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講:課程介紹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編輯] 心理學史修課須知

[編輯] 首先

本課程為是一種歷史課,換言之,內容只有古老東西不會有任何「最近」的東西。所以如果同學期待在課程中學到什麼「最新」的東西,很抱歉你走錯地方了。另外,本課程很需要同學「主動」參與,因為在課程最後的報告是要由同學自行整理各位可能未來從事之各類心理學的歷史。
有一種學習歷史的方法,稱為同心圓史觀(這個名詞是以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在1990年代所提,對他的看法有不少正反看法,但在此我只將其基本想法拿來說明)。希望同學們在修課同時,仔細想一想自己在未來與某項心理學有關時,是否了解這些心理學內容、知識是如何累積的?以及先人們在該領域中如何努力過,有過什麼樣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
另外,本課程是開設給心理學系三年級以上的,簡言之,在這之前的心理學系專業必修課程沒有修過的學生不建議來選修。因為在前一段所提,在這課程中是希望同學在自己未來的方向上,找到那個領域的歷史。也是期待學生在未來的日子中,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所以最起碼的各領域心理學知識是在修課之前是必備的!

[編輯] 課程架構

本課程在前半段(約十週)時間,依傳統西方心理學歷史課程的內容來介紹心理學的歷史。利用西方架構的主要因素是在內容或是資料上有較完整的東西,當然也會適時提供一些東方或其他地區相關的內容。後面約四週加入本土相關之心理學史的議題,這些議題是從日治時期開始到最近的「台灣」以及其相關的心理學史的問題。這個部分是由我這十幾年來的研究結果總結而來,是沒有其他研究者、老師能知道的東西。
課程的最後,是由同學上台報告自己的期末報告。也就是自己未來可能相關的心理學領域的歷史。詳細報告要求會在期中之前另行說明,但是簡單來說是由現在回溯到最初的方式來整理。在期中考週,會請所有同學提出自己期末報告的概要,概要的內容與期末報告要求細節同時說明。


[編輯] 評分方式

  • 課堂互動 20%
  • 出席率 10%

這兩個部分由i高醫之IRS系統來統計,上課時不定時會問與課程相關問題。其中至少回應一次為出席率指標,基本上可以缺席一次,第二次以後每缺一次扣一分直到零為止(滿分為10分)。回應內容部分則為課堂互動之分數,以絕對分數評量。

  • 上台報告 30%

上台機會有兩次,一次是期中考週,每一個人5分鐘以內,說一說自己有興趣、喜歡或是以後可能從事的心理學領域。說的時候,也請簡單說明理由,也就是要說你為什麼對某一領域有興趣、喜歡或想從事。
另一次上台是學期末,每一個人10至15分鐘來述說你在期中上台時提到的心理學領域的歷史。你要說的歷史當然一定得有些「史料」,但也期待你從自己的角度來詮釋這些史料。而且,期待同學們以「自己」做為報告的主體,也就是由你自己出發,可以以個人為中心的架構來組成報告。上台報告時,也希望台下同學給台上同學適當的回饋(我可能有以某些形式達成這個目標)。

  • 期末書面報告 40%

經過上台報告以後,請同學整理出書面報告。其形式與要求如同之前心理實驗法報告書寫一樣,該有的東西請不要省略了!

[編輯] 課程講義

在以下連結,密碼是教室號,英文要大寫

課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