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欣賞與生活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3年5月9日 (四) 14:5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一、作者簡介)
←上一個
在2013年5月9日 (四) 14:56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一、作者簡介)
下一個→
第1行: 第1行:
= 一、作者簡介 = = 一、作者簡介 =
-詹偉雄+*詹偉雄
出版過《迫力的東京》、《e呼吸》和《美學的經濟》。在自序中提到:「對我這麼一個年歲漸長的台灣ESPN世代而言,『觀賞運動』愈來愈是一種『詩意的存在』,球賽裡的每一個細節,藏著老邁身體才能朗誦的美感。 出版過《迫力的東京》、《e呼吸》和《美學的經濟》。在自序中提到:「對我這麼一個年歲漸長的台灣ESPN世代而言,『觀賞運動』愈來愈是一種『詩意的存在』,球賽裡的每一個細節,藏著老邁身體才能朗誦的美感。

在2013年5月9日 (四) 14:56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一、作者簡介

  • 詹偉雄

出版過《迫力的東京》、《e呼吸》和《美學的經濟》。在自序中提到:「對我這麼一個年歲漸長的台灣ESPN世代而言,『觀賞運動』愈來愈是一種『詩意的存在』,球賽裡的每一個細節,藏著老邁身體才能朗誦的美感。

二、本書摘要

  • 【棒球】
1.雪中的天使──西雅圖水手隊右外野手鈴木一朗
        他身著雪白球衣登場,肩上的「Mariners」四脊星隊徽隱隱閃著夜光。和十年前初登日本職棒打擊王的青澀相比,他蓄起了淺淺一層的鬍鬚,肩膀更厚實了。二○○四年下半季他每一場的出賽,西雅圖Safeco球場閃起的鎂光燈,嘩啦啦地像是落下仲夏夜最迷茫的大雪。
        二○○一年初登美國職棒大聯盟,他便擊出自一九三○年以來最多的單季二四二支安打,拿下美聯打擊王,盜壘王與例行賽MVP;二○○四年十月,在雪花般落下的鎂光燈中,他再以二六二支安打改寫美職高懸八十四年的單季最多安打紀錄,也是連續四季都二○○安的第一人。他的打擊教練,生涯三三一九支安打的名人堂成員墨利特﹝Paul Molitor﹞說:「不用對他設想防守策略,因為他可以將球打向任何一個他想要球兒去的地方。」
        是什麼心智,讓他時時都保持著地球上最會擊出安打的機率呢?「是打球的『型感』﹝form﹞吧。」他說,這十幾年來,他一直在孤寂的內心世界追隨那「理想的身體」,他的妻子福島弓子回憶:睡夢中,這個枕邊人可總是不停變換著各種姿勢,「因為任何的不平衡,他都要去矯正的啊!」當二○○○年他爭取脫離歐力士加入大聯盟之時,全日本都張大眼睛--------這個叛逆於球團、教練意旨的職人,真否能闖出一片天地?跟著他轉戰美國大城小鄉的日本共同社記者小林敬三說:他和絕大部份日本人不一樣,他勇於實現自己的夢,但這並不意味著自私,「我喜歡這樣的態度,一年跟他一齊出賽一六二場球,一點也不疲累啊。」
2.卡夫卡之K 七屆賽揚獎投手-Roger Clemens
        二○○五年七月中的明星賽前,老克二十二年職業生涯已送出四千四百二十九K,還為四個兒子都接連以「K」來取名(Koby, Kory, Kacy, Kody),這在打者比投手多的大聯盟,是可忍孰不可忍?大部分投手也不喜歡他,每年只有兩個賽揚獎配額,十九年裡老克一個人就搶走七座,連聲「歹謝」都沒有;很少有隊友讚美他,在多倫多藍鳥的一九九七~八年球季,他向球團硬要了兩個更衣室球員櫃給十一歲的Koby和九歲的Kory,父子三人還享有在天頂球場(Sky Dome)獨自練球的專屬特權。
        一九八四年進入紅襪,歷經藍鳥、洋基以迄太空人,他一頁頁改寫了大聯盟投手紀錄──包括相隔十一年拿下賽揚獎的美職第一人、最高齡拿下賽揚獎(四十二歲)、現役選手最多的兩場二十次奪三振、三三五勝、四十六場完封勝與一一七場完投。
3.霧月十八,老爹的一日 波士頓紅襪隊指定打擊-David Ortiz
        大衛‧奧提茲,這位人稱「老爹」(Big Papi)、身高一米九三、體重一百零三公斤的多明尼加大漢,在一天之內,隻手力挽了紅襪頹唐邊緣的霸業,第四場的句點式全壘打出現在凌晨一點二十二分,第五場的致勝一壘打現身在深夜十一點零一分,也因此,在這反敗為勝的謎樣系列賽裡他拿下MVP,但你可別被他賽後震耳欲聾的笑聲騙了,奧提茲的職業棒球人生,的確也是由「悲劇」開始,勉強以「鬧劇」做結。
        對紅襪的世仇──洋基帝國而言,錯過當初買下奧提茲的買賣,果真是一場由鬧劇終結的悲劇啊,而我們所有紅襪迷,都記得那大聯盟版的「霧月十八」,居然是由一個大剌剌的多明尼加莽漢,一舉戳破了美國職棒八十六年來最固若金湯的咒語……。
4.「十月先生」的派對──紐約洋基隊游擊手Derek Jeter
        翻開運動史,你會發現:摧殘一個球手人生紀錄最深的,莫過於他的羅曼史。但「定理」終究是等人來打破的,極少數的球手可以把愛情昇華成「禪」,將它變成創造紀錄的內在驅力,譬如鈴木一朗;另外則有更鳳毛麟角的天才,可以把愛情轉化成「迴轉壽司」,只消化、徜徉,而不真正親密,當它是滋潤比賽的另類賽前練習,例如洋基隊的「十月先生」──德瑞克‧基特(Derek Jeter)。
        說基特是「十月先生」,一點也不為過,自從他一九九六年由洋基隊展開大聯盟第一個完整球季起(三十六年來首位「菜鳥」先發游擊手),洋基不僅重回暌違十八年的世界大賽,拿下冠軍,而且自此年年都闖進十月季後賽,總計拿下六次美聯冠軍與四次世界大賽標旗,在這「王朝」般的二十二個季後賽系列戰裡,基特共揮出史上最高的一百三十五支安打、跑回史上次高的七十七分,於十四個系列賽揮出三成以上打擊率(其中更有七個系列戰達四成),原本早已熟悉寂寞的紐約人,立時對這位冷靜、聰慧又年輕的「幸運之神」為之全城痴狂,當然──這所謂的「全城」,既包含類似市長朱里安尼那種白髮老漢,也必定少不了影集「慾望城市」裡得見的各類熟女和美少女。
        基特能如此輕鬆地面對球場與羅曼史,得歸功於洋基七○年代老游擊手Gene Michael的調教:當基特還在小聯盟打滾時,雖已可展示過人的飛奔傳球,但肌肉緊張導致的失誤卻也等比上升,「你必須在『放鬆』(relaxing)與『失神』(careless)間,找到自己的『舒適帶』(comfort zone)」,基特確實領悟了!每當洋基教頭走上投手丘要換掉崩潰的投手,你就可看到他上前用手套來拍拍這老人家的小腹以示安慰。誰能比基特更輕鬆地面對人生──在情愛、恐懼與棒球間?
  • 【籃球】
1.Steve Nash
        馬克思、狄更斯、康德……都是奈許場間出賽旅程閱讀的作家清單,或許是因為這種思考和閱讀的習慣,奈許的眼神總保持著深邃而靜謐,從不彰顯憤怒與狂喜。他創造了「奈許主義」,將近十年受「沉悶防守」與「半場組織」綑綁的老舊NBA意識型態徹底拆解,召回了職業籃球最珍貴的靈魂──美麗與進取的得分。
2.Jason Kidd
        雖然身高不高,外線投射也稱不上準確,但是Kidd快速變換的運球和瞬間加速的能力,讓他能夠不斷的帶領隊員在對手嚴密的防守中,發掘出另一個新世界,2005年的球季,甚至累積了69場以上的大三元,至今仍無人能敵。
3.Tim Ducan
        1997年畢業入行八年以來,年年帶領馬刺打進季後賽,三度摘下總冠軍的金戒,但自從馬刺隊的元老大將大衛.羅賓遜退休後,鄧肯的球路便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或許是因為恐懼,因為年紀邁入三十大關,無法再像年輕力壯時切入籃下,而是轉攻翻身後仰式跳投。
  • 【足球】
        義大利作家、導演巴索里尼曾言:「巴西人的足球是詩(poetry),與之相比,我們僅為散文(prose)。」巴西人開始學足球,已是「現代足球」發明半世紀後的事情,這個大概是最晚學會足球的民族,卻將巴西足球發展得淋漓盡致。
        兵工廠隊亨利被讚譽為「全世界所有能踢出一場美麗球賽的球員中,最具天賦的一位」。然而天賦與傲人成績,卻也一直等到溫格教練的看重,始能展露頭角。轉換球隊的高金額交易,卻將他推向另一波低潮,直至溫格教練再次出面,協助亨利轉換球隊與球場位置、戰法,才使亨利找回自己的韻律,寫下瘋狂入球紀錄。
        法國國家隊席丹成為其陣中新領袖,靠著某種遠觀世界的從容,與安靜涵泳場上時光的能力。或許是他的穆斯林回教徒身世,與法國浪漫文化下搓揉的結果,亦或是少年歲月的滄桑,讓他學會了足球世界裡幾近絕跡的城府理性。
        捷克國家隊中場隊長帕維爾•內德華德(Pavel Nedved)總能藉著如風的雙腳,以無盡的跑動、高昂不懈的鬥志與加農砲般的射門,帶起都靈人狂野的心智。於球場下,卻堪稱是全義大利最靜謐的足球員,極少運動員如他活得如斯純粹。
        由大時代下現代足球的開端,帶出幾名足球員的傳奇:一億美金身價的Ronaldinho,以閃耀的腳尖和銳利的心智,撕裂嚴謹的系統式防守;一半人生投資家庭,另一半則奉獻無無止盡練習的內德維德;全世界所有能踢出一場美麗球賽的球員中,最具天賦的亨利。在那個年代的足球,充滿了不可控制的激情、年輕而睿智的美感,是一種完美精巧的極致藝術。
  • 【網球與高爾夫球】
  1. 透過數位曾引領風騷的網球好手來傳達網球迷人的地方,介紹其精湛球技與心理智慧甚至曾付出的努力來凸顯他們如何能在重將濟濟網球場上創造自我的輝煌及歷史,當然拿下冠軍的榮耀與喜悅對比黯然退去的無奈與遺憾也讓人看出網球場上競爭的殘酷。
  2. 歷經小低潮後的扶搖直上,高爾夫進入老虎的旋風時代,高爾夫因老虎伍茲的風光出現而注入了更動人的色彩也更為扣人心弦!

三、佳句摘錄

  • 【棒球】
  1. 「我喜歡這樣的態度,一年跟他一齊出賽一六二場球,一點也不疲累啊。」(p.47)
  2. 只有很少、有夠少的觀眾會喜歡他,他們是那種人生風雨不斷、挫敗處處,只能在夏夜裡花個十塊美金,蜷曲外野看台高深之處,與手中啤酒對看垂淚的「卡夫卡式」(Kafkaesque)城市人。(p.56)
  3. 由人生深淵陰錯陽差搭上往天堂的升降機,奧提茲的改變,更多地來自心態,而非技巧,一身加勒比海陽光,粗枝大葉的小奧並不適應西雅圖和明尼蘇達的精雕細琢,但來到一心想褪除魔咒,而任由鬍鬚和頭髮漫長,想藉著「狂野」以壓倒心中恐懼(自一九一八年以後,受貝比魯斯詛咒永適與冠軍絕緣)的波士頓紅襪,他身體內的時光機器彷彿找到了磁性發條。(p.77)
  4. 「你必須在『放鬆』(relaxing)與『失神』(careless)間,找到自己的『舒適帶』(comfort zone)。」(p.83)
  • 【籃球】
  1. 人過中年,看俠客主宰的NBA籃球賽,就彷彿回首自己荒唐不堪的青春期,那每一記蠻力的灌籃,每一道胡亂砸向籃板的罰球,都是一篇懺悔錄,告解著你年少輕狂的傲慢。(p.148)
  2. 每當這位左手怪傑準備切入,那左右晃蕩的換手運球,變速啟動的腳步,宛如Tamgo舞場的手風琴響;當他閃過稍有懸念的防守球員,像那掛著攝影機的壓克力薄翼籃板騰空之際,一頭飛張長髮四射出的透明汗珠,清晰書寫了他不可思議的飛行航線──在六到八支巨大手掌間,Manu像生魚師傅般用○.一毫米的薄刀切開那最甜美的空間。(p.160)
  • 【足球】
  1. 此際眼間雖僅餘齜牙咧嘴的守門員一人,但要論進球可能,也僅剩翟塘峽般的一線幽天角度而已,沒想到他一起腳,這皮球竟如精靈炸彈般曲射守門員靈魂而過,歐洲媒體評這球堪稱世紀末的風華絕代之作,「羅浮宮應將之納入收藏」。(p.192)
  2. 很少運動員能像他活得如此純粹,像汽車業裡的Skoda、音樂庫中的「莫爾道河」、辮子春秋裡的波西米亞……一種豪華談不上,卻深邃到有香味的國民樂派足球人生。 (p.198)
  3. 說亨利「璀璨」,是因為當今再也沒有一位足球員,可以像他那樣,用如此電光火石、帶著童話幻覺的腳尖,把兵工廠隊細膩、不紊似四重奏堆疊聲部的中場傳導球,一舉加速變奏,射入又飢又渴的球網深處,為九十分鐘壓抑著胃酸的觀眾,帶來某種滄桑、華麗而難忘的亢奮經驗。 (p.199)
  4. 他彷彿是慢動作畫面裡的卓別林,嘗試為這棵讓萬千佛羅倫斯人臣服的入球,討求一點點的寬恕。當他一出賽,綠野成了馬戲場,球兒變成了馴服的野獸,比賽,則化身為一場派對的邀請。 (p.219)
  5. 這就是巴西足球,從亞馬遜河邊的泥沼裡、由聖保羅荒涼的市街中,踩著童心玩出來的一種平民藝術;球衣背後繡著綽號、暱稱而非真實名字的巴西球星,一旦離開球場,生命便開始凋萎了… …用這麼一句蒼涼的話來總結加雲查華麗的足球人生:「他死於一種可預期的死亡— 貧窮、酗酒與孤獨」,吾人因此豁然開朗,原來巴西的足球,莫非竟是對比無常人生的一幕喜劇過門,難怪,我們這麼深深陶醉,又無邊的迷網……。(p.222)
  • 【網球與高爾夫球】
  1. 真正偉大的肢體運動,永恆地出自最靜謐、最強悍的心靈,那魚躍式的華麗救球、奔跑中的正手扣殺,不過是無畏心智的瞬間煥發而已。 (p.236)
  2. 當下人生最重要的事物,不再是那些曾想要獲得的,而是那些你正感到要失去的。(p.249)
  3. 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這感傷之深,有如搬家之際隨手翻出的黑白照片,總令人懷疑它是否沾染過某些汗、淚難分的水漬,在昨日曾經的那一片蔚藍裡。(p.250)
  4. 老虎的擊球之所以泣鬼神,靠的是某種年輕世代特有的專業愛情,耽溺於那介乎長草、沙坑、松林、水池、巨風與小白球間的恩怨情仇方程式,這種過度的癡迷,使老虎比其它當打球僅是差事的對手,更能享受大無畏的壓力。(p.259)

四、心得感想

【棒球】
  • 朱宣儒
        這本「球手之美學:運動的52個文學視角」帶給我們棒球、籃球、足球及網球等球類的明星球員的生平背景與殊榮,能在球壇留名、成為家喻戶曉的球星,一定自有的生存之道與對自己與球類的態度,以下是我看過這些球星的簡略生平及價值觀後有的心得:職業球星會透過球團、贊助、廠商的行銷,讓球星的名字遠近馳名,當大家聽到這個球星的姓名時,會聯想到的是他場上的球技、打球的態度、跟隊友球團的互動是否良好、球場下的生活,因此喜歡他或討厭他,他們的形象,都有可能深深影響任何青少年或者小孩,因此除了成績之外,似乎打球的態度與價值觀才是球星影響人們最多的地方。
        當然,一些表現亮眼的球星,常常也會扯上禁藥風波,不論是真是假,這種消息一旦傳出,不論是對當事人、球團還是球迷都會有影響,因為在這公平競爭的運動殿堂下,使用禁藥是會遭到嚴重的處罰以及輿論壓力的;在職業球場,大家是很現實的,畢竟將打球變成一種工作,除了要極力爭取表現之外,同時也要為自己的形象、球團與社會大眾負責。
        由此可見當一名職業球星沒有想像中容易,不要只是以為他們投投球、揮揮棒而已,他們除了是一個球星、是一個傳奇,也是一個榜樣、一個指標的存在。
  • 張博傑
        在這本《球手之美學》裡,作者以各種文學的角度看運動。運動,它由許多元素構成,從選手、教練、裁判、觀眾到整個比賽的環境,每一個元素都給我們精彩刺激的體驗。
        David Ortiz在2004年的American League Championship Series中幫助球隊破除了整整八十六年無法破除的魔咒,贏得了當年的世界大賽冠軍,也獲得了與冠軍系列賽的MVP,在這八十六年之中,有多少紅襪球員試圖破解魔咒,就是為了要親吻那閃耀光芒的獎杯,不過皆以失敗作結,現在David Ortiz成功了,不只為自己在生涯中加上令人稱道的一筆紀錄,在球隊中以及球迷的心中,他的地位也更加鞏固了。
        我曾有看完一場棒球比賽,過了許久,對於比賽中某些精彩刺激的投打對決依然記憶猶新的經驗,看的那當下,在整個扇形之中,會十分專注地看著投手丘到本壘板那六十點五英呎的對決,每一個細節帶來的刺激享受,當比賽結束之後,那過程中的驚險、讚嘆,二好三壞滿球數後的三振振奮人心,面對變化球大棒一揮令人快意,都讓我久久不能忘記。
        比賽的主體是選手,也就是我們看比賽的主角,對於我喜歡的選手,當他達成某項紀錄時,我會很興奮的去和別人分享,因為選手是經過多年的努力,可能是重複練習一個動作、或是不停鍛鍊自己的身體,來增加比賽時的技巧和強度,讓自己成為比賽中的焦點。運動職業生涯中,數據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看一個選手他的運動能力以及解讀比賽的能力、經驗,若一位選手的數據十分輝煌,那大致上可以肯定他的努力是成功的。
        Roger Clemens是一位能力很強的選手,不過他是屬於少數數據無人能及,但是卻鮮少人喜歡他的球員,作者以作家卡夫卡寫的小說《蛻變》比喻,主角早晨醒來發現自己變成大蟲後,寂寞、不被家人接受,甚至死後家人開心地過生活,完全沒有悲傷的感覺。幸運的是Roger Clemens有棒球,所以沒有和主角有相同悲慘的遭遇,不過經過這樣的連結,讓讀者更能體會Roger Clemens是個怎樣的選手。
        作者把那些優秀的運動員,以文學的視角一一地向我們述說,搭配以輝煌的數據,讀起來有一種文學之美感,細細去體會作者的角度、想法,會有十分不一樣的體驗。
【籃球】
  • 唐立怡
        這是一本2006年出版的書,至今已相隔了7年,書中描述的意氣風發的球員大多數仍活躍於籃球場上,但是籃球賽是殘酷的比賽殿堂,體力和球技決定了一切,當年叱咤於球場的年輕小伙子,眨眼間,十幾年便過去了,無法再施以快攻戰術,或是掌控整場比賽,球隊和球員的因應及轉型便顯得十分重要。
        其實目前似乎有許多球隊的主力球員平均年齡都已進入30歲上下,例如馬刺隊、小牛隊等等。小牛隊選擇將有些年紀的Jason Kidd交易出去,補進其它年輕候補球員,但在此季一開始主將Dirk Nowitzki受傷後,便顯現了這似乎是一個有瑕疵的決定,也令校牛隊今年無緣進入季後賽爭取第二枚總冠軍戒指。反觀馬刺隊總教練Popovich選擇讓三大老將Ginobli、Parker和Ducan輪流休息,以此延長球員的打球年限並加強板凳球員的實力與獨立性,雖然NBA協會也因此而開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就球員來說,不難發現目前年齡較長的球員大多都是在球隊上擔任一個統領的角色,打的多是中鋒或是後衛的位置,而非衝鋒陷陣的前鋒,例如Kobe也已經從早些年的一枝獨秀,開始逐漸增加助攻的能力,將得分機會讓給其他球員,但是他待在場上的時間還是十分多。
        總歸來說,若是球員到了不得不退休的年紀,卻仍然不希望和籃球脫離,或許他們可以當體育台的球評主播,效仿姚明到中國的籃球隊,或是像Jordan一樣當上山貓隊的老闆。
【足球】
  • 吳佳蓉
        廣闊如人生峻嶺的綠色草皮,能締造多少人人仰望的傳奇?100乘上50公尺的球場,又會呈現多少撼動人心的詩篇?這一切,全都得從1848年誕生的現代足球賽開始說起。
        足球,一直不是個冷僻的運動項目,幾乎全世界各角落,都存在著一大票人,為此癡狂、著迷。90分鐘的漫長考驗,11對11的捉對廝殺,每分每秒的跑動都鞭笞著體能和心智。一個停球不慎,攻守形勢便被逆轉;一個精彩的盤球過人,便可能創造新的史詩;令人目眩神迷的盤帶,叫對手眼花撩亂、吃盡苦頭;精準的角球或是傳中,便可能以帥氣的破網,贏得滿場振奮人心的掌聲。
        從小一直都是個運動迷,足球更是我必定關注的賽事之一。足球的動人之處,很大的部分來自它是以腳而非我們所慣用的手進行比賽,首次登場前的練習,可能較其他運動要來的更多,更遑論為了順暢跑動,而必須進行的體能訓練,那真是投入青春歲月、捨盡一切換得的成就。因此,當你看見拜仁締造德甲最快封王紀錄、梅西四度獲選為足球先生時,你會感受到自己活在一個充滿傳奇,榮譽和輝煌歷史交織的時代,那種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看著自由球破門的完美弧度,看著禁區外充滿爆發力的遠射,看著精密而技巧性的挑射,以及守門員一次次奮不顧身的飛撲,擋下一次次可能的逆轉或勝利,只能說,足球,不但早已超越了世俗美感的評斷,更是一種最純粹、最極致的極品藝術。
  • 林庭宇
        「球手之美學 運動的52個文學視角」寫出了運動的詩意,從其描述足球的篇章中,動用多種比擬,像是:電光火石、帶著童話幻覺的腳尖、加速變奏以射入球門…等的敘述,使足球員的技法頓時立體,而場上實況清晰地躍然於紙上。以拉威爾的音樂描繪法國足球手亨利;以電影007龐德比擬法蘭克•藍帕德;以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一書的瑪德蓮納的意象聯結對席丹的回憶。從音樂、電影、書籍各個面向的代表,使讀者快速熟悉球員特質。
        作者從賽事的角度看向球員的性格與人生,每個球員的場上表現、人生境遇各有不同。一篇篇的球員故事,讓我看到並進入球員的人生,體會平順波折。這些聚集在一片一百乘五十公尺綠色草皮上的人們,同在場上競爭,背後的故事卻迥異特別。儘管懷抱天賦才能,也要幸運遇著能識己者,才能一展長才,這是兵工廠隊亨利的人生故事。才能很重要,但並不是一切,在人生的規章裡,擁有天賦的人並不等於一位成功者,很多時候,我們的成功來自於別人的提拔與幫忙,好的能力要放在適合的地方,才有最大的效力。感謝他們能看到你的長處,並讓你有空間得以發揮,如同亨利的崛起與低潮,都仰賴溫格教練的幫助。
        對於球員而言,球場即人生,每個人擺上場的位置不同,你可能是守門員、中場球員…等,角色與角色間各有不同,無須比較,只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每個人踢球的特質也有所不同,有些技巧佳,有些總有能出人意表的臨門一腳,有些踢起球總中規中矩,優在穩定性高。重要不是去思考別人有而你沒有的天賦,而是去找到自己的踢球韻律,因為你不會成為第二個Ronaldinho,卻可以是第一的自己,這是球場上的規律,也是我從一個個故事中看到的人生定律。
網球與高爾夫球】
  • 李侑勳
        和我們一般對運動認知不同,身為觀賞者,我們很少會針對比賽或選手做深入分析,但這本書利用藝術結合文學的筆觸來描繪選手與比賽場景,時而插入獨到性的見解,因此給人的感覺變得很貼切且生動,讓我對於不同選手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作者提到網球重要的不是你眼前的對手而是你自身忍耐寂寞的強度而這也深深點醒熱愛網球的我,有時太在意對方打怎樣的球反而會使我們迷失在網球場,畢竟為每一分而失控只會讓自己更脆弱,我想必要的是與自我對話吧!專注於球的來向,在擊球當下不受外在的影響才能讓自己更投入於比賽的狀況,書中介紹的網球手也都是曾主宰網壇的箇中好手,這讓人體悟到網球史的更迭,更重要的是那份傳承的使命感和對自我的要求,山普拉斯的優雅、哲學、從容甚至是他靠意志力換來的冠軍都讓人看見這位傳奇的王者;費德勒的傳奇則持續上演著,犀利的單手反拍讓對手只能臣服與順從進而微笑地迎接勝利;莎拉波娃的冷冽與霸氣堪稱無敵,透過作者的描述,她獨有的力量和殺氣歷歷在目;曾經叛逆的火爆浪子阿格西,狂野的球風開啟他的黃金歲月,日後的跌底反彈讓人看見新生的阿格西;淑女網球神童辛吉絲,精準、流暢的身手締造了最年輕的球后與單打冠軍等紀錄。另外,說到高爾夫當然第一聯想的無疑是老虎伍茲,他具有使人屏息的魅力,每一揮杆總是想起如雷的歡呼與驚嘆,即便有過修正期的落寞,但他的成就與統治霸位是無庸置疑的。
        不管是高爾夫或是網球,透過作者細微、透徹的剖析不但有助我對各種運動知能的提升更興起我對運動的熱忱,選手的非凡之旅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在運動的天地裡沒有一定和絕對只有不斷的追求與超越!

五、問題討論

【棒球】
1.在《卡夫卡之K》中,「卡夫卡們」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提到「卡夫卡」?
        「卡夫卡們」指的應該是那些無法把自己融入到現今的資本主義社會之中,儘管已經自卑地委身在社會邊緣,卻還是被眾人嫌棄的那些人們。因為Roger Clemens有個不算快樂的童年,父母在他甫出生就離異,繼父也在他九歲就去世,「父親認同」還沒建立就終告失敗,從小在嚴峻的媽媽扶養之下,他學到意志和飢渴的力量,想要向世界討回公道,倘若他沒有棒球,那他的人生將會和《蛻變》一書中主角的遭遇一樣,和社會絕緣。
2.在《霧月十八,老爹的一日》一文中,「霧月」是幾月?為什麼以「霧月十八」為名?有什麼特別之處?
        霧月是十月,因為比賽當天剛好是十月十八號,大學問家馬克思有一本著作論述一八四八年法國巴黎革命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這書第一章的開首,「馬克思語錄」:「黑格爾在某處說過,偉大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都會發生兩次;只是他忘了加上一條但書:第一次,它以悲劇出現,第二次,它則是個鬧劇。」,作者用悲劇與鬧劇和David Ortiz的生平背景、以及2004年與洋基的世界大賽,作巧妙的運用,令人印象深刻。
3. 「十月先生」一詞的由來?
        「十月先生」的由來,是因七○、八○年代生涯擊出五百六十三支全壘打的前洋基球星傑克森(Reggie Jackson),屢次在季後賽表現突出,其中在一九七七年世界大賽第六戰,單場擊出三響砲,此系列戰共六轟,成為帶領洋基擊敗道奇封王的最大功臣,而從此獲得「十月先生」(Mr. October)的封號,演變至今,球迷也以十月先生為代表,來鼓勵季後賽表現最好的球員。
4. 禁藥對大聯盟的影響?
        MLB指出,販售可以增加運動能力的藥物給大聯盟球員,使球員破壞與大聯盟合約規定,影響比賽的完整性,也造成MLB的損失,MLB在每每有傳出球員使用禁藥後承受調查費用、收益與利潤的損失,同時也傷害聲譽、形象、策略優勢與球迷關係。
【籃球】
1.就籃球來說,目前NBA參賽球員的最大年齡是43歲的勞勃•派瑞許,那對於其他職業性的運動來說,球員的平均年齡又是如何呢?
        一般來說,無論是哪種運動,球員的年紀不會超過40歲上下,國際奧委會的講師就曾說過,奧運會的運動員平均退休能力是30多歲;一份關於東、西職棒選手體格年紀的比較中,提到平均年齡最大的美國職棒選手也是28歲多而已,但是也是有像Nolan Ryan以44歲年紀繼續比賽的球員存在。所以我想,如果身體保養維持得當,即使打到40歲仍不是問題。
        其實有很多研究已經發現說運動員的平均壽命似乎比一般人短,這可能是因為球員大多從十多歲便開始進入這塊領域,在二、三十歲達到巔峰,中間運動的強度及時間都太多,導致骨關節、心臟、大腦,在長期的比賽負擔及精神壓力下,開始產生變化,所以在這樣長時間不斷的精進自我狀況下,尤其是骨關節和韌帶的耗損也會比其他人研究,加上不斷的球員新血加入,迫使那些老將大約在三、四十歲會便會退休。
【足球】
1.作者在「Wow,Brazil! 陽光與陰影中的巴西足球」篇章中提及:「沒有人能確切解釋:為什麼英國人發明了足球,卻得靠巴西人來完美他?」巴西足球有什麼樣的特質,能讓人為他瘋狂,而這樣的特質又來自什麼背景因素呢?
        與英式足球講求前鋒、中場、後衛的協同合作相比,巴西足球靠著一位又一位的個人球星,以曼妙華麗的技巧,欺騙守方球員而得分。當個人表現凌越了團隊戰術,場場都可能顯現出乎意料的一球,精彩的寫下歷史紀錄時,比賽的精采度亦大增,讓人為之瘋狂,巴西足球擁有大膽的想像力,撕裂制式的踢球方式。
        巴西人偏好以創意、欺騙、狡猾機伶來踢足球,而且混合著臀部劇烈搖擺的森巴舞蹈意象,眾多學者指出,與巴西多國移民的混雜身世相關。足球以其爭鬥感風瀰全國,並且為了避免與高大白人球手的接觸,訓練出臀部與大腿的躲、閃、晃等欺敵動作。而巴西葡萄牙裔與印第安或黑人的基因相串連,則造就了極適合足球的特有基因。
【網球與高爾夫球】
1.內容曾提及人間裡再也沒有一種運動比網球更孤獨,你必須自己在冰冷空氣中聽到溫暖、於不語的方型網孔裡窺見成就,你如何認為呢?
        網球場的分秒與每個來回都是嚴肅的,比賽過程裡只有球與自己,必須自己擬定好策略、自己應對場上的突發狀況、自己調適心裡的起伏,因而唯有自己才是勝利與否的關鍵!
2.辛吉絲已巧勁與智慧的優雅球風為名但隨著強力網球崛起似乎慢慢不見蹤跡,你認為強力型打法和智慧型打法有什麼優缺?是否強力型選手註定有優勢呢?
        現今無論男女網壇都掀起了強力熱,排名前段也幾乎都是底線強力的選手為主,女生方面更為明顯。強力型打法能一即致勝但也可能在比賽過程耗力而導致穩定度不足;智慧型打法耐抽、能利用多變打法打亂對手節奏但也容易因招架不住而輸了比賽。各有各個好壞,或許強力成了主流,但我覺得心理素質更重要有時只要心臟夠強抗壓力夠還是能出奇制勝的!
3.書中的阿格西、伍茲都曾經歷低潮期或受過傷再復出,是什麼因素讓他們能再度成功呢?另外選手因年紀漸長而被新生代好手取代的現象是否已成職業運動中的定律?
        我覺得是他們對於自我的訓練和要求很嚴謹,甚至是對比賽抱有極大的熱情、慾望才有如此大的成就,因為使命感讓他們不斷蛻變或是走出低潮充新定位自身的價值。年齡確實是比賽必然且現實的要件之一,但還是要視運動種類而定像是些需長久且激烈跑動或高強度的運動,年齡就很殘忍啦!不過一些考驗經驗、耐心的運動,年紀較大著當然九有相對的優勢。

六、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