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社之牙醫一家親
出自KMU Wiki
目錄 |
[編輯] 一、 作者簡介
羅志良(Lo Chi-Leung),香港導演,1991年入行,擔任副導演工作,計有《黐線枕邊人》、《誘僧》、《非常偵探》、《香江花月夜》、《壞孩子俱樂部》、《新不了情》、《烈火戰車》等。他與爾冬陞關係密切,先是為爾冬陞的《新不了情》、《烈火戰車》擔任副導演,1995年也開始參予編劇工作,同年憑《烈火戰車》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1996與爾冬陞聯合執導的《色情男女》是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他第一部獨立執導的作品是2000年的《鎗王》,由爾冬陞監製,張國榮、方中信主演。2003年憑《異度空間》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他導演的最新作品是2012年的民國電影《消失的子彈》。目前正在籌劃《消失的子彈》續集《消失的兇手》。
[編輯] 二、 本書摘要
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天城縣」的兵工廠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卻接二連三發生了離奇命案,命案現場都找不到彈頭,工廠裡的工人開始相信這是詛咒,是之前被兵工廠丁老闆逼死的女工,阿嫣的冤魂回來報復。一開始阿嫣的死其實是因為丁老闆為了震懾眾人以防罷工,借一批子彈丟失為名,誣陷阿嫣偷子彈並藉機殺死她。警察局的金局長將此案交由善於偵探推理的警政官松東路與神槍刑警郭追調查。但原本一起簡單的殺人案件,卻又因牽扯進背後隱藏的名利相爭和官商勾結而變得錯綜複雜。希望將黑吃黑的金局長拉下台的郭追,利用這個冤案製造了一起起懸疑案,為的是引起恐慌藉此讓金局長下台。松東路也再一次次事件後漸漸揣摩出真相,劇末劇情也大逆轉將前面得暗藏的伏筆一一給了交代。
[編輯] 三、 佳句摘錄
1. 人之所以會變成壞人,就因為他選擇了一個社會上普遍認為不正當的方法, 去爭取他想得到的東西
2. 其實還有另一種解釋叫做:暫時孤獨。所以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人愛 你疼妳懂你,只不過那個人還沒出現,你還沒遇見
3. 人生很長,需要分享
4. 如果沒法改變這世界,那也一定要忠於自己
5. 沒有完美的犯罪,只有變壞了的好人
[編輯] 四、 心得感想
一開始,兵工廠的一名女員工被誣陷而死,死後開始發生多起懸疑殺人案件,甚至出現血字詛咒,造成了很大的恐慌。恰巧,一位新的警探松東路在這個時間點來到此地,並開始著手調查案件。只是,隨著他逐漸深入案情,越來越多的黑幕被挖掘出來,甚至在最後發現他的同事郭追才是最大的幕後黑手。
這部電影的重點集中在開頭和結尾兩個部分。電影的一開始,松東路在與女囚對話的時候其實有提到一些些與犯罪相關的心理、技巧,以及他的原則-----沒有壞人,只有變壞的好人。直到結尾我們發現其實一切都是東路的好夥伴郭追一手策畫的,這不僅和一開始女囚的犯罪經歷有所呼應,亦即看似是A所為,但實際上卻是由B主導。而在最後一幕,東路默默的燒掉了那張寫著他的原則的紙張,似乎也暗示著他內心的動搖。
「沒有壞人,只有變壞的好人」這句話一直貫穿全劇,最後我們才知道他真正的寓意。劇中的東路一直堅信所有犯人的背後都有故事,所以他不斷地聽著每個犯人的故事,了解他們犯罪的真正原因,他相信只有變壞了的好人。我也相信每個人都有他或她的故事,有與生俱來的天性,有後天磨來的性情和培養出的價值觀,心境也是隨著時空、處境、經歷而不斷變化著,每個人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不同而獨一無二,但或許並沒有分所謂的好與壞、行事的對或錯,每個人只是隨著這些許許多多的因素鋪出來的路徑,在每一個念頭和選擇間,自然而然地就走到這來了,就犯罪了,或成功了。
這部電影最具啟發性的便屬其中的「矛盾」了。東路是否要揭露他的同伴,還有郭追犧牲性命而換來的公義,這些其實都很明白的表現了當一個人身兼不同的社會角色、立場,而導致衝突的情況之一:對正義的詮釋不同,以及公與私的掙扎。東路的例子就是種公私的掙扎,應該要偏向「公」,揭穿他的朋友,還是要偏向「私」,保全美滿現狀;而郭追所為看起來雖然得到了正義,但是過程中的種種犧牲是否還能讓這份正義保有它的價值與意義呢?到底甚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原來,維護正義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困難,特別是在官官相護,是非對錯早已渾沌不清的社會背景下更是如此;或許正因為這樣,影片的色調總顯得灰樸樸一片。
「消失的子彈」真的是一部不容小覷的電影,裏頭埋下了許多伏筆,本來看似即將結尾的劇情,竟然在最後一刻出現了巨大轉折,令人措手不及,增加更多想像空間。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推理,就是將一切的不可能都剔除之後,剩下的那個,不論有多不可思議,多難以接受,它就是真相。」整部片的推理節奏令人大呼過癮,也引發許多思考,看完後劇情一直在腦中盤旋,會突然發出「啊!原來是這樣!」的驚呼,許多伏筆導演其實都已經潛藏在電影裡了,不得不說真的好看!
[編輯] 五、 問題討論
[編輯] 1.電影最後,幕後真正的藏鏡人到底是誰?
答:
松東路約郭追悼到密室談判時,郭追看似為了他所維護的「公義」而為主 謀,然而從他們彼此的試探、對話,我們可以推理出
(1): 松東路問郭追:「小雲雀她知道你是凶手嗎?」郭追答: 「她對我要求她去做的事情從來不過問」
(2): 郭追說:「你應該知道我是鄉里最快的槍手。」然後轉身,拔槍。在這個過程中,他完全可以輕易殺了松東路,但是他沒有。
(3): 最後追身離去的郭追想起了小雲雀,想起来對她說過的那句話:只要我活著,就會一直保護你,然後突然,他自盡。 一個城府頗深、高智商、本領過人、剛剛平步青雲少年得志的新任局長, 且他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公義,有什麼力量可以讓這麼一個人,調轉槍口 對準自己?
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最重要的人,也就是小雲雀! 以死來保護一個人,其實更多保護的是秘密,而秘密是什麼?秘密就是松東 路問的問題的真實答案,郭追撒謊了,小雲雀不僅知情並參與其中,他還 是整件事件的主謀!若非關係到最重要人的生命,有誰會選擇這個時機自盡? 郭追可以選擇殺了松東路,也可以選擇不殺,自己也不自盡。 唯一的解釋就是通過自我終結,防止案件繼續被追查,掩護真正的元兇不曝露。
[編輯] 2.松東路踏上歸途,在火車上把他筆記本寫有「沒有完美的犯罪,只有變壞的好人。」的那一頁燒去,有什麼意義呢?
答:
電影中看似游離在情節外的女囚犯進行弒夫的完美犯罪,她糾結於「沒 有完美的犯罪,只有變壞的好人」上,而自首入監獄、與世隔絕。而松東路 堅信人性本善,「變壞的好人」就說明了他的信念,他寧願相信犯人的良善,也不願正視他的邪惡面,主動揭開殺人犯的面紗。所以當大家以為真兇以死,一切塵埃落定時,松東路心裡不得不正視自己早有答案卻一直不願正視的問 題──推理發現和自己一路追緝真兇的好夥伴竟然與案情脫不了干係,然而 郭追最後竟自殺,松東路應該也覺察到小雲雀是真兇,而這更顯得這場案情 比女囚犯弒夫的案情更能成為一場完美的犯罪,「最完美的犯罪不是掩飾罪刑,而是為自己找一個替罪羊」,因為不留活口、毫無證據,甚至還讓松東 路背負起郭追的死,這更粉碎了松東路心中對於公義的追求,因此燒去那頁, 應是象徵松東路拋棄過去天真的想法了。
[編輯] 3.松東路說:「我相信人性本善,所以我聽了一個又一個犯人的故事,我想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壞。」如果人一生下來就是良善的,那為什麼好人會變壞呢?
答:
就如一塊璞玉,長時間暴露在不同的環境,經歷不同的人擁有,很難不受 影響,當身處某個環境、遭遇到某些事時,或許會因此有怨懟、有慾望、有貪 念……,因而心性一時的走偏了而變壞,但是往往當事情真相大白,他們進入 監獄這個與世隔絕的環境反省時,常常會有如女囚犯的人生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