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驗法第十一講:Experimental paradigms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08年12月4日 (四) 06:5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96007046 (對話 | 貢獻)
(Model 1)
←上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2020年12月2日 (三) 15:28) (編輯) (撤銷)
Sakurai (對話 | 貢獻)
(科學的態度)
 
(23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30行: 第30行:
* 四大要領(課本提的) * 四大要領(課本提的)
** Ask ** Ask
-*** 利用問卷等方法直接問受試者+*** 利用問卷等方法直接問實驗參與者
** Physiological indicator ** Physiological indicator
*** 量生理指標(會因情況變動的) *** 量生理指標(會因情況變動的)
第49行: 第49行:
* replicatable * replicatable
-** 在不同實驗室(或研究者)可以作出對等的實驗+** 在不同實驗室(或研究者)可以做出對等的實驗
** 請回想對折三次剪紙的情況 ** 請回想對折三次剪紙的情況
第58行: 第58行:
** 脈絡:不能獨立人類社會活動與歷史 ** 脈絡:不能獨立人類社會活動與歷史
** 科學的探究並非個人的獨自鑽研即可達到的,無論是同一時間點的互助合作、良性競爭,<br>抑或是累積前人努力的心血接力完成,它與人的互動息息相關 ** 科學的探究並非個人的獨自鑽研即可達到的,無論是同一時間點的互助合作、良性競爭,<br>抑或是累積前人努力的心血接力完成,它與人的互動息息相關
-* 目的:想要知道各研究對象的''真象''+* 目的:想要知道各研究對象的''真象''(這裡用「象」這個字是沿用瞎子模象的典故,而真象就是科學家摸的那個象)
** 真象:可能存在對象的規律性等 ** 真象:可能存在對象的規律性等
** 不論自然環境的運行或人類的心理現象,科學家們相信種種的現象必定存在其中的道理或規則<br>而找尋現象的規律性便為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 ** 不論自然環境的運行或人類的心理現象,科學家們相信種種的現象必定存在其中的道理或規則<br>而找尋現象的規律性便為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
第72行: 第72行:
=== 拾貝者的畫像 === === 拾貝者的畫像 ===
-''我''''不知道世人對我如何看待但我自己卻以為<br>我是在未知的真理的大海之前<br>偶遊大海之濱<br>在海濱上拾一平滑的石塊<br>或美麗的貝殼<br>引為歡喜的小孩子''''''''<br><br>'''+''我'''不知道世人對我如何看待<br />但我自己卻以為<br />我是在未知的真理的大海之前<br />偶遊大海之濱<br />在海濱上拾一平滑的石塊<br />或美麗的貝殼<br />引為歡喜的小孩子<br /><br />'''
 +<br />
 +I do not know what I may appear to the world, <br />but to myself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shore,<br />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br />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br />
 +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aac_Newton#Fame Wikipedia]
== What is Paradigms == == What is Paradigms ==
第85行: 第89行:
==== Paradigms ==== ==== Paradigms ====
-* 4種基本形式(課本作者的分類方式,第七版以前是5種) +* 4種基本形式(依照MacLin與Solso, 2008)
-** Between subjects design+** Between subject design
-** Matched subjects design+** Matched subject design
-** Within subjects design+** Within subject design
** Factorial design ** Factorial design
第105行: 第109行:
=== Model 1 === === Model 1 ===
-* Between subjects design (randomized subjects design p.81) +* Between subjects design (randomized subjects design 詳見講義表10.1)
** 又稱Independent subject design (between-group design or randomized subject design) ** 又稱Independent subject design (between-group design or randomized subject design)
-***此實驗設計所強調部分為組與組之間為相互獨立,而各組受試者並未相同(Independent、between-group)<br>也因此,為能令不同組的受試者減低其變異性,故受試者抽樣方式採用隨機抽樣分配(random assign) +***此實驗設計所強調部分為組與組之間為相互獨立,而各組實驗參與者並未相同(Independent、between-group)<br>也因此,為能令不同組的實驗參與者減低其變異性,故實驗參與者抽樣方式採用隨機抽樣分配(random assign)
**統計方法 t-test (independent t-test) **統計方法 t-test (independent t-test)
=== Model 2 === === Model 2 ===
-* Matched subject design (matched pair design p.82) +* Matched subject design (matched pair design 見講義表10.2)
-** 某一特性配對受試者+** 某一特性配對實驗參與者
** 本例中wine-tasting experience ** 本例中wine-tasting experience
** Match的目的:減少variance ** Match的目的:減少variance
-***為避免品酒經驗影響品酒後下判斷的結果,<br>因此藉實驗設計方式來減少品酒經驗此混淆變項對實驗造成的影響,<br>但若無顯著影響或是控制反倒造成其他嚴重的影響,則無須特意操弄+***為避免品酒經驗影響品酒後下判斷的結果,<br>因此藉實驗設計方式來減少品酒經驗此混淆變項對實驗造成的影響,<br>但若無顯著影響或是控制反倒造成其他嚴重的後果,諸如實驗參與者對起司的瞭解多少: )<br>則無須特意操弄其他外在變項
** 統計dependent t-test (correlated t-test) ** 統計dependent t-test (correlated t-test)
第122行: 第126行:
* Within-subject design (Repeated measure design) * Within-subject design (Repeated measure design)
-** 每一個受試者均作所有的嘗試(completely within-subject design)+** 每一個實驗參與者均作所有的嘗試(completely within-subject design)
** 目的與matched同,但confouding較少 ** 目的與matched同,但confouding較少
-* balanced sequence(順序平衡)方法很多+***利用此實驗設計便能藉由實驗參與者相同,而有效維持在相同的情境下<br>而不須擔心個體間差異所造成的品酒標準不同
-* counter balance 最簡單但組合膨脹為階乘+***但由於為每一實驗參與者做多組嘗試,恐遭遇到前者實驗影響到後組實驗的結果
-* 本例(p.84)一半A先B後,另一半B先A後+***需注意順序上的問題balanced sequence
 +** balanced sequence(順序平衡)方法很多
 +*** counter balance 最簡單但組合膨脹為階乘
 +*** 本例(講義表10.3)一半A先B後,另一半B先A後
=== Model 4 === === Model 4 ===
* Factorial design * Factorial design
-* 在本例中加入另一factor出產地 +** 在本例中加入另一factor出產地
-** Pinot Noir+*** Pinot Noir
-** Zinfandel+*** Zinfandel
-** Chardonnay+*** Chardonnay
-* 兩大分類 +***考量到或許出產地與品酒判斷具有交互作用
-** within subject+** 兩大分類
-** between subject+*** within subject
 +*** between subject
 +***亦可使用混合實驗設計,即某factor使用within subject而另一factor使用between subject
-== Confouding / Extraneous ==+== Confounding / Extraneous ==
-* Case 1 Paul (1966 在p.48) +* Case 1 Paul (1966 在第四講)
-** p.87 table5.1+** [[Image:10-1.PNG]]
* Experimental effect * Experimental effect
** Therapy ** Therapy
第148行: 第157行:
** Spontaneous remission ** Spontaneous remission
** .... ** ....
 +* Nocebo effect
 +** 『受害作用』(nocebo effect)
 +*** Nocebo是拉丁文,意思是『我將受害』(I will harm) [http://www.i850.com.tw/phm/news_view.asp?pk_id=494 許松勇 ]
 +** 當服用的藥物,吃的東西,作的動作...知道可能有不利於自己的作用時就會發生這樣不利的情況
 +*** 例如:藥物的副作用
 +**** 在藥單後寫吃藥後可能會腹脹的情況,就會有比雙盲測試時高出很多機會有腹脹的副作用發生
 +** 恰與placebo effect 相反
* Asch 的 case * Asch 的 case
-** Asch (1952, p.45) +** Asch (1952)
*** if Asch used 1 treatment group 是否可說明primary effect in impression? *** if Asch used 1 treatment group 是否可說明primary effect in impression?
*** confounding 在那裡? *** confounding 在那裡?
<br> <br>
 +
 +[[心理實驗法| 回心理實驗法目錄頁]]

當前修訂版本

目錄

[編輯] 特別補充

[編輯] Operational definition

  • Define concepts(words) by manipulation or measurement
  • How to define 『Anxiety』?
    • 焦慮?
    • 緊張?
    • 紙筆測驗?
    • 膚電反應?
    • 心跳?
    • 眼球運動?

[編輯] Why Operational Definition?

    • 心理學用語 VS 日常生活用語
      • 練習(p.41)=>期中考必考!-> 考得...
      • 創造力、攻擊、智慧、挫折、飢餓
      • .....
    • 依研究的不同各自訂定適當之操作型定義
      • 與該研究操作(operate, IV之manipulation, 環境之control.....)相關
      • 與該研究領域之共識符合


[編輯] How to define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 四大要領(課本提的)
    • Ask
      • 利用問卷等方法直接問實驗參與者
    • Physiological indicator
      • 量生理指標(會因情況變動的)
    • Biological indicator
      • 量生物指標(與基因性與官能性有關,即較不變的)
    • Empirical observation
      • 取得穩定觀察資料

[編輯] 操作型定義的可能下法

  • Anxiety
    • 如果現在要研究焦慮性格傾向與國中生定期考間的關係
      • 以性格量表之焦慮相關的量尺定義
    • 如果現在要研究情境引發的焦慮對手眼協調的影響
      • 以生理回饋儀來測量

[編輯] 下操作型定義的要領

  • replicatable
    • 在不同實驗室(或研究者)可以做出對等的實驗
    • 請回想對折三次剪紙的情況

[編輯] 科學的態度

  • 認知:科學是建立在於科學社群脈絡
    • 科學社群:各個相連的人為群體
    • 脈絡:不能獨立人類社會活動與歷史
    • 科學的探究並非個人的獨自鑽研即可達到的,無論是同一時間點的互助合作、良性競爭,
      抑或是累積前人努力的心血接力完成,它與人的互動息息相關
  • 目的:想要知道各研究對象的真象(這裡用「象」這個字是沿用瞎子模象的典故,而真象就是科學家摸的那個象)
    • 真象:可能存在對象的規律性等
    • 不論自然環境的運行或人類的心理現象,科學家們相信種種的現象必定存在其中的道理或規則
      而找尋現象的規律性便為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

[編輯] 科學家的態度

  • 謙虛:
    • 因為科學中並無永恆不變的真理
    • 真理或許存在在研究對象背後
    • 科學家想辦法逼近
    • 但似乎永遠到不了

[編輯] 拾貝者的畫像

不知道世人對我如何看待
但我自己卻以為
我是在未知的真理的大海之前
偶遊大海之濱
在海濱上拾一平滑的石塊
或美麗的貝殼
引為歡喜的小孩子


I do not know what I may appear to the world,
but to myself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from Wikipedia

[編輯] What is Paradigms

  • Experimental Paradigms(典範)
    • 實驗的「標準」模式
    • 讓其他實驗者有跡可循
    • 一種穩定收集有用資訊的方式
    • Paradigms是實驗(研究)文化的產物
    • 當然也可能變化(Paradigms shift)

[編輯] Paradigms

  • 4種基本形式(依照MacLin與Solso, 2008)
    • Between subject design
    • Matched subject design
    • Within subject design
    • Factorial design

[編輯] 品酒實驗概要

  • IV color of wine
  • DV enjoyment with 5-point scale
    • as p.80
  • Potential control problems
    • Temperature
    • Lighting
    • Sequence
    • Subject experience
    • Ambience and peer influence

[編輯] Model 1

  • Between subjects design (randomized subjects design 詳見講義表10.1)
    • 又稱Independent subject design (between-group design or randomized subject design)
      • 此實驗設計所強調部分為組與組之間為相互獨立,而各組實驗參與者並未相同(Independent、between-group)
        也因此,為能令不同組的實驗參與者減低其變異性,故實驗參與者抽樣方式採用隨機抽樣分配(random assign)
    • 統計方法 t-test (independent t-test)

[編輯] Model 2

  • Matched subject design (matched pair design 見講義表10.2)
    • 某一特性配對實驗參與者
    • 本例中wine-tasting experience
    • Match的目的:減少variance
      • 為避免品酒經驗影響品酒後下判斷的結果,
        因此藉實驗設計方式來減少品酒經驗此混淆變項對實驗造成的影響,
        但若無顯著影響或是控制反倒造成其他嚴重的後果,諸如實驗參與者對起司的瞭解多少: )
        則無須特意操弄其他外在變項
    • 統計dependent t-test (correlated t-test)

[編輯] Model 3

  • Within-subject design (Repeated measure design)
    • 每一個實驗參與者均作所有的嘗試(completely within-subject design)
    • 目的與matched同,但confouding較少
      • 利用此實驗設計便能藉由實驗參與者相同,而有效維持在相同的情境下
        而不須擔心個體間差異所造成的品酒標準不同
      • 但由於為每一實驗參與者做多組嘗試,恐遭遇到前者實驗影響到後組實驗的結果
      • 需注意順序上的問題balanced sequence
    • balanced sequence(順序平衡)方法很多
      • counter balance 最簡單但組合膨脹為階乘
      • 本例(講義表10.3)一半A先B後,另一半B先A後

[編輯] Model 4

  • Factorial design
    • 在本例中加入另一factor出產地
      • Pinot Noir
      • Zinfandel
      • Chardonnay
      • 考量到或許出產地與品酒判斷具有交互作用
    • 兩大分類
      • within subject
      • between subject
      • 亦可使用混合實驗設計,即某factor使用within subject而另一factor使用between subject

[編輯] Confounding / Extraneous

  • Case 1 Paul (1966 在第四講)
    • Image:10-1.PNG
  • Experimental effect
    • Therapy
    • Placebo
    • Spontaneous remission
    • ....
  • Nocebo effect
    • 『受害作用』(nocebo effect)
      • Nocebo是拉丁文,意思是『我將受害』(I will harm) 許松勇
    • 當服用的藥物,吃的東西,作的動作...知道可能有不利於自己的作用時就會發生這樣不利的情況
      • 例如:藥物的副作用
        • 在藥單後寫吃藥後可能會腹脹的情況,就會有比雙盲測試時高出很多機會有腹脹的副作用發生
    • 恰與placebo effect 相反
  • Asch 的 case
    • Asch (1952)
      • if Asch used 1 treatment group 是否可說明primary effect in impression?
      • confounding 在那裡?


回心理實驗法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