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Spatial Vision and Form Perception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1年10月15日 (六) 12:47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98007021 (對話 | 貢獻)
(Inverse projection problem)
←上一個
在2011年10月15日 (六) 13:29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98007021 (對話 | 貢獻)
(完形心理學)
下一個→
第29行: 第29行:
*哪些照片是同一個人? *哪些照片是同一個人?
-==完形心理學==+==The Gestalt Approach to Object Perception P.104==
-根據這些點(dot)累積創造出我們對臉的知覺的嗎?+ 
 + 
 +====完形心理學====
 +*Figure 5.9根據這些點(dot)累積創造出我們對臉的知覺的嗎?
====似動現象(Apparent Movement)==== ====似動現象(Apparent Movement)====
 +*Figure 5.10
====錯覺輪廓(Illusory Contour)==== ====錯覺輪廓(Illusory Contour)====
 +*Figure 5.11
 +
====Pragnanz==== ====Pragnanz====
 +
 +
====相似性 law of similarity==== ====相似性 law of similarity====
*身體、肢體、球桿、視線方向均相似 *身體、肢體、球桿、視線方向均相似

在2011年10月15日 (六) 13:29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知覺心理學第五講

日常所見

機器視覺

Spirit in Mars

2004-1-4 Sashimi (生魚片)

Spirit

Inverse projection problem

又稱 Inverse Optics

Figure 5.4
  • An environmental sculpture by Thomas Macaulay
  • <-從二樓陽台看

從一樓看->*

Figure 5.5
  • 找一找鉛筆和眼鏡
Figure 5.6
  • 這些人是誰?
Figure 5.7
  • 從不同角度看
Figure 5.8
  • 哪些照片是同一個人?

The Gestalt Approach to Object Perception P.104

完形心理學

  • Figure 5.9根據這些點(dot)累積創造出我們對臉的知覺的嗎?

似動現象(Apparent Movement)

  • Figure 5.10

錯覺輪廓(Illusory Contour)

  • Figure 5.11

Pragnanz

相似性 law of similarity

  • 身體、肢體、球桿、視線方向均相似

Good continuation (5.16)

好的連續效果被視為交織鏈

  • 共同區域(Common Region,圖5.18b)、

連結律(Uniform Connectedness,圖5.18c)、 以及同步發生(Synchrony,圖5.18d)

  • Common fate
  • 12張臉孔在內?

Image:Forest faces.jpg

  • 你看到什麼?
    • 知覺到的其中一個物體,另一個就成為背景

(a)實驗呈現方式 (b)當深色方塊被看成背景, 則小黑點落在小方塊邊界上 (c)當被看成中間有孔的深色方塊, 則小黑點落在黑色方塊邊界上

  • Figure ground

separation 圖形 背景分離

Gestalt law as Heuristics

Recognition by component

Non-accidental properties

  • 上面的三條線
  • 上面的兩條線

都是非偶發特性(non-accidental

properties)
  • Biederman的實驗

Nonaccidental properties

  • 6個geons的飛機
  • 3個geons的飛機

場景知覺(Gist of the Scene)

  • Mary Potter(1976)
    • 快速呈現16張複雜場景圖片,每張只呈現250毫秒。
    • 再呈現另一張測試圖片,問受試者是不是之前出現過的
    • 結果受試者都可以看得到
    • p.114 figure 5.34
  • Li Fei-Fei (2007)
    • 利用masking
    • 每張圖片呈現27到500毫秒,每張圖片呈現完之後會呈現一個mask來精確控制刺激呈現時間
    • 結果67ms 即可辨識
    • p.115 figure5.35
  • Masking
    • masking procedure
    • 抵消�persistence of vision

Global Image Feature

  • Oliva and Torralba (2001, 2006)
    • Degree of naturalness
    • Degree of openness
    • Degree of roughness
    • Degree of expansion
    • Color

參見p.115 figure 5.36

light-from-above heuristic

  • 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