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BOOM!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編輯] 大家分享

[編輯] 極地之光 [瑞典˙設計經濟學]

王巧玲

一、作者簡介

馬克思。旅居西班牙與瑞典時,發現了藝術、文學、舞蹈與設計的巨大力量,開始相信美好的事能夠改變一個社會、一個文化與一個國家。於是迷戀佛朗明哥舞蹈,沉迷詩歌與哲學,堅信詩人、音樂家與舞者,是受神眷戀的一群寵兒。 現為設計時尚評論者,在《動腦》雜誌、台灣《VOGUE》雜誌撰文;亦是策展人,在台北、斯德哥爾摩兩城市間策畫展出;同時是台灣高科技極紡織產業之品牌行銷顧問。著有《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2008。

二、本書摘要

瑞典為世界設計大國,為解開「設計」在瑞典如何閃耀發光,移居瑞典多年的馬克思走訪了二十五間公司、三十幾位中小企業經營者、七十多位設計師、三所大學以及四個產業組織,探討主題囊括:瑞典社會文化、歷史傳統、民族特性、創業精神、行銷管理、福利國制度、勞動力、政府法規與全球化的議題,帶領讀者一步一步踏進瑞典設計之路。

三、佳句摘錄

「一個社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就會產生如何的設計。」 「波光化成了水晶玻璃表面,雲朵成了家中角落屏風模樣,湖泊映照在每一個平面設計當中,花朵也不吝嗇地在茶杯、瓷器、傢俱的表面上綻放風華。」 「設計師服務的對象,應該是瑞典全體人民,讓設計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所共享。」 「藝術家有著最好的美感,設計師有著完整的設計概念與商業敏銳度,而工匠則是那位在現實生產下,讓美學概念得以真實而完整呈現的人。」 「經典,就是以自己的手,於此刻寫下百年未來。」

四、心得感想

瑞典設計中心概念是「以人、以家庭為中心」,是為了生活需求而求設計與創新,將設計帶入一般居家裡。在我所成長的環境中,生活用品不是方便好用卻無美感,就是富有創意卻不實用,若能兩者兼顧的商品往往價格高得難以接受。近年來,IKEA之所以能在台灣立足,是因為消費者的購買傾向已從”只求耐用”轉為”設計與實用兼顧”,若台灣產業感受到這種購買傾向,相信過不久台灣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IKEA。 「一個社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就會產生如何的設計。」身為消費大眾,如果擁有設計美感的概念,就能改變產業的設計方向,將整體設計水準更往上提升。在日常生活中,若能細細觀察生活用品並發現可以改善的地方,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創意設計師。

[編輯]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

蔡佳洵

一、作者簡介

婷那.希莉格(Tina Seelig)於1985年獲得史丹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博士學位。現任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 (STVP)執行長,致力於高科技創業教育,為不同領域的學生提供創業技巧,鼓勵他們以創新方式解決世界的問題。希莉格也在史丹佛教授創造力、創新和創業精神的課程。徒有創意而無法執行,則一切都是枉然,因此她很重視實現創意的方法。

二、本書摘要

本書大多是希莉格教授在史丹佛授課的實例,這是一門可以完全open book和沒有正確解答的課程。在這裡你必須學會團隊合作、發揮巧思把所有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把框架打破,讓問題變成機會。讓你誠於面對困難,撿起散落一地的金塊,並分享一些成功人的特質和他們的經驗。

三、佳句摘錄

「我們總是用自己建立的規則,為自己打造牢籠,把自己鎖定在特定角色上,把其他無數的可能性阻絕在外。」 「失敗是人生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課。正如同演化是一連串嘗試和錯誤的實驗一樣,人生也不免偶爾跌跌撞撞。」 「創業家隨時都在尋找可以轉變為基會的問題,並且已深具創意的方式,善用有限資源來達成目標。」 「大多數的構想即使表面上看似愚蠢可笑,都仍然暗藏一點點潛能,能幫助我們挑戰原有的假設,不再把構想用好壞來做二分法。」 「不按照理所當然的下一步去走的時候,就會發生所有最酷的事情。走在預先設定好的路上比較輕鬆,但是發現轉角後面暗藏的驚奇世界卻有趣多了。」

四、心得感想

由於我們生活總是過得太過於安穩舒適,所有的生活、思考模式往往會不自覺得在有限的框框內依序排排站,又當在沒有自己的主見時,就完完全全的依造大多數人的期待去表現,導致一生不會有任何突出的表現。不須要去羨慕任何人的人生是如此得精采,其實每個人都有發揮創意的通行證,端看你願不願意抓住任何可能的機會,只要願意放慢腳步多加觀察週遭,並且願意去嘗試,不管結果的好壞,我深信最後一定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假若出現了不在你預期中的困難,更應該設法去解決,若最終不幸還是失敗了,記得從失敗中學習、勇於面對、承認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道路上必經的風景,唯有真正努力過才能感受到最甜美的滋味,甚至能讓你永生難忘。

[編輯] 創意市集108

林雅淳

一、作者簡介

三采文化 安靜的教室需要熱情的顏色, 乖巧的孩子需要冒險的故事, 冰冷的手腳需要溫暖的食物, 焦躁的心靈需要對話的窗戶。

這些我們很早就知道了,而且做得最快最好。 然後,顏色帶來更多顏色,故事帶來更多故事,朋友帶來更多朋友。 需要歡笑和淚水的人、需要腦力激盪的人、需要開源節流的人, 來到這裡,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你自己需要的答案。

「創意、專業、品質、熱情」,是三采文化創辦人張輝明自1990年成立以來所堅持的核心價值。 1988年在台北天母生根,2000年遷徙內湖科技園區;二十年來,我們曾經寫下許多出版的驚嘆號,在每一個關鍵時刻,總能創造並帶領截然不同的閱讀新趨勢。 2003 引進韓國兒童知識漫畫《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重新改寫「暢銷」與「童書」的定義。 2004 華人世界第一本精品流行雜誌:《BRAND名牌誌》的創刊,讓時尚與流行的品味重新被詮釋。 2006 《創意市集101》帶動台灣創意與創作熱潮。 2007 《雅子妃 菊花王朝的囚徒》,引發國內對日本皇室與女性在傳統與現代間如何自處、定位等討論熱潮。 2008 《我的孤兒寶貝》,是三采首度跨入文學出版領域,開創台灣「都會愛情療癒小說」的閱讀風潮, 2009 《癮閱讀.八夫臨門》系列,將培育優秀創作者的理想與青少年閱讀結合,甫推出即獲得極大注目。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

二、本書摘要

五個不同的國家,五個不同的街景,即使無法親身去旅行,藉由一張張圖片了解不同的市容,以及各個作者的文字觀察到許多容易被遺忘的細節,了解不同的文化。

三、佳句摘錄

「年輕時的旅行具有深遠的意義」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柯比意。 「創意是逆向的思考,創意的角度。」 「創意須提鮮,設計需沾醬,創新才夠味。」

四、心得感想

第一次接觸此系列雜誌,這次挑這本內容分有許多系列。玩味城市-遊樂城市街頭,一直以來很喜歡英國人優雅的氣質,透過招牌的設計更是了解到所謂的低調奢華,他們不像台灣喜歡使用大且搶眼的招牌,透果簡單線條跟配色,竟可賦與小巧的遮雨棚點綴市容的附加功能。成功品牌-好創意更要好管理,伯朗咖啡的圖像深植人心,靈感是來自作者看完電影後而描繪的主角,換做是自己,電影看完可能在乎的只是劇情而非腳色表現的形象。創意玩家中介紹許多日本的食玩,才知道原來這並不是專屬吸引小孩子的商品,每張圖旁的解釋讓我了解到廠商吸引顧客蒐集整套玩具的手法。對於繪畫不是很在行的自己,第一次對攝影取鏡並詳細的講解理念感到有相當興趣。

[編輯] 「守破離」創意學

郭育菁

一、作者簡介

藤卷幸夫 一九六○年出生於東京。大學畢業之後進入伊勢丹工作。創辦了新銳設計師雲集的「解放區」,日本第一家百貨公司精選店「Le Style」,還有生活風格賣場「BPQC」,是知名的魅力採購員。二○○○年離開伊勢丹。當上聲請破產重整的福助公司董事長,與基金法人合作,一年半就讓公司轉虧為盈。之後擔任7&I生活設計研究所社長,以及二○○八年獨立創業的藤卷Japan副社長。二○○八年八月創立襯衫與側背包品牌「CRUM」專賣店。二○○九年二月在品川車站大樓內的「ecute」購物街內開了「Rails藤卷商店」。 以市調專家身分在朝日新聞報be週六版上連載「還是應該問藤卷」,在日經女性上連載「GO!GO!藤卷隊」等等,擁有演說講師、電視名嘴等多項頭銜。主要著作有《藤卷流 實戰牽扯術》(講談社),《如何成為一流人的人生盤點法》(Best Sellers),《邁向市場調查的建議》(東急Agency)等等。

二、本書摘要

創意世界裡,是沒有天才的。 著名創意大師賴聲川說:「創意是可以『練』的!」 知名的廣告圈創意人包益民則說:「創意來自生活。」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先生也說:「創意提示就在身邊半徑三公尺之內,隨手可得。」 何謂「守破離」?「守」,就是完全遵守教條;「破」,要你重新設定以往學到的東西;「離」,才能脫離過往,確立自己的風格。創造,就是「守破離」的循環。3步驟中最難在「破」:打破規矩,磨練創意! 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重點在於如何培養眼光,去發現身邊的創意。一個靈感的發生,其實需要許多經驗累積。不論行程再怎麼滿檔,每天一定會有一點小空檔,妥善掌握這短短的時間,細心地感受事物、開闊視野。從平凡的生活中跨出一步,長久累積下來,就能產生創意。

三、佳句摘錄

「每個人心中都有創意,讓心中創意沉睡就太浪費了。如果大家都能意識到心中的創意,張開創意之眼,不只每天生活會更愉快,世界也會充滿活力。」 「自然並不僅是表面所見,有其深奧之處。顏色是自然深度的表情。所以顏色能夠通往世界的核心。它是世界的生命,也是觀念的生命。」 「感動隨處可得。而感動又會帶來創意。所以要多走多累積。創意就是經驗累積的成果。」 「一定要在第一線不斷從錯誤中學習。重複創造與破壞,也就是要懂得沉迷,最後創意才會成為你努力的獎賞。」

四、心得感想

看完這本書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到底什麼是創意?創意的定義是什麼?」大概是理科念久了,很多東西想不透時就會回歸到最原始的定義,所以創意是什麼呢?我想大概會有千千萬萬種答案吧!畢竟之前都沒有好好的去思考這個問題。創意之於我原本是個虛無飄渺的概念,怎麼說都說不清楚,可是現在我可以很明確的說「跟別人不同,就是一種創意。」有時候我會覺得作者心中創意的領域真的非常非常廣大,可是他說的也沒有錯,生活中是最能夠去找尋創意的,或許只是個極其微小常常會被忽略的不同,也是創意的一種啊!獨特,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也是創意。生活中有太多被我們忽略的事情,如果能夠好好的去注意,相信大家都可以成為創意大師!

[編輯] 好LOGO,如何好?

劉雅欣

一、作者簡介

來自北愛爾蘭的平面設計師,從1990年代上了第一堂圖像設計課後,即對品牌識別感到著迷。在英國和美國工作並琢磨技巧之後,他接著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專精於品牌識別設計,因為那是他的熱情所在。艾瑞自2005年開始自行創業以來,在全世界已經累積了一長串的客戶名單,包括黃頁(Yellow Pages™)(加拿大)、佳康(Giacom)(英國)、伯希爾(Berthier Associates)(日本)等等。他還擁有一個高人氣的平面設計部落格: www.logodesignlove.com。每天吸引了數十萬的設計工作族群點閱,每月平均瀏覽人氣超過百萬人次,他們從作者分享他對設計的觀察文字和教學中獲得許多激發創意的靈感和思考。 個人Blog: http://www.davidairey.co.uk/

二、本書摘要

收錄知名英國平面設計師大衛˙艾瑞(David Airey)部落格中最受歡迎的設計案例,每個都極具啟發性和參考價值。作者在書中分享他專業生涯中的經驗點滴,從該怎麼製作一個經得起時代考驗的品牌識別,到詳細解說要如何贏得知名大客戶的青睞,從草圖設計的製作要訣、怎麼激盪出好的視覺商標、如何與客戶溝通簽約,到該怎麼讓客戶點頭接受你的大膽創意……鉅細靡遺寫法,絕對是每位設計工作者職場上必備的設計良方。 書中收錄了許多經典的成功LOGO創意,包括Kellog’s(家樂氏)、TIME(時代雜誌)、FedEx(聯邦快遞)、Yellow Pages™(黃頁)……等知名品牌的商標設計,作者更憑著多年實戰經驗歸納出25條見招拆招的「LOGO設計法則」。不管是希望突破LOGO設計的平面設計師、正需要幫自己定位的創意工作室,或是想幫助公司形象加乘的品牌經理人,都能從書中關於設計品牌識別的訣竅中,找到關鍵進而達成目標,設計出風格獨特的LOGO識別。

三、佳句摘錄

「Remember the rules are made to be broken.」 「我通常不會將任何經驗歸類為「最差勁」,因為即便最後事情結果不如我預料,我知道下次案子中哪些事情「不要」做。」 「在完成前,應該從各個角度來檢視你的設計。」

四、心得感想

這是我第一次真的接觸關於LOGO設計的書。 小時候的我喜歡畫些華麗的插圖,並且試圖隱藏一些「文字」或「意義」在圖中,與他人分享時也發現到:每個人對於「設計感」真的非常主觀,但不變的是創意,創意的設計是在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引起共鳴,了解之後能夠會心一笑,不論別人喜不喜歡這個畫風,有創意的結合總是能讓人讚嘆。 書中提了兩個我之前從沒想過的關鍵,其一如是說:「將顏色保留到設計過程的最後階段才顯示出來是很棒的想法,因為這個細節可以輕易更改。而你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是客戶喜歡上一個不錯的作品,卻只因為不喜歡它的配色而作罷。」由於我自己對色彩搭配尚稱敏感,所以每當設計時,我總會自然而然的加上配色,但其實以黑白呈現是很簡單的觀念,除去色彩的干擾,反而能夠更專注於設計靈感,同時保留更多顏色的嘗試空間。另外一個是「使用情境來呈現你的設計作品」,也許是因為我沒有「客戶」的壓力,因此一個LOGO設計如何呈現通常只在我的腦海中天馬行空,不需要特別去告訴別人,但在書中,David聊到:一個好的平面設計者(或LOGO設計者)有告訴別人他的構想的義務,因為有時候創意來自於了解後的激盪。 書的後半部從理論走向實際,一頁頁的手稿安靜的展示設計者天馬行空的創意,然後翻開下一頁,往往會發現最終雀屏中選的LOGO和最初畫下的天差地別;也許LOGO設計中最難的,是讓客戶與設計者達成共識,從這方面來看,一個好LOGO的誕生頓時顯得不易,也顯出設計者需要溝通力的重要。 以往對於設計的印象似乎是「藝術家」在做的事,如今由於手作品的逐漸盛行,只要有想法、有紙筆,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在各種設計中如何能脫穎而出,書中的確提了一些小技巧,但最重要也最原始的,仍然是回歸到「創意」,平時多留心生活中的細節,保持一顆好奇不受拘束的心,認真觀察,隨興聯想,除了無意間將靈感留在身邊外,也能玩出生活多彩多姿的步調,我愛這樣蒐羅創意的生活,你呢?

[編輯] 借用創意,你最快出人頭地

柯雅齡

一、作者簡介

大衛.墨瑞(David Murry) 是個不斷轉行與創業的奇人,靠創意擁有數項美國專利。 他本來學的是工程,佛蒙特大學結構工程學士(1982年)與佩柏戴恩大學 (Pepperdine)企業管理碩士(1984年)畢業後,在麥道航太公司(McDonnell Douglas Astronautics Company)擔任航太工程師,負責太空船、MX飛彈和國際太空站,並花了一年待在華盛頓特區,擔任國防部、美國太空總署(NASA)、國會和白宮的聯絡人。 後來他離開航太業,進入金融服務業,創立了幾家公司,而且第一家公司就被《企業雜誌》(Inc.)評選為美國百大成長最快速公司 之一。他創立的下一家公司「首選融資公司」成長更快。 但他在43歲失去一切:破產、超重、失業,還每晚喝伏特加摻蔓越莓汁酗酒。為了振 作起來,他繼續創業,成立科德行銷集團(Kord Marketing Group),這是一家諮詢顧問公司,擁有直覺軟體公司(Intuit)、透視科技(Insight)和英邁國際科技公司(Ingram Micro)等客戶。接著他被直覺軟體公司延攬為創意長,負責在公司教導和實施創意構想。 離開直覺公司後,他與友人共同創立 TaxNet網路報稅公司,再賣給美國報稅業巨人H&R Block。過程中曾經三度燒完創業基金,但當他打電話給前妻時,前妻二話不說就拿房子抵押貸款匯錢給他。 大衛現在住在距離太浩湖幾哩 遠的加州高山草原,他的女兒凱蒂住在500哩外的聖克雷門市,他沒有按照常理盡可能多探視她,即使如此,他們最近慶祝第300次造訪迪士尼樂園(還有65天)!

二、本書摘要

最快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拿人家做好的來臨摹。 好構想也一樣,借用別人「還不完整的創意」來發揮,你會得到大師級的成果,你會比原創好N 倍!怎麼借?有方法的…… 這種「借用別人聰明」的方法,讓比爾.蓋茲成立世界最強大公司,讓賈伯斯縱橫電影、音樂、資訊三大產業,也讓達爾文寫出《物種原始》、讓史蒂芬.金寫出 《魔女嘉莉》。作者大衛.墨瑞說:「我絕對不會成為賈伯斯,但我可以模仿他的思考方式,即使這種思考方式不是我天生就有。你也可以這麼做。」

三、佳句摘錄

劇作家威爾森.米茲勒指出的:「如果你只偷某個作者的點子,就是剽竊;如果你偷很多人的點子,就是研究。」 「如何借用別人的解決方案,來解決你的問題;以及你從哪裡借用點子,會決定別人對你創意的評價。」 「蘇格拉底認為,當老師提出一個概念,學生加以質疑,而老師對質疑提出辯解時,學習就會發生。」 「評斷會培養你的創意直覺,這會讓你在看到好構想,也就是你拼圖中缺少的那一片時,知道他是個好構想。」 「創意需要死亡:舊概念的死亡。」

四、心得感想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有種迷思,就是將創意跟創新的定義定的太過狹窄,一直覺得一定要是前人沒做過,完全沒出現過的東西才算是種好創意,所以閱讀這本書後給了我很大的震撼,牛頓被控偷竊微積分的發明,他坦承不諱;「是的,為了看得更遠,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平常很容易就聽到的話,其實藏了很多暗示,怎麼找到巨人(對開發創意發現的敏感雷達)、站在那裡(要取用素材中的哪些部份)、怎麼站(如何將素材做最好的利用和衍生)其實都是我們可以好好去研究的問題。多放點心在生活上,可以發現很多以前沒注意到的問題,也可以找到未來改造創意的素材、想法。仔細想想,其實發現創意一點都不難,難的是如何發現好創意。


[編輯] 問題討論

1.經由大家的分享後,請你說說對「創意」的想法。

創意的來源往往是從發現問題開始,進而想辦法找到完善的解決方式。瑞典的設計也是如此,「瑞典設計,就是關於瑞典人生活中所以一切需求的設計。」這就是為什麼瑞典設計能如此貼近人性的原因。有好的創意,就能開啟好的設計;有好的設計,就能帶來更好的生活質地。(巧玲)

「創意」,是上天給予每個人的七彩色筆,讓我們任意彩繪各自的人生。如果運用得當,可以繪出幅幅美麗的圖畫;若運用不得體,便會一團糟,就像許多顏色混合在一起,最後會變成髒兮兮得一團。(佳洵)

創意其實俯拾即是,但是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快,許多日常生活的小細節總是很自然的忽略。市場競爭激烈,如何在群雄中人表現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沒有創意沒有新穎性的話很容易就被時代潮流所淘汰。(雅淳)

經過大家分享,就可以發現原來好多好多的創意都來自我們的生活,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傢俱或設計?因為設計師們注意到了自己的生活,從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困難並解決,過去沒有人做過,由你開始就是創意。(育菁)

創意不只是設計出新的燈具,而是設計出需要用硬幣插入導電,每開一次燈都會提醒大家節約能源的燈具。創意是在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引起共鳴,了解之後能夠會心一笑。(雅欣)

創意的開始來自尋找問題,其實在我們的人生教育中,很多時候都是訓練我們去尋找問題的解答,而不是去尋找問題,這其實抹煞了很多發現創意的機會,「要在不疑處有疑」發現問題後才會產生動機,動機帶動行動,行動帶動結果,適當的結果在別人心中如果造成驚喜那就變成「創意」了。而創意可以從別人的經驗和結果中再找出新結果,創意其實可以說是經驗的累積,所以,每個人都有製造創意的機會,只是端賴你有沒有用心而已。(雅齡)

2.經由大家的分享後,有沒有覺得哪些跟人生經驗中有所呼應的呢?請分享。

每到寒暑假總會帶些新奇有趣的商品回家孝敬兩位大人,媽媽看了看都說:「家裡的什麼什麼東西改一改就可以用啦,還比妳帶回來的好。」我總是不服氣,心想:「人家設計師花這麼多時間研究設計出的產品,怎麼能跟家裡現有的東西湊合著用來比呢?」但就在用了兩樣東西之後,結果誠如媽媽的預言:家裡的好用。我才明白:學習創意設計並不是購買有名設計師的產品,而是能在生活中利用和改善現有的資源。(巧玲)

很多人的成功是取於別人不要的「垃圾」,我們不應該丟棄任何想法,即使在一些人眼裡它可能是可笑的,這時就要發揮你的創意和巧思,如何讓它不再是那麼突兀,只要你能讓它變成理所當然,你就成功了。所以不要畏懼說出你的想法,有可能那就是最棒方法。(佳洵)

之前聽過一場有關專利的說明會,看見書中許多作者的作品,了解到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很多想法有時候是靈光一現,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所記錄下來的想法應該都要好好珍惜,這都是自己無價的財產。(雅淳)

我覺得每天的生活中我們都會遭遇很多事情,但是最常遇到的創意,其實是每天服裝儀容的打理,一件平凡的T-shirt,根據搭配的褲子、裙子、鞋子或配件,就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感覺,這樣也是一種自我風格的創意表現啊!(育菁)

巧玲的書是有關瑞典的居家設計,因為很有興趣所以也藉過來看了。令我驚訝之處在於,瑞典的設計師競爭之激烈!我之前很少將設計師聯想到「職業」,也甚少想到他們需要生涯規劃,同樣是設計出身,未來可以從事的工作卻是十分多樣、十分競爭的,加上設計是一種很主觀的美感,如何在大眾的主觀和自己的原則中取得平衡,想來就覺得費心。此外還有瑞典的生活環境,在那兒的設計已成的一種生活態度,即便不是設計師、或只是個小小孩,都對於設計有那麼一點「感覺」,羨慕之餘更讓我期待:逐漸起步的光之城市---高雄,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能將創意、設計、美感活在生活當中。(雅欣)

在藥學的求學生涯中,其實有碰到相同的例子,根據統計,一個完全沒有被人製造過的新藥(新化合物)從研發到上市需要至少14年的時間,而且風險之大,並不是一般中小藥廠可以負擔的起的,可能會面臨研發的失敗、臨床試驗的不合格、違反法規、成本營收困難等等難關,所以很多藥廠都是採用「舊藥新用」的方式來降低風險,例如:發展新劑型可以使療效更好但化合物還是一樣的東西、找出化合物的另一種用途、療效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很好的新應用、新創意。(雅齡)

3.經由這些對於創意的探討後,有沒有哪些是你以前所沒想到的呢?心境或著觀念改變了什麼嗎?

以前總是認為創意是需要長年的美術技巧訓練、深厚的藝術基礎才能擁有的(有些時候甚至可以說為是種天賦),經過這次讀書會的閱讀與分享,才知道原來創意是隨手可得的。創意存在於身邊每一樣物品中,如何將物品解構再重新組合,創造出新的設計,這些正等著我們去觀察、發現和實現。(巧玲)

在做決定時,總覺得我是個很矛盾的人,答案總會變來變去,無法把持自己的主見,其實我想有很多時候是因為會害怕做了決定後的後果,擔心他的失敗率很高、困難度高等等問題,往往三心兩意,其實應該不要太過於害怕失敗,只要可以達到相同的終點,即便是繞了遠路也沒有關係,搞不好途中會出現更佳綺麗的景色,我會嘗試著去改變自己,勇於去面對一切。(佳洵)

以前看見一些具有設計感的家具總會認為價格實在是太不親民,但是看完這本圖文並茂的書才了解,原來會買些東西的人不是為了東西的實質功能,而是為了看了可以讓心情開心,顛覆了我對設計中看不中用的刻板印象。(雅淳)

我覺得改變最大的是會開始注意很多生活上的小細節,由自己的生活中去發展,或許現在的能力還不能做些甚麼對人類有所貢獻的創舉,但是我們可以從觀察和改變自己的生活開始,培養獨到的眼光與風格,相信未來就可以成為創意大師!(育菁)

創意想來覺得獨一無二,彷彿十分寶貴,但其實每個人都有;我也曾經有創意好似夢中仙境的錯覺,覺得創意不屬於現實,但事實上,世界上有一群靠著發揮創意餬口的人,他們的生活也許並不如我所想的浪漫,但仍令我讚嘆的是,他們正做著他們喜歡而且專精的工作!也許我以後的職業並不需以創意為本,但創意可以成為我的生活態度,就如同我對高雄的期待一樣。(雅欣)

創意來自經驗的累積、素材的改造,當然並不是每個創意結果都是好的,創意需要被大家審判、討論,進而不斷碰撞出新火花、新創意,不斷的循環更替,成果將越臻成熟,當然,我們還是要不時的去觀察它、疑惑它、改造它,因為有些事情可能是當下技術無法達成的,但在未來可能會有無限可能,這大概就是「發現創意」這件事最吸引人的地方了。(雅齡)


[編輯] 活動留影

Image:002.JPG Image:003.JPG Image:0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