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The Beginnings of Perception
出自KMU Wiki
目錄 | 
The Beginnings of Perception
心在哪裡?
給神經照個像
- 用Golgi染色的大腦一些神經元形狀
 - 箭頭指的是神經原細胞體,細線條是樹突或軸突(示意圖見圖2.22)
 - 參照第20頁 封面
 
大腦的大結構
看東西
- 參照第22頁 figure 2.1
 
Light
- 這兒首先有光!
- 光是什麼?
 - 為什麼是光?
 - 光如何變成可見?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參照第23頁 figure 2.2
 
- 電磁光譜
- 可見光
- 紅、橙、黃、綠、藍、靛、紫
 
 - 電磁波
- gamma rays, X-rays, Ultra-violet rays, Visible light, Infrared rays, Radar, FM, TV, AM, AC circuits
 
 
 - 可見光
 
The eye and Image
- 參照第23頁 figure 2.3
 
- 眼睛
- 光學成像
- cornea, lens, pupil, retina
 
 - transduction
- receptors
- rods, cones
 
 - visual pigments
 
 - receptors
 
 - 光學成像
 
圖2.4 (p.24)說明
- 參照第24頁 figure 2.4
 
- a.光射線從20英呎以外的平行線過來
 - b.當移動物體靠近放鬆的眼睛,焦點往後移,光線具焦在眼睛後方
 - c.水晶體增加厚度,增加趨光性,以致於把焦點調節回視網膜A上
 
成像
- 其實是純物理的事
 - 1/f = 1/v +1/u
 - 所以下面的圖,由近視點(near point)可計算眼睛最短焦距
- 如:near point 20cm 眼球長度2.4cm
 - 焦距:2.26cm
- 參照第25頁 figure 2.5
 
 
 
年齡與視力
- 視力變化與年齡
- 與lens的彈性有關
 
 - 另外,與經驗與遺傳有關
- 遠視hyperopia
 - 近視myopia
- 假性
 - 軸性
 
 - far point, near point
 
 
圖2.6 (p.25)說明
- 平行光進入近視眼
- a.焦點落於視網膜之前,造成物體模糊
 - b.當光線移近眼睛直到焦點可以落在視網膜上,事也變的清晰
 - c.配戴眼鏡後,因為折射落在視網膜上,變的b和c的角度一樣
- 參照第25頁 figure 2.6
 
 
 
近視的矯正
- 假性
- 點散瞳劑
- 有效性??
 
 
 - 點散瞳劑
 - 軸性
- 帶眼鏡
 - 帶隱型眼鏡
 - LASIK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 不是所有人的適合
 
 
 
光學接受器
感光
- Transduction
- 將光線能量轉換成神經電反應
 - 是「光化學」活動
- 因為光,讓分子變化
 - 分子變化時釋出「電」
 
 
 
色素分子模型
- 參照第27頁 figure 2.8
 - 模型的水平部份只顯示視網膜上視蛋白的一小部份,頂端的小分子就是感光視網膜
 - 圖中左方顯現視網膜分子在吸收光之前的形狀,右方則是視網膜分子吸收光的樣子。
 - 形狀的改變是接收器產生電反應的一個步驟
 - Isomerize
- 同分異構
- 分子成員(就其中原子)是不變的
 - 鍵結方式改變
 - 分子中原子之鍵結方式之不同
- 能量狀態不同
 
 
 - 在視覺當中
- 變化是需要能量(尤其由受光後)
 
 
 - 同分異構
 - Hecht et al.(1942)
 
- enzyme cascade
- 進一步的推論
 - 一個色素分子異構化(Isomerization)造成酶連鎖反應(enzyme cascade)
 
 - 當一個視覺色素分子被激發,產生酶連鎖反應
 - 參照第27頁 figure 2.9
 
Distribution of receptors
- 有兩種不同接受器
- Rods / Cones
 
 - 視網膜上不同的位置
- fovea
 - peripheral retina
 
 - 參照第28頁 figure 2.10
 - 描述視網膜內的桿細胞(rods)和錐細胞(cones)
 - 圖中左方的眼睛是相對於中央凹(fovea)的位置
 - 這些位置被重複在右方的圖表內,圖中縱向的咖啡線條內沒有桿細胞和錐細胞,因為這裡是節細胞組成視神經的地方
- 盲點(blind spot)
 
 - 網膜病變
 - 參照第28頁 figure 2.11
 - 盲點
- 參照第29頁 figure 212
 - 這個地方沒有接受器,沒有感光細胞
 - 神經節離開眼球之處
 - 為何平常不察覺?
 - 如何讓自己發現她?
 
 - 「看」盲點
 - 看到不存在的線!
 - 參照第29頁 figure 2.14
 
MythBuster (Discovery)
- Episode 71: Pirate Special 海盜專輯(2007)
 - Pirates wore eyepatches to preserve night vision in one eye.
- PLAUSIBLE
 - dark adaptation!!
 
 
Dark adaptation
- 參照第30頁 figure 2.15
 - dark adaptation實驗方法
 - 圖中被固定的點,其焦點落在中央凹上,測試的光落在視網膜周圍
 - 三個暗適應曲線
- 參照第30頁 figure 1.16
 - 暗適應中的三種不同反應曲線
 - 圖中紅色:整體的表現
- 就是我們一般所感受到的
 
 - 紫色:桿狀體的表現
- 光線投射到網膜周邊(需要特殊個案)
 
 - 綠色:錐狀體的表現
- 光線投射到中央小窩
 
 
 
visual pigment regeneration
Spectral sensitivity
- Rods / Cones
- 各自在不同波長時Sensitivity不同
 
 - Sensitivity
- Threshold之到數
 
 - monochromatic light
- 單一波長之光
 
 - 參照第33頁 figure 2.18
- a.可見光和波長的閾值
 - b.光譜敏感曲線
 
 - 參照第33頁 figure 2.19
- 桿狀體與錐狀體之「相對」敏感度
 
 - Purkinje shift
- 參照第34頁 figure 2.20
 - 白天紅花較亮
 - 晚上藍花較亮
 - 可以由圖2.19(p.33)來解釋
 - 更細的Spectral sensitivity
 - 參照第34頁 figure 2.21
 
 
神經活動的「示意圖」
- 參照第35頁 figure 2.22
 
- 圖中右邊的神經元包含細胞體、樹突和一個軸突或神經纖維
 - 圖中左邊的神經元有一個細胞體接受器接收來自環境的刺激
 
知覺接受器(receptors)
神經/神經纖維
量一個神經纖維的活動
- 參照第36頁 figure 2.24
 - (a)當一條神經纖維處於休息的狀態時,在神經纖維內外有一個的電位差-70(mV),測量電位差的儀表在圖的左邊,而結果在圖的右邊
 - (b)動作電位上升階段
 - (c)動作電位下降階段
 - (d)最終回到休息狀態
 - 實驗室中
 - 參照第37頁 figure 2.25
 
在休息(靜止)狀態
- 參照第38頁 figure 2.27
 - 這個神經纖維顯示外在有高濃度的鈉,而內在有鉀。其他像是負離子氯的就沒顯示出來
 - 所以此時內部較外部為低電位
 
鈉鉀流量造成的動作電位
- 參照第38頁 figure 2.28
 - (a)當正離子鈉流入軸突內,其內在神經元變的更正向(動作電位上升階段)
 - (b)當正離子鉀流入軸突,其內在神經元變的更負向(動作電位下降階段)
 - (c)在鉀離子和鈉離子經過電極後,神經纖維回到休息狀態
 
神經纖維的反應
- 參照第37頁 figure2.26
 - (a)弱
 - (b)中等
 - (c)強
 - 增加刺激也增加頻率和神經規律性
 
突觸的傳遞(synaptic transmission)
- 參照第39頁 figure 2.29
 - (a)信號由軸突傳遞到末端的突觸
 - (b)神經衝動造成神經元的突觸囊釋放出神經傳遞物質
 - (c)神經傳遞物質在接受區結合並且在接受神經元產生電位的改變
 
去極化(depolarization)/過極化(hyperpolarization)
- 參照第40頁 figure 2.30
 - (a)興奮傳遞物質造成去極化,一種增加內在正向電位
 - (b)抑制傳遞物質造成過極化,一種在軸突內增加負向電位;內在電位必須達到閾值線才能產生動作電位
 
Action Potential
- 參照第40頁 figure 2.30
 
興奮/抑制輸入的作用
- 參照第41頁 figure 2.31
 - 興奮(E)和抑制(I)輸入一個神經元的效應。興奮和抑制輸入的數量說明那些箭頭上突觸的大小。反應電極紀錄在右邊顯示
 
Retina
- 參照第42頁 figure 2.32
 
no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 單純累加的聚合回路
 - 左邊:一個有合流的神經連結
 - 右邊:當接受器數量改變時,B神經元反應
 - cone vision / rod vision
- 參照第43頁 figure 2.34
 
 - trade off
- 參照第44頁 figure 2.35
 
 - 影響acuity的
- 參照第45頁 figure 2.36
 
 - Species differences
- 參照第45頁 figure 2.37
 
 
視覺發展
- 人類「視力」
- 因發展而有變化
- 如何測量嬰兒視力
 - 結果如何?
 
 
 - 因發展而有變化
 - 嬰兒視力測量preferential looking
- 參照第46頁 figure 2.38
 - 參照第46頁 figure 2.39
 
 - 可能原因
- 參照第47頁 figure 2.40
 
 - 請想一想
- 為何Roger看不到樹?而Ellen可以!
 - 參照第48頁 figure 2.41
 
 
Mind-Body problem
- 回到原點:心在哪裡?
 - neural correlate of consciousness (NCC)
 - easy problem
- 神經反應直接對應於(知覺)經驗
 
 - hard problem
- 生理學歴程對應於(知覺)經驗
 
 - 參照第73頁 figure 3.41
 - 回去試一試
 - 返回知覺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