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第一章-活力十足的心理學
第一章可說是本書的摘要,作者直接點出大眾對心理學的偏見與誤解,以及心理學非科學的迷思,跟一般人談到心理學家,大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佛洛依德,但作者在此指出佛洛伊德學說已不是現代心理學的主流,同時佛洛伊的當時的實驗方法也不符合現代科學研究的準則,作者透過兩點澄清佛洛伊德的盛名對大眾認知所造成的誤解:現代心理學的多樣性,以及心理學的實驗方式是用科學方法理解人類的行為現代心理學的多樣性指心理學並非一套統又完整的科學,而是由許多不同面相及理論匯集而成,且每個分支都是都是一個專業的領域,這又牽扯到作者想表達的另一個重點,心理學的多樣性使他沒有一個完整涵蓋心理學的框架,唯一能讓心理學成為一門學科,而不會分崩離析的因素就是心理學是用科學方法來驗證其實驗結果。另外作者在本章還提到世俗常識使大眾對心理學早成的誤解,人們喜歡用諺語解釋人類的行為,但在使用時卻沒發現很多諺語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常造成一些謬誤,而心理學研究可以幫助人們被長久風行的錯誤觀念誤導。因為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它在發展的過程中時常受到批評與質疑,一方面許多人反對用實驗方法解釋人類的行為,另一方面隨著心理學的發展,有些人們深信的觀念也會被重新檢驗,但這四十餘年來心理學以穩固其身為科學的定位了。
第二章-可證偽性
在閱讀此篇章之前,我總是處在”世俗”那一區塊,但事實上,,我只是以自己所認定的一套”虛假理論”來解釋周遭的人與事。不敢說讀完此篇後,就能跳脫外行人成為心理學的內行人,但至少我認知到了那”虛假的理論”僅僅是外行人的一種猜測,絕非科學意義上有證實的假設。可證偽性即可以驗證是錯的可能性,對於各種不同的行為理論,心理學就是扮演著逐一篩選及檢驗的重要角色,因此,可證偽性對心理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一個新觀念對初涉心理學的我來說,是頗有衝擊的,因為在世俗智慧多年的洗滌下,我已對心理學有太多的誤解了。但當我了解到可證偽性原則最具解放性意義的地方在於它不認為在科學上犯錯是一種罪過時,存在於心中的那塊心理學貧瘠土讓上,再度萌發了躍躍欲試的小幼苗。
第三章-操作論與本質論
操作論的觀點是:科學理論的概念,必須以某種形式植根於或連結於可以通過測量觀察得到之事件。將理論概念與可觀測事件連結,就是這一概念的操作型定義,同時也使這個概念公開化。這種操作型定義排除了概念中可能涉及的、有關個別研究者情感與直覺的因素,並使任何一個執行這個可測量之操作的人都能對此定義進行驗證。本質論的觀點是:能稱之為好的科學理論,必須根據現象背後的本質或內在屬性對現象做出終極性解釋。一般會認為無法對現象做出終極性解釋的理論都是無用的,不能對現象做出終極性解釋,就無法反映內在真實情況 ─ 世界的本來真面目。操作性定義的重要總是被人們所忽視,因為心理學是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習慣以本身的預先慣用想法代替了以科學角度來探討心理學的各種知識,例如:對於智力或憂鬱的看法,人們會有既定的印象,而忽略了操作型定義的重要性,認為那是多此一舉。但就像其他的科學一樣,倘若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那該如何證明誰是對的呢?並且因為大家的見解不同,而無法公開化的討論。就我而言,透過這個章節,讓我更了解關於操作型定義的理論與重要性,了解到心理學是一門生活化的科學,該使用科學的角度去研究與探討,而不能只以直覺或個人觀感的刻板印象來看待他。也期待有朝一日,心理學能被大家以科學來正視,拋棄輕視的想法。
第四章-見證和個案研究證據
見證敘述為什麼沒價值:安慰劑效應-書中的篇章提到"不管治療或藥品是不是真的具有療效,人們通常都傾向於報告他們有效"。讓我想到一個例子,哈利波特裡頭有一個片段是,榮恩第一次參加魁地奇比賽,非常緊張,緊張到妙麗也開始替他擔心,隨後哈利對著榮恩迅速地現出他在魔藥學課得到的幸運水,對榮恩示意要他把桌上那杯水喝下去,榮恩以為他喝下的是參了幸運水的水,實際上那只是一般的水而已,可是榮恩在魁地奇比賽時卻大展身手,以為自己是因為幸運水才能帶領球隊獲得勝利。事實上,內心既定印象被自我心理作用的改變而影響,造成我們對同一件事有了不同的應對方式,換句話說,就算哈利今天真的給榮恩喝了幸運水,跟榮恩沒有喝但只是誤以為自己有喝的效果十之八九是一樣的。 「鮮活性」問題-書中的篇章提到"人們生動地敘述他們看到的東西或經歷過的事,比其他已經證明的事實或可靠的資訊,更具鮮活性也更能說服人心"。我們常常忽略事情的真實性以及可信度,一昧相信他人的敘述,或是他人提出可觀的數據或驚人的數值就傻傻的相信。人們經常傾向於對不常接觸到的人、事、物,輕易地感到恐懼、害怕或興奮,而忽略了一切是否合理。例如:每周因車禍事故死亡的人數相加起來,與客機墜毀的死亡人數相當,但車禍事故卻不會引起大眾的注意! 見證為偽科學大開方便之門-書中的篇章有段故事"薩林斯是美國自然保健協會主席的七歲女兒,此協會主張人們可以吃水果和蔬菜取用藥物和傳統治療,薩林斯生病後,他父親讓他禁食十八天,期間只給他水喝。接下來的十七天則只准他喝少量果汁。令人難過的是,她最終死於營養不良。"在這科技發達且複雜的二十一世紀,偽科學的出現可能是因為某群人,而那群人可能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以至於偽科學得以迅速蔓延,儘管你不認同偽科學的理念,但還是有可能會受到它的影響。從事偽科學的專業人員,經常逃避公開證實這個理論的真實性以及可信度,並強烈指責那些有意壓制他們的人。大部分的人們,可能到國、高中之後就沒有在接受過科學理論的教育,所以時常被那些自稱"專業人員或高級知識份子"牽著鼻子走,最後迷失在偽科學打造成的茫茫迷宮裡頭。 結論-"見證敘述和個案研究型證據,根本不能用來支持任何理論說法"因為安慰劑效應作祟,所以不管是否治療方法有效,人們大部分皆傾向於會報告那個治療方法對他們有幫助。因此我們不能輕易的採用他人所見或敘述,以及受到安慰劑效應影響的資料。
第五章-相關和因果
相關和因果這兩個詞彙,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陌生、罕見。但,我們是否都正確無誤的使用了這兩項概念,亦或只是讓雜亂的概念散落在日常生活中?書中採用了許多例子來分析、解釋此兩項概念。相關的例子:家電與避孕。資料顯示,避孕行為和家電數量這個變數,有很高的相關性。作者打趣的說,總不可能叫學校發放烤麵包機,解決青少年的懷孕問題吧。實際上,需再考慮教育水準、社經地位等「中介變數」(或第三變數)。接著是成就與自尊的例子。從前認為成績低、濫用毒品等問題是低自尊造成的;低自尊導致問題行為、高自尊導致好成就的推論順水推舟形成,各類提升自尊專案應運而生。如今卻證實,就是有因果關係,推論的方向可能正好相反:是學業的優良表現成就了高自尊。討論完因果的「方向性問題」,跟著的是「選擇偏差」。虛假相關的存在(像是例一的避孕行為和家電數量),常是因為「選擇偏差」的出現。選擇偏差是指人們常常根據自己對特定事件的代表性觀點,來估計某些事件發生的概率。在自尊的例子中,若我們腦裡已存在既定方向的想法,就容易受到漂亮數據的誘惑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單純的操控變數是無法推斷因果關係的。應先了解變數的本質而非只看關係強度、涉及心理問題的話還得進行相關系數進一步分析。要消除選擇偏差,找到真正的相關,就得在嚴格操控各變數的情形下進行實驗研究了。若做出錯誤的判斷、反因為果本末倒置,一旦應用到日常生活上的話,還能不浪費資源、造成社會混亂嗎?相信瞭解相關和因果的概念後,可以促進我們的邏輯、批判和觀察能力。
第六章-一切盡在掌控中
科學是需要實驗結果的輔助才得以成立,然而實驗卻又牽就於外在環境的影響而對結果而有所變化,對物質的實驗會受外界物質的影響,像是空氣、無法避免的震盪亦或是不可抗力之人為或天然因素,對人類的實驗會受受試者本身的影響,受試者當天的情緒、受試者的因成長背景而有所不同的個性等等,每個人的獨特之處都有可能讓這一份研究人類的實驗變成艱困漫長的路,所以研究人類的科學家需要以設計精良的實驗情境,降低及避免這些不必要或者是說會使一直以來的努力都白費的其他因素。結論:一份實驗的設計過程相當消耗腦力,倘若那份實驗需要的是龐大的數據資料而請大眾填寫問卷,那真的希望有被邀請填寫問卷的人可以好好的協助完成這份問卷,因為他結合了許多人得淚、汗還有腦而完成的,是份相當珍貴的實驗問卷。
第七章-「但這不是真實生活啊!」
心理學的實驗目的不在於未了測試「在實際生活中,如果遇到相同狀況下被測試者會如何做」,而是「在這種設定好的情境下,測試者想知道以預測的結果是否真的和被測試者做的選擇符合」。我想有做過心理學實驗的人們都多少會爆持著些許疑問,我們都不了解測試者真正想知道的答案是什麼,也不明白測試目的為何,甚至有人批評這麼做只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不具任何參考價值。但我們都錯了,我想我們對心理學實驗有很多的誤解,有人會覺得心理學實驗既然沒有採取隨機樣本,那麼也就不會反映出大眾心理,但只要想一下其他科學情況,就不會覺得心理學實驗沒有意義了。例如化學實驗從未將化合物隨機取樣、生物實驗不會做細胞與器官的隨機取樣,這麼想就能知道,並不是每個研究都必須用隨機取樣找研究對象的了。所以我們如果都認真的毫無其他顧忌的去參與實驗,一定會給測試者一個莫大的幫助。藉由此章節,我覺得心理學實驗不是像我們之前所想像那樣的固定,在實驗中所進行的實驗並不只侷限在那個情境下,人為的情境是故意設置的,為了將研究中的關鍵變數分離出來,並且控制那些無關緊要的變數。我想我們對於心理學都會抱有一點不理解與疑問,但我現在更明白心理學實驗的目的及測驗方法,也能用更理性的態度去面對其他與大眾反應有出入的問題了。
第八章-避開愛因斯坦併發症、第九章-別相信「魔術子彈」
對於一般只從媒體上接觸科學的人而言,人們所追求的並不是枯燥乏味的長期進程,而是戲劇性的爆炸推進。然而,正因為閱聽人的錯誤胃口,導致市面上充斥著種種偽科學。人們期待科學上的大躍進,卻忘了理論本身是該透過堆疊而成。新舊理論間的拉扯不該是單方面的扼殺,或革命式的全盤否定,人們信仰愛因斯坦式的突破,卻忽略他一部分的理論也建築在牛頓的機械力學上。牛頓有句名言”如果說我比笛卡爾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許這就是科學的真諦。科學演進強調關聯原則,理論之間彼此相容方有價值。令人驚艷的神來之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在科學上卻不符合正反合的整合原則,對於科學演進更是毫無幫助。除了透過堆疊與整合的關聯原則之外,科學講求的是大量聚集的證據,尤其是堆疊大量不全實驗所形成的評估。透過大量缺陷相異的實驗,追求大量證據的互補,最後形成有信心的結果,也就是透過高度聚集的證據,形成一致性的結論。沒有十全十美的實驗,當然也就得不到單一而全面的證據,證據聚集原則和關聯原則一樣,講求的都是拼圖式的補完,而不是一蹴可幾的飛躍發展。就像是幻燈片一般,大量證據讓實驗方向慢慢聚焦,最後形成穩定的共識。另一方面,對科學有錯誤認識,將其過分簡化,也可能造成危險的後果。人們通常傾向於相信單一因果,或者純粹的邏輯系統,卻忽略了眾多事件的交互作用。把互有關聯的事物判斷為因果關係,並進一步整合,極有可能鑄成大錯。相反的,對於事件更深入的剖析檢視,才能夠做出更符合事實的解釋。一般大眾對於科學有許多誤解,大家喜歡革命式的、單一因果的科學,這不但忽視了現今許多科學成就的價值,更是助長了很多偽科學的誕生。身為普羅大眾,正確的觀念更能幫助科學普及化,真正推動這個科學時代的進步。
第十章-人類的認知罩門
機率推理和統計式思考在心理學研究中佔了很重要的一個部份,然而常會有人在對話中舉出一些特殊的案例將心裡的統計資料反駁,雖然舉出這些特殊案例可以在爭論中達到一個人所期望達到的目標,但無形中也成了人們認知的罩門,過度的好勝心和有機心的目的會將一個人對許多事物的認知侷限住;而本章提及的「賭徒的謬誤」也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對出現過一定次數的數字失去信心或產生希望,殊不知獨立事件的重要性,生活中的許多事件彼此不具關聯性,但卻被人們視為關係密不可分,這也是人類常有的迷思,心理學則是希望能找出其成因並研究之。
第十一章-心理學中的偶然
探討機率趨勢和統計推理等對心理學的重要性,世上的許多事件不是只靠穩定的系統因素就可以解釋的,而人們卻往往把2個發生機率毫無關聯的兩件事聯結在一起,正因他們對2件事有著預期的相關性及深切渴望,繼而產生了這個現象,而心理學家Langer的實驗也證實了造就此一結果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源自於人們無法接受個人能力不足以解釋偶然事件這一事實;而「公正事件假設」則是探討人們對他人的賞罰觀點問題,每人都活在一個屬於自己的公正世界中,以此判斷他人是否罪有應得,但此一現象過於趨近極端則會導致許多「不公平」的教條和信念產生。而本章也為心理學統計做了個結論,當要預測一事件的發生時,千萬別過於仰賴直覺,參考手邊的統計資訊能幫助提出更準確的預測。
第十二章-讓人瞧不起的心理學
看完之後才發現大眾(包括我)常常給予心理學(專家)錯誤的見解與印象,一般人認為心理學與超感官知覺有著極密切的關聯性(Ex:親戚一聽到我唸心理系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樣以後你就可以看穿我的想法”或者”那你可以幫我算命了”),這都是由於在多數書店中大量找到假冒心理學的偽科學書籍(Ex:心靈感應.意念移物.預知算命等)的關係,事實上這些超常現象根本與心理學一點關係也沒有,而心理學家也不相信有感官知覺,因為這些都缺乏甚至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東西。現在想想,我每次去逛書店的時候都會看到很多關於星座.性能力.算命等等的書籍,身為心理系學生的我們應該要去瞭解到出版只是一種商業行為,我們看到的也只是心理學’食譜式知識的一面’,爾後我會更注意這些出版社希望我們看到的東西並不是都有科學佐證的。還有我覺得媒體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所謂的月亮效應就是因為媒體的誇飾渲染與宣傳快速所造成,這本書提到心理學與大眾傳媒章節我非常贊同,很多電視綜藝節目或脫口秀都只是娛樂民眾,他們根本沒有進行科學性的審核就將此搬上電視螢幕,導致很多人對於心理學的誤會!另外,由於心理學家對於媒體都予以保守主義的回應導致偽心理學猖狂,所以我覺得大眾傳媒這種東西真的非常可惡也可怕,也因為如此心理學常被誤認為其他門科學甚至還出現了奇怪的名稱(Ex:神經科學家.認知科學家)。看完這章節,我對心理學又更進一步認識了,心理學是門神聖的科學,它解釋著人的複雜與行為的關聯以及人類生活最常遇見的問題,而我們身為一個優良的閱聽人在這個螢光幕充斥的世代絕對要保有一顆科學驗證與分辨事實的心來向我們心理學表示尊敬,當然我們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需要在這領域加把勁,多多向大眾溝通,才能真正消除大眾對於這門科學的誤解。
與會者:阮敬瑩,沈育如,蘇怡因,柯喬文,王三瑜,閩倢,鄭傑仁,楊皓甯,張棨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