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懂了你的心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編輯] 漸漸懂了你的心

一、作者簡介

陳坤虎,現職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 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博士

經歷:

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 台灣大學大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台北科技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康寧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兼任講師 台大醫院兒童心智科實習臨床心理師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科實習督導紀臨床心理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台北市立療養院)實習臨床心理師

譯作:

<<想得好,感覺棒 ----兒童青少年認知行為治療手冊>>、 <<幼兒獨立生活技能訓練手冊>>、<<原來快樂就是這麼一回事:增進快樂,減少 困擾的秘訣>>、<<9歲莉比的小秘密>>。

二、本書摘要

入門篇:從事安寧照護時,需要具備基本的態度與概念。

基礎篇:介紹與癌末病友或家屬溝通時,有哪些基本溝通技巧或策略可以運用。

進階篇:彈性的整合及運用各項技巧,處理癌末病友或家屬複雜的問題,並幫助他們尋找生命的意義,提升其生活品質。

三、佳句摘錄

1. 沉默並非是無言以對、消極的;相反的,沉默是一種深層的接納、尊重與同理。他是一種寧靜的陪伴與祝福,是心靈契合的交會。

2. 遇到壞事時,要人們說”真心話”可比登天還難。

3. 印度哲人泰戈爾曾說:”愛是給予,所以永遠不會失去。”我將這句話詮釋為,人們因為擁有愛才能給噢,這種給予是一種永恆,不因時空而改變,既已存在 便不須證明。

4.“愛不給甚麼,只給予它自己。它不取甚麼,只取它自己。愛不佔有也不被佔有,因為愛是自足於愛的。”

5. 每個人有值得保有一個彩色萬花筒,不管是白天或黑夜,不管是人前或人後,不管是作或休息,不管是年少或年老,不管是男或女,只要多培養"正向想法”, 消除”負向想法”,就能輕鬆擁有一個彩色的人生萬花筒。

四、心得感想

陳櫻双

這本書以溫暖、平實的筆觸,寫出在安寧病房和病友的相處情形。作者提到在面對這些病友時,一般人會出現的態度,非常貼切!大部分的人面對病友,總是怕去碰觸某些敏感話題,總是小心翼翼,搞得氣氛有時候很不自然。也許在這些病人面前,我們只要表現出一般最自然的狀態就好,以真誠自然、正面關懷與接納、正確同理心的態度,和病人相處。這讓我想到,在過去曾遇到這些重大病情的病人,那時候總是猶豫著該不該說話,但又害怕打擾到病人,到後來卻甚麼都沒有作,之後是很後悔的!也許我們不應該害怕被病人拒絕得尷尬,而逃避與他們接觸,這是他們最後的時光,應該盡其可能的陪伴他們!!!

謝宜恬

在第四課中提到,我們有機會到安寧病房除了擁有一顆”真摯”的心之外,我們也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藉由我們所獲得的資訊來更接近病人和家屬,這也是貼近病人和家屬的方法之一,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所以週遭的環境和訊息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而在第五課,強調「我需故我在」,每個人都會缺少什麼,也會有需求,何況是生病中的人,他們的需求應遠遠超越一般人,我們必須了解他們需求並適時的提供幫助,讓他們在生活中也有被滿足、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存在。

葉盈均

承如前五課所提出的安寧療護的基本態度:真誠、同理以及無條件的正向關懷,這兩課所要教導的則是如何去把這些態度運用技巧給表現出來,如何能夠真正的去了解到個案的需求以及提供適切的服務。本章則介紹了八個無論是在臨床場域上或是一般人際關係上都能使用的技巧:傾聽、開放式提問、重覆句尾、澄清、回應/反映、沉默、「假如…」以及摘要,以下將一一進行介紹並與目前我們的心理專業作發想與連結。 1. 傾聽:相信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巧,很多時候我們就只想找個人聊聊、傾訴自己的內心感受,而一個好的傾聽者除了不插話、耐心聆聽外,另外有些小技巧也可以增進彼此的關係,與像是眼神接觸、坐姿微向個案前傾、點頭、適時微笑都是很有幫助的。 2. 開放式提問是相對於封閉式提問(線定回答2選1的答案,例如好不好),讓個案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協助個案講出內心的想法與情緒。 3. 重覆句尾:讓個案可以知道妳是有專注在傾聽的。 4. 澄清:猶如前面章節所講的,對於個案講的話不要不好意思去澄清,借由這個機會個案可以有機會重新去思考他所說的話,也可以讓我們更明白個案所要傳達的訊息。 5. 反映/回應:簡單的摘要個案所傳達的訊息,藉此可以反映給個案之外,也能再次確保接受到的訊息無誤。 6. 沉默:沉默往往都是最讓人尷尬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刻,有些書及會提到這食後或是這是說到重點或是抗拒,在此當下或許禮貌性的詢問再繼續會是較好的處理方式。 7. 「假如…」:這裡不是天馬行空的問題,而是必須貼近個案的假設去做概念化的驗證。 8. 摘要:本章提到可以利用認知模式的情境、想法、情緒/行為的連結幫助個案做整理,協助個案釐清,也可以再次確認自己的理解無誤。 如同大廚做菜一般,如今我們有了食譜〈前五章的基本態度與理論〉,有了材料〈溝通技巧〉,接下來剩下的便是炒菜的火候功力了,就像是我們要如何擬訂策略,讓我們可以把這些技巧、態度發揮到最淋漓盡致的地步,以下提供的策略有 1. 與病友以及家屬站在同一陣線上,若是家屬或病人出現語氣的轉折像是「…可是…」、「…但是…」,就必須要注意到可能對方仍是存有疑慮或戒心的。 2. 鼓勵及肯定對方的努力 3. 幫對方多想一步,如同前篇章節所說的,家屬或病人在這時候的體力、心力、腦力多半用掉大半,若此時可以適時的伸出援手可以 4. 使用「我的偏見、我的想法」技巧 5. 使用「我們」、「我們一起來解決」技巧 6. 使用「大家一起來」技巧,就像是別跟家屬打包票,而是邀請假屬一起來解決問題。 7. 清楚的告知我們的做法

以上介紹的8種基本的溝通技巧,乍看之下也許會覺得很複雜,但我想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使用,或許可以多注意一下自己的溝通方式,做些適時的修正,,不妨如作者所建議的,趕緊練習吧!把這些技巧自然而然的融入自己的模式,我想對於待人接物上都會是很有幫助的!


林紀宇

在八九課中,作者透過實務的經驗,告訴我們心理師與患者的互動,除了可以讓醫病關係更加融洽,心理師更是患者與家屬之間的催化劑。 每個人都喜歡被稱讚,在扣上讚美的帽子的技巧,讓我們學習到當病人的不願意配合,或是醫病關係不佳時,我們可以動之以情,利用讚美他們,來增進醫療關係。此外,在見到家庭互動有一些摩擦時,(例如,有些人喜歡對家人說反話)也可以藉由探詢感受,幫助家庭成員協調,來讓家庭關係更加融洽。最後,作者也提到,在實行這些技巧時,也需要擁有厚臉皮,才能讓這些技巧順利用出來。

葉紀妤

人有時候會現在情緒裡,在安寧病房面對死亡的患者與家屬更可能如此,身為助人者想要將她們從情緒的漩渦裡拉出來,首先必須瞭解情緒視如何形成的,書中介紹了神奇的ABC,說明了事件(A)、想法(B)、情緒(C)的關聯。強調事件是不變的,而人會對事件所產生的想法所困擾,進而產生不良的情緒。藉由了解情緒的源頭,我們更能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瞭解情緒是如何的生成之後,我們要進一步學會標定與辨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藉由正確辨識與敏感他人情緒,我們才有辦法同理他人的感受。正確覺察他人感受才能達到將心比心,在正確覺察他人感受前要先正確的覺察與標定自己的情緒,這也讓我理解到,助人之前必定要先懂得如何幫助自己!

蔡宜潔

13、14章內容主要先強調「同理心」的重要並闡述人本心理學家Carl Rogers所下的定義:能設身處地的明瞭當事人的心感受,卻又不失去自身獨特的自我,並同時將其感受傳達給當事人。此外也分別說明「初層次同理心」與「高層次同理心」的應用原則與技巧。在傾聽當事人一連串的訴苦後,可用很簡短的摘要方式,表達自己同理心,初層次同理心句型主要包含情感反映與簡述語意,如:你覺得很受傷(情感反應),因為你很用心在照顧爸爸,卻換來一大堆抱怨(語意簡述);高層次的同理心則運用Ellis的ABC模式,典型句型中先指出發生的事件(A),再標定情緒(C),最後再說出當事人隱而未見或內在深層的想法(B),如:每天面對癌症的問題(A),讓你感到很恐懼(C),是不是擔心哪一天死亡會到來(B)?上述同理心技巧的運用,相信能更貼近當事人的心,也能使其更能感受到被了解、接納。

蔡佳璇

第15章引述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概念,說明在生命面對凋零時,個體需要”統整”自己過去的一生,藉由面對過往與接受死亡來達到”生命的連續性”。其中,作者特別想出「大海理論」來比擬,生命中的點滴無論大小好壞,都會化成一顆顆的石頭,投進心海,而重點是我們要能將石頭定位,讓它們慢慢沉澱,讓心海再度平息,生命才能不斷地延續下去。 第16章則提出了不同於中國人消極緣分的觀點,作者讓為既然安寧療護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升病友或家屬的生活品質,那麼應該使這樣的緣分更為”積極”。除了善用心理需求、創造正向環境外,陪伴是最好的良藥。藉由了解病友與家屬的需要,傾聽與同理他們的處境 ,並能為他們創造出更多的積極機緣。

郭彥廷

這次閱讀這本書,書中提到人們常見的六種負向想法,會耗損我們的腦力、體力和心力,同時可能會成為我們與病人接觸的阻礙,因此在出現這些想法時,需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樣的想法是否合乎現實、是否合理,並且針對這些想法儘可能地調整成合乎現實的狀況。當然,這樣的改變很困難,但可以逐漸從覺察到改變。畢竟要能覺察自己的負向想法就需要耗費不少的精神,並且藉此機會才能進而改變。同時這也使我想到自己之前在接觸病人時,也常常因為病人的一些反應而有一些負向想法產生,並且使得自己變得不敢繼續與病人接觸,反而錯失了與病人建立關係的良機,因此透過這本書使我發現到不只病人在成長,連在接觸病人的我們也在成長。 這本書提到我們的人生由許多不同層面的拼圖所組成,因此我們可以透過這些不同層面的拼圖之了解,能夠進一步去架構出病人的問題,並提出改變的方法。藉此讓病人從不同層面的需求,了解到自己可以如何重新規劃人生,活出精采充實的帶病生活。

謝沛修

若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看完的心得,我想我會說「『愛』帶來『轉念』的力量」這句話所要傳達的意義足以貫穿全文!「轉念」照字面上來說就是「轉個念頭」,而書上給予了更精闢的解釋:轉念是瞭解自我的定位、瞭解自我與他人的侷限、瞭解理想與現實間的不同、瞭解什麼是你能控制什麼是你不能控制,如此便能產生智慧。這有點像佛家的哲理,運用在安寧照護中,雖然臨床工作者所能做的有限,但可以付出的關懷卻是無限的,只要相信這一點,自然就能夠帶給他人力量。

五、 問題討論

面對癌末病友,是否應該告知病情狀況?

這個問題是一般人很常遇到的,就算病人不是癌末的情況,家屬在面對醫生給予重大疾病診斷,通常還是難以接受的,還要擔心病人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而選擇隱瞞不告知,只是這樣對病患真的公平嗎?生病的人是他,卻無法接觸到有關自己病情的資訊,這樣情何以堪?有些人認為,這是基於保護病患的態度,不想讓病患還要承受生病的心理壓力,這樣的打擊很可能就一病不起;但有些人認為,知道病情是病患的權利,即使是家人也無權為他決定是否要知道病情。這是一個非常兩難的狀況,有時候連旁人都知道得比自己詳細,這種感覺對病患也太糟糕了!!站在一個”說實話”的態度,也許家屬或醫生可以用很真誠的、充滿愛心的方式,把不敢開口的懼怕丟到一旁,再來告訴病患,也對病患的反應做好心理準備或處理措施,可以減緩這些重大事件對病患的打擊。


六、附3張活動照片

Image:DSC01336 (Small).JPG

Image:DSC01334 (Small).JPG

Image: DSC013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