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死亡是一個令人值得深思的議題,如文中的小孩昱和嘗試自殺,最終有成功了。他是如此的早熟活潑,讓人摸不透他為何走向死亡。因此父母親友開是在他過世後,企圖尋找解釋來了解他走向死亡的原因。這使我想到人們總是企圖掌控死亡,但或許自殺是一種掌控死亡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對於找到生命的存在意義是有幫助的嗎?或許有人只是為了死亡而死亡,忘記存在的價值。


當人面臨到死亡關卡的時候,難免會想到自身還有什麼是沒做完的事,這本書提到的罹癌小男生傑克想開麵店,當他的主治醫師溫醫師與傑克一起討論時,就己經帶領傑克去接受即將面臨死亡的事件,以一種自然並加上從容的態度與傑克討論,我覺得就是對他的一種尊重,代表不逃避、不隱諱的正向情緒表現。

到底你要選擇不要麻煩親人、還是適時的表示需要別人協助,這真的是每個人都可能面對的難題。蘇菲選擇獨自面對,卻不捨家中貓兒,而欲放棄治療,溫醫師看在眼裏,感到心疼並無奈,所以當有位職員家中開寵物店時,即告訴蘇菲可以代為照看貓兒,最後蘇菲方始治療,實在不得不感嘆現今親人間之關係淡薄。


為什麼非要跌到人生的低潮才能真正見到生命的意義呢?曾因公司倒閉遭受到打擊反而成了工作狂的漢斯在生病之前只在工作中能得到休息與安全感,癌症不僅搶奪了他的健康,也想要一併吞噬他原有的精神支持。 「我寧願運氣不要智慧。」淋巴癌患者漢斯說的這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曾以為工作就是生命意義的他,因為癌症被迫地重新面對自己。為什麼說是被迫的呢?如果可以,我想就如同上面所講的──我寧願有著讓我健康的好運氣,也不要用逼近死亡來增加我的智慧。可是,每個人都必經死亡,只是漢斯提前了。他必須重新尋找讓自己感到興趣的事情,必須投入另一項令自己可以放鬆的新嗜好,從工作跳脫找到別的生活動力,把生命撐住。 其實我們也都早就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應該將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人事物上才對。但在未真的看到時間的盡頭之前,只會說著:「等一下,再等一下。」總是忽略了也許只是一個小轉彎,死亡就會近在眼前。究竟為什麼總要跌到人生的低潮時才能真的對焦到生命真正的意義呢?


本書是描寫旅美放射腫瘤科醫生溫碧謙經歷喪子之痛,卻依舊堅守崗位拯救病患,並逐漸領悟生命真諦的感人過程。全書所觸及的生死議題,一直都是醫生、心理師、社工師等專業與非專業人士之間最深沉話題,一再撞擊人性深處最細膩微妙的對生死議題的自我檢視。十二個段落紀錄溫醫師喪子後,打坐、學佛、再出發。藉由本書,讀者可以看到再出發的他,傾聽病人訴說,用引導法讓病人悲傷情感流放,放心痛哭;帶領病人回溯童年創傷;教病人內觀靜坐,講四聖諦,動人歷程值得臨床工作者學習。


從此本書裡我有許多感想和感觸,書裡提到的癌症病童曼斯德常會自問:「為什麼是我」,而他的偶像跟他說了一句話讓他停止問此問題:「就喜樂的接受他吧!」,書中也提到了「事實的真相,永遠比人的想像要來的更離奇、更令人難以置信。」人的一生中,會發生很多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有時是讓人快樂的、有時會讓人悲痛至極,認為為何是我,我沒有做過什麼壞事,我像一般人一樣過生活,為何是我而不是別人,心中一定會很多這樣的想法,且非常的難過和絕望,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毀了,但常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觸動到自己內心深處,仔細想想其實就接受吧,我也不能改變這個結果,我何不就換個角度接受他,所以,我認為一個正向的觀念常常可以讓人修正他有偏誤的想法和信念,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書中也提到有時醫生的一些問話會造成病患和病患家屬的防衛和不自在,此部分也是很重要的,醫生需要和病患家屬和病患做一個良好的溝通,讓病患和家屬放心並瞭解此用意。此本書中的醫生做了非常好的表現和模範,也讓我有所學習。


馬克先生得癌症後,病痛對於身心的折磨,選擇不留在醫院治療而是回家,這個看似簡單的決定,其實是病人花了極大的心力才下的決定,也是家屬歷經天人交戰所做的無奈決擇。馬克先生的例子讓我深刻體會,生命並不單純屬於自己的,它和自己所愛與重視的人緊密相連。 總覺得孩子應該是天真且無憂無慮的,當小孩子因疾病而痛苦且衰弱時,總是格外讓人覺得不忍心,因為受苦的不只是單純無憂的孩子,還有心疼小孩的父母。為什麼是自己的孩子生病?我的孩子做錯了什麼?我做錯了什麼?真希望我能代他受苦,我想這些都會是父母心中的吶喊,但卻又無能為力,書書中的南茜最後還是能堅強的陪孩子度過治療,但又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呢?


本書在探討醫生跟病患之間的相處過程,引述出病患在面臨疾病、死亡的觀點。痛苦使人得以成長,我們無法逃避的就是死亡。人總是要死,但是何時死、在那死?都不是我們能夠所知道的?活著跟死亡那一種較為痛苦呢?我想也沒有人可以知道這個答案。因為死去的人以死,無法開口。活著的人未死,無法得知。有些人想活卻活不了,有些人想死,卻也死不掉。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之中,命運之無法逃脫也。 書中「遺產」篇章之中的保羅,最後終於面對自己的死亡到來。當瞭解死亡的恐懼之時,讓他體驗的活著的喜悅。雖然諷刺,但是人生總是如此,在逝去的瞬間,得知擁有的幸福。這個每個人的學習。失去的當下,我們往往過於打擊,不願意承認,而過不久。那種失落感會慢慢地充滿。很痛苦,似乎一切找不到出口,黑暗之中沒有方向,被一切孤寂所掩蓋一般,一種死亡的孤寂。而保羅從這樣的痛苦之中成長茁壯,無法逃避的痛苦,只能選擇面對。當我們面對之時,是我們成長的開始。


每個人面對癌症的態度與想法都不盡相同,但普遍的共通點就是恐懼,在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現實後,我想一般人都會錯愕並不能接受。但,現實就在眼前,就算假裝不知道,日子也是一天天地消逝。我覺得一個好的醫生,並不是在於他的醫術高超與否,而是有著一顆真正關懷病人的心,了解病人、同理病人的痛苦,給病人對於人生有正向積極的態度,除了能讓病人勇於面對自己的未來之外,也給病人的家屬心靈支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