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3 親愛的醫生
出自KMU Wiki
「醫生」這個角色,背後到底代表著什麼樣的涵義?是救人?無條件地犧牲奉獻?還是為錢出賣靈魂? 我想,無論背負著什麼樣的信念,那都將是條不怎麼好走的路。 在資訊不對稱的背景下,人們總會認為醫生就像「神」,為了身心煎熬的人們下凡來救濟。 如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方可以為醫」所說一般,無所不知曉。 對於「無國界醫生」而言,他們所追求的,似乎又是更廣泛的地球村理念,在乎的是哪裡有病人,就往哪裡去。 然而,在現今社會下,父母在他們年輕時代,物質生活相對匱乏,總不免望子能成龍、望女會成鳳,不希望自己兒女再受吃不飽所苦,所以越來越多的父母、越來越多的莘莘學子以「醫師」一職為理想,卻鮮少有人真正費心思探究這樣一個救濟人命的職業,該有什麼樣的條件、準備、態度與作為。 電影裡刻畫著一個對病人溫暖關懷、費盡心思照料,卻諷刺地不是真正的醫生。醫生對實習醫生說:「我沒有醫生資格、我是蒙古大夫、是假醫生」時,之所以實習醫生回答:「那怎樣才叫做有資格呢?我老爸,你看了應該會覺得他很可笑,他滿腦子都是經營的事,他才完全沒有當醫生的資格。我也是個假醫生阿,我自己也在想,我真的可以處理一個人的性命嗎?」,更是強烈的對比著:醫生-固然專業能力與知識相當重要,但這就足夠了嗎?而一個沒有醫師證照的人,卻努力追求醫療專業知識,同時具備著一顆熱誠救人的心,就完全無法幫助病患了嗎? 在大學修習的變態心理學課程中,學習如何對一個病患下診斷時,老師曾灌輸我們一個觀念:在你面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思考的,不應該只看到病。在電影裡實習醫生也曾對醫生說:「靠時間和數學的邏輯,治療眼前的症狀,看病卻不看人,對這種都市型醫療,我自己覺得很困惑。」講到了科學與醫療交互下的現今,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就如同「怪醫黑傑克」這部卡通影集的劇情與角色設定一樣,只不過「親愛的醫生」這個故事是發生在現實中。這部電影啟發了很多思考與激辯的可能性,讓人不禁沉思於生活中許多這種法情無法共存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