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肝炎
出自KMU Wiki
目錄 |
[編輯] C型肝炎
[編輯] 何謂C型肝炎
- C型肝炎病毒是1989年才被發現,早期這些病人被稱為非A非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是一去氧核醣酸(RNA)病毒,感染宿主後,大於70%會進展成慢性肝炎;長期追蹤10年,有20%會進展成肝硬化。同時慢性C型肝炎之感染和肝細胞癌之形成亦有密切之關聯。目前對慢性C型肝炎之診斷為肝指數(ALT)異常超半年,同時血清抗C型肝炎抗體anti-HCV呈陽性。而真正病毒繁殖狀況,則只有依靠聚合連鎖反應(PCR)來偵測血中C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之存在。
[編輯] 慢性C型肝炎
- 慢性C型肝炎是指因C型肝炎病毒感染,以致肝功能產生異常超過六個月以上。因無明顯的臨床徵狀,通常是在健康檢查或例行檢查才被發現。臨床追蹤病程中,C型肝炎給人的印象較輕微,不像B型肝炎之ALT值往往會因急性發作而升得很高。但是它的肝功能異常往往較持久,不像B型肝炎可因e抗原消失而使肝功能轉變為穩定正常。
[編輯] 分布
- 台灣地區C型肝炎的盛行率,北部約為百分之一點五,與歐美先進國家大致雷同;南部地區則稍高,約為百分之四點五。目前,台灣約有三十萬人感染C型肝炎。由於年紀愈長,得C型肝炎的機率愈高,顯示C型肝炎的傳播,主要還是後天經由血液及體液接觸而傳染。在過去,輸血曾經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之一,其機率高達百分之八點二;自從針對捐血實施篩檢後,因輸血而得到C型肝炎的例子已極少了。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南部某些地區C型肝炎感染盛行率異常地高,甚至高達當地人口約三分之一。其他特定人口中,注射藥癮者也相當高,約在百分之五十至九十之間;人工腎臟透析及血友病則是較無辜的一群,可能因過去一再輸血或使用血液製品而感染。C型肝炎不太容易(還是有機會)經由性行為感染,習慣出入色情場所者,得病的比率還是高於正常人口。
[編輯] 傳染途徑
- 主要經由血液,如輸血、醫療行為、尤其靜脈注射(例如打營養針)等,C型肝炎之傳染途徑除了輸血及血液產品(例如凝血因子)外,有部分病例可經由性接觸傳染,但由於體液血液中病毒含量低,故性行為傳染機會是有但並不嚴重。唾液所含病毒在沒有牙週病之情況下通常很低,因此一般飲食不易傳染,不需要隔離飲食,但是基於衛生理由,我們還是豉勵公筷母匙的習慣。
[編輯] 症狀
- C型肝炎的乎均潛伏期為6至8週。多發生於5至12週之間。通常C型肝炎的臨床症狀較B型肝炎輕微,約只有25%患者出現黃疸,也就是說輸血後如果沒有主動定期追蹤檢查,則C型肝炎往往被忽略而沒有被正確診斷。
-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輸血後肝炎會轉變為慢性肝炎,而這些慢性肝炎85%都是C型肝炎抗體陽性,也就是說輸血引起之C型肝炎約有70~80%會轉變為慢性肝炎,可能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會慢慢地演變為肝硬化,而這些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部份不幸轉變為肝細胞癌,C肝炎帶原者,每年有十到二十分之一的機率轉為癌患。這個由肝炎到肝硬化到肝細胞癌的病程往往沒有任何自覺症狀,所以常常被患者忽略,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不少患者感覺到有症狀時病情已經相當嚴重了。
- 為何不會出現自覺症狀呢?這是因為肝臟即使部分受損,其他部分仍會代償,它們修復肝細胞,使肝細胞再生的能力強。肝臟即使遭病毒感染而發言,導致肝細胞受損,剩下的正常細胞也會全速運轉,繼續維持代謝、解毒、排除廢物等功能。這些特徵使肝成為不隨便出現症狀的「沉沒器官」。
[編輯] 如何檢查C型肝炎
- 目前診斷C型肝炎最常用的檢驗,是抽血檢查anti-HCV,但感染急性C型肝炎的病人,早期時往往anti-HCV仍然是陰性;改良後的第三代試劑雖然會較早出現陽性反應,有時也會到恢復期時才出現,因此anti-HCV對急性C型肝炎之診斷,仍有其限制。
- 慢性C型肝炎時,anti-HCV通常為陽性。但是如果患者缺乏明顯的徵狀,血清ALT(SGPT)值也變化不大,臨床上往往不容易確定患者是否有慢性C型肝炎,因為也有「假陽性」的可能。
- 這個時候,特異性較高之anti-HCV RIBA檢查雖有助於確認診斷,臨床上往往還是不容易確定患者之血液及肝臟是否仍有病毒活動。
- 直接檢查C型肝炎病毒之基因HCV RNA,可以有效地確認病毒之複製及傳染性,惟操作程序相當複雜,而且檢查費用相當高,目前多使用於研究用途,但是臨床上使用於檢查已經越來越多了。
[編輯] 干擾素
[編輯] 何謂干擾素與用藥機制
- 干擾素(interferon, INF)是目前唯一被核准治療慢性C型肝炎之藥物,以往使用三百萬單位甲型干擾素,每週皮下注射三次,為期六個月,能使50%之病人血清ALT值降至正常;然而,在停藥之後,這些在治療結束時(end-of-treatment response)對干擾素有療效之病人約有一半會復發。而在治療結束半年或一年後仍獲長期持續療效(sustained response)的病人約只有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至於對血中HCV RNA之清除率則更低,在治療結束半年之持續療效只有約10-15%。慢性C型肝炎病人若未合併有肝硬化、感染C型肝炎病毒時間較短、治療前血中HCV RNA濃度較低或者是非1b型基因亞型之病毒感染,均可預估干擾素治療有較高之長期持續療效。臨床上,若使用干擾素3-4個月,血清ALT值未降至正常或血清HCV RNA未明顯下降或消失,則應停藥而考慮使用合併抗病毒藥物(如ribavirin)及干擾素之合併治療。少部分病人初期對IFN有療效,但在治療期間血清ALT又上升,稱突破(breakthrough)現象,此現象可能與干擾素抗體之產生或突變型C型肝炎病毒之出現有關係。由於過去使用甲型干擾素三百萬單位皮下注射每週三次,為期六個月之長期持續療效不佳。所以1997年3月美國國家衛生院綜合專家意見認為,對慢性C型肝炎之治療,單獨使用甲型干擾素三百萬單位皮下注射每週三次之治療,應延長至一年以上以降低停藥後之復發率及增加持續療效。但延長治療,應延長至一年以上,以降低停藥後之復發率及增加持續療效。但延長治療時間將增加病人之副作用及經濟負擔,病人之順從性(compliance)將減低。
[編輯] 副作用
- 干擾素產生之副作用,包括:(1)感冒症狀,如發燒、肌肉酸痛、頭痛等;(2)全身性狀,如疲倦及掉頭髮、體重減輕;(3)白血球、血小板數目減低;(4)神經精神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憂鬱症;(5)免疫功能改變,如產生自體免疫抗體及甲狀腺功能異常。故干擾素之使用應在專科醫師密切追蹤下注射,同時定期偵測血中血球數,記錄副作用以調節劑量。
[編輯] 目標與未來
- 干擾素長期治療目標,包括避免病人進展至肝硬化,以及形成肝細胞癌,以增加病人存活期。雖然慢性C型肝炎之自然史較長而干擾素治療之歷史才約十多年,目前已有初期報導,干擾素治療可以減低進展肝硬化之機會,而在慢性C型肝炎病人合併肝硬化之機會,而在慢性C型肝炎病人合併肝硬化接受干擾素治療,可以減低肝細胞癌之發生率,這些初期報導有待進一步證實。
- 最近發現,同時使用干擾素注g及口服抗病毒藥物(ribavirin)治療慢性C型肝炎之療效遠較單獨使用干擾素治療來的好;使用傳統劑量干擾素加上ribavirin每天1000-1200公克為期六個月,其持續療效可達40%以上,是目前治療慢性C型肝炎療效最好的一種治療方式。
[編輯] 預防C肝
- 目前尚無C肝疫苗,唯有減少血液接觸機會。尤其台灣人愛打針,如果針頭不潔,尤其是打點滴,針管中有別人殘留的一滴血,就可能傳染C型肝炎。應該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尤其打針,及牙、眼、耳、鼻、喉、婦科、針炎等侵入性治療時,務必要求醫護人員注意衛生、帶手套、消毒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