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的臉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 本讀書會的閱讀書籍為一九九六年美國書卷獎得主林玉玲的作品《月白的臉:一位亞裔美國人的家園回憶錄》(1997),探討林玉玲在背負多重身份認
同、面臨物理環境的巨變,衝撞社會文化疆界,如何透過書寫建立自我與家的對話,重新建構「家」的概念的歷程。同學們試圖以Susan Stanford Friedman的學說、陳其南對華人親屬的概念與畢恆達對「家」的物理空間與情感發展概念為分析工具,以林氏一生遷徙、安身立命的生命史歷程為時間軸,交織爬梳出林氏在書寫中所揭露的家的認同是如何與社會背景、脈絡共變互動。漂泊離散一向給人負面的刻板印象,象徵一種疏離、無歸屬感,然而漂泊的經驗卻促使林氏提筆撰文,撰文尋根的同時亦是為文為認同紮根。同時,離散文學對霸權西方文化的抵抗,時時刻刻反應在作品中,作家在作品中體現其懷鄉情愁與離散議題(the Nostalgia and Diaspora Issue),實為個體在文化夾縫掙扎所長出的主體性的最好說明。本研究第二個目的是呈現林氏如何藉書寫超越地理、物理上家園的消逝,並重新創造、建構家的概念,翻轉漂泊離散背負的既有負面刻板印象。本研究秉持女性主義的研究立場,認為女人的位置、生活,比起佔據學術領域中優勢領導地位的男性,更能提供科學上更可信的立場,林氏自傳詳細描繪女性身為女人、母親、教師、詩人、博士生等多重角色,如何與多重地理空間交織後產生的深刻故事,在學術意義上,已為離散文學、自傳文學另闢女性的視角,而不只是增補性(supplementary)的點綴,亦是種深刻的反省,重新檢視自身對自傳文學產出知識的刻板想像。
- 本書的結構分為兩章,第一部份:在馬六甲,搬家;第二部分:到美國之後,想家。第一部份呈現林氏於馬國的居住經驗,並說明林氏被迫離開馬六
甲的情境如何使林氏在馬國的居住經驗成為其對家的感官的最初原型。第二部分首先呈現林氏來到美國後,居於異地,身處種族、階級、性別弱勢所遭受的疏離與邊緣化,接著分析林氏對上述經驗的自陳,最後挖林氏如何在論述中重建及重建出何種家的意象。
- 林玉玲的人生歷經數次遷移,但她仍然固守對寫作的堅持,書寫記憶不僅使作者對過去有新的詮釋,也使作者和現在的自我連結。林玉玲在寫作中尋
找家,但她並沒有告訴我們她的「家」到底在哪裡?熱愛寫作的她提供另一種對「家」的想像,讓我們重新思考那讓我們說出故事的地方對自身的意義,在傾聽、說故事的過程中,可能會使我們對某個感覺熟悉又親切的時空產生對話,時空的差異、熟悉的感覺湧現,促使我們的感受如同走在回家的路上。但究竟家在何方?是在遙遠的記憶裡,如同出生時與母體連結的臍帶般,就算切割的很完全仍無法捨棄孕育而生的母體;抑或是在異鄉那無數個寄人籬下的環境、讓她覺得輕鬆自在的女性宿舍,還是與丈夫結婚後用微薄薪水購買的房子?林玉玲是否真的在找一個真正落腳的家?對於林玉玲而言,離家、尋家、返家的過程就在她口述的故事裡,她不斷地說自己的故事、說自己的「家」,其實,她從未離家。
- 林玉玲的自傳在內容上,是一名美籍華裔馬來西亞女性自述漂泊生命故事,但這本自傳詳細描繪女性身為女人、母親、教師、詩人、博士生等多重角
色,如何與多重地理空間交織後產生的深刻故事,在學術意義上,已為離散文學、自傳文學另闢女性的視角,不僅是增補性(supplementary)的點綴,亦是種深刻的反省,重新檢視自身對自傳文學產出知識的刻板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