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驗法第五講:測量
出自KMU Wiki
目錄 |
[編輯] 測量
[編輯] 心理學要測什麼
- 量心?
- 量心理?
- 這一些東西是可以量的嗎?
- 即使可以量,那真的是「心」或「心理」嗎?
- 心理學的歷史中「前輩」們一直努力去量!!
- 累積
- 經過多年的累積
- 穩定的資料
- 形成
- Theories 理論
- Models 模型
- Hypothesis 假設
- 形成
[編輯] 心理物理學
- Psychophysics
- Weber (1834)
- K = ΔL/L
- JND (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恰辨差)
- Weber's law
- Fechner (1860)
- ΔS = R ( ΔL / L )
- 其中∆S代表感覺到的變化量
- 將等號兩邊積分
- S = C log L
- ΔS = R ( ΔL / L )
- Fechner's law
- Stevens (1957)
- Magnitude estimation method (定量估計法)
- φ(I) = k I^a
- φ(I) 代表物理量是I時心理感受的大小
- a是代表因刺激不同而不同的乘冪指數
- φ(I) = k I^a
- Magnitude estimation method (定量估計法)
- Stevens power law
[編輯] 絕對閾
- 絕對閾是
- 感覺的極限
- 有上及下極限
- 感覺的極限
- 心理物理學方法的實踐
- 絕對閾的測量
- 三大類型
- 極限法 method of limit
- 定值刺激法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
- 調整法 adjustment method
- 三大類型
- 極限法
- 上升下降法
- 上升系列 ascending series
- 下降系列 descending series
- 過渡點 crossover point
- 上升下降法
- 定值刺激法
- 隨機安排刺激
- 結果形成機率分佈
- 肩形曲線
- 調整法
- 刺激接受者自行調整刺激大小
- 重複測量
- 在心理物理學
- 測相對閾
- 測絕對閾
- 同一條件測量多次
- 在心理物理學
[編輯] 量尺
- Scale 四種類型 Stevens, 1946
- 名稱量尺( nominal scale )
- 順序量尺( ordinal scale)
- 等距量尺( interval scale )
- 等比量尺( ratio scale )
- 名稱量尺
- 只有分類
- 描述統計(如次數分配)
- 順序量尺
- 有大小之別,但不應做四則運算
- 無母數統計
- 但常「便宜」行事
- 等距量尺
- 為實數
- 可進行各種數值運算
- 等比量尺
- Stevens認為有絕對零點( absolute zero )
- 量尺的轉換
- 方式不少,但目的都在讓非數值資料變成數值
- 方便做進一步的分析與推論
- 介紹兩種
- Thurstone 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 Semantic differential technique
- Thurstone scale
- 以杯子典型實驗法例 舊心理實驗法手冊
- 次數分配矩陣
- P矩陣
- Z矩陣Z分數
- 以杯子典型實驗法例 舊心理實驗法手冊
- SDT
- Semantic differential technique ( Osgood, 1964 )
- Case study
- Oyama et al, ( 2008 )
- 泛文化比較
- Oyama et al, ( 2008 )
[編輯] 反應時間
- 認知心理學中常用的指標
- 也是常用的DV
- 穩定
- 易測
- 具直覺意義
- Case study: Shepard and Merzler ( 1971 )
- Mental rotation (心像旋轉 )心像旋轉英文wikipedia
- IV: 旋轉角度
- DV: 反應時間
- Mental rotation (心像旋轉 )心像旋轉英文wikipedia
[編輯] 測量大腦
- 方法很多種,且最近越來越夯!
- 今天介紹
- EEG
- PET
- fMRI
- EEG ( Electroencephalograph)
- PET (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 fMRI (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fMRI英文wikipedia fMRI中文wikipedia
[編輯] 結語
- 心理學家一直要測量穩定且有效的指標
- 但「心理」是無法直接量的
- 如何找?
- 工具要找對
- 適材適用
- 知道自己要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