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自然-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殘缺的自然---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 101019006 林珂瑀
  • 101022007 劉孟杰
  • 101023015 王文千
  • 101026011 蕭傳威
  • 101026037 楊佩萱

目錄

[編輯] 動物危機

[編輯] 阿里山龜殼花

  • 學名:Trimeresurus monticola orientalis (Schmidt)
  • 英名:Ali- shan's turtle-designed snake
  • 分類:有鱗目 Squamata 蝮蛇科 Viperidae
  • 形態特徵:中型出血性毒蛇,頭部長寬約等距,近似正三角形,眼睛下方有一黑褐色縱帶延伸至頭部後下方,頸細,頭頂顏色為一致的紅褐色,體背為紅褐色,並有一系列不規則形的黑色斑紋,尾端常有白色小斑點,體鱗列數為25~27列。
  • 生態習性:主要棲息於山區。多於夜間活動,以鼠類為主要食物,卵生,雌蛇有護卵行為。
  • 棲地分布: 台灣特有亞種。零星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山區,大屯山、宜蘭福山、北橫、阿里山、南橫及屏東瑪家有發現紀錄。
  • 面臨問題:棲地破壞、數量不多

Image:27455.jpg

[編輯] 阿里山椒魚

  • 山椒魚為侏儸紀時期遺留至今的瀕臨生物名單,林務局近年在阿里山尋找適合的溪流水域,營造山椒魚復育棲地,目前復育數量約2、300隻。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阿里山工作站技術士蕭明學表示,山椒魚名字雖然有「魚」,其實是兩棲類。台灣可見的山椒魚包括阿里山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台灣山椒魚、觀霧山椒魚、南湖山椒魚,其中以阿里山山椒魚分布範圍較廣、數量較多。 耗時一年拍攝山椒魚紀錄的羅明源指出,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便是找卵。八八災後還因阿里山地貌改變,山椒魚棲地受到破壞,過去在復育區一個上午可以找到十多隻山椒魚,「如今找到一隻就謝天謝地。」 出身鄒族的羅明源,想到族人世代以來皆在冬季封山,讓萬物得以休養生息,感嘆過去許多常見動物如今成為保育類動物,以原住民尊重自然的概念拍攝紀錄片,盼推廣保育觀念,避免更多物種從此成為「傳說」


[編輯] 植物危機

[編輯] 地形、人為影響

  • 阿里山是台灣的十大美景之一,特殊地形造就出獨一無二的天然景觀和多元植物。事實上,這座年輕山脈是由脆弱的沉積岩所組成,每當颱風豪雨或地震,阿里山山脈總是逃不過災害發生的命運,加上近年來驟雨集中,崩塌風險加大,更是破壞阿里山的美景。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阿里山區域整個山脈區域地形非常陡峭,所以它的邊坡坡度都可以超過3、40度以上,所以它在下大雨的時候,邊坡經常會產生崩塌崩垮,甚至產生土石流,所以像這個地點就是說路面底下的邊坡已經坍滑掉了,造成整個地基掏空。」除了這些天災之外,其實早在民國前兩年,日本人就開始大舉開發阿里山森林資源,直至台灣光復時,原始的檜木林已遭採伐殆盡。雖然已設置國家公園,但仍不時會有山老鼠盜伐林木,這不僅使得台灣特有的珍貴樹木越來越少,也使得土壤變的疏鬆,大幅提高了土石流的發生率。而土石流的發生,將帶走更多珍貴的樹種,以及眾多稀有動物的家園。

Image:B we 8046 19005.jpg

[編輯] 氣候影響

  • 全球氣候暖化,中高海拔野生植物出現往高海拔地區遷移生長的趨勢,中研院院士周昌弘26日在一場國際研討會中提出警訊,強調若高山植物持續往高處遷移,未來將無處可。周昌弘指出,從1906至2006年之間在氣候暖化影響下,研究記錄顯示在合歡山區的中高海拔野生植物,每年以3.6公尺速率往高海拔遷移生長,若此趨勢未見減緩,最後將無處可去,其中至少有玉山抱莖籟簫、細葉山艾、巒大當藥、玉山金絲桃、玉山當歸與阿里山薊等6種植物極可能面臨絕滅。

Image:山薊.jpg 阿里山薊

[編輯] 觀光危機

[編輯] 來吉部落

  • 塔山,海拔標高二六六三公尺,阿里山的地標,鄒族的聖山。海拔往下一千多公尺,同樣面對塔山,鄒族來吉部落卻上演著一齣悲情的高山青。
  • 來吉部落不只淪為氣候難民,更是阿里山發展大眾觀光,過度建設的受害者。林務局調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最適合的旅遊人數上限是單日四千人。開放陸客觀光後,遊樂區單日經常突破五、六千人,若遇跨年日出、農曆新年或櫻花季,更衝到一萬兩千多人。脆弱的阿里山,載不動這許多觀光客。森林遊樂區腹地狹小,為吸納短時間湧入的大小車輛,嘉義林管處被迫在遊樂區入口以外的阿里山公路旁,也就是二萬坪聚落的上方,伐除一部份林木,填土蓋大型停車場。雖然政府將二萬坪崩塌,歸咎於地質脆弱與氣候變遷所引發的超大豪雨,但長期研究阿里山的生態學家陳玉峰懷疑,二萬坪上方的大型停車場,破壞山林原有的排水系統,加上地表林木被剷除,林班地內又長年種植山葵,是誘發大面積崩塌的近因。而早年因應大眾觀光所闢建的阿里山公路,與崩塌也脫不了關係。
  • 病態觀光,惡化阿里山。病態觀光不只讓陸客冒生命風險,台灣導遊素質參差不齊,導覽馬馬虎虎,更把阿里山美景糟蹋了。
  • 「莫讓冷漠政策,壓垮阿里山森林鐵路,」對全世界高山鐵路有深入研究的台南市社區大學資深講師蘇昭旭不斷奔走疾呼,希望即將邁入百歲的阿里山鐵路,別葬送在政府發展錯誤觀光的思維。但歷任政府卻視虧損的阿里山鐵路為燙手山芋,希望移轉民營化。民營化的結果,廠商不願承受虧損,讓小火車停駛。林務局重新接手,受限人事法令,導致十多位有二十多年工作經驗的小火車老師傅出走,最近又因人事行政局的員額限制,無法聘用新人員,使經營森林鐵道的人才出現斷層。

[編輯] 山美村達娜伊谷

  • 風災過後的達娜伊谷生態園區,遊客稀稀落落,只有五名舞者的鄒族歌舞表演,不復風災前動輒有四、五十名舞者表演的壯觀場面。溪流裡雖然又出現零星的魚,但要回復過去青山綠水的面貌,估計至少還要十年。「八八風災前,達娜伊谷的觀光其實已經走下坡了,」二十七年前協助催生達娜伊谷生態觀光的前村長安哲賢反思。在原鄉,這些福利令人羨慕,但也因為過度依賴觀光,許多人放棄既有的農業謀生技能。每年多達千萬的豐厚收入,引發村內不同領導勢力角逐。由於工作人員忙著賺錢,解說品質不見提升。號稱自然保育的溪流,卻出現人為餵食。小小的達娜伊谷一年要服務近四十萬名遊客,超出村落負荷,也引發交通堵塞,降低生活品質。

Image:2007125103527500480293.jpg

[編輯] 鄒族文化的消失

鄒族文化的流失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年輕人口的流失以及現代產品大量流通而導致,現在在鄒族部落生活的鄒族年輕人,大多為了生計或學業長期居住在山下的都會區中,以至於有些傳統的文化正在面臨無人傳承的窘境,例如鄒族的「樹皮文化」,傳統鄒族人都是以構樹皮當作竹簍的頭揹帶,獵人也用樹皮結繩,用來扛山豬等獵物。除了構樹外,鄒族人相信山芙蓉的樹皮有驅邪的神聖力量,男子多用在參加祭典裝飾的臂環。來吉部落的老獵人巴蘇亞說:「山豬牙的臂環是男子重要的身分象徵。我們都是以山芙蓉樹皮,綁上自己獵到的山豬牙,這也是狩獵英雄的榮耀。」如今除了因為山上樹林的土地都被經濟價值較高的檳榔樹林取代之外,構樹皮的利用價值也漸漸的被比較耐用的藤給取代。「這是上帝給的繩子。」巴蘇亞說,無奈這項傳統技藝現在正漸漸的失傳。

另外還有鄒族的「母語」消失值得令人注意,鄒族人的生活大多需要山下的嘉義市區來供應,阿里山上也缺少中學以上的教育資源,就在和漢人接觸機會大增的情況下,母語漸漸的也變成鄒族人不熟悉的語言,這種情形在台灣的各個原住民族都有的文化危機,因為原住民會有「會說國語,即有工作機會」的觀念,導致往後家長教導孩子語言時,忽略了母語的重要,然而,要形成一個文化必須經過不斷的溝通,缺少了溝通,母語文化正面臨消失的危機。溝通幸好有文字紀錄來保持住這個文化,但是現今「母語」在鄒族人的心中已經失去了他應該有的地位和尊崇了。

[編輯] 相關新聞

阿里山美景是台灣的驕傲。但許多人不知道,因為國人濫墾、為了經濟效益種植山葵,造成阿里山山林變調,中華醫大老師黃煥章帶領學子,深入阿里山調查紀錄,並拍下影片,希望國人正視國土面臨的問題,且呼籲政府遏阻濫墾歪風,恢復山林原貌。長期關注台灣環保議題的環保鬥士黃煥彰,為使下一代了解土地面臨的問題,在中華醫大護理系上開設「環境與生命」課程,日前帶領學子前往阿里山,拍下影像紀錄阿里山遭濫墾、水土保持嚴重破壞的現狀。在華醫護理週系列活動時,展出「大地生息」影像展,全體師生還製作「山葵變山鬼」、「阿里山纜車是死亡列車」,以及「反濫墾、護森林」等海報標語,齊聲呼籲政府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黃煥彰表示,為了經濟利益,農民非法在國有保安林地種植山葵,看似滿山綠意,其實潛藏生態危機。因為栽種山葵時,必須翻掘,土壤鬆軟,豪雨一來,坡地容易崩塌;農民施肥,大雨沖刷至下游河川,更造成環境污染。另外,為了不讓山葵被遮蔭,得犧牲周邊的柳杉,大舉修剪枝幹,不但影響樹木的成長,又衝擊自然生態,呼籲林務局不能再漠視不管。學生在記錄過程中,則對阿里山濫墾情況感到震驚與悲憤,透過展出,控訴對山林變色的痛心,希望各界一起反思,要求政府相關單位積極處理,還給阿里山原來美麗的面貌。 (記者 李佳穎整理報導)

[編輯] 心得

阿里山雖然帶給了我們許多的美和享受,但是它受到的破壞其實很大,絡繹不絕的觀光、不踏實的水土保持、濫墾樹木都是可怕的原因,而且間接影響到阿里山小火車的安全問題,翻車的事故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其中和水土流失有很大的關聯。超載的遊客觀光也是很大的問題之一,但旅營團為了要賺錢,不斷地帶陸客來到這塊淨土,不是不好,但是過多就是一種危害!面對這殘缺的自然其實很令人痛心,但如果沒有實質上的付出和改善,傷口不會癒合,只會不停的潰爛和發炎,這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因此想出對策與踏實的實踐是維護環境的使命!

[編輯] 參考引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