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福利與科技運用新知
出自KMU Wiki
目錄 |
[編輯] 作者簡介
1.大數據
麥爾荀伯格 Viktor Mayer-Schonberger: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並擔任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是大數據(巨量資料)領域公認的權威,寫過八本書以及上百篇專論。
庫基耶 Kenneth Cukier:《經濟學人》雜誌資料編輯,巨量資料思潮評論員,經常於《紐約時報》、《金融時報》、以及《外交事務》期刊發表財經文章。
2.Facebook非試不可的行銷術:用15招心法打造你的網路行銷通路
林達宏:現任達陣資訊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認為「只要你願意相信自己,你就可以做到!」長年耕耘於網路行銷與趨勢發展,受邀為行政院新聞局、資策會、救國團、高雄市農業局、中國生產力中心、青創會、獅子會網路行銷講師、並受邀到各大專院校演講,與知名企業內訓講師,為凡事往好處想的遊戲原創者。
3.台灣臉書效應:Facebook行銷實戰
周世惠:政大新聞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傳播碩士、史丹佛大學教育碩士。在求學和工作的歷程轉過幾個彎,擔任過電視記者六年,喜歡影音和文字,朝著接受任何寫作挑戰的內容工作者之路邁進。著有親子書《為成長做準備》、廣播傳記《懷念播音員》。
[編輯] 本書摘要
1.大數據
要回答這些問題,關鍵就在於巨量資料(俗稱大數據)。「巨量資料分析」是一門新興科技,能夠解讀和預測無數的現象,包括預測機票的價格、好萊塢新片的票房、你家裡的青少年是否未婚懷孕!也能協助診斷早產兒的健康情況,探查收入高低與幸福快樂的相關程度,幫忙規劃快遞的送貨路線、電動車的充電站應該設置在哪裡,還能用來發展自動導航的無人駕駛汽車、以及「從駕駛人的臀部形態判斷是否為車主」的防盜系統,也能夠快速進行多種語文的互譯。 巨量資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趕搭上這波新潮流,同時也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
2.Facebook非試不可的行銷術:用15招心法打造你的網路行銷通路
本書以Facebook作為行銷心法的操作案例,直接告訴你網路行銷中的「行銷要點」,讓你即使轉換網路平台,將產品置於yahoo賣場、大陸淘寶網,都能暢行無阻、創造屬於自己的通路,實現網路行銷無國界,開啟產品無限商機!
3.台灣臉書效應:Facebook行銷實戰
九位網路/行銷專家教你以小搏大,從觀念到具體作法,解答對facebook的所有疑問,最多台灣facebook應用案例、最真實的社群經營分享!不是使用手冊,不是操作步驟,這是從「知道Facebook」進階到「了解Facebook」、「使用Facebook」的必備工具書。經理人暗自納悶, Facebook除了能交朋友,跟公司的業績究竟有沒有關係?競爭對手的粉絲數不斷升高,本公司要不要急起直追?企業行銷人員心裡七上八下,又要維持官網運作,又要開粉絲專頁,在有限的資源下,這究竟是不是重複和浪費?兩者如何區分?網站經營者拿不定主意,花了工夫收集到一堆「讚」,但是,一千個「讚」能轉換成多少實質的營收? 聽過Facebook的人很多,拿Facebook來交朋友玩遊戲的人也很多,但把Facebook應用到工作上,真正去兌現「七億人的力量」的台灣企業和個人,真的不多。本書分享Facebook常識,把Facebook的威力和企業行銷需求結合起來,以數十個問題,結合九位網路行銷專家的洞見,加上許多台灣的案例,說明如何拿Facebook來做行銷、廣告和創業。
[編輯] 佳句摘錄
1.大數據
過去認為資料是靜態、靜止的,一旦完成原本蒐集的目的(例如飛機已降落、或谷歌完成了一次搜尋),便不再有用處。但現在,資料是新的商業生產原料、重要的經濟資源投入,可以創造出新形式的經濟價值。如果心態正確,就能巧妙重複運用資料,不斷帶來創新和不同的服務。只要夠謙卑、有意願、也有工具傾聽,資料就能讓種種祕密躍然眼前。
2.Facebook非試不可的行銷術:用15招心法打造你的網路行銷通路
凡事起頭難,在學習任何的知識前,我們總會經歷抗拒,因為我們正在「突破」我們的「舒適圈」,就如同我們在跑馬拉松一樣,前面的幾公里是最煎熬的,但你只要「堅持」就會如倒吃甘蔗一般,但只要放棄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又回到原來的生活。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曾說過一句話:「許多人是晚上想千條路、早上起床走原路」。既然我們要學「行銷」就要下定「決心」,我可以,你們也可以。
Facebook正當紅 可能還會繼續紅下去─企業主不可不知,台灣約每天有一千萬人上臉書,等同每10人中有逾4人每天用臉書。
- 網路行銷=網路15%VS行銷85%
(1)我的目標市場在哪裡?
(2)潛在客戶都出現在什麼地方?
(3)客戶為什麼要跟你購買產品?
(4)顧客的抗拒點是什麼?
(5)如何持續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 用十五招網路行銷要訣搞懂FB平台
(1)名氣可用—粉絲頁命名隱藏版秘技:馬克•左克柏忘記告訴你的事。
(2)不能改名字,那就用『合併』的!
(3)讓人家快速找到跟你聯繫的方式,「關於我」的注意事項。
(4)互動為王—粉絲想看的3樣東西。
(5)借力使力—沒梗時怎麼辦?
(6)紮穩馬步—SOP基本PO文流程。
(7)把對手的一舉一動納入情蒐範圍
(8)沒時間PO文怎麼辦?──善用廣告排程。
(9)粉絲暴增術—FB辦活動、增加流量(挖好康、粉絲好康、發燒王) 。
(10)seo技巧,關鍵字優化(讓你的粉絲頁登上Google、Yahoo第一頁) 。
(11)名單是鑽石—不能隨緣,更不能隨機。
(12)整合打卡與粉絲頁面,把自己的官方打卡奪回來!
(13)病毒式行銷(按讚、留言、分享)──自己記得先按讚分享。
(14)吸引潛在客戶(FB買廣告、推廣專頁、到競爭客戶粉絲頁按讚留言)
(15)粉絲頁線上商店(EZTable、MallGic魔集客、ECwid)
3.台灣臉書效應:Facebook行銷實戰
一個網路與真實不再有差距的未來,一個Facebook 效應充滿著我們四周的未來。你必須要深入了解 Facebook,因為你的生活已經在被它改變。
[編輯] 心得感想
成立本讀書會旨在瞭解兒少福利如何結合資訊科技,以及網路科技新知對兒童、青少年帶來的各種影響,不僅透過書籍的閱讀,更對相關文獻進行深入的探究。
資訊網路的迅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在台灣尤其以使用Facebook最為普遍,正如同周世惠(2014)在《台灣臉書效應:Facebook行銷實戰》中提到Facebook 效應充滿著我們的未來,我們的生活已經在被它改變。然而,Facebook雖有限制十三歲以下的兒童不得申請帳號,但仍有許多的兒童在使用,且網站裡充斥著各種色情與暴力的廣告,將對兒少身心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雖然如此,Facebook亦有可能對兒少帶來正向的影響,在曾吉男(2013)的研究中,運用了臉書同儕互評策略發現此方法確實可提升高中生英文寫作能力,研究者認為臉書唯一値得推薦之寫作教學平台,且同儕互評的方式亦可減輕批改負、擔提高學習成效。
我國兒童及少年上網情形已趨近飽和、網齡逐漸下降、每日平均上網時數為2至4小時,可知上網已成為兒童及少年每日之重要或主要活動,因此,網路言論之良窳對兒童及少年影響自甚為深遠(吳韻馨,2013)。在兒少福利方面,我們發現「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雖是我國兒少福利及施政之重要法源依據,但近幾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科技、全球化衝擊加劇與媒體環境快速變遷等等,所產生的結構性轉化,已使得全球兒童少年的成長環境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又以網路科技及全球化的影響最為深遠。
除此之外,兒童及少年正面臨網路成癮現象、網路霸凌現象嚴重、網路違法或不當言論氾濫、網路犯罪等網路使用問題(吳韻馨,2013),正因如此,如何保障兒童及少年網路科技安全權已為刻不容緩的議題。民國100年11月30日修正通過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於該法第46條訂定有關保護兒少上網安全之機制。
因應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教育、兒少福利與網路資訊的結合雖能帶來正向的影響,但兒童及青少年因為身心發展尚未成熟,若接觸到不當的網路資訊,很可能造成價值觀念的偏差,由網路受害者甚或變成加害人,因此有賴父母的關懷與良好的親子互動,陪伴兒童上網及訂定相關網路使用規範。而在相關法律的執行面上,期許政府提出具體執行方法,提供我國兒童及少年安全使用網際網路科技之環境。
[編輯] 問題討論
為保障兒童及少年網路使用安全而規管網路言論之同時,是否違反了網路使用者的言論自由?
兒童及青少年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為避免帶來不良的影響而導致價值觀的偏差,而於民國100年11月30日修正通過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於該法第46條訂定有關保護兒少上網安全之機制,但此規定侵害了網路使用者之言論自由,有違憲的疑慮。
兒少權益法第46條所定規管網路使用或網路言論之方式乃我國首次立法明訂,在執行面上或許能與先進外國立法例及實務運作接軌,參考他國網路使用行為所涉及言論自由基本權之保護規定及措施後,對兒少權益法第46條在法制面上提出修正意見,使規定在法制面上合乎憲法意旨。
如何善用Facebook做為社會工作者輸送服務的平台?
閱讀這幾本書讓我們不再受限於非營利機構運作的既有框架,而能善用現有的資訊科技平台,尤期是最流行的臉書,不僅直接做為與案主溝通的工具,也可以建立適用於網路行銷的更有效工作方法,包括產品設計、定位客戶群、行銷心法、建立粉絲頁、並與客戶建立關係等。惟相關的倫理議題則是必須再討論與注意的,例如遵守個資法的規定,避免騷擾案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