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們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編輯] 一、 作者簡介

Lauren Slater是位美國心理學家,平時亦從事寫作。她在布蘭代斯大學(Brabdeis University)取得英國和美國文學學士學位,後來於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得到心理碩士。Slater主要研究心理學、精神病和婦女的健康,之後還成為了精神健康和藥物濫用診所的主任,並在第十一年開始她的全職寫作生涯。其著述曾獲選收錄於「全美最佳論文」、「全美最佳科學著作」、「全美最佳雜誌論文」。Slater寫了許多關於心理的書籍,著有《打開史金納的盒子》(Openning Skinner’s Box)、《百憂解日記》(Prozac Diary)、《謊言:回憶的隱喻》(Lying :A metaphorical Memoir)……等等,其中又以此書最具代表性,她以故事性的方式讓讀者輕鬆進入實驗心理學的世界,並體會其中的意義。

[編輯] 二、 本書摘要

本書主要在於探討實驗心理學,作者主要提出了十個實驗:

1. 史金納的箱子──探討人的自由意志

2. 米爾格蘭的心靈──暗示研究服從權威

3. 羅森漢的精神診斷實驗──測試精神科醫生能否分辨「正常」與「不正常」

4. 達利與拉丹的助人行為五階段──研究旁觀者心態

5. 費斯汀格的人類合理化機制──研究探討認知失調

6. 哈洛的猴子實驗──心理學依附理論的實證

7. 歐茲與米娜的老鼠樂園──探討藥物成癮的主因

8. 羅夫特斯的記憶幻境──探討記憶的真實性

9. 肯德爾的海蝸牛實驗──尋找記憶的運作模式

10. 莫尼茲的腦葉切除術──手術的治療v.s.心理治療

書中最後的結論部分,作者對於這些實驗與理論依然沒有確切的定論,她表示對於可能的疑問,只能繼續探索尋求答案。

[編輯] 三、 佳句摘錄

1. 我知道少年畫了什麼,是因為他也知道我在想什麼。有時候不需要言語,我們也能聽懂彼此心聲,有時候縱使聽到淒厲尖叫,卻仍無動於衷。這種對比相當奇特,也反映出語言的多樣,簡直要把人搞糊塗了。少年把素描本翻轉給我看,我終於知道他忙著做什麼了。紙上沒有出入路線或可疑的符號,只畫了州議會前草地上的一棵樹,枝繁葉茂,層層交疊。每片樹葉在我看來,都像是透過超音波鏡頭看到的胎兒容貌,訴說著一個個生命起始輪迴的故事。我沒有細看,只覺得那幅畫很美。少年把畫從素描本上撕下來送我。我把畫掛在書桌前,一邊寫這篇文章,偶爾抬頭看著一片片樹葉以及隱約可見的模糊臉龐。交疊的樹葉傳遞訊息、秘密以及多重含意。現在我知道助人的五個階段,我也知道故事仍會曲折迂迴。──p.128

2. 「實驗對你有何意義?」答案依舊相互矛盾,沒有定論。實驗所要測量的究竟是服從還是信賴?實驗情境是否逼真?受試者知道這是米爾格蘭設計的騙局嗎?他是惡魔還是科學家?結論能否適用其他情境重要嗎?──p.76

3. 我們究竟可以冀望什麼?你已經讀過幾位心理學家的實驗,米爾格蘭的實驗讓你對人性失望,史金納的實驗讓你困惑,羅森漢的發現反映出人性的愚昧。──p.125

4. 基督教信仰成為認知失調的產物,我覺得很可笑,也有點難過。現今的基督教教義只談規則限制,盲目的信徒捍衛過時的思想。事實上,原始信念出現急遽轉變,也代表新的契機,衍生出源源不絕的新思想。──p.149

5. 我們不計代價,尋求接觸,我們不在乎外表美醜,不論相隔多遠,一眼就能分辨哪張臉是我們最愛的人。──p.160


[編輯] 四、 心得感想

俁德:今天是大家討論心得感想的時間,也是最後一次讀書會了。雖然我們之前分章節討論的時候,多少就有交流過心得了,不過這是第一次大家都看完全書之後聚在一起討論,也許會有新的想法吧!有沒有人要先來講講看?

姿穎:我嚴重懷疑此書作者的誠信度!

若柔:應該大家都這麼覺得吧!

姿穎:尤其是看過推薦序。胡志偉教授提到網路上的對史雷特的批評,她錯誤記錄和訪談對象的話,這真是太不可取了!

鈺紋:我也在維基百科上,看到了對Slater的評論。雖然她因為這部作品,獲得許多人得關注並且得到很多的讚賞,但是負面批評也不少,尤其是內容的真實度。

舒珊:我覺得作者應該要附上探訪和實驗資料的證據,

若柔:我覺得很多時候,裡面的很多內容都很瞎,看起來一點都不真實。比如說:她看到她女兒所保留下來的遺物,甚至去咬了Skinner生前的巧克力;或是很多天不洗澡,跑去精神科說自己有幻覺,看自己會不會被評斷為分裂症。感覺內容太過小說化,如果單純是小說,我覺得還可以,畢竟是要吸引讀者嘛,但如果是列為科普書籍,會讓我們覺得很困惑,到底哪些可信?

舒珊:老師的定位是不是小說?我記得好像是耶。

若柔:感覺她把裡頭的心理學家都寫得太過誇張,雖然是小說,但有些心理學家都是當代,還沒去世,感覺上這些內容會被當事人反對,或是他身邊的親友在閱讀時會覺得不適,這樣似乎不太恰當。

俁德:但是序文裡面最後有評論這是一本瑕不掩瑜的書籍,所以她想必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吧?你們覺得呢?

舒珊:我覺得她的可取之處在於她把實驗和理論講解得很清楚,內容步驟和相關理論及實驗者都有提及,這樣可以讓讀者非常了解這個實驗的目的。

若柔:還有用語白話這一點,我也覺得非常好!也許我可能沒有全部理解,但比起教科書死板的寫法,更為活潑、故事性,讓讀者有興趣讀下去。

鈺紋:大眾可能會覺得不是很了解心理學家在做些什麼,只知道心理醫師和有趣的心理小測驗,透過這一本書,可以知道心理學更專精的內容,與心理學家真正想要探討的議題。我平常都不看書,而這本書卻能讓我持續且用心地看下去,內容一點都不枯燥!我還挺喜歡的!

俁德:那在本書提到的這些心理學家和他們的實驗裡頭,有沒有覺得印象最深刻,或是最有趣的內容?我最有印象的章節是

姿穎:我最有印象的是沒有毒癮,以及假記憶這兩件事。關於毒品,大眾的印象應該都是會有很明顯的戒斷症狀,或是無法控制的癮頭。但此書中卻有人提倡根本沒有所謂的毒癮,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若柔:羅森漢和他的朋友們把自己弄進精神病院這件事,真的很有病,當然也很需要勇氣!感覺平常去精神病院參觀,都會對病人敬而遠之,但他們居然還願意深入病院,與病人為伍,難道他們都不擔心人身安全嗎?

舒珊:我覺得哈洛的猴子實驗,關於那隻猴子被當作實驗對象,以及後來的遭遇,很可憐,讓我覺得很難過。

鈺紋:在最後的總結,作者說道:「關於心理實驗我們還有需多疑問,也不了解這些實驗對人類如何影響,也不確定這些受試者能否受益。」作者還說,她認為我們還看不出實驗心理學對心理學的影響。的確,作者所說得二十世紀的這些大部分的實驗中的受試者都是動物,沒辦法推及到人類。我覺得這就是未來心理學該努力的方向!

舒珊:請問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鈺紋:我以後會盡量自己去當受試者!大家都可以來找我喔!哈哈哈!

俁德:那我來做個總結吧:雖然這本書有一些地方讓我們不太能認同,不過看起來在這次的讀書會,大家都挺有心得的。我在看過序文之後,原本還擔心大家會變得興趣缺缺,討論的時候不太活躍,好險每個人都還是很認真的看完這本書,然後樂於參與討論!真的很開心!

姿穎:這本書對我們心理系的學生來說,其實算是挺不錯的一本入門書,而且和其他人討論和自己一個人看又有不一樣的感覺!

鈺紋:而且還能培養閱讀習慣!

[編輯] 五、 問題討論

[編輯] Q、本書某些心理實驗是否人道?其教化程度是否足夠讓實驗者這麼做?

1. 人道與研究必須兩者兼顧 其實不僅此書內提及的,相信許多其他領域的實驗、測驗不免會陷入人道問題的爭議和批判。然而,若我們只是一昧地追求人道倫理,不在乎某研究可能為人類帶來多大的效益,那麼我們社會及科技可能會因此而停滯不前──當然,今天我們五人都不是那些爭議實驗裡頭的受試者,這樣的說法可能會缺乏同理心和不近人情──反之,我們也不可能完全不考慮而只想著研究,這兩者是必須兼顧的。

2. 以制度規範來明定此界線 在現今社會,對於公民權利與安全等等已有許多明文規定來保障,心理學領域亦然,台灣心理學會的「心理學領域專業人員倫理準則」裡頭就有明定這塊,對於受試者為人類或動物都有明確說明該注意的事項以及應具有的倫理。


[編輯] Q、若有毒品不會使人生理性上癮(生理上的戒斷症狀)又可以使自己愉悅,例如:LSD,是否可以解禁 (LSD,它是種強烈的致幻劑,在1950至1960年代曾拿來當作精神藥物來使用,如今被濫用已至於成為多國的禁藥。)

1. 保守看法──仍不該使用 生理成癮V.S心理成癮 LSD對生理造成的影響遠不如酒精及香菸嚴重,沒有生理成癮,拿來當憂鬱或心情不好的解藥似乎不錯,但這仍舊會造成了心理上的成癮。它會造成幻覺,可以從壓力中暫時逃離,但這樣並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生心靈兩者都能健康是最重要的。 若人人都以此方法來紓解壓力,生活便失去樂趣,也可能無法從失敗的感受中學習,在承受壓力下突破,無法腳踏實地過生活、體驗事物,人民則無法成長,國家和社會自然不進,甚至反退。

2. 開放看法──何樂不為 以經濟學的角度,拿一萬塊去從事休閒活動或是買毒品來食用,吸毒者會選擇毒品,就是因為它能使自己的到較多的快樂。當然,毒品的濫用確實會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和退步,這是不可否認的。但仔細想想,這個世界上會成癮的事物何其之多!菸酒、網路、性欲、暴力、賭博、暴食……等等,難道一味地制止和限制,真的會有成效嗎? 成癮的廣泛定義是「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即使這些行為已知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仍然被重複使用」,誰都有可能有癮頭,如果不去規範其他種類的癮,卻強力限制藥物和毒品的使用,也難怪成果不彰,引發反彈。 我們討論的結果是,在政府機關能夠嚴格控制毒品的數量和來源的情況下,或許我們可以定期開辦「放鬆營隊」,嚴格規範每個人每年進入的次數,而進入這個營隊的期間,會有專業的醫生和科學家評估每個人適用的量,讓人既能飄飄然,又能不產生癮頭。多麼美好啊!當然我們也知道這是個很天真的想法!

[編輯] Q、穿白袍為何讓大眾覺得他講出的話是對的?

1. 白袍讓人有高成就的迷思,通常會穿上白袍的人,大多都是注重衛生、醫療相關的專業人士,久而久之自然造就了一種刻板印象,導致大眾想服從權威,例如:醫生所說的話或推薦的藥品感覺令人相信,很多病人幾乎都不會去質疑其功效,直到身體狀況產生非預期的變化;本書中提到的米爾格蘭的電擊實驗,亦是如此。

[編輯] Q、以前誤切個案的腦並非全然都是弊,那麼又有何貢獻呢?

和第一題有點類似,畢竟我們生為現代人,享受了前人的冒險和犧牲才能擁有的進步生活,讓我們來討論當年那些個案的產生的弊,其實不太公平,我們並非當事人或其身邊親友,所提出的弊肯定遠小於利。 不過,當年的醫生也並不是全是為了研究而不顧個案的安危漢風險,就貿然下刀或下藥。多數的醫生都是為了病人考量,在當時的相關知識並不廣泛和深入的情況下,他們所下的處方已經是為了病人最好的打算了,儘管有些冒險以及不夠嚴謹,但至少多數的病人的那項病徵都消失了──只是出現了其他不可預料的狀況──而現在我們,得已蒐集到這些珍貴的資料,並根據它們繼續加以鑽研,為了未來的人類建築更安全、更幸福的生活園地。

[編輯] 六、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D-%E9%BA%A6%E8%A7%92%E9%85%B8%E4%BA%8C%E4%B9%99%E8%83%BA#.E7.94.9F.E7.90.8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uren_Slater

[編輯] 七、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