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UNIX)發展史
出自KMU Wiki
目錄 |
[編輯] 遠距溝通
- 人的社會變大以後
- 活動範圍擴大
- 因為群體增大以後
- 除了農耕還有群體狩獵
- 群體狩獵
- 需要遠征
- 圍捕需求
- 人口漸增
- 家與家
- 部落與部落
- 城市與城市
- 國與國
- 最早的方法
- 狼煙
- 擊鼓(或其他發聲工具)
- 派人(或自己走過去)
- 後來
- 有文字及書寫工具之後
- 寫信
- 飛鴿傳書...
- 有文字及書寫工具之後
- 19世紀遠距溝通革命
- 電:電話與無線電
- 電話
- 安東尼奧‧穆齊(Antonio Meucci)1849年發明
- 亞歷山大·貝爾(Alexander Bell)1876年 可用電話
- 無線電
- 基礎理論:馬克士威 《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 1864年
- 實徵實驗:赫茲 1888年
- 通訊:馬可尼1895-1896年
- 一口氣跳到二戰後
- 中間有很多變化
- 無線電技術突飛猛進
- 廣播(radio)普及
- 密碼通訊
- 兩次大戰
- 中間有很多變化
- 但要說現代的遠距通訊(網路),要先談Unix
[編輯] 為何談Unix
- 在談Internet之前不能不談Unix
- 其中有科技的故事
- 企業競爭的故事
- 政治角力、理想王國故事
- 有人大起、有人大落
- 雖然現在大家都在使用,但這背後有很多「人」的故事
- 而且這故事,現在還在進行中
- 在Unix之前
- 電腦
- 萬用機器
- Turing machine (圖靈機)
- 不僅可算
- 彈道
- 密碼
- 任何「可算」都可以算:當然包括通訊
- 電腦
- From Eniac to Univac
- 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 von Neumann 1950
- EDVAC 二進位電腦
- Eniac後繼者(同一技術群)+ von Neumann
- first draft of von Neumann
- 英國
- EDSAC (Elector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omputer)
- Wilkes 1949
- EDSAC
- EDSAC (Elector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omputer)
- Delay line memory (延遲線儲存器)
- UNIVAC (UNIVersal Automatic Computer)
- Mauchly 1951
- ENIAC 的20倍(速度)
- 共製作47(or 46)台(每台售價16萬至25萬美金)
- 其中一台賣給美國戶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
- UNIVAC
- UNIVAC (UNIVersal Automatic Computer)
- IBM的反撲
- IBM
- 701 1952
- 702 1953
- 650 1953
- UNIVAC
- 1 1950
- 1103 1953
- IBM
- Fortran monitor (OS?) 1956
[編輯] IC 的出現
- Transistor
- Bell Lab. 1947/12
- 用transistor的電腦
- IBM 7070/7090 1958
- IC發明
- TI(還有其他公司) 1958
- 用IC的電腦
- IBM 360 1964
- UNIVAC 1108 1964
- 第一代電腦 ~1960 真空管
- 第二代電腦 1960~1965 Transistor
- 第三代電腦 1965~1970 IC
- 第四代電腦 1970~ VLSI
- 摩爾定律
- 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 (1965)
- 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
- 或18個月會將晶片的效能提高一倍
- 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 (1965)
- TSS
- MAC (Machine Aided Cognition, Multi Access Computer System) project
- MIT 1962 Licklider
- CTSS (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
- 不同於batch job
- 利用terminal
- interrupt(中斷)
- TSS (Time Sharing System)
- 主機為IBM 7090
- MAC (Machine Aided Cognition, Multi Access Computer System) project
- Multics
- Multics (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
- MAC之後續計畫
- 1963起 MIT, GE, Bell Lab.
- 1965選定主機為GE-645
- multi-task
- segmentational memory (segment:offset)
- PL/I language (共約30萬行)
- Multics (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
- Multics to Unics
- 動機
- Multics 很笨重
- 不太需要Multi-task
- Unics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ing System)
- 其實有人想玩 Space travel
- Unics to Unix
- Ken Thompson, Dennis Ritchie 1969
- 利用「於角落且乏人問津的PDP-7」
- 不久改名為Unix(相傳命名者為 Brian Kernighan)
- 樹狀file system, pipe, redirection..…
- Ken Thompson, Dennis Ritchie 1969
- 現今多種作業系統不是源自Unix,不然是模仿Unix
- 最初十年間
- 機器為DEC PDP-11(16bits) VAX(32bits)
- V1 (1971): 第一版的 Unix,以 PDP-11/20 的組合語言寫成。
- V4 (1973): 以C語言從頭寫過,最初C語言是為 Unix設計的,所以C與Unix間有緊密的關係。
- V6 (1975): 第一個在 Bell Labs 外(尤其是大學中)廣為流傳的 Unix 版 本。
- V7 (1979): 在許多 Unix 玩家的心目中,這是『最後一個真正的UNIX』
- 主要的Unix流派
- UNIX 有兩大流派
- AT&T 的 System V (讀 five, 不讀 v)
- BS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 簡短發展
- System III(1982):AT&T第一個拿來賣錢的 UNIX
- System V (1983):
- SVR2 (1984):
- SVR4 (1988),融合了System V、BSD、SunOS 是各種UNIX中的主流
- UNIX 有兩大流派
- 2.xBSD (1978) 給 PDP-11 用的
- 3BSD (1978):
- 4.2BSD (1983):
- 4.3BSD (1986)
- 4.4BSD (alpha June 1992)
- 興亡盛衰
- Unix廠商汲汲於獲利,為了與其他廠商區隔,推出了許多互不相容的系統版本。
- 價廉的Windows系統挾著統一的使用者介面與大量的使用者基礎,由個人電腦進攻伺服器市場,順利打下昂貴的UNIX低階伺服器市場。
- 網際網路、1993年12月的FreeBSD與1994年3月的Linux 1.0(Linux 0.01版在1991年8月推出),成為Unix浴火重生的契機。
- 轉自tjm及 Unix history
- FreeBSD
- FreeBSD 系統乃是基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電腦系統研究群 (Computer Systems Research Group 也就是 CSRG) 所發行的 4.4BSD-Lite
- 386BSD(源自4.3BSD,是專門在Intel CPU跑的BSD)
- 386BSD 是 Bill Jolitz 的作業系統, 在當時就已經有約一年的分裂討論。(1993)
- FreeBSD 1.0
- 1993 年十二月
- FreeBSD 1.1
- 1994 年 5 月
- FreeBSD 系統乃是基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電腦系統研究群 (Computer Systems Research Group 也就是 CSRG) 所發行的 4.4BSD-Lite
- 意外的風暴
- Novell 和 U.C. Berkeley 關於 Berkeley Net/2(4.3BSD)磁帶之法律地位的訴訟確定之後形成。 U.C. Berkeley接受大部份的Net/2的程式碼都是"侵佔來的"且是屬於Novell的財產--事實上是當時不久前從AT&T取得的。 被要求於1994年6月底前停止散佈基於 Net/2的產品。
- 風暴之後
- Berkeley 得到的是 Novell 對於 4.4BSD-Lite 的 "祝福" ,當最後 4.4BSD-Lite 終於發行之後,便不再是侵佔行為。
- 1994 年12 月底以 CDROM 以及網路的形式發行了 FreeBSD 2.0
- 1996 年八月發行了 FreeBSD 2.1.5(心理系最早的mail server)
- 1998 年十一月發行的 2.2.8 版(心理系 bbs用了很久這一版)
- 2014年三月為8.4、9.2及10.0(本系mail server 2013年六月除役,搬到圖資處主機中之虛擬主機)
- 插播 M$ 歷史
- 1981-1985年:DOS (FreeDOS 終止於2012)
- 1986-1991:OS2與Windows的研發期間
- 1992年4月:Windows 3.1
- 1993年5月:Windows NT 3.1
- 1994年10月:OS/2 Warp 3
- 1995年:Windows 95,Windows NT 3.5
- 1996年7月:Windows NT 4.0
- 2000年2月:Windows 2000
- 2001年10月:Windows XP
- 2007年1月:Windows Vista
- 2009年10月: Windows 7
- 2012年10月: Windows 8
- 2015年7月:Windows 10
[編輯] 網路之啟動
- 韓戰之後
- 東西冷戰(核子威脅)
- 1962-1969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研發封包交換網路:ARPANet
- 1975 移交至美國國防部通訊處(Defense Department Communicationg Agence)
- 萬花齊放
- 70年代出現的網路系統
- 電腦科學研究網路(CSNET,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 加拿大網路(CDnet,Canadian Network)
- 因時網(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
- 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路(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
- 70年代出現的網路系統
- Internet 出現
- 1988年轉由NSF建設的NSFNET成為網際網路的新骨幹。
- 1996年,「Internet」(網際網路)一詞被廣泛的流傳
- 1990年連線電腦少於三十萬台,1992年約五十萬台。到1997年7月,Internet上約有2千萬台電腦主機連線,使用人數預估達1億9千萬人。2002年1月有1億5千萬台主機連線。2001年3月估計有4億3千萬人上網。
- Internet引入台灣(TANet)
- TWAREN(TaiWan Advanced Research & Education Network)
- 美國NSF1996建置高速骨幹(vBNS)
- 台灣研究網路(TANet2) 87年底
- 以少許頻寬(15 Mbps)連接時為155 Mbps的高速骨幹(vBNS)
- 美國vBNS以新一代網路骨幹(Abilene)取代
- 台仍以180Mbps連接Abilene2.5 Gbps的骨幹
- 2004/5 TWAREN台灣高品質學術研究網路啟用
- 網內及連外均以20Gbps連結
- 主要應用:格網(GRID)計畫
- TANet現況
- 臺灣學術網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TANet)
-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台灣的網際網路自民國84年4月開始收費商用
- 85年12月計畫成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 於86年1月成立「網路互連推動組」
- 86年4月提出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Taiwan Internet eXchange , TWIX)之規劃書
- 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86年11月26日建置完成
- TWIX架構
- 台灣對外連線
- 通訊大爆炸
- 1995年之後
- 因Internet成長,人類通訊量也隨增大爆炸
- 其背後
- 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
- 來自Unix
- 網路上的主機OS是Unix或是仿Unix的系統
- TCP/IP 早包在Unix系統中
- Unix可以穩定提供服務
- 1995年之後
- Google 伺服器
- 據說技嘉的板子,跑Linux
[編輯] 結語
- 回歸原點
- 小小作業
- 請寄給我你想要的ID(英文小寫字母三個以上)
- 下次若有筆電,請帶來
- 試著下載在PieTTY 在你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