整個家和外界關係
  6.自我價值感

■ 家族治療的興起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戰士返回家園,家庭議題叢生。
  ► 觀念的突破:一個人的困擾視為個人問題,轉向視為共同切身的問題。

■ 補充:心理劇治療

   心理劇治療團體即是在治療者(心理劇導演)協助下,將個案困擾予以演出,治療師於其間得利用各種介入技巧及人格病理觀,
 幫助個案在演出過程中對原有問題有更多覺察,並進而做出新的決定。
   近年心理治療技術已不再侷限在治療師與個案之間單純談話的過程,如何把個案的問題具象化及行動化,
 已成為相當有力的改變策略。

[編輯] 五、佳句摘要

 ► 「瞭解」是促進家人關係最重要的工具。

 ► 接受不等於贊同,瞭解是工具,它的目的不是贊同,而是接受對方的獨特與完整而已!

 ► 真實的溝通,彼此必須是眼對眼、耳對耳、心對心的交談。

 ► 親密是表現在瞭解之後的支持與鼓勵,而不是越俎代庖的替對方活。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讓他感受,並不是孤單的行走自己的路,才是親密關系所能給予的深厚溫暖。

 ► 支持有三項:先替對方製造單獨、不被干擾的環境,使之調整自己的情緒;接著與對方交談,使之盡吐心中的不快;最後表達出自已的感受,使對方覺得是被瞭解的。

 ► 沒有人應當為另一個人做所有的事,當他做時,多少總期望對方能感受他的付出。說句感激的話,是傳達自己感受的最佳方式。

 ► 理清自己的需要和想法之後,才能區分神話與現實。

 ► 牙買加諺語:「不能改變自己思想架構的人,永不能改變事實。」

 ► 真正的愛,是個不太完美的配對,是兩個人共同創造自己,來適應愛的世界。

 ► 家庭是動態的,人生本來就是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 「保證」常是青年男女心中,最好的壓力解決法。於是他們對所選擇的對方,提出種種疑問。盼望能為光明遠景,找出一絲可以依憑的線索。

 ► 經過追尋,青年男女會發現:想在多變的世事中,尋求保證,只會換得無盡的失望。而所謂的成熟,就是一股敢在種種的不確定中抉擇的勇氣。

 ► 許多父母擔心孩子年輕氣盛,在外面容易吃虧上當,所以處處刻意照撫。事實上,一些小失敗,對孩子反而更是良好的教育機會。

 ► 只有在鼓勵、支持的沃土裡,才能尋得最佳的生長契機。

 ► 每句話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發生衝突常是因為「會錯意」。

 ► 自責與責怪他人都於事無補,瞭解協商才是道路。

 ► 改變是「意願」與否的問題,有些人常常不願改變的真正的原因是「不想」而不是「不能」。

 ► 「怕」是觸礁的癥結。

 ► 不說話最難受。

 ► 不怕面對衝突是最好的挽救法。

[編輯] 六、心得感想

 ● 97020008
  這一本書我們是分著下去看的,然後在讀書會的時間照著章節的順序分享,一開始,只是想找一本薄薄的書來看,也沒有特別覺得看完會有什麼感覺,直到確定了是這一本書,然後我才發現是吳就君老師的書,因為我曾經在張老師雜誌中看過吳就君老師的介紹,關於家族治療這方面的。

  我分配到的章節是以吳老師對於家族治療方面的案例分享,其實,在沒有看到這本書之前,我對家族治療是沒有特別印象的,從大一的學習到現在,幾乎都專注在個案上,對於團體治療或是家族治療這個名詞,是陌生的。從吳老師的案例分享中,我看到了家庭如何深刻的影響著我們,不管是說話的語氣、態度、待人處世、性格,甚至是未來發展都深深的被家庭左右,也發現要改變一個人、幫助一個人,真的需要從家庭著手,因為那是他最親密的系統,這裡我了解到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家庭沒有所謂異常或是正常的,只是有些家庭能建立的系統功能其他的更有效、更具有較強的能力與彈性處理問題,而所謂功能不良的家庭,只是在面對壓力和緊張暫時的崩潰狀態,而每個家庭在循環的過程中,都會面臨一些危機,所以所謂的正常家庭,可能只是指家庭的某個面向,並不能指家庭的全貌。或許這也讓我能回頭看看自己的家庭,以前總認為,自己的家庭沒有破碎,就能夠算是一個完整、功能良好、正常的家庭,但心裡總有些遺憾,是說不上來的,因為哥哥姊姊漸漸離家後,自己在家中反而有著無形的壓力,感覺好像要代替起哥哥姊姊的許多責任,也有必要當一個像是高中生的乖孩子,每天準時回家,但是從小沒有和父母居住的關係,這反而讓我無所適從,即使相處時間甚多,但也沒有像吳就君老師書裡所談到,每天至少十五分鐘和家人的心靈交流,或許在這一方面我們家就用了不適當的方式在面對家庭的改變,卻不知道是出了什麼問題。

  我看的故事,是兩個用不同敘述方式的案例,一個是以吳就君老師的立場來書寫,描述社工人員如何面對情緒可能不穩定或是無法確定自己問題所在的案主,由淺而深的去了解案主的各個系統,最主要從家庭著手,也需要案主的家人進行會談,從中了解案主的家庭情況。這讓我了解,社工人員必須不斷的同理和耐心,才能漸漸突破案主的心防,也要細心和仔細的觀察案主的語言和非語言的表現,進而知道自己如何去應對;另一故事是以案主的立場來描述會談的過程,可以看到案主漸漸突破自己心防的過程,還有漸漸明白自己的困境,進而建立信心和能力,在下次遇到相同困境時,能夠靠著自己的力量走出來。



 ● 97020010
  「妥協與再生」章節佳句節錄:
-(P.60) 『從理智上來說,父母都明白孩子總會長大的,得學會自己飛行,但父母的情感是怎樣也割捨不下十多年來愛子的心情。也許,父母若將它視為必然的人生過程,試著去接受,是比較好的適應之道。』
-(P.63) 『『鼓勵』和『支持』才是促使人們成長的最大動力。』
  關於這點,我覺得我生長在我的家庭裡,是非常幸福的。從小開始,家人、親戚們就教導我要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想要擁有怎麼樣的生活、過著怎樣的人生,要由自己來決定。父母、阿姨能力可及之處,他們會毫不保留的提供給我,但剩下的、最終的還是得靠自己的努力去達成。

  家人從生活中的瑣事進而教導我做人處事的道理態度,從他們走過的、有限的寶貴經驗中引領我不致於走入捷徑,但也不會無助的碰上死胡同或是經歷三番波折、一繞再繞;他們供我念書、補習;在閒暇時也積極地鼓勵我出去見識外面的世界,並一再強調『走萬里路,更勝於讀萬卷書』的重要性。在遊歷過四大洲、見識過寬廣的綺麗世界後就會明白,世界這般地大,這般多元,自己必須要儲備好自己、接受如此多元的人事物,才不會像隻井底之蛙,膠著固守在小小的框架中。這也是我的父母、阿姨所教導我的。他們提供給我機會、引領我一步步地去找到我自己,以及那些我所想要的。

  記得在高一剛入學選擇自然組或是社會組就讀時,我毫不猶豫地勾了自然組的選項。此舉一出,把我的媽媽嚇到了,久久不能反應過來。因為我從小在文科方面表現優異於理科,再加上我的形象與氣質,從小就被說不是念理科的料。媽媽和家人都認為我若走文科類的,必定對我來說是最有助益和吃香不過的。但面臨我實際的抉擇,媽媽與家人非但沒有反對,還大力讚賞和認同我的選擇,他們真心的冀望就是我可以找到心之所想、適合自己的目標,然後前進。

  家人對我來說的重要性,絕非可以計量的。他們對我的支持、鼓勵與陪伴,我想將會是我的生命成長歷程中,最最珍貴、無可替代的禮物。

  「想處的好先學說話」章節佳句節錄:
-(P.66) 『每句話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發生衝突常是因為『會錯意』。』
-(P.70) 『如果我們能在衝突後,利用獨處的時間思考。思考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問自己什麼回事?自己要求什麼?有沒有別的途徑?然後在下次─發生類似情況時,試一試新的作法。也許這個小小的嘗試,就會為彼此的關係,帶來新的突破。』

  衝突、爭執是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最常發生的,而衝突的發生並不可怕,要如何有技巧、有效地、並在衝突過後達到雙方和諧的共識才是學習的箇中所在。舉一個我自己最近一次與家人產生衝突的例子來說明。

  在2010年寒假時,我和媽媽偕同去東歐玩,然而在某一天的氣溫竟然下達零下七度,媽媽一直好言勸說較我不要帶隱形眼鏡,怕天氣太乾又太冷,對眼睛不好;更糟糕的是,若隱形眼睛太乾拿不下來就慘了。但為了上相好看,我就一直在媽媽旁邊吵著說服她讓我戴。媽媽到後來被我吵得很厭煩,於是就走逕自走到參觀景點的另一邊,留下我一個人在閒雜的人群之中。看到自己就這樣被丟下,當下瞬間是很傻眼,哪有媽媽一生氣就把小孩丟著的?於是我也開始急了,怒火攻心使上來,之後我就發現媽媽其實只在幾步路不遠之處,幾分鐘之後,媽媽走向我,心平氣和的請我替她拍張個人風景照,但此時的我滿惱怒火,也擺出不愉悅的臉色給她看。過不久我再也忍耐不住了,眼淚撲簌簌地說往下掉就往下掉,覺得自己受了委屈。事後媽媽和我說她離開現場的原因,試為了避免雙方再進一步更嚴重的衝突,她選擇了以離開現場的方法以示她先退讓了一步,而取代了口頭上的和解和讓步;但在當時我看來,我的解讀示媽媽態度惡劣的不想和我一起打開這衝突的結,就逕自、頭也不回的丟下我。我不是媽媽,媽媽也不是我。再怎麼緊密的兩個人,畢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想的東西也不一樣。媽媽在氣頭上離開現場沒有知會一聲,媽媽請我替她拍照時,我也沒有當機立斷地解釋為何我會擺著一副臭到不行的臉面對她。此時更嚴重的『會錯意』情況便應運而生。之後待雙方都平靜下來,我和媽媽彼此訴說著自己的原意和出發點、以及為何會有如此的反應,最後,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提出了彼此希望下次對方再起爭執時,應該怎麼做、怎麼做不好(會使另一人再度會錯意或更生氣等等);我們都能夠講出自己所不能忍受的界線,卻也同時包容自己勉強可以接受對方的那些行為,然後使雙方達到平衡的理想境界。

  所以,要有效解決衝突與爭執,我認為,『直接』的溝通,不拐彎抹角,才是絕佳的不二法門。



 ● 97020011
  大部分的人們,打從一出生就擁有一個「家庭」。家,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存在,也產生了不同的家庭問題,在吳就君老師的眼中,沒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端看這個家是否有意願及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人在家庭」這本書以吳老師的家族治療案例為主軸,透過案例的分享,傳達出與家庭相關的重要觀念。在我負責閱讀的章節當中,老師提到了家族治療興起的原因,一是因為戰爭的結束──二次世界大戰時,男人們出外打仗,女人們漸漸找到家庭以外的生活重心,獲得更多的自我成就感及肯定,但當丈夫從戰場中回到家庭時,找不到自己在家中原本的位置,往日的角色被妻子或子女取代,妻子也會害怕因此與丈夫處得不好,而產生了許多的家庭問題;二是由於觀念的改變──以前會把家庭中的各種問題,歸咎於個人因素,而現在則更能夠以「家」的角度來正視這些問題,認為問題之所以會產生,代表家中互動的某個環節出了差錯,需要全家人共同面對及商討解決之道。

  書中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家」是活的、動的。成員是流動的,有進有出,例如:寶寶的誕生、成員的嫁娶、長輩過世等。在不同的階段所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家人的互動模式也會隨著成員的增減而有所改變,扣回吳老師一開頭就強調的觀念,改變的意願是最重要的。有許多家庭產生問題時,並不會積極主動的想解決它,常常是因為「不想」,而非「不能」。不想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因素莫過於「怕」了。「『怕』,是觸礁的癥結」,有許多家庭問題,都是因為害怕改變、害怕面對試圖改變而帶來的麻煩與困擾,乾脆視而不見、逃避、拒絕溝通。

  在我負責閱讀的的第二個章節中,老師談到了一對男女由熱戀轉入新婚所產生的種種問題。萱宜與宏明這對新婚夫婦,發現結了婚後所要面對的已不再是如此簡單的你情我愛、甜甜蜜蜜了,生活中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瑣事,需要兩人的溝通及協調來達成共識;除此之外,與婆婆同住也是這對新人要面對的挑戰,畢竟兩人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長大,家庭灌輸的觀念自然不同,萱宜與婆婆觀念上的差異使得雙方都不愉快,立場尷尬的宏明不知如何處理這些衝突,便以逃避的方式面對。有了孩子之後,兩人便搬出了婆家,以為這樣就能擺脫昔日無法解決的問題,沒想到卻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宏明習慣逃避,而萱宜希望溝通,這種沒有交集的想法對彼此來說都很痛苦。「不說話最難受」,在會談過程中,透過老師的引導,宏明漸漸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萱宜便說:「我喜歡你告訴我。」可見兩人的問題並非不能解決,而是出在於是否願意敞開心胸溝通。

  閱讀了其他的案例後,可以明白「家」對一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透過不同的案例,老師拋了不同的重要觀念,除了吸收到新的觀念外,也讓我更清楚以前那些似是而非、說懂卻又不慎明白的事了,更能釐清自己對許多事情的看法了!



 ● 97020014
  從看到書背上印的小簡介「人和家庭的關係最密切,自懵懂以來,絕大多數的人就已經生活在家庭裡。我們在家庭中茁壯;成長,又與來自另一個家庭的人結合,另組一個新家。新的生命又於其中孕育成長。『家』一直如此。週而復始的存在著。『家』開啟人類歷史扉頁。」就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興趣,因為我覺得我自己的家庭對我的影響很深,「家庭」更可以說是塑造我成為怎麼樣的人的重要因素,因此,當我閱讀完吳就君老師翻譯的《家庭如何塑造人》,就更想閱讀吳老師自己寫的這本《人在家庭》。

  雖然我已閱讀完整本書的內容,但我主要還是針對我們分工閱讀的章節來分享我的心得。在第15章〈秋菊和菟絲花〉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吳老師寫道:「我總覺得這兩個人同時經驗一件事,卻在不同的軌道體會,原來戀愛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旅行,我內心想了好久。」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是相愛著彼此、為彼此支持鼓勵,但是很多時候,兩個人也許會分隔兩地、有著不同要努力的事情,雖然是各自努力,但是仍然一起加油,所以戀愛雖然像是場自我的旅行,但是我相信在心理,總會有股支持的力量陪伴著自己,在旅程的最後,或許兩個人會再度會合,也或許就此各自展開自己真正的旅程,但我覺得過程中,自身的成長和經歷會是更重要的。

  而在第16章〈愛,只是自我旅行?〉中,不同的階段裡,案例中的素對「愛」都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從結婚初期對愛的懵懂、婚姻中對愛的配合與痛苦、溝通相處後對愛的期盼……到生命對愛的追求,素正向地去看待自己的婚姻、家庭,並為自己想要追求的事物努力。這不禁讓我思考,很多時候,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當我們在這些「愛」中遇到挫折,常常會在原地徘徊不前,期待別人拉你一把,但是最重要的是,就算別人拉你一把後,你要如何繼續向前,而不是站在原地等待,因此,我也希望可以藉這個案例鼓勵自己,鼓起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17章〈望憂湖之旅〉所寫的是個案進行心理句治療的過程,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心理劇的治療方式,藉由角色的扮演,呈現最真實自己的心態與掙扎,而我也思考,如果我是故事中的個案,這對於我是一個比較緊繃、放不開的人來說,這樣的治療方式是個挑戰,因為必須在夥伴的面前做出一些自己平常不會有的表現,會讓我覺得很不自在和不安,不過我相信這樣的體驗可以為自己的害怕或困擾找到一個出口的方向,並有能力去克服。

  在《人在家庭》這本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只有在鼓勵、支持的沃土裡,才能尋得最佳的生長契機」。我一直覺得我很幸運,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家庭對我而言就像是陽光、水和空氣,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家人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帶著勇氣去征服生命中的種種挑戰,也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算遇到挫折也可以勇敢面對。因為這樣的幸福,讓我更懂得珍惜也讓我向將這份幸福散播給更多的人,共同分享這份愛與溫暖。

  最後,因為閱讀完這本《人在家庭》,讓我更清楚人和家庭的密切關係,也使我更重視「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這讓我在未來面對朋友或是個案時,可以用另外一種面向的角度去對待,而每個家庭的差異和獨特更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期許自己可以敏銳的觀察人與家庭個關係,不要忽略了家庭對人的影響。



 ● 97020015
  閱讀吳就君老師的這本書-「人在家庭」,是帶著輕鬆的心情翻開第一頁。每翻一頁就不禁回想起自己以往在家裡的畫面:爸爸和媽媽吵架的樣子、我做錯事被處罰時哭泣的臉、起床時看到桌上有封信…好多畫面浮現出來,和書裡的文字纏繞在一起。看著書裡的內容,反覆咀嚼文字,有時沉思、有時哈哈大笑、有時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在書本的第三章-「家人間可貴的瞭解」,作者用了一則夫妻間相處的小故事作為文章的開頭,故事內容敘述一對夫妻因為買不到晚上請客要使用的食材而都很著急,再加上情緒導致語氣表達不好,兩人因此有了小爭執。引發衝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兩人心智想像的不同和語氣的差異。每個人的過去經驗、現在的狀態、眼前的需要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心智想像就會不同,判斷也會產生差別,在這種情況下,若沒辦法同理對方,加上溝通的語氣也不好,就很容易造成對方的誤會,使得雙方起了爭執。而「瞭解」就是促成家庭關係的一個重要工具。

  吳就君老師認為:若要達到真正的瞭解,要作到三件事。一是能用對方的耳朵、眼睛與心去聽、去看,去感受他的事;二是要將自己體察到的說出來,使對方感受到你的瞭解;三是你的語氣、聲調、速度和身體姿勢,要和你說的話一致。

  如同前兩段所提到的,每個人生活至今所經歷過的事都不相同,更何況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想法、切入的角度和考量的方向都會跟著不同性別、年齡和職業的身分之下而有所差異,要達成真正的瞭解,就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套用在別人身上,這樣非但無法理解別人的想法,還會因此造成雙方的爭執。不只是同理對方,自己也要將想法說出來,讓對方知道你的關心、讓他知道他是被瞭解的,而不是自己一個人。

  「關係的好壞,是雙方的責任。」我對這句話很有共鳴。互動不是單向的,必定是雙向地付出才能長久。如果總是一方主動積極在努力維持這段關係,而感受不到另一方的回應,日子久了,心會感到疲累和沮喪。和父母親的互動也是如此,我們總是認為大人不了解我們、不懂小孩的想法,可是我們有曾主動關心過父母工作上的疲累,曾給過父母認識我們的機會、和我們聊天的時間?的確,年齡的差異加上資訊的發達會造成父母和小孩之間的話題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樣。但「接受不等於贊同。瞭解是工具,它的目的不是贊同,而是接受對方的獨特與完整」。瞭解不是要使對方按著自己的想法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我們所能給予的就是瞭解之後的支持與鼓勵,使他知道努力的路上不孤獨。

  書裡提到夫妻之間的互動,其實也可以拿來呼應父母和孩子、朋友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在家庭裡,每個人的角色都是重要的,沒有人應當為別人做任何的事。家人是相處最久、最親密的人,也因為相處時間長,容易認為對方所作的事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忘了最基本的感激。而家庭裡的每個成員都隨著時間在成長,角色也不斷改變,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是需要全家人一起去克服的。在閱讀的同時,我下意識地把自己投射在書裡的某一些名詞和角色之中,許多以前對父母的不諒解都豁然開朗了,也藉著這本書反省了自己,作了一趟自我的旅行。



 ● 97020019
  吳就君老師的《人在家庭》是一本透過實例,能夠讓人回想起家庭中每一段小故事的好書!開頭第一章「家庭是一個系統」說明了家庭是個不斷變動的概念,從出生、婚姻、小孩、溝通、到經營家庭等。我十分同意吳就君老師所說的:家庭沒有所謂的正常、異常,正常家庭只是指家庭在遇到危急時能因應,某些面向功能運作好,但並不代表整體。

  吳就君老師更進一步說明,家庭是社會體系的副體系由生活價值(含他們對人事物的想法)、關係組合(含夫妻、父母小孩雙向觀感)、權力運作、生活規則(不成文規定)、氣氛5個副體系合成。如:早晨五點三十分鬧鐘響,老二聽到馬上起床刷牙,但老大卻在賴床,但聽到父親咳嗽聲後發現已經六點十五分了,老大趕緊起床準備,因為他知道六點三十分至七點父親要使用廁所。我們從中分析可發現,五點三十分鬧鐘是父親設定的,可看出父親為權力分配者。因為父親認為早起對身體好,此為父親的價值觀。也不知道從何開始全家人都知道鬧鐘聲在早晨響,那必是五點三十分,此則慢慢形成家庭規則,且家庭中大部分的規則都像如此沒有明顯被說出來。

  同時也發現吳就君老師在這本書當中十分強調「溝通」的觀念,像是婚姻這個部分就舉了理所當然的神話、讀心術的神話、雙胞胎的神話為例,點出了許多人在婚姻生活裡把任何事都與「愛」扯上關係,認為心照不宣是愛的表現,亦是鴛鴦型同進同出的夫妻是愛的表現,但不可否認的,在大部分的生活兩人依舊是兩個個體。其實不僅僅在婚姻生活,家庭中親子間的互動有時候也是如此,會覺得父母就應該懂我們遇到事情時在想些什麼,甚至責怪父母怎麼不懂我們(讀心術神話)。破除神話就必須靠表達與溝通,如何將感受、動作與所說的話一致,不去「害怕」面對衝突與改變。不管是兩個人的婚姻,或是家人間的互動模式,其實「接受不等於贊同」,了解只是工具,他的目的不是贊同,而是接受對方的獨特與完整而已。

  書本中有許多簡短的文句常讓我印象深刻,透過讀書會同學間的分享,不管是提及自己的家庭,或是闡明自己的看法,都會讓我忍不住在書上留下筆記記錄。或許沒有高深的理論貫穿整個脈絡,但我卻會把我的生活經驗套進本書中,並且與課堂上的內容互相交錯,因此不再單純的覺得只有單一方向學習書中的文字。

[編輯] 七、問題討論

 (一)論家庭教育:父母應該與孩子一同成長

  我們這組討論的結果發現,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常從事的活動,就是「做功課」;父母和孩子聊天的話題,也以「升學和課業」居首,雖然孩子想要談得是「心情和情緒」。當「競爭力=學歷=成 績」的價值觀,仍然是父母教養孩子成功與否的唯一評價,再多種入學方式,都不能減輕家長和孩子的痛苦。當家庭生活只是學校生活的「延長」和「重複」,功課是家庭唯一的話題,怎麼能奢望,企圖革除升學主義的教改,能徹底翻轉孩子的命運?

  但是苛責父母,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深入家庭現場,這一代的父母,正經歷著艱困的挑戰:家族鄰里崩解,讓父母失去教養與育兒的依靠,少子化下的獨子們,是父母既沈重又單薄的負擔。全球化的競爭大浪,讓父母雙方汲汲奔命於工作。過度工作犧牲了家庭時間,也消耗了經營家庭關係的耐性。脆弱的家庭婚姻關係,難以捉模的變化速度與方向,造就了這一代,更焦慮的父母們。 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時間最早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父母給孩子的教育是養成道德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陶冶氣質,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環節。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終生受益。讓兒童健康成長,關鍵在於提高父母的素質和他們實施積極家庭教育的能力,“孩子有問題,父母來'吃藥'”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教育父母,應該從父母自學和對父母開展社會教育兩個方面來努力。前者強調,每位父母應抱著培養孩子也是一種事業的理念,加強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向生活實踐學習,不斷認識自我、認識孩子,掌握科學的教育、心理知識,尋求符合自己孩子成長規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

 (二)家庭是否影響我們現在所呈現的個人特質和個人表現?

  透過家庭讀書會,深刻去了解家庭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我們,不相同的童年經驗、家庭成員間的相處模式、和父母、手足間的親密程度、家庭活動類型、家庭成員性格等,許多家庭中大大小小的因素都影響著我們,造就了今日每個不同特質的我們,例如:有人認為,從小不是由父母養育成長,而是由爺爺奶奶陪伴的童年經驗,可能是造成日後和父母不親密、產生代溝的因素;也有人認為家庭成員的性格影響我們待人處世的態度,像是父親若是家中的權威性人物,有可能造成兩種影響,一是崇拜模仿父親的性格,另一個可能則是完全背道而馳。

  家庭是我們最原始、最親密的系統,我們是從家庭中出生和成長的,透過學習和模仿造就今日的我們,我們可以透過了解家庭的結構、成長和改變進而了解自己,這是我們可以自我透視的一個重要管道。

 (三)家庭溝通問題

  人在家庭在本書中,有很大的的部分是著墨於溝通,不論是兩代間的溝通、夫妻間的溝通、家人間的溝通,都深深的強調溝通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而本小組在談及「溝通」相關章節時,也以分享彼此之間家庭的互動狀況來探討組員間對家庭組織概念的差異性。

  在書的第三章中,提及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它提到幾種錯誤的溝通的方式,比如:偵探式的了解-會挑起彼此間更高的防衛,增加兩個人的成見;語氣的差異性-造成彼此言語的誤解;心智想像的不同-對於相同情境會產生不同的認知觀念。而書中「從0數到12」的小節裡,提及了一個孩童從小到大的生長歷程,其父母親對孩子的期望會影響其家庭的溝通模式,尤其在孩子青少年的時候,更需要去尊重孩子的感受,當青少年在情緒不穩定或是焦躁時,父母可以多給點時間讓其緩和情緒,並不用急著在第一時間做出「自認為」的正確判斷,強迫子依照自己的思考邏輯行事,如此,減少壓力的互動情境,可使雙方達成更好的溝通效果。

     本組所討論的議題之中,我們發現到彼此間對於家庭溝通模式具有明顯的認知差異,比如在討論家裡成員間,該如何開啟一個話題,就引起組員兼極大的反應,就其中一個組員而言,家庭的話題或是關心都源自於當家庭某一成員對大家提出了求救或是提出了需求,家庭的成員才會給予回饋,是屬於比較被動式的互動。但是另一名組員的家庭模式,他們家裡的互動是相對較主動的,也就是家庭成員間比較容易表現出對他人的關心。對於此兩種現象,部分組員認為被動式的互動模式是比較恰當的,因為這給了家庭成員間足夠的空間,有充裕時間解決自己的問題,或是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向他人求救,而這可讓家庭成員學習到獨立自主的個性。另一方面,其他組員對這種被動式的互動提出異議,他們認為被動式的互動太過於冷漠,主動的互動模式可以大大的凝聚家庭成員間的向心力,甚至可以藉由關心的互動過程中觀察出家庭其他成員潛在的困難,並適時的給予幫助急澄清。

  「人在家庭」本書提及的六個可測量家庭功能的指標中,第一個提及的便是家人間的溝通方式、依序則為家庭規則的運作、家人間的關係、家庭的氣氛、整個家和外界的關係、與自我價值感。每個家庭有不同的互動相處模式、往後延伸的問題或解決方式更是大不相同。本組最後以作者吳就君老師所說的一小段話最為今天討論問題的最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走的路,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式表現在了解之後的支持與鼓勵,而不是越俎代庖的替對方活,恰如其分的支持與鼓勵,是極具智慧,也更是需要雙方共同經營的!」

[編輯] 八、活動照片

Image:IMG 6664.jpg Image:IMG 6663.jpg Image:IMG 666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