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下歲月外衣的心靈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編輯] 一、 作者簡介

        大衛•芬奇(David Andrew Leo Fincher,1962年8月28日-),美國著名音樂錄影帶及電影導演。在導演電影處女作《異形3》(Alien3)前,他只是幫「史密斯飛船」樂團和瑪丹娜拍攝MV以及一些廣告的導演。儘管處女作很不成功,但是其後的兩部電影《火線追緝令》和《鬥陣俱樂部》因為深刻反映了當代社會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而廣受好評。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編輯] 二、 本書摘要

        影片一開頭,故事敘述著「我是在不尋常的情況下誕生的。」這部電影改編自1920年代美國名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寫下的一個動人故事,關於一個男人出生時已80歲,但年紀卻隨著時的流逝,外表愈來愈年輕。然而,跟我們所有人一樣,他無法停止時間的倒轉。故事始於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美國紐奧良市,一直敘說到21世紀。我們跟隨著他經歷一場異於常人的奇幻旅程。

[編輯] 三、 佳句摘錄

  • 我很確定他是一個奇蹟,只是不是一般人想見到的奇蹟
  • 有時候我們最不記得的人,我們對他的印象最深
  • 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只是有些人怕得要命
  • 我們注定要失去我們所愛的人,否則怎麼會知道他對我們有多重要?
  • 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抓狂,也可以咒罵命運之神,但最後,你還是得放下

[編輯] 四、 心得感想與問題討論

1. 你覺得如果人類是由老年活到年輕好不好?

  • 觀點一:

        我不希望這樣。因為人們的心一定是從年輕到老(依接觸這新世界的時間而言)而當我們面對新事物而感到好奇或有興趣時會希望能學習它、熟練它、精熟它、享受駕馭它的快感和與之同樂的美好(像是熱愛音樂的演奏家為了音樂辛勤練習、成為舞台上的閃耀星星;像是熱愛運動的運動家為了夢想重複練習、為了能在球場上發光發熱。)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精力、體力的投入,想想若是當心中懷著無限夢想與衝勁時卻受限於身體上的限制那是多麼慘忍的事!

  • 觀點二: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是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發展巔峰大約是在20幾歲時,這時我們的各項身體機能都運作良好,可以從事具挑戰性的工作。這時候也是燃燒生命熱情的主要時期。現在讓我們假設人是由老活到年輕的,且平均壽命約為80歲,那麼,我們的身體機能將經歷一個較緩慢的上升期,及一個疾速的衰退期,又假設我在這狀態下心智的20歲時(有60歲的健康狀況),懷有許多夢想(如從事極限運動、滑冰、跳舞等),我便期待著當我60歲時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去從事這些運動。然後隨著心靈的成長,我就越來越知道什麼是我真正想要的;隨著死亡的逼近,我乃越來越懂得去珍惜所剩無幾的日子。於是,當我終於60歲,有足夠的能力去發揮能力極限時,我就比較清楚我想要追求的是什麼,而就在此時突破障礙,然後在狂放但穩健的心態下,面對不久的死亡。雖然這樣的生命或許感覺有點只為目標而活,好像活了一輩子就只為了一次實現目標的機會,又好像一輩子都在憧憬中度過,但我認為,人生本來就應該有一個主要的目標。生命時鐘倒著走,不只給了我們更加確定自己生命定位的機會,也同時提醒了我們,當我們終於具備全套能力時,別忘了死亡已經不遠,所以我們必須把握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運用。

  • 觀點三:

        不太好。

        年輕時有很多想法的實踐,需要體力的配合(包括夜衝、夜唱、熬夜讀書……)活到20幾歲,已經由社會化具備了基本禮貌和常識,比別的年齡層優勢的是冒險和犯錯的權利,這個時期我們可以嘗試,可以在限度內被允許犯錯,我們沒有太多的顧慮,因為我們就是一個人而已,沒有家庭、可能也沒有過多的經濟壓力、沒有工作上面的困難……年輕時比較少東西可以阻擋我們去冒險。如果我們從年老活到年輕,在人生的壯年期有最強健的身體卻已經受限在很多因素中,我們可能無法那麼灑脫的去做我們想做的事。 所以我覺得還是乖乖的照著既定的安排走比較好,畢竟如果真的從年老活到年輕,這個世界的一切就要重新制定了(剛出生的嬰兒就需要矯正脊椎側彎……)

  • 觀點四:

        人類的肉體假如可以由老年活到年輕,或許會更珍惜年輕時的光陰,因為感受過老年時行動的不便和身體上的虛弱,所以變年輕的話或許會更加珍惜自己活著的時候,對生命也更加充滿盼望吧!不過這終究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雖然目前還無法體會到年老時的狀況,但大部分人一定都會對自己年紀的增長感到畏怯,看著從小陪伴在旁的父母白頭髮開始一根根的長出,甚至是行動開始不方便,讓人感慨生命終究是會流逝的。但是,縱使肉體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消逝,我們還是可以藉由改變自己對生命的態度及想法,讓自己的「心靈」可以變年輕,想想自己小時候對自己甚至是別人誇口的夢想,隨著自己年齡的生長,了解了這世界一些運作的規則後,還能像以前那樣對自己的未來抱持著無限可能的想法嗎?雖然世界確實也一定的規則,但是我們還是得對自己的生命抱持著如信仰般的想法:「我的未來是美好的,我是眾人的祝福。」與其抱持著負面的想法,或對未來不抱著任何想法,何不就直接相信自己的未來是美好的呢?這樣心靈必定會返老還童,生活越活越年輕。

  • 觀點五:

        我覺得不好。雖然老人似乎跟小孩一樣,走路有困難,行動也有許多不方便,但是要一個剛出生的寶寶忍受慢性病、心臟衰竭等帶來的痛苦,實在太慘忍了。當孩子的心智還處於想要玩樂、調皮時,卻因為身體的不方便而不能活蹦亂跳;相對得當他好不容易可以享受當少年的瘋狂時,或許他的心智已經成熟到不想挑戰刺激,只想安安穩穩的度過餘生。這樣似乎就喪失了一個人身為小孩該有得活潑、青少年該有的瘋狂和老年人的穩重。人生活中的一切將顛倒,人可能在70多歲時就要開始讀書準備將來工作的能力,可是你的體力不敵20多歲的人,也就是讀書效率、籌備活動能力等的培養事必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所以我認為人還是從年輕活到老比較好,才可以真正活出燦爛的人生。

  • 觀點六:

        我認為還是從年輕活到老比較好。儘管很多人會認為年少時有閒有體力卻沒有錢,壯年時有錢有體力卻沒錢,老年有閒有錢卻沒體力,如果能反過來活不就一切完美了嗎?但我覺得人生的歷程之所以迷人,就在於每個階段我們所擁有的不同,雖來有得有失,也是種缺陷美。年少時,我們不懂大人的世界,讓思緒夢想天馬行空,那股對未知的熱情,有種衝動想要去嘗試一切,沒有什麼顧慮。倘若一個人由老年反著活回來,他的想法會慢慢減少嗎?他的記憶會日益逝去嗎?我想老年並不只是指身體的一種狀態,當然也包含心理上的。或許他一開始比別人睿智不少,但也因為對這世界有一些冷漠,而失去了許多的機會。凡是在三顧慮,而躊躇不前,終將一事不成。

  • 觀點七:

        如果一個人能夠選擇要從年輕活到老年還是像班傑明一樣從老年活到年輕,我想我還是會選擇前者,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是memory,我不希望像班傑明一樣到了最後什麼都不記得(當然,有些人會覺得這樣也不錯,什麼都忘記然後無憂無慮不帶任何傷心難過進天堂。)。我認為,一個人能夠在人生的最後慢慢回味之前過的日子是很幸福的事,就算不全是快樂的事,就算還帶一些悔恨,就算有的是不願面對的過去。第二,從老年活到年輕,我才能為自己的最後一段旅程好好規劃,看是要去環遊一下世界,還是選擇一個好地方安享晚年,抑或是做些瘋狂的事(像不老騎士)。當然,我沒有完全否定從老年活到年輕,因為也不是完全不好,比方說眼睛視力會越來越好,皮膚越來越細緻……。但是,如果兩者要交由我來選,我會偏好從年輕活到老年。

2. 人的成就一定要造福他人嗎?還是自我心靈的成長也是一種成就?

  • 觀點一:

        我認為不一定。心靈的成長也是一種成就。

        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上面是一段關於教育方式的敘述,由此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成功的教育者,當然有些是積極的去造福他人的(時雨化之、成德、達財、答問者),但同時也有些是追求自我心靈的成長,使他人私心感到美善而自動求上進(私淑艾者)。

        如果人的成就一定要去造福他人,那麼李白的成就便是虛妄的,縱使他開展了後人的視野、寫出了無數人共同的心聲;如果人的成就一定要去造福他人,那有些純理論研究領域的研究者,他們的研究在現今看不見實用價值,他們的研究便會被認為是是缺乏價值,而他們本身是沒有成就的。如果人的成就一定要去造福他人,那麼畫家、雕刻家、幾何學家、作家、運動員可能都會被歸類為沒價值的職業。所以我認為,成就一定要去造福他人是一個很武斷(而且很時間片面,就如研究不一定馬上看出其實用性)的講法,比較好的說法是:成就是要對他人造成好的影響。不管直接還是間接都是如此。直接的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時雨化之者、成德者、達財者、答問者,還有那些用行動造福他人者;間接地就像前面提到的私淑艾者、畫家、雕刻家、幾何學家、作家、運動員、理論研究員,他們或許並未直接造福他人,但他們的品德、知識、情感、堅毅、感受力、執著等特質,都有可能成為我們其他人生命中的追尋典範,讓我們的生命有更多進階的可能。所以,我認為更好的說法是:人的成就在於對他人造成(不管是否及時發生)好的影響,有時或許也會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產生外部效益。

  • 觀點二:

        我覺得呢,如果心靈真的有在成長,我們便會看見別人的存在,起身行動去幫助別人。這樣的造福不一定是要捐大錢、當志工等,也可以是分享自己的經歷給那些在猶豫的人們,帶領別人思考、走過當初和自己一樣的關卡。就像電影中班傑明遇見的每一個人,他們進入他的生活,帶給他一些故事、一些啟示、甚至像船長一樣帶領他進入「大人的世界」,這些小小的舉動、口頭上的分享,都可以是造福別人的過程。

        成就的定義因人而異,可能有人認為只有賺大錢才是他所追求成就,但是就題目而言,我覺得「心靈成長」和「造福他人」有著密切的關聯,很難分割的。

  • 觀點三:

        沒有說成就是不是一定要造福他人,但是,若自己所獲得的成就只是自己擁有,無法分享出去,那這種成就終究是暫時的。我們所獲得的成就若能在眾人之間流動,造福他人,那麼這種成就是活的且有了更多不同的意義,若僅是侷限在自己,自己可以為了這種成就而興奮多久呢?因為造福他人,成就被賦予不同的價值,自己自然就能感受到新的感動與成就感,所以「為了獲得更多的成就(感)」造福他人肯定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自我心靈的成長也算是一種成就,不過自我心靈的成長不會就單單侷限在自己而已,因為心靈有了成長,自己的行為會投射出心靈的成長,而對其他人有了正面的影響,所以這也算是一種成就。

  • 觀點四:

我認為當一個人的自我心靈成長時,他就會去造福別人。因為真正的快樂往往是從「給予」產生的。就像在服務的過程中,我們似乎是犧牲奉獻,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我們會接觸許多新的觀點,了解不同的生活,所以視野是拓展的、心靈是成長的,擁抱了一個新的自我,成就也就這樣產生了。當一個人只顧自己,完全不為別人著想時,是不會有成就的感覺的,換來的只是落寞、空虛。 所以我覺得人的成就一定要造福他人,就算是自然而然的一個幫助他人的小舉動,都可以帶給生命更多的意義。

  • 觀點五:

        如果有能力的話,造福別人當然是好的。但前提是“有能力”。曾聽報導說有人已經家徒四壁了,卻仍要去捐錢去慈善機構,到處做志工,這不就本末倒置了嗎?自己都顧不好了,都要成為等待別人救助的一員了,那又何苦呢?這在旁人的眼中並不是熱心只是荒唐罷了。反觀心靈成長當然算在成就中,我們隨著年歲累積著種種經驗,不論在課業、工作、友情、愛情、親情......,我們或許一路上跌跌撞撞得滿身是傷,但我們也從中獲得了瞭解了些什麼。或許我們不能每個人都成為那些千古流芳的偉人,但相信往後回首,發現自己的不一樣,多少也會有些欣慰吧!

  • 觀點六:

        對於前者,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對於後面的問題,我十分贊成。我記得以前高中的文化基本教材中,孟子曾告訴我們:「夫仁者,己欲利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說,仁德的人自己成功了,再去幫助別人。我以為,想要造福他人,應該要先謀求自己的幸福。因為若連自己都不幸福,怎麼知道什麼是幸福?怎麼為其他人謀幸福。這就好像,不可能叫一個傷心欲絕的人去逗一個人開心。再者,自我心靈的成長當然是一種成就,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能造福他人當然是好事,但能讓自己心靈有所成長也不簡單而值得獎勵不是嗎?

[編輯] 五、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