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驗法下學期同學上台順序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08年4月18日 (五) 12:4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Sakurai (對話 | 貢獻)

←上一個
在2008年4月25日 (五) 00:37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Zzadjin (對話 | 貢獻)

下一個→
第63行: 第63行:
=== A班實況: === === A班實況: ===
-<br>+<br>紀錄者公假。
=== B班實況: === === B班實況: ===

在2008年4月25日 (五) 00:37所做的修訂版本

以下各組名單依上台前後順序排列,上課實況記錄A班由(zzadjin)負責,B班由(請填ID)負責。

目錄

刻苦耐勞組

2008年3月21日

A班實況:

【同學提問部分】
  • 實驗相關:

1. 巴南效應評分解釋的來源?
Ans:由仿間心測與星座特質等類似常用語構成十八個不同的解釋。
2. 整體實驗時間長短?
Ans:第一階段約三十分鐘,第二階段在一星期左右完成結果。
3. 兩種不同結果的敘述正負向比例是否影響了巴南解釋大於真實解釋這樣的結果?
Ans:這是我們目前仍需要討論的部分。
4: 在第二階段的實驗材料中,並沒有提供真實效應的短文,是否會因此造成實驗結果的偏差?
Ans:因提示作用效應不大。
5: 在第二階段中,是否確定受試者了解巴南效應?
Ans:在閱讀完短文後會詢問受試者,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則會重新解釋。
6. 實驗對象均為大學部學生,是否能夠將此結論推論至涵蓋更大的母群?
Ans:由於使用的 16PF 為大專版本,因此實驗對象有其侷限性。
7. 測驗工具的選擇為何使用卡氏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
Ans:取得比較容易,且測驗難度適中。
8. 實驗對象是否曾經施測過 16PF?是否會影響實驗結果?
Ans:受試者的部分,採隨機處理以平衡這方面誤差。
9. 自評量表為何使用六點量表?而不使用其他量表?
Ans:前測時曾使用五點量表,但因統計上結果使得測驗有效性判斷不易,故改用六點量表避免此狀況,期望有較明顯的結果。
10. 測驗題數是否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Ans:並無差異。

  • 文獻探討與實驗目的和假設:

1. 在文獻回顧的部分,已經有巴南效應大於提示作用的實驗結果,可是卻又提出提示作用會降低受試者對巴南解釋所評定的有效性分數?兩者好像已經有衝突了?
Ans:這是我們該檢討的部分。

【老師回饋部分】

1. 在回答台下同學的問題時,除了主答的同學外,其餘同組的同學也可以盡量補充回答。
2. 台上表現的部分,除了解釋清楚,例如條列式的方式外,投影片的字體大小也要注意。若有統計圖片需要呈現也需要注意呈現的方式對於實驗中材料的使用,也可將實際的內容放上投影片,但需要注意呈現出來的比例大小。
3. 注意報告的時間以及投影片的數量控制。避免過多過少的情況。
4. 台下的同學在發問的時候,或者聆聽報告的時候,可以注意投影片的編號,在發問時若有需要可以直接從投影片中討論,可使得問題內容更明顯。

B班實況:

【老師回饋部分】
1. 投影片的量可以在稍稍增加一點。
2. 希望各組可以在報告之前先預演,多加練習。
3. 投影片可以提供同學問一些「好問題」的線索,例如:統計結果的部分,有些是顯著、有些是接近顯著。
4. 台上的動態示範不錯,但希望如問卷、指導語部分能夠打在投影片上,用掃描的話字太小。

【同學提問部分】
1. 提示作用效果不顯著的原因:
(1) 是否確認受試者之前有無接觸過巴南效應,因為巴南效應來自星座專欄,是否受試者之前已接觸過?
Ans:沒有做確認,因為受試者的部分我們採隨機處理以平衡這方面的誤差。
(2) 前面有提到巴南效應偏正向受試者比較容易接受,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受試者16PF的測驗偏負向,而巴南效應偏中性而使結果不顯著。
Ans:真實結果偏負向而影響到巴南效應的關係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實驗探討。
(3) 在提示效果不成功的原因裡,有一項操弄不成功是指?
Ans:是指我們有效性的操作型定義下的不夠好,我們期望有提示作用後受試者能夠察覺巴南的描述有效性低,若為真實描述有效性較高,但無法確定受試者確定是否受試者瞭解此定義,可能受試者還是以符不符合來評定描述。
(4) 實驗結果受試者者的真實結果偏負向,而真實結果偏正向,而根據文獻受試者傾向選正向的特質,若將巴南效果編制傾向負向,是否會改變不顯著的結果?
Ans:我們對受試者下的操作型定義是有效性,是請他們判斷句子是否是來自他們測驗結果而得,而不是判斷符不符合的程度。

2. 對實驗的澄清:
(1) 為何採用16PF做為工具,而不使用其他心理測驗?
Ans:這是目前我們得到比較方便,且小樺老師願意借我們的測驗。
(2) 在第二階段會寫出他們的個人特質,七到十個特質和巴南效應,是針對每個人設計不同的題目嗎?還是每個人都一樣?
Ans:在真實部分針對個人實際測驗的結果,而巴南效應是所有人都相同但排序隨機。
(3) 前測時採五點量表,為什麼測驗的時候改為六點量表。
Ans:因為前測時發現測驗結果都傾向於3分,為了要瞭解受試者對測驗的有效性高或低,故改為六點量表。
(4) 怎麼確定實驗中自己編制的巴南效應題目有效果?
Ans:因為最早的巴南文獻提到是根據星座專欄改編的巴南特質,而我們上網去找星座專欄改編成巴南特質,而根據前測結果發現受試者普遍相信我們所編制的巴南特質。
(5) 文獻的部分有提到,受試者即使知道巴南效應的效果也會去相信,那為什麼你們會認為給提示效過之後會有差異?
Ans:因為文獻上提到的是正向的巴南特質,而我們實驗不是採用純正向,也有一些是非正向,我們想探討是不是非正向的部分也會有影響。
(6) 實驗請受試者針對真實結果和巴南效應進行有效性評分,請問有效評分是指這個敘述是不是符合自己得個性嗎?指導語這樣子說的話,會不會只是單純請受試者判斷那個句子是巴南那個不是,而不是針對他的有效性來評分?而受試者做了16PF,重點應放在判斷敘述句符不符合自己的描述,而不是告訴受試者結果,再來讓受試者判斷那個是巴南那個不是。
Ans:指導語-你若認為該敘述是根據妳所進行的測驗分析而得的結果。我們所操弄的是提示作用的變項,我們想探討受試者有無看巴南解釋。而判斷是否為巴南是我們所要操弄的變項,而這樣的實驗程序也有可能影響到實驗結果,對於那些模糊的句子是否還是會傾向於相信是自己測驗所得的結果,對此來做有效性的評分。至於這樣的實驗程序是否影響可能需更進一步討論。
(7) 請問你們所編制的巴南測驗中,是有正向也有負向,還是同一題包含正向和負向?
Ans:因為文獻有提到受試者傾向會去相信正向的巴南特質,所以我們在一個句子中有正有負,沒有特別的偏向。



3. 對實驗的建議
4. 一般人會認為女生較男生會去看星座,此次的實驗性別也是一半一半,當初有沒有考慮把性別當作事變項來操弄呢?
Ans:當初沒有規劃分性別來操弄,所以此次測驗目前沒辦法探討。
5. 若僅是探討提示作用對受試者判別是否為巴南,而要排除符不符合,則不應在前面採16PF,因為根據16PF的結果來判別很難排除符不符合的因素。若探討的不是符合性話,建議採用巴南句子和非巴南的句子,讓受試者勾選是否即可。


幸福佳婷裡有灰色糖...

2008年3月28日

A班實況:


紀錄者公假。

B班實況:



心實活動組

2008年4月11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


少了意仁組

2008年4月25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


如來佛組

2008年5月2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


瑞可那一組

2008年5月9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


我愛腫子

我愛腫子讀書會之成果報告期初報告



2008年5月16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


(請填組名)

2008年5月23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


I'm 殺組

2008年5月30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


psycho@ Leipzig

2008年6月6 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


(學長組)

2008年6月13日

A班實況:


B班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