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社小妞妞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編輯] 一、 作者簡介

詹姆士.杭特 James C. Hunter   JD杭特顧問公司的創始人,該公司主要是以領導者的訓練及發展為主要業務的管理顧問公司。他曾輔導過不少知名企業,如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雀巢(NESTLE)、寶鹼(Procter & Gamble)、南方電力公司(The Southern Companies)等等。相關著作有《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僕人修練與實踐》。

[編輯] 二、 本書摘要

約翰是一間製造廠的總經理,擁有眾人稱羨的人生,優渥的薪水、車子、房子、遊艇、完整的家庭。然而現實卻不是如此,約翰的生活一敗塗地,工人高漲的不滿、漸行漸遠的妻子及兒女,他感到空虛、暴躁、自閉,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在因緣際會下,約翰暫時拋下生活中令他煩心的一切,到一僻靜的修道院進行七天的領導課程,遠離世俗的紛擾,每天按表操課,過著規律的生活。約翰與同梯的牧師、陸軍中士、校長、籃球教練、護理長在西面修士的帶領下,對「領導」進行不同領域、不同生命經驗的探討及對話,重新定義「領導」及找出自己生命的意義。

[編輯] 三、 佳句摘錄

「……威信是領導將可帶給領導人莫大的喜樂,而威信式領導也就是為別人奉獻,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而這樣的喜樂足以支持我們走完在地球的這一趟靈性之旅。我相信人生在世所追求的意義不見得是活的快樂或是實現自我,而是心理和靈性層次的成長。這是上帝的旨意。關愛、奉獻,以及為人設想,讓我們得以走出自我中心。關愛別人讓我們得以脫離可怕的兩歲心態,使我們便的更加成熟。」

[編輯] 四、 心得感想

從網路與各類文章書報眾多評論之中,《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這本書即便不是管理學熱銷保證,就是許多政商名人推薦指定要書。這般的光環閃耀,讓人不禁好奇想問:到底是有什麼樣的魅力,成為引領眾人追尋拜讀的鉅作?初次接觸此書時,不免對書本名稱有些偏頗成見,「僕人」?「修道院」?難道是信仰指導的叢書?然而實際進入到故事的主軸後,確實不如想像中的簡單,書本名字的背後承載深遠奧妙的領導啟示。    ===《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最吸引人之處在於,以小說故事手法敘述奉獻式領導的真理,將讀者融入於情境之中,運用許多的譬喻及例證,簡單明瞭的描述問題所在,使理論和議題能夠更真實貼近生活。本書雖然是以基督信仰作為立書基石,然而作者安排書中以多人角色討論、激盪的的方式,彷彿是為不同讀者面臨此書觀點所提出的質疑發聲。換句話說,其實是協助讀者跳脫宗教的框架,以更宏觀的視野,帶領讀者了解信仰與領導的關係連結。作者在小說的筆法安排已如此特殊,不容置喙地,內容上更是引人入勝。故事的一往一來的過程中,探討著領導的概念與方法,但不只著重於如何在職場或是專業領域勝任一位成功的領導者,當中僕領式領導的哲學,更是投入到我們生活,可成為一生所追尋信奉的哲理。

[編輯] <第一章:重新定義>

   領導就是影響別人。而如何影響,是威權還是威信呢?    我的領導成分曾經是百分之八十的威權與百分之二十的威信,講白了也就是以任務為導向,講求效率與結果的領導者,但是隨著領導經驗漸多以及社工教育的陶養,我漸漸在工作關係外去關心組織內的夥伴,在生活中我不再是個威權的象徵,我只是一個關心夥伴的朋友,學會去回饋夥伴,去了解夥伴所面臨的困境,並在這樣的互動中去將自己的想法潛移默化在他們心中,而為什麼能夠有這樣的改變,就是因為我將工作關係轉換成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之所以能夠融洽,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信任,夥伴們願意信任我,願意去嘗試我所提出的建議。

[編輯] <第二章:打破成規>

   因著每個人生命經驗的不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典範,於是我們無意識中總會以這個典範為前提去與他人對話,以自己心中的典範去理解這個世界,甚至是去定義它,然而我們的典範並非是是一個行走在這個社會中的通則,大家需要去意識到自己心中的那個典範為何,並且不斷的進行修正。    組織亦同,沒有人可以靠著同一套作法永續經營,就拿行銷來說好了,二十年前的行銷也許以電視與文宣品為主,但是二十年的更迭,現在可是網路科技主宰的時代,當所有人都窩在網路世界的時候,誰還看得到你放在路邊公布欄的傳單呢?在時間的流轉之下,組織也必須時時去審視宗旨與做法是否過時,但是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當我嘗試提出新的想法或是試著不如以往時,原本一個小時的會議瞬間增長為四個小時,因為我們在挑戰著彼此既定的想法,說白了,挑戰「傳統」並非易事。不只是在組織內改變困難,這樣的現象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當你在一個群體嘗試不同,便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這可是傳統阿,以前都是這樣做的!」或是「你能保證改變會變得比較好嗎?」因為改變會把我們拖出原本安穩的舒適區,因此會引起大家的不安,然而所謂傳統或是以前的作法又為何,若以一個公司老職員來舉例,這位老職員待在公司三十年,而他所認知的傳統不過是這三十年他所經歷的其中一個作法,這其中一個並非是唯一也絕非是最好,就像是書中提到的「大自然的物競天擇明白告訴我們,要是不努力調適,成長,就只能坐以待斃。」有時候反而是傳統讓我們變成井底之蛙。

[編輯] <第三章:領導表率>

   「要是你和手下的員工開會,與會的十個人意思都一樣,其中九個人可能是多餘的。」這句話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我們總習慣也喜歡別人認同與支持我們的意見,但這樣單一的聲音久了可能是個陷阱。拿國家的領導者來舉例好了,當一個在上位者再也無法聽見民意時,這裡的聽見民意有兩種含義,人民已經心如死灰沒有聲音了或是有人試圖阻斷民意的傳達,當人民的聲音消失,在上位者耳邊充斥的不能再多的包裝好的各種假象,那他就該小心了。因此我非常珍惜我所屬的組織是一個真正能夠容納多元聲音的團隊,儘管開會時間因為思考而拉長,儘管我們經常吵的面紅耳赤,但是這種真誠的辯證才是讓組織進步的能量。為了能夠讓這件美好的事能夠繼續下去,我也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去傾聽夥伴的意見,並且鼓勵彼此產生對話。在這些對話的結果不會是我的意見贏了或是誰的意見取勝了,這些結果都是彼此互相妥協後產生的,而這也總是帶領我們往好的方向前進。

[編輯] <第四章:愛是動詞>

在這個章節中,西面澄清了因語言差異而在意義上有誤差的「愛」。聖經裡提及無數次的「愛」,對使用中文的我們而言,「愛」是種強烈的正面感受。但在希臘文指的卻是一種審慎選擇的愛,關乎行為與選擇,而不單單只是感受。「愛」是領導中重要的一個條件,忍耐、恩慈、謙虛、尊重、無私、寬恕、誠實、守信……種種行為都以「愛」為出發點,才能帶出威信或影響力。在書中對於每個詞的討論及解釋就如當頭棒喝,原來「愛」並不是抽象的感覺,更不是隨意掛在嘴上的字,「愛」是行動。

[編輯] <第五章:環境配合>

領導者另一項工作就是要打造一個健全的環境,讓被領導者在其中可以自由安心地成長。這讓我想到醫社志工隊,在志工隊對我而言是個安全、安心的環境,我可以盡情提出腦海中天馬行空的想法;可以針對具有爭議性的時事發表評判;可以分享生活中的複雜情緒,在這裡有一群由各年級組成的夥伴,能幫助你將腦海中的畫面化為真實;能一起從各個面向討論時事;能給你陪伴、安慰、同理、鼓勵。這樣的環境讓我對自己更有自信、更敢於發表、更積極地思考、更認真地生活,完完全全體現了健全環境的重要。

<第六章:選擇在你> 西面修士說:「……人生必做的兩件事是死亡及選擇……到最後,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為我們的行為做出選擇,並且接受伴隨而來的責任。」我們有絕對的權力可以選擇該用什麼態度、方式去面對生活、面對他人,這就代表我們可以選擇那對我們有益的方式,即使那並非原本所擁有或擅長的。我相信鮮少有人能一次擁有所有領導的技能,每個技能都需要經過那四個階段:無知無覺,尚未學習;已知已覺,正在學習;已知已覺,已經學會;不知不覺,運用自如,在生命中不斷的練習、反省才能淬煉而成,蛻變為我們的「本性」、「性格」。在自然而然中,「性格」影響著我們的領導方式,讓我們能去影響更多人。

[編輯] <第七章:回饋多多>

在重新定義何為「威信式領導」,並了解威信式領導需要具備的各種特質後,最重要的,要將這一切轉化為行動,在生活中實踐。書中的人提到,要實踐就要有高度的自我紀律,而這紀律其實同時也代表著領導者個人的使命。只要先從自己做起,上行下效,看見的人、被影響的人都會樂於配合。但當然要改變就要冒險,這是擔任領導者需要肩負的責任。西面還提到「喜樂」,他說:「為人奉獻讓我們從自我的枷鎖裡釋放出來,而過多的自我卻堵塞住了生命中的喜樂。」,這句話真實驗證了社會中的許多面貌,在我們身旁即有許多因過度自我為中心而感到寂寞、空虛的人,同樣地,也有許多因無私奉獻而感到喜樂的人。喜樂是個很特別的感受,即使擁有的物質、條件並不如別人好,但心靈的滿足卻已經填滿生活上的各樣不足。擁有這樣的靈性支持,必定能突破人生中面臨的各種困境。

愛不是名詞,是動詞;愛不是感覺,是一種對待別人的行為。愛可以有意識的付諸行動,我們可以不喜歡這個人,但可以愛他。人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學習無條件的愛,縱使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還是會有很多時候做的不盡然完美,但不就是這樣的不完美才讓我們更能學習愛人嗎?

[編輯] 五、 問題討論

1. 我們關心是滿足自己的需要,還是滿足別人的需要?

2. 我的服事是否幫助別人也渴望去服事人?

3. 我比較關心被人服事,或是關心怎樣去服事人?

[編輯] 六、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