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在狗窩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編輯] 一、作者簡介

李嘉亮

資深文字撰述,專長本土自然生態、原住民文化與民俗工藝。

邢正康

資深攝影,熱情山野戶外,透過平面影像,傳達各項戶外領域的感染張力。

[編輯] 二、本書摘要

《完全圖解登山聖經:第一本真正適合臺灣登山的入門百科》本書就是要提供從事登山健行活動的愛好者,一本入門的聖經。全書分為十大章節,分別為認識山岳與登山、地圖與方位、體能的培養、炊事器具、食材與飲水、登山服飾、寢具、鞋襪、背包、安全的維護等等,藉由《完全圖解登山聖經》獲得最基本而且正確的觀念,確保各項活動的安全性,進而親身體會登山健行的無比樂趣。

[編輯] 三、佳句摘錄

  • 登山是最好的身體健康檢查。
  • 峭壁之前抬頭望,停留地點避落石。"——行經峭壁前的自保口訣
  • 可以走一樣遠,不可以揹一樣重。"——分配公用物資須注意體能先天的不平等
  • 正確使用地圖的觀念應該是研判地圖,而不是絕對相信地圖。
  • 強壯的體魄以及山林活動的知識是最大的本錢。
  • 登山最怕件事,第一,要扛別人下山,第二,自己被扛下山。
  • 疾病在都市中養成,登山時發作。
  • 只有充分的準備與學習,才是避免意外發生的最好方法。

[編輯] 四、心得感想

BWBear

記得當時第一次和我的國外指導老師 Prof. Srinivasan 見面,當他知道我來自台灣,他立刻就說出台灣有兩項令他嚮往的,其中之一就是山(另一是美食)。他說台灣寬不到七十哩,卻有超過一萬三千呎的高山,是世界一大奇景。對一個從來沒來過台灣的人竟能如此精確描繪台灣山的特徵,真令人讚嘆;另一方面,生長在這裡,有這種世界級的奇景,能不去親近嗎? 完全圖解登山聖經這本書剛翻開第一章,一個明顯的方塊文字就映入眼簾:台灣是個高山島!文字旁是一張台灣的空照圖,除了西部平原區和蘭陽平原外,幾乎都分佈著綠色山林。其中從蘭陽平原以南一直連貫到台灣尾的中央山脈最為顯著,隔著荖濃溪谷往西的玉山山脈,再隔著楠梓仙溪溪谷往西的阿里山山脈;或往東隔著花東縱谷的海岸山脈;或隔著蘭陽溪和濁水溪往北的雪山山脈——這就是台灣的主要骨幹,構成台灣約五分之四空照面積的五大山脈!往下書本概略介紹這些山的形成、地質、生態、氣候等,並討論一般登山者以高度為基準的概略分級與從事登山活動的注意事項。 也許這次的讀書伙伴主要就是來自登山社和慢跑社,原本就對山岳和體能活動的追求充滿熱情。這短短的一章,就已經讓大家的心和這些山緊緊地連在一起,也激起大家欲罷不能的閱讀興趣。後續精彩的內容,就請看其他伙伴的分享文吧!

cookieWang

台灣是個得天獨厚的島嶼,細數同在北回歸線緯度的地區,德干高原、中東半島、撒哈拉沙漠、中美地峽,就屬FORMOSA最豐富。全台灣沒有任何一處離海洋超過一百公里,加上不斷變動擠壓的板塊運動,成就了台灣的不凡!撇開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不談,其他極負挑戰的中級山,甚至都會近郊的郊山,你抽空去瞭解、親近了嗎? 從小在澎湖,最高的「山」不過就是兩千多「公釐」的太武山,負笈台灣本島後才漸漸誤交損友,三不五時好友相約去拜訪山神。山巔展望搭配地圖、谷歌餓死照片記錄,立體的台灣就這麼一次次烙印進了腦子:屋脊主稜、活水源頭、自然萬物、氣象千變。倘若認真點,山裡頭也有挖不完的歷史或傳說:山林馳騁、淘金熱潮、披荊斬棘、刀光劍影、研究保育、鬼怪神魅,與島嶼上各個族群交織。 身為台灣人,不能不知、不識台灣,在要求教育改革、建立台灣史觀的同時,行萬里路一樣重要;況且爬山不只是休閒運動,長天數縱走於山林和飄鳥、狀遊等概念又何嘗不符?「登山聖經」為各地山友推崇,但台灣不似歐美古老大陸,更富挑戰;舉個簡單的例子,登山聖經對於迷途的建議是下切溪谷,但在台灣年輕的地質就行不通,下切只會遇到三個死神:冷死、摔死、餓死。例如去年白姑單登事件就是個悲慘的印證。所以建立台灣自己的一套登山理論是必要的,感謝岳界前輩、教練在傳承技能、提攜後輩之餘為而書之。 時候到了,蓋上書本,背包上肩!高醫登山社歡迎你~

Husky

在本書的第三章一開始就明白指出想參加登山活動就必須鍛鍊體能,維持體能。在內容中舉出日本警視廳的登山事故統計,來佐證體力與安全的緊密關連。 現在的生活形態,幾乎大半的工作都是在桌椅上電腦前完成,甚至工作完成後的休閒調劑還是宅在電腦前 "非死不可" (Facebook)。出門上學或辦事幾乎就是機車一騎,剩下走路不過幾分鐘,相對於從前,體力勞動已大幅度減少,也因此體能狀況也大大不如前輩們。

這次讀書會的成員主要來自登山社和慢跑社,與多數其他同學相比,體力操練與體能狀況應該不至於遜色,但在山林中大家都共同有過力不從心的經驗。因此我們也不能更多同意作者所強調體能對登山活動致命的重要性。 本章後半部在討論如何正確步行以減低體能消耗,如何訓練體能以及如何判斷體能不濟發生的徵兆。這部分在以後的登山活動與平時或事前準備都是值的我們參考學習的。

[編輯] 五、問題討論

Q:研讀完此書後,各位成員最想去爬哪座山?

A:五公山:六龜警備道懷古,近日甚至有油桐花開。

德德山:茂林聚落鳥瞰、濁口溪環流丘景觀。

北大武山:五岳之南岳,高屏地區常可見其挺拔英姿,號稱高醫校山。

玉山:五岳之首、東亞最高峰、台灣人一生非做的三件事之一。

旗尾山:玉山山脈的盡頭,一覽旗美地區風景。

壽山:高雄市文化的搖籃,日前劃入國家自然公園,為市民郊外踏青的最佳選擇。

里龍山:恆春半島最高峰,台灣海峽、牡丹水庫盡收眼底。

笠頂山:185沿山公路旁,另一個體訓、上山和朋友泡茶聊天的選擇。

Q:研讀完本書後,成員們體會到體能對一個登山者而言相當重要,請問各位是如何自主體訓的呢?

A:一週慢跑兩次,每次五公里。

爬樓梯上下十層樓,每次十趟。

水中走路,一週兩次

游泳,每週兩次,一次兩千公尺。

自行車,澄清湖環湖十趟。

壽山少女峰攀登,兩週一次。要爬大山時,或可抽空安排登旗尾山或尾寮山等。

Q:研讀完本書與登山飲食相關章節後,請問各位成員認為該準備哪些登山糧食呢?

A:行動糧:王子麵、OREO餅乾、小熊軟糖、牛油酥餅、Energy In、孔雀餅乾、波卡、水果乾、木瓜絲、太陽餅、土司麵包、烏梅茶、運動飲料粉

主食:白米、營養麵條、香積飯、五木拉麵、櫻花蝦炒飯、義大利肉醬麵、培根炒高麗菜、青江菜、燒酒雞、燙過貓、炒山蘇、玉米濃湯、紫菜蛋花湯、味增海帶柴魚湯、咖啡粉、奶粉、茶包

附食:蒟蒻、黑糖塊、Vitmine C片、巧克力

[編輯] 六、附3張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