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CHLECHT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編輯] 討論

雖然是性別所的學生,理當對性/別的相關議題都要有所涉入,加上是醫學大學中的研究所,對”變性”這個與醫療相關和性別相關的議題,似乎要有一定程度了解,但其實在變性者、跨性別、變性慾、性別認同疾患、男變女、女變男、荷爾蒙補充療法、真實生活適應等等,我們了解的並不夠多,而接受性別社會學薰陶的我們,有些時候並無法認同醫學關注在變性慾症者偏向病理化的研究與解釋,而既然是讀書會,也不想討論太多偏向社會學去分析或批判結構性限制研究的文章,於是我們找了幾本變性者自己所寫的自傳,作為了解的第一步,希望藉由真實的主體生命呈現及敘說,可以將他們病理化的外衣退去,也不以批判的立場去看他們,只是去了解。 首先,由女變男的我,是作者虎井正衛從女變男的心路歷程,對於我們時常會混淆的”跨性” TRANSGENDER與”變性”TRANSSEXUAL做的解釋, 讓我們都印象深刻,因為有同學在討論時就認為,跨性別與變性者不應該是差不多的嗎?但作者用淺白的比喻說明他自己的看法: 若今天有人被丟到一個荒島上去,只有他一個人,他可以脫掉衣服或是隨便穿什麼衣服做什麼裝扮都不會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他, 因此,他可以活得很自在,那他就是跨性別,但若是變性者就不一樣了,即使他在荒島,即使他做了其他性別的裝扮, 他也無法感到自在安適,因為,他不自在的是他的身體,而不是社會的眼光,對變性者來說,什麼是自己想要的身體與性別是有著絕對的堅持的。 因此,變性者不僅是存在於社會脈絡下的,變性者的心理認知及身體打造更不是光有個開放自由民主的社會就能解放他們,還需要醫療的介入, 只是,醫療如何介入也是個重要的議題,由於作者沒有詳細描述他在精神評估的過程,而是著重於他去美國手術時的生活日記, 如何存錢、遇到什麼樣的人、手術的過程,以及如何滿意於自己的新身體,其中還有他自己手繪的手術過程簡圖,在切除胸部的圖上, 他還以”脫脂”作為解說,還挺有趣的,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我們對手術的恐懼與未知。但其中較令人不解的是, 即使虎井正衛已經進行完性別重置手術,他回到日本後卻無法改變身分證明上的性別欄,不知道是為什麼,作者並沒有詳述, 相較之下台灣的法律或是說對性別的界線及不可動搖性是相對寬容的。另外也有同學去找了香港的資料, 香港的變性者可以改性別欄卻無法更改出生證明上的性別,而結婚的合法成立性是依據出生證明的性別, 換言之,在香港變性人是無法擁有”異性”婚姻的。我們都覺得這樣的規定很弔詭,所以香港的變性人是可以同性結婚的嗎? 對於變性的討論,似乎是廣無邊際的,即使不是一本學術性的書籍,我們還是可以找到許多結構性的問題所在, 而延伸出更多被忽視的問題。還有一個有趣的點是,以我們OUTSIDER的立場去看變性人和他們INSIDER如何看自己是有很大差異的, 作者其實並不認為自己是變性者,因為他一直認為他就是個男人,從小時候就是個男性,而並非真的是由女變男, 只是最後在書名的決定上,仍舊必須與出版社作協商溝通,這似乎是有點可惜的,不能忠於自己的想法與理念。 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我們的社會對於什麼是天生自然的,仍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存在,而未必能夠真正去了解這些人, 因此,自傳式的文本有時是比醫學研究或社會研究來得重要的,讓他們由自己的生命來告訴我們他們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