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編輯] 悅讀讀書會

高雄醫學大學 讀書會 紀錄表
編 號: (由審核單位填寫)
讀 書 會 名 稱:悅 讀 讀書會

聯絡人 陳玟潔
成員 陳玟潔.林可麗.陳浩瑋.陳佳其.蔡佳宏.李京澤
共6人,討論總時數12小時

97年05月15日 15時00分/16時00分 全家
97年05月20日 18時00分/20時00分 全家
97年05月26日 14時00分/16時00分 新館交誼廳
97年05月30日 18時00分/20時30分 新館交誼廳
97年06月1日 18時00分/20時30分 新館交誼廳
97年06月2日 15時00分/17時00分 新館交誼廳


- -

成果報告

甫出版即躍居《焦點》雜誌及《明鏡》雜誌非小說類排行榜第三名;被譽為比爾.布來森(Bill Bryson)版的《萬物簡史》;多名優秀高中教師聯合推薦,以上,都是在形容海這本書。但這些都不是我們選擇這本書來閱讀的主因。其實,一開始以為這只是一本小說,頂多是本好看一點的小說;但看了之後,才知道是一本用小說筆法寫成的富含知識性的、系統性的生物編年史,橫亙了近45億年,它讓我們重新把生物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多樣地複習過一次,也讓我們對生物的學習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其實,我們學生物了解一項學科、一項科學,也可以變的如此的簡單、如此的有趣,這也是我們讀書會會選這本書的理由。藉著這本書,我們不僅僅對海洋-生命之母有了更深更清晰的認識,也對自己看待科學和哲學的方式有了新的省思。
作者法蘭克.薛慶(Frank Schatzing)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歷任廣告公司創意總監、作曲家、音樂製作人,也是業餘廚師和受過訓練的潛水員。更藉著群、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等書一躍而成暢銷作家。海可說是一本精采絕倫的小說,但它同時也是一本非小說,有遠比一般娛樂性小說深遠的知識性和深度。隨著薛慶旁徵博引的輕鬆筆調,引領我們由小見大、更縱看古今,去看看一直環繞在我們周遭的生命之藍。
在「海」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理論。很多本來只在普生課本上驚鴻一瞥的名詞,在這本書裡被深入淺出的解釋與介紹,讓我們又回顧了一次自己在這一年來所學的東西。藉著清晰的闡述,海的多樣風姿躍然紙上,儘管沒有圖片的輔助,讀者還是能輕易的瞭解其中精義;雪球理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關於這一個部分,我認為我們必須先了解兩個重要的理論,第一個就是溫鹽環流,接著就是地球白雪理論和寒武紀大爆發。所謂的溫鹽環流 (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是因為海水溫度、鹽度分布不均,造成密度不同所引起的環流。其分布與表面洋流十分不同,多在深海,而且移動緩慢,時間尺度是以百年甚至千年來計算。溫鹽環流的分布如下圖所示,其源頭在北大西洋。那是因為北大西洋的洋流在往北行進過程中,海水釋出熱量至大氣,逐漸變冷,加上不斷地蒸發使得海水鹽度( salinity ) 逐漸變冷,加上不斷地蒸發使得海水鹽度( salinity )增加。因此,愈往北海水愈冷愈鹹,也因此愈重,最後終於在北大西洋下沈至深海,形成北大西洋深層海水( 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溫鹽環流繼續往南大西洋流動,在非洲南端及南極洲之間流進印度洋。這些又冷又鹹的海水繼續往東進入太平洋而且逐漸上升,形成較淺較暖的洋流,再繞了個圈回流入印度洋,最後進入南大西洋,往北至北大西洋。
地球氣候脫離上一冰河期之後,在一萬年前左右溫度突然下降,形成一短暫的冷期,稱為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美國哥倫比亞大學Broecker等人認為溫鹽環流的改變是造成此一現象的主因。他們的的看法是: 天文因素的變化使地球逐漸脫離上一個冰期( 約1萬8千年前 ),北美冰河大量溶化,某種因素改變了淡水向南流入墨西哥灣的現象,反使得大量淡水向北流入北大西洋,表面海水因之變輕(因為,含鹽量變小),下沈海水量變少,溫鹽環流因而變弱。海表面往北洋流也連帶的減弱,北傳的熱量減少,降低海洋調節高緯大氣的功能,氣溫因此迅速下降。
有些科學家利用大氣/海洋耦合模式去模擬溫鹽環流對新仙女木氣候的影響他們假設二種狀況,一種是有溫鹽環流,即在北大西洋海水下沈,另一種是無海水下沈。結果顯示溫鹽環流不但使北大西洋氣溫昇高,北半球平均氣溫也昇高,但是南半球氣溫則下降。相反的,如果沒有溫鹽環流,北大西洋及北半球平均氣溫皆將下降。他們的研究證實了Broecker等人的看法。除了影響氣候,北大西洋也具有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作用。這是因為,大量二氧化碳在北大西洋溶解於海水,隨著海水下沈進入溫鹽環流,使得北大西洋成為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海洋地區之一。
第二個則是地球白雪理論,雪球地球假說是為了解釋一些地質現象而提出的。該假說認為在新元古代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冰川,以至於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凍結,僅僅在厚達兩公里的冰層下存有少量因地熱而融化的液態水。雪球地球理論就是綜合了7億到6億多年前留下的諸多地熱證據而得出的一個理論,由冰漬殘留地點的廣布,該理論認為地球曾經一度被全部冰凍起來。然而這個過程的機理卻不明。有一種理論認為當時由於冰川的延伸,超過緯度30度時將會造成日照輻射被白雪皚皚的地球反射回太空,地球一片冰冷。但是因為某些環境限制,冰川到一定時候會停止蔓延。由於當時超大陸集分陸地被冰面覆蓋,從而延緩了岩石的風化過程(岩石風化是會吸收二氧化碳的),導致溫室效應增強。火山活動不斷地產生二氧化碳中在赤道附近,陸地表面冰川很難被全部覆蓋。日積月累,當風化過程慢慢消耗完溫室氣體後,冰川開始肆無忌憚地蔓延開來,直到全球凍結。彼時,整個地球表面全部被冰川覆蓋。由於水汽蒸騰作用被大幅減少,大氣變得無比乾燥。當時大氣中唯一的溫室氣體就是水汽本身,高高在上的則是令人炫目的陽光。關於為何當時的地球會「解凍」,也是眾說紛紜,而當時地球究竟是完全都結凍或是至少有部分區域是倖免的,也是學界一直以來爭論不休的難題。
書裡有一句話帶起了我深入的思考:「災難是演化的動力。」,近幾年來天災不斷:從南亞海嘯、聖嬰效應、緬甸災情、一直到最近的四川大地震,大自然似乎正在反撲,破壞著人類辛苦建立起來的結果。但其實災難在自然界中原是常態,針葉林之所以能大片存在,便是因為每幾年定發的野火。我們經常會去對一個消亡物種有高度的評價,研究他們緬懷他們,將其衰亡歸因於環境的變動。但這其實是有些偏差的:環境並不算在變動,自然界中不存在所謂「平衡」。大至廣浩無垠的宇宙、銀河系,小到生命、微生物,甚至任何一個有機體的生命史都是相互適應的。環境或許選擇他們,他們也同樣改變著環境。隕石跟貓,對於小老鼠來說都是一種災難,只是威力略有不同罷了。
另外,這本書讓讀者了解到什麼是科學,科學的意義在於它集結了所有觀察、所有實驗的結果,並不是一件屬於真理的事,而是一門藝術,一門如何把所有的理論繪製成素描,並經由一次又一次的修正,使真正的輪廓更趨近於真實,然而它隨時也等著我們後人去推翻,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的作者寫這本書所要帶出的意義-讓我們不侷限於現有的科學,我們也許更應有無比豐富的想像力。科學並不是絕對的,在由時間和空間架構起來的域中,萬物都是因為有著參
考點而存在,科學研究不過是一門極度趨近於真實的藝術,我們藉著實驗和觀察,一步步推導向真實,我想,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精神。


參考資料
http://gis.geo.ncu.edu.tw/gis/globalc/CHAP0605.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AA%E7%90%83%E5%9C%B0%E7%90%83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Image:Bookclub1.jpg Image:Bookclub2.jpg Image:Bookclub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