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書籍與考古題探討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編輯] 心理學書籍與考古題探討讀書會

主題:
bnormal psychology內容討論與96、97年心理師考古題題目探討

書(篇)名:

1.Kring, A. M., Davison, G. C., Neale, J. M., & Johnson, S. L. (2007). Abnorm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2. 96年第一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3.96年第二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4.97年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5.97年臨床心理學總論(二)
參與人數總計:8人

討論時數總計:17小時30分鐘

[編輯] 讀書會記錄表

1.97年2月20 日  18時30分/21時30分   主持人:石昱棋

主題:讀書會成立討論及相關事務確定
地點:古拉爵餐廳

出席人員簽名:石昱棋、蔡元瑛、林逸軒、葉真欣、陳彩堉、謝宛霖、蔡曉薇、張馨德

 

2. 97年3月18 日  14時00分/17時00分    導讀者:蔡元瑛

主題:Abnormal psychology第一章導讀與考古題內容討論

書(篇)名:Abnormal psychology第一章與
96年第一次與第二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地點:CS816
出席人員簽名:石昱棋、蔡元瑛、林逸軒、葉真欣、陳彩堉、謝宛霖、蔡曉薇、張馨德

 

3.97年4月11日   10時00分/13時00 分    導讀者:林逸軒
主題:Abnormal psychology第三章導讀與考古題內容討論(選擇題)

書(篇)名:Abnormal psychology第三章與96年第一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地點:麥當勞二樓

出席人員簽名:石昱棋、蔡元瑛、林逸軒、葉真欣、陳彩堉、謝宛霖、蔡曉薇、張馨德
 

4.97年4 月29 日  18時00分/20時30 分    導讀者:謝宛霖
主題:Abnormal psychology第五章導讀與考古題內容討論(選擇題)

書(篇)名:Abnormal psychology第五章與96年第二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地點:CS703心理所研究室

出席人員簽名:石昱棋、蔡元瑛、林逸軒、葉真欣、陳彩堉、謝宛霖、蔡曉薇、張馨德


5.97年5 月13 日  13時30分/16時30 分  導讀者:蔡曉薇
主題:Abnormal psychology第六章導讀與考古題內容討論(選擇題)
書(篇)名:Abnormal psychology第六章與97年第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地點:提摩西簡餐店
出席人員簽名:石昱棋、蔡元瑛、林逸軒、葉真欣、陳彩堉、謝宛霖、蔡曉薇、張馨德

 

6.97年5 月27 日14時00分/17時00 分    導讀者:石昱棋
主題:Abnormal psychology第十二章導讀與考古題內容討論(選擇題)
書(篇)名:Abnormal psychology第十二章與97年臨床心理學總論(二)
地點:高醫美食地下街

出席人員簽名:石昱棋、蔡元瑛、林逸軒、葉真欣、陳彩堉、謝宛霖、蔡曉薇、張馨德

[編輯] 成果報告

一、讀書會目標:
1.從abnormal psychology一書中,選擇出較為重要章節翻譯與導讀,從導讀當中發現問題並討論,另一方面也從中傑取出與考題相關的知識
2.心理師國考的考古題討論並配合abnormal psychology一書的導讀,從中獲得考題方向與增進相關知識
二、讀書會每位成員的分配事務:
1.Abnormal psychology書本方面:每位讀書會成員分配到一章進行重點翻譯,並輪流於讀書會時進行導讀。
2.考古題方面:每位成員完成會分配到到一題問答題與五題選擇題,需從書本當中找到相關知識,並於讀書會當日.提出。
三、每次讀書會的流程:
1.由當日導讀者負責主持讀書會
2.導讀abnormal psychology一章
3.其他成員針對導讀內容提問
4.討論與abnormal psychology有關的考古題
5.其他成員針對考古題內容或題目提問
6.進行問題探討,報告者回應或其他知道的成員回應。
7.如遇到無法解答之問題,會請報告者日後尋找答案或詢問老師,問到的答案於下次讀書會提出。
四、讀書會完成各事項
Abnormal psychology的重點翻譯與考古題討論
已完成96年第一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96年第二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的考題探討、97年臨床心理學總論(一)和97年臨床心理學總論(二)。對於考題方面的心理學知識有深入的探討與了解。
1.96年第一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問答題1:一、請討論並比較神經科學派典(Neuroscience Paradigm)、心理動力派典(Psychodynamic Paradigm)、認知行為派典(Cognitive Behavioral Paradigm)等三個派典在憂鬱疾患(Depressive Disorders)的探索與發現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神經科學:
 神經傳導物質:正腎上腺素(太少)、多巴胺(太少)、血清素(太少)。這些傳導物質的角色之一是協助調節下視丘,下視丘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之間的關鍵連結,會特別透過腦下垂體將這兩者連結起來,它和睡眠、食慾、性慾以及身體動作有關,這些正是憂鬱症狀出現的範疇。神經傳導物質會直接影響心情,腦中的”中間前腦束”和酬賞有關,這個所謂的快樂中心需要適當的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才能運作。氨假設:憂鬱是因正腎上腺素、血清素活動量過低所致。

基因貢獻 神經傳導物質失功能 可體松 腦部照影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中等  血清素接受器的失功能
 可能是回饋系統中多巴胺接受器的改變
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杏仁核、海馬迴以及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的改變

  基因因素:一個人是否會發展成憂鬱,基因約能解釋37%的變異,若是研究者研究更嚴重的患者,遺傳的估計量會更高。雙胞胎研究、收養研究也支持MDD大約有中等程度的遺傳性。HPA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有MDD的人可能在HPA軸過度活耀,HPA軸控制可體松的釋放,可體松為主要的壓力賀爾蒙(stress hormone)。 研究也發現憂鬱的人和高濃度可體松間的關係


心理動力:
 Karl Abraham(1911/1927)強調早期失落在有憂鬱傾向者生命中的角色,有此傾向的人在後期的失望中,會退回到早期過度依賴的模式。往後的心理動力理論則延伸此重點,強調早期的失落以及此失落所早程的情緒需求。

     Freud:在1917哀悼與情緒空洞一文中提到對憂鬱的理論,將哀悼(憂傷)和情緒空洞(憂鬱)相互對照。憂鬱的人有一個引人注意的特性,也就是”自責”,憂鬱的人可能是在對他自己憤怒。此內化的憤怒源於同年的經驗,有憂鬱傾向的人在還是嬰孩時,雙親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於是在潛意識中他對自己生氣,在認同雙親的時候,他不只吸納了值得稱讚的特性,也吸納了那些他氣憤的面向。所以這樣的人,當需求未獲滿足時,會感到生氣,並將這種氣愤導向自己內部,這些都是在潛意識中發生的,個體不認為自己的情緒是生氣,也不知道莫名的憤怒的目標其實是雙親,但這樣的憤怒確造成了各種憂鬱症狀,包括情緒、認知、身體和行為方面。心理動力強調依賴的衝突和矛盾的相關感受。

認知行為:
 行為派的取向較強調引發與維持憂鬱的環境因素,認知派的取向較強調想法和信念的角色。Ferster與Lewinsohn提出”憂鬱的行為理論”: 當一個人經驗道低度的酬賞,因而整個曾經學會的各級行為開始消褪時,就會感到憂鬱。除了因不當的酬賞而變的憂鬱,還有包括缺乏得到酬賞所需要的能力,像是社交技巧,有些憂鬱的人在和人相處時,是較不擅長的,他們說錯話,或是說話的時機不對,其他人對憂鬱者的人際形態反應都不好。Coyne(1976)認為憂鬱源自有困擾的互動。他相信憂鬱者離間周遭的人,誇大了他們的問題。研究也顯示別人會帶著氣愤或惱怒回應憂鬱的人們
 習得的無助感:暴露於無法控制的嫌惡事件中,可能會產生不適應的被動反應。人們帶著以前無法控制的經驗,變得憂鬱。無法控制的嫌惡事件→感到無助→憂鬱

 因果的解釋:內在歸因(是我造成的)、穩定的歸因(它將永遠持續下去)、通盤的歸因(它將破壞我所做的每件事)。嫌惡事件→歸因於內在、穩定、通盤的因素→感到無助、無能力去改變情況→憂鬱


 Beck(1967,1976)的憂鬱基模(depressive schema):憂鬱的人會使用悲觀的方式看待自己、他的世界和他的未來。憂鬱的人容易有自動想法:自然而然、習慣性的思考方式壓制。憂鬱會進一步被錯誤的邏輯維持著,老舊的思考方式會讓自我違抗的信念無視於現實的狀況。憂鬱的人會選擇性地注意壞的事情,而忽略好的事情,或對日常生活瑣事做過度的個人規因
問答題2:請舉任一疾患為例,說明「壓力特異質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的內涵與臨床應用性。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壓力特異質模式為多因子病理觀,包含生理、心理及環境的因素;前兩者構成Diathesis,第三者構成Stress,共同影響疾病的發生(見下圖)。個體若遺傳神經上的缺陷,亦即具有病態的或脆弱的遺傳基因,這些個體未必會發展出精神疾病,而只有在個體生活於不利的環境下時 (即充滿壓力的環境),才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作。也就是說,個體之所以會有問題產生,是因先天的體質與環境壓力事件結合,既不是單一個體質、也不是單一壓力便可以引發。
就以癌症而言,對某些人來說,其本身存在有產生腫瘤的基因型態,因此當環境中致癌物質出現時,便導致癌症的發作。將此觀點應用於心理學,在有關精神分裂症與雙極性情感疾患獲得最大的支持,因為這些病變皆與傳基因有關,且病患早期生活並沒有問題,直到生活經驗的轉變,才導致疾病的發作。


以精神分裂症為例:
一個人可能帶有一組異常基因,也可能是輕微疾病或生命早期受傷的結果,會針對生命中的事件發展成精神分裂症。在任一種狀況下,這種致病傾向會發展出在壓力下製造出過量多巴胺的趨勢,過量的多巴胺再造成種種症狀。
'選擇題1: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理論認為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最常使用的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是:
(A)Splitting。 (B)Denial。 (C)Projection。 (D) Reaction formation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客體關係理論主張:人類行為的原動力在於「尋求關係的建立」。個體在早期與重要他人的互動經驗(尤其是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會內化(internalize;或introject)為個人的自我概念、對他人的心理意象、情緒發展與親密關係發展的基礎,這些內化的客體表徵(object representations)變成個體自我(ego)的一部份,並且影響個體去反應這個世界。
將客體關係運用在BPD的是Otto Kernberg(1985),提出衝突的兒童經驗是主要原因。舉例來說,父母會無法提供一致的愛與注意力,可能想要去稱讚小孩,卻又無法提供情緒上的支持與溫暖,如此導致兒童產生內化客體表徵的混亂(disturbed),讓她無法整合人們接近他們到底是愛還是不愛的觀點,因此,這樣困擾的客體關係,就逐漸發展成不安全的自我,這也是BPD的主要特徵。
為了同時容忍這些感受,個體會的自我會產生分裂(splitting),這是一種組織經驗的方式,而這些經驗包括了被迫害的妄想感受,以及將內在和外在客體分裂為好的和壞的客體經驗,也就是將死有的客體對分為好的或壞的類別這兩個極端,此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被破壞的情況。這樣的能力導致BPD個案有相當大的困難在於調整情緒,因為從他們的眼睛裡看到的事界就是非黑即白的世界,這就是他們的防衛機轉。(變態課本P395-396)
B.否認(denial):遇到無法處理或是衝突的事情,意識上不願意去承認或相信
C.投射(Project):(1)個體不自決把自己的過失或不為社會認可的慾望加諸他人,藉以減輕內心焦慮的心理歷程。(2)個體按自己的心情、動機或慾望去覺知情境。(張氏P512)
D.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個體有些意念隱藏於潛意識鐘不願顯露,在行為上採取與慾念相反的方向來表示
選擇題2:在動物實驗中發現何種荷爾蒙(hormone)會在社會互動中增加分泌,因而減少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的活性使身體變得更放鬆?
(A) Estrogen (B)Oxytocin(C) Androgen (D) Cortiso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課本p.194 在講stress-reduc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時談到
Oxytocin(催產素一種.)在社會互動時會釋放,減少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促進身體放鬆,或許因而減少壓力源對生理的影響。
Estrogen: 雌激素,動情激素,女性激素
Androgen :男性素;雄激素;男性內分泌素.
Cortisol:壓力將造丘腦下部腦垂體腎上腺素軸線(hypothalamus pituitary
adrenal axis, HPA-axis)的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分泌增加,可體松的分泌
其實是一種生理自我保護機制,有助抑制壓力的作用
選擇題3:研究顯示有四個大腦區域和憂鬱症有關,分別是amygdala、hippocampus、prefrontal cortex 以及:
(A)Cerebellum  (B)Occipital Cortex     (C)Anterior cingulate  (D)Ventral tegmental area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答案
(A) 小腦(與運動平衡較有關)
(B) 枕葉(與視覺記憶較有關)
(D) 腹側腳核(與自我刺激、藥物成癮、Dopamine系統較有關)
見課本p.240 Brain imaging studies 第三段:
表8.3呈現與憂鬱有關的四個初級腦部結構:杏仁核、海馬迴、前額葉與前扣帶回(anterior cingulate)
憂鬱症患者的杏仁核較為活躍,因此對於情緒性刺激較為敏感;而負責權衡賞罰、決策與目標達成有關的部份(如海馬迴、前額葉與前扣帶回)活性較低,導致患者對於情緒性刺激敏感,而決策計畫能力低下(Davidson et al., 2002)
選擇題4:Morf 和 Rhodewalt 提出社會認知模式(social cognition model),認為自戀型人格疾患有兩種最重要的認知想法(ideas),分別是bolstering self-esteem 和:
(A) Splitting self-esteem。(B) Broken self-esteem。(C) Fragile self-esteem 。(D) Selfish self-esteem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社會認知模式是由Carolyn Morf and Frederick Rhodewalt (2001)發展的,認為其有兩個重要的基礎想法:自戀行人格疾患都有易脆的自尊(fragile self-esteem),因為有一部份是他們試著想要維持他們是獨一無二、很特別的信念,第二個是支撐的自尊(bolstering self-esteem),人際互動對他們的支持的自尊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而非得到親密或溫暖,他們會使用自誇來維持他們的自尊,或是如果遇到其他人表現的自己好,就會採用毀謗的方式去對待其他人,以維持他們的自尊。(變態課本P398)
選擇題4:19 將心理疾病(mental disorder)分成mania、melancholia 和phrenitis 等三類的是:
(A) Kraepelin (B) Galan (C) Bethiehem (D) Hippocrates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A)Kraepelin:課本(P14)
確立精神疾病單位,包括分類系統,也企圖去建立心理疾病的生理本質,他在心理疾病當中辨別出不同的症狀群,並稱為症候群(syndrome),認為同一種群集的症狀都有其相關連的生理失功能,也針對每種疾病設立原因、症狀、病程與結果。他提出了兩個嚴重心理疾病的群集:dementia praecox(是精神分裂症早期的名詞),以及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是雙極疾患早期名詞),到目前為止的診斷分類仍是受到Kraepelin的影響
(B)Galan:是黑暗時代開始前最後一位偉大的醫師,致力於治療與研究心理疾患。
(C)Bethiehem
(D)Hippocrates:(變態課本P8)
在50年代,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將醫學從宗教、巫術與迷信當中分離開來。將大腦視為意識、智力生活以及情緒的器官,因此他認為所有越軌的思考與行為都指向是大腦病理方面的問題,他將心理疾病分成三個類別:躁症(mania)、憂鬱症(melancholia)和精神錯亂(phrenitis)。他也相信大腦或心理疾病的產生是因為以下四種氣質(humor)失去平衡所致:血質(blood)、黑膽質(black bile)、黃膽(yellow bile)和黏質(phlegm)。
如果有個人很遲鈍,可能是黏質太多;如果是憂鬱症,則是黑膽質過多;如果是易怒或焦慮,就是黃膽質過多;如果是血質過多,則會是不穩定的氣質
選擇題5:雖然在憂鬱症的診斷準則中,將兒童/青少年和成人視為相同,但是二者還是有些差異,下列有關二者差異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兒童/青少年在自殺嘗試和罪惡感方面較成人少    (B) 兒童/青少年在早晨起床後出現憂鬱的感覺較成人少
(C) 兒童/青少年在胃口變差方面較成人少                  (D) 兒童/青少年在體重減輕方面較成人少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青少年和成人憂鬱症的不同
1.核心症狀類似,少年呈現過度嗜睡,比較少早醒型,食量增加較多,人際關
係的起伏和病情變化比較有關,比成年人更容易有自殺的嘗試。
2.青少年的兒童的憂鬱症狀更朝向內在的心情狀態,也可以描述出成年人的絕望,
無助,想要自殺,焦慮及躁動的症狀。兒童的憂鬱狀態應該發展出適合的診斷準則,因為兒童未必能夠像青少年以及成年表達出內在的絕望及自我傷害的想法。
3.青少年比較不會出現長期的情緒低落(anhedonia),比較容易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
造成心情的起伏。常常以躁動來取代憂鬱心情的表現,和同儕及父母親的衝突明顯上。對於抗憂鬱劑的反應也不如成年人。
以下是我們在臨床上常看到的憂鬱兒童與青少年的特色,持續整天或較多的日子,有主觀或客觀的敘述『憂鬱情緒』兒童青少年則常見易怒、焦躁、忽視、冷漠、叛逆為期至少2年(兒童及青少年則為1年)另外常有:
1.胃口不好或吃得多
2.失眠或嗜睡
3.活力低或疲累、注意力不能集中
4.低自尊、低挫折忍受度
5.專注能力減退或有困難作決定
6.感覺無望、沒有歸屬感、人際關係差
7.沒人愛我、易怒、高破壞力、
8.身體的症狀如腹瀉脹氣胸悶頭痛
9.學業成績下降
而青少年罹患憂鬱症最讓大家擔心的是自殺企圖,不過那些反抗行為、抽煙、藥物
濫用、喝酒及飆車的青少年,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沒信心、孤獨感及無望感,其實
他們的憂鬱的情緒或許就常被忽視了。憂鬱症是多因性,也因此需要多向度的治療如
藥物、心理治療、家族治療、放鬆訓練等。
2.96年第二次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問答題1:以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與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為例,試從personal distress、disability、violation of social norms、dysfunction 等角度來界定「偏差行為」或「心理疾病」之合理性與應用性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Personal distress、disability 個人主觀上的痛苦、失能
對於PTSD患者來說,親身經歷或目睹到一個極大的創傷事件時,這樣的壓力事件可能會造成極大的痛苦,包括強烈的害怕、恐懼,且患者可能會反覆的痛苦回憶與夢魘,對PTSD患者來說有主觀上的痛苦,但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未必每一位患者都有主觀上的痛苦,一些痛苦是被壓抑在潛意識中,譬如僵直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僅有個人主觀上的痛苦,不足以構成偏差行為的定義。
Violation of social norms違反社會常態:
PTSD患者持續逃避與創傷有關之刺激,並有著一般反應性麻木,也會持續過度警覺,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則是有妄想、幻覺等正向症狀,也有社交退縮、混亂症狀,這些都是一般正常人所沒有的,所以違反社會常態的確能夠界定偏差行為,但究竟要達到多嚴重的程度,才能算是偏常態,這仍然不能算完備
Dysfunction失能:
影響到生活功能與職業功能,一些PTSD的患者可能會從社交中退縮下來,避開刺激,最明顯的就是避免參與人際參與、缺乏興趣,這些都是失能的情況,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妄想、幻覺等症狀會影響其人際功能與職業功能,加上有退縮、畏懼、情感麻木等負性症狀,更讓精神分裂症患者較為社交退縮、與世隔離,因此失能這個界定是合乎定義的。
以上幾點都為偏差行為的定義,但是要界定所謂的偏差行為,必須同時涵蓋以上數個概念,才能算是具有偏差行為、變態的人。
問答題2:當代心理病理與治療模式中,心理分析取向(psychoanalysis)、人際取向(interpersonal approach)、認知行為取向(cognitive behavioral approach)、與壓力特異質模式(stress-diathesis model)各是如何解析憂鬱症的病因?不同取向的治療又有那些異同?不同取向的病理與治療觀又是如何處置「標籤」(labeling)與污名(stigma)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1.心理分析取向:在此觀點,憂鬱被描述為對自己的憤怒。佛洛依德假設在經歷失去所愛之人的失落後(無論是因為死亡或分離),哀傷者首先會將逝去者內射(introject)到自己身上,可能為了消除失落而認同逝去者;但哀傷者在潛意識會因為感到被遺棄而產生憤恨並且因為失落而對逝去者生氣,也會對逝去者感到內疚;哀傷者對逝去者的憤怒會導向自己,發展為持續不斷的自責與憂鬱。佛洛依德認為若個體在發展階段的口腔期,需求未被充分地滿足或過度滿足,個體將固著於口腔期的階段,導致個體會以過度依賴他人來維持自尊;固著於口腔期而過度依賴的人特別易受上述歷程的影響而產生憂鬱。
2.人際取向:將個體過去或現在不滿意的人際關係視為不適應行為型態的主要原因。Bowlby的依附理論,強調孩童與父母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重要性,他描述焦慮性依附(anxiously attached)與強制性獨立(self-reliant)兩種人格型態都有容易發展憂鬱症的傾向;前者可能是童年期曾感受到或真正受父母忽略,而會過度依賴重要他人、害怕放棄,後者則較不喜歡與人建立關係,可能是擁有或批評或拒絕的父母所致。
3.認知行為取向:(1)行為理論:Ferster認為憂鬱是一種個體反應不再產生正增強的狀態,可能與失去主要正增強資源有關。Lewinsohn進一步主張,當個體行為不再帶來習慣性的增強或滿足(如,失業)時,就可能產生憂鬱。(2)貝克提出的憂鬱的認知理論,認為個體有某些潛藏導致憂鬱的憂鬱性基模或功能不良的信念,這些基模或信念是僵化的,可能是在兒童期與青春期發展出來的,源自於個體與父母、重要他人相處的經驗。失去父親或母親,或受到的照顧不足的兒童,容易出現這些導致憂鬱的憂鬱性基模。這些基模或信念被視為是發展憂鬱症的潛藏素質或易損性,在沒有明顯壓力源的情況下,可能不會發作;但當功能不良的信念被當前壓力所激發時,這些信念會促使個體出現負向的自動化思考型態。負向的自動化思考通常含有悲觀的預測,也難以被察覺;悲觀預測會以負向認知三角的三主題為中心:對自我(self)、對周遭環境(world)、對個人未來(future)的負向思考;這些負向認知三角會藉由各種認知偏誤而持續存在,產生憂鬱症狀,而這些症狀會再進一步地促發憂鬱性自動化思考。
(3)憂鬱的無助感與絕望感理論:Seligman以實驗室的動物研究提出習得無助感假說,認為當有機體學習到自己無法控制嫌惡事件時,所產生的習得無助感會導致三種缺陷:動機性缺陷(干擾個體再嘗試的動機)、認知性缺陷(學習可以控制事物的能力受到干擾)、情緒性缺陷(產生悲觀、憂鬱)。Seligman1978年的修正的無助感理論,認為人們對於不可控制事件所做的歸因,包含三向度:內在/外在、普遍性/特殊性、穩定性/不穩定性等,才是人們是否會產生憂鬱的核心;將負向事件歸因於內在、穩定且一般性的個體容易出現憂鬱症狀。絕望感理論則修訂修正無助感理論,認為除非個體先經歷絕望的狀態,否則抱持悲觀的歸因風格,與一個或多個負面生活事件的連結,並不足以產生憂鬱症狀。
4.壓力特異質模式:壓力特異質模式的基本觀念是,最終會發病的個體,與那些不會發病的個體相比,基本差異就在於前者的素質(diathesis)與後者不同;但具有發病素質的人之中,只有遭遇壓力的人才會真正發病。許多學者強調不同素質,如遺傳或體質性素質、人格變項(如,神經過敏症)、認知變項(如,悲觀信念)、早年經驗(如,失親或照顧不良)等,與壓力性生活事件聯合,可能導致憂鬱症。
(二)1.相異處:傳統心理動力分析,以自由聯想、夢的解析等技巧,了解個案的早年經驗所形成的意識及潛意識衝突;人際治療則教導個案新的人際技巧,焦點在於減少會產生問題的關係,及幫助人們達到比較滿意的關係;認知行為治療,主要在於以認知治療破除個案舊的功能不良信念,建立新的合理信念,並以行為改變技巧幫助個案學習新行為。2.相同處:心理動力分析、人際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皆著重人際方面的衝突與影響,希望幫助個案和他人相處更好,以回顧過去、現在人際關係,或教導人際技巧等方式幫助個案。
(三)1.心理分析取向:認為個體問題的產生,為能量轉化出現問題及心理能量使用不當的結果,個體可能投入過多能量在防禦方面,導致其不能擁有足夠能量去從事其他令其感到滿足的活動;或是在防禦上投入太少能量,導致個體被驅力所征服。所以,心理分析治療主要著重於能量的釋放,利用宣洩的歷程,將個體從不健康狀態中解放,使其可以將能量轉往其他有用之處;並且希望將原本隱藏的衝突與動機帶入意識層面,使個體意識到原本被壓抑的想法及衝擊,可以進一步幫助自己,將原來維續防衛機制的能量,運用來追求更多的滿足。
2.認知行為取向:認知行為模式的觀點,認為個體問題的產生並非真正來自與正常個體的差異,個體之所以遇到問題,可能是因為自己所處的環境產生問題,或是個體學習及思考歷程錯誤所造成。所以,認知行為模式對治療的觀點,在於鼓勵個案在行為或認知上建立適當的習慣,並協助個案以更準確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及更有效解決問題;治療,被視為一種教育,被認為是個案學習或再學習的歷程。
3.人本存在-現象學模式:當人們察覺對自己的自我意識與外界對待他們的方式有所差異時,便產生問題。有時是因為環境使個體懷疑自己的選擇,有時是個體沒有清楚的探索自己的意圖,導致做了較差的選擇;此觀點認為,當個體背離自我實現的軌道時,便會產生問題。
選擇題1:有關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可配合現代科技產品(例如personal data assistants,PDA)使用     (B)是認知和行為衡鑑的方法之一     (C)比較不會出現reactivity的現象
(D)是自我觀察(self-observation)的方法之一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 課本p.86:生態瞬間評估法(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EMA) 是種self-observation的方法,最早在1994年由Shiffman & Stone所提出,即讓每一受試者均隨身佩帶一台掌上型電腦,以便隨時紀錄渴求強度,一天當中並會隨機出現訊息,要求受試者紀錄當下的渴求強度,或在發生重大事件後,受試者也可自行於電腦中隨時記下當下的渴求強度。渴求現象的測量是每日重複進行的,以便評估受試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渴求、和環境中各種線索間的關係(Shiffman, 2000 )
 課本p.87:reactivity:行為被觀察時而改變了原來會有的行為(自我意識與自我監控影響了行為)
選擇題2:下列與「mania 病因中的心理因素有關」的敘述,何者錯誤?
(A)Manic defense model 認為,是對於自己的失敗的防衛作用(B)Manic defense model 認為,可能是對自己的能力過於正向所致
(C)對於酬賞的反應過度敏感                                                    (D)成功的經驗會造成認知上的過分自信,而導致出現追求更多更大的目標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見課本P.251mania第二段:
兩種心理因素模式可以解釋躁狂症狀:
躁狂防衛模式:患者症狀為防衛反應,目的為避免承認自我的痛苦。
腦中酬賞系統混亂:對於籌賞刺激有高度反應,成功經驗造成認知上的過分自信,而導致出現追求更多更大的目標
選擇題3:下列何者不是目前針對eating disorder 的預防性介入策略模式?
(A)心理教育(psycho-education)取向 (B)減少(de-emphasizing)社會文化的影響 (C)危險因子(risk factor)取向 (D)加強人際關係技巧能力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見課本p.294飲食疾患的預防性介入:
(A) 心理教育:針對兒童及青少年教育飲食疾患,預防發生
(B) 減少社會文化影響:幫助兒童及青少年抗拒文化對於瘦的迷思
危險因子:辨別可能發病的個體(對於體重擔心、控制飲食)
選擇題4:老年才初次發作的憂鬱症,其症狀相對於成年期發作的憂鬱症,在那一方面的症狀差異特別大?
(A) 情緒 (B)認知 (C)行為 (D)生理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老年初發憂鬱症的症狀(綠色變態p.514):如同其他年輕的憂鬱症患者,老年初發的憂鬱症患者與酒精濫用易共病;近期的研究發現,老年初發型的憂鬱症患者只有一個症狀和年輕的憂鬱症患者不一致,那就是與認知相關的症狀,像是記憶的缺損、confusion是比較常發生的
選擇題5:老年才初次發作的憂鬱症和成年期發作的憂鬱症,在治療的方式上有何異同?
(A)前者重視人際治療(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後者強調認知治療'(B)前者重視行為激發治療(behavioral activation therapy),後者強調心靈基礎(mindfulness-based)的認知治療  (C)二者都重視行為婚姻治療(behavioral marital therapy)(D)二者的治療方式沒有差異,但前者是在家進行治療,後者是在醫院進行治療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老年初發憂鬱症的治療(綠色變態p.516):心理與藥物的介入皆對年長的憂鬱症患者有效;在心理治療方面,與其他較年輕的憂鬱症患者相同,認知、行為和人際關係治療(IPT)皆對年長的憂鬱症患者有效;就藥物治療來說,抗憂鬱藥物,特別是SSRIs(ex: Prozax)與白藥組相比,也是有效的,但是較長者在使用抗憂鬱劑上,會產生較多的副作用(ex:較易暈眩,因此容易跌倒、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97年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問答題1:偏差或變態行為的心理學研究經常論及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請以Schizophrenia 為例,討論對於心理或精神疾病(psychiatric or psychological or mental disorders)的標籤(labeling)、污名(stigma)、與自我實踐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對疾病診斷(diagnosis)、求醫(helping-seeking)、與預後(prognosis)的影響。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標籤化意指當認為某個人有某樣疾患(或其他行為),則其一定具是該疾患應有的、典型的所有行為,而較少有其他或與典型表現相反的行為。
汙名化與標籤化意義相近,當人們對某疾患標籤化,認為此疾患模式行為就是如此,以負面的情緒與態度看待有此疾患的人。社會中只要看到那樣的疾病,就會與以排斥,以印象中負向的角度去看待所有有該疾患的人。
自我實踐預言,在社會心理學中是像相當重要的理論。其認為人們在進行某件事情之前,若自己預期自己會有怎樣的行為結果,則結果會傾向與原先預期的相似,如,認為自己頭腦笨、數學就是學不會、考不好,最後數學考試分數就會真的差。這是因為個體主動地根據個人的期望,作出相對性的思想及行為反應,而使期望得以實踐。
以精神分裂症為例,此疾患在不同文化中都可觀察到。患者本身也可能因為社會對精神分裂的汙名化而不敢前往就醫,擔心被診斷出疾病後,未來在社會中可能會被指點、或是再也難以就業。家屬也可能因為不願易遭受鄰居指點,因而未鼓勵個案就醫。若患者因為症狀的復發,而認為自己再怎麼吃藥或接受治療也是會有症狀復發或殘餘症狀,繼續治療也不能治癒,因而不持續前往就醫,使其症狀持續惡化。
診斷的標籤可以增強一個已是病人的人,應該有什麼樣的概念。醫師可能因為他是一位精神分裂的患者,而容易將其所有的行為視作是病症的外顯行為。或是家屬擔心精神分裂的汙名會影響個案的未來,因此在陳述個案相關症狀時,可能有所偏誤,干擾了醫師的診斷。
社會文化的汙名化,導致患者本身、患者家屬以及整個社會週遭的人,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精神分裂症,在家屬不抱希望、進而又加強個案本身可能不會好轉的想法,其預後更不佳。而患者本身可能也依靠著”我是精神分裂者”的標籤,獲得家屬更多的關注,而有所謂次級增強、持續維持精神分裂的症狀而使預後差。
選擇題1:當social phobia 個案必須和他人接觸時,往往會出現諸如避免和他人有眼神接觸、不參與彼此之間的互動或離開他人比較遠的距離等方式處理,這些行為稱之為:
(A)Withdrawal behavior (B)Safety behavior (C)Aloof behavior (D)Avoidant behavior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課本p.142
social phobia的人與其他人互動時會展現較小的逃避行為(Avoidant behavior),此標記為Safety behavior,包括避免眼神接觸…
選擇題2:所謂「mindfulness-based 認知治療」,其重點是希望協助憂鬱症患者:
(A)學習關心別人 (B)若已經產生治療效果者預防其再度復發 (C)覺察認知和情緒之間的關係 (D)仔細評估認知和行為之間的關係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見課本p.254第四段:
覺察性認知治療(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主要處理成功治療後重鬱重複發作復發的預防(Segal et al., 2001)
覺察性認知治療的主要假設為重鬱患者經過悲傷心情與反應模式(如自我貶抑、絕望、負向思考)的重複連結後,對於悲傷心情特別有易脆性,只要感受到悲傷心情,便會有像重鬱發作時一樣的負向思考、加強悲傷的心情,因此需要幫助患者覺察這樣的思考習慣。
選擇題3:下列與酒精短期效果(short-term effects)有關的敘述何者錯誤?
(A)會使serotonin 分泌增加  (B)會使dopamine 分泌增加(C)身體對酒精的吸收很快但是移除的很慢(D)剛開始會產生鎮靜壓抑效果,而後再出現興奮作用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見課本p.391酒精的短期效果:
第一段
身體對酒精的吸收很快但是移除的很慢
第三段
酒精的初期效果是刺激性的(stimulating),飲酒者會因為血液中酒精濃度增加經驗開闊的社交性經驗與幸福感;但隨著濃度的降低,酒精會有抑鬱的效果(act as a depressant)飲酒者會感到抑鬱。
酒精作用會刺激GABA受體,促使腦中吸收較多的GABA而有放鬆效果
(A)(B)答案較不清楚
'選擇題4:關於使用物質(substances)的社會文化因素,何種模式已經得到比較強的研究證據支持?(p.324)
(A)Social enhancement model   (B)Social influence model   (C)Social comparison model    (D)Social selection model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social enhancement model
social influence model個人或團體利用社會權力去改變他人的態度或行為。
social comparison model此理論假設個人會透過與他人的比較,進而衡量自己的行為及思想。
social selection model
許多研究證實社會網絡會影響個人抽煙及喝酒的行為,一般較常利用社會影響模式及社會選擇模式,來解釋社會環境與物質濫用之關係,而兩模式亦獲得實證支持(Bullers, 2001) 。事實上,社會選擇模式的效果最為強烈,研究指出個人會選擇與自己的飲酒模式相似的社會網絡,而他們所選擇的社會網絡亦會增強他們本身的飲酒習慣。
選擇題5:經常用來說明精神分裂症可能原因的dopamine theory,目前認為何種大腦中的dopamine 路徑可能與精神分裂症有關?
(A)Anterior cingulated pathway  (B)Mesolimbic pathway   (C) Rostral pathway   (D)Dorsal-lateral pathway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Dopamine theory 中提及Mesolimbic pathway 及Mesocortical pathway的Dopamine分泌異常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綠色變態p.364)
Mesolimbic pathway 若是產生過多的dopamine活動,則會導致精神分裂症
Mesocortical pathway 將Dopamine傳送到Prefrontal cortex,當Prefrontal cortex的 Dopamine神經元反應不足,將導致Dopamine分泌過多; 另外,Prefrontal cortex中的 Dopamine神經元反應不足被認為是與精神分裂症的負向症狀有關
4.97年臨床心理學總論(一)
選擇題1:Geary 認為造成數學疾患(mathematics disorder)的可能原因有三種,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A) 視覺空間(visuo spatial)技巧有問題   (B) 語意口語記憶(semantic verbal memory)有缺陷    (C) 不恰當的學習環境   (D) 使用不成熟的解題技巧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Geary(1993)以相關文獻回顧,歸納數學障礙的三種次分類:1語意記憶困難型:特徵為低頻率的數學事實提取、數學事實提取錯誤率高。2程序困難型:特徵為經常使用不成熟的解題程序、在程序處理過程中常犯錯、對於概念理解有潛在的發展遲緩。3視覺空間困難型:特徵為對空間呈現的數字訊息有困難、對空間呈現數字訊息的錯誤解讀。
文獻來自:Geary, D. C. (1993). Mathematical disabilities: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ical and genetic componen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14(2), 345-362
選擇題2:以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為主的行為治療在處理兒童的問題時效果非常顯著,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A)比較容易找出適合兒童的強化物   (B)操作制約主要從動物實驗中而來,兒童是最接近動物的   (C)在真實生活中,兒童本來就生活在大人的控制下
(D)兒童傾向不隱藏自己的內在狀態,所以能符合具體可觀察行為的要求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課本第二冊,p.544倒數第三段提到:
操作制約技術,像是系統化地獎賞想建立的行為,消弱不想要的行為等,在許多兒童問題的治療上已顯示特別有效。一個理由是,很多兒童的行為是隸屬於他人的控制之下。
選擇題3:所謂的「性反應循環」(sexual response cycle)包括了:①excitement phase ②resolution phase③appetitive phase④orgasm phase 等四個階段,其次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性反應循環(sexual response cycle),包括四個階段:
1. 食慾階段(Appetitive phase):指的是性興趣或性渴望,通常會連結到性幻想
2. 興奮階段(Excitement phase):男性與女性會有產生愉悅感,主要是生殖器會增加血液。女性也會經驗到乳房血液增加的情形。(還有詳情,請自行翻閱,呵呵!)
3. 性高潮階段(Orgasm phase):性愉悅會到達頂端,男性有射出的感覺,女性會有陰道外壁接觸。
4. 解決階段(Resolution phase):在性高潮之後是放鬆且有幸福感的,男性對於勃起會有拮抗週期,也就是再次勃起是比較困難的。女性通常比較能夠在短期間有性興奮且再次反應,且允許多個性高潮。
(變態課本P416頁)
選擇題4:下列何者是分子基因學(molecular genetics)常用的研究方法?
(A) Structure analysis (B) Linkage analysis (C) Function analysis (D) Dynamic analysis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分子基因學是要找出確切的遺傳性,辨認出特殊的基因以及他們的功能。其中一個研究方法就是連結分析(linkage analysis),典型研究家庭,看收集到的診斷訊息和血液樣本之間的關係。(變態課本P33)
選擇題5:有關「性荷爾蒙(sex hormones)在性別認同疾患(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ID)的病因中,所扮演的角色」,目前的研究認為,下列何者最有可能?
(A)GID 患者在成人階段的性荷爾蒙分泌量與生物性別相反
(B)GID 患者過去在其母親懷孕階段時的性荷爾蒙分泌量與生物性別相反
(C)與GID 患者過去在其母親懷孕階段時,所攝取的外在性荷爾蒙量(例如透過藥物)有關
(D)與GID 患者過去成長過程時,本身所攝取的外在性荷爾蒙量(例如透過藥物)有關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性荷爾蒙在成人與懷孕期間的濃度是導致GID的重要因素。近期研究的焦點在於荷爾蒙在懷孕期間的濃度,媽媽在懷孕期間攝取性荷爾蒙,其子女通常會表現出異性的行為以及有解剖學上的異常。舉例:男孩的媽媽如果在懷孕期間攝取女性荷爾蒙,就會發現男孩比較不強壯,也比較不會和同儕玩較拼戰的遊戲。
(變態課本P430)
選擇題6:下列有關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可以提供相當豐富的臨床現象描述資料 (B)可以針對某種假設提供支持的證據(C)可以否定某種被認定且接受的假設(D)可以提出未來必須加以驗證的假設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個案研究缺乏控制與客觀性的研究方法,雖然如此,個案研究仍然在異常行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個案研究可以被用來:
1. 為臨床現在提供豐富的描述
2. 否定被認定且接受的假設
3. 提出一些假設是可以透過控制研究去測驗
(變態P102)
選擇題7:下列有關DSM-IV 的敘述,何者錯誤?
(A)診斷類別過於細緻的副作用,是出現共病(comorbidity)的可能性會提高
(B)附錄中已經列出若干文化特異(culture-bound)的症候群
(C)使用類別系統進行診斷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不必界定需要加以治療的最低閾值(threshold)
(D)已經比過去的版本有所改進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A)系統包括:在症狀上有太多微小的差異,一個副作用就是會造成太多的共病。(變態課本P71)
(B)DSM的文化與種族觀點:在DSM-IV-TR企圖增加了文化敏感度,有三個方面:
1. 提供一般架構去增加文化和種族的敏感度
2. 對每個疾患都描述了文化與種族因素
3. 列了文化特異(culture-bound)的症候群在附錄當中
(變態課本P)
(B) 類別診斷必須要臨床工作者去定義”診斷”的閾值(變態課本P71)
選擇題8: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憂鬱症的現象,根據Norlan-Hoeksema 的研究,下列何者可能不是影響因素?
(A)女性比男性更重視親密的人際關係,所以失去人際關係的機會較大
(B)因為女性對自己的外表較會出現嚴厲的自我批評
(C)女性角色讓女性使用情緒焦點因應方式面對壓力的機會較多,易陷入長時間的悲傷情緒中
(D)因為女性比男性容易遭遇較多的急性壓力事件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許多因素可以去解釋性別差異:
1. 女生比起男生來說有兩倍的可能暴露於兒童性暴力中
2. 在成人時期,女性比起男性也較有可能暴露在慢性壓力源中,譬如貧困並且負起兒童與生病家庭成員的主要照顧責任
3. 女生在社會角色中對於外在會有較多的自我批評
4. 社會角色可能會干擾
5. 暴露於兒童與慢性壓力,以及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影響,會改變HPA軸的反應,並且有生理系統會引導對壓力的反應
6. 聚焦在獲得受到同意與親密的人際關係,對於主要的失落會有強大的反應
7. 在女性當中,社會角色會促使情緒焦點的因應,在嚴重的壓力之後,會延伸悲傷心情的持續時間
(變態課本P232的box)
選擇題9:下列與「大麻對認知行為功能的負面影響」有關的敘述,何者錯誤?
A)以17 到23 歲為受試者的研究發現,吸食者的IQ 比未吸食者低4 個百分點B)長期記憶受到損害 C)影響與開車有關的複雜動作,而易導致車禍的發生
D)長期吸食者會影響其學習效果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大量使用會使情緒快速變動、注意力遲緩、想法破碎、記憶受損、時間變緩慢,極大用量會產生幻覺
對短期記憶的缺失影響特別顯著
短期使用對身體的影響包括眼睛充滿血絲和很癢、喉嚨很乾、胃口大增
選擇題10:根據Uchino 等人的研究認為,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會對健康產生良好的效果,是因為得到社會支持的當事人較容易出現健康的生活風格(lifestyles),以及:
(A) 社會支持會改變個體的認知歷程,增加問題解決的能力   (B) 社會支持會緩衝壓力的不良影響  (C) 社會支持會直接影響個體的生理歷程,而減少不健康的出現
(D)社會支持會提高個體的堅毅(hardiness)能力
-----------------------〈討論內容整理如下〉-----------------------
詳見變態第十版的p.193,中間第三段開始。
有較高社會支持的個體,更有可能有較健康的生活風格,例如,健康的吃、沒有吸煙、喝酒過量,另外一個可能是社會支持對於生理歷程有直接的影響,例如,較少社會支持和負向情緒的增加有關,這可能會影響荷爾蒙和免疫系統。事實上,心理和生理機制都會有所作用,且同時談及這兩種機制的理論,將可以更能完整的理解社會支持與健康的關聯

五、讀書會未來方向:
透過這幾個月來的讀書會,大家都了解到唸書是需要時間與內容的規劃性,加上成員彼此之間所擅長的領域不同,可以彼此學習、相輔相成,因此,讀書會仍會持續進行,之後預計會每兩-三週舉行一次(視當次的功課量),一方面abnormal psychology這本書仍有許多章節尚未導讀,此書對於增進心理學與國考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幫助,因此經過讀書會成員決定,仍會持續進行利用讀書會的形式唸書,直到心理師國考結束。
未來計畫包括:abnormal psychology這本書導讀結束,心理師國考考古題完成,更會加上許多國考指定的科目進行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