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光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1年4月26日 (二) 00:40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Jane621 (對話 | 貢獻)
('''第一章、心理學、歷史和科學''')
←上一個
在2011年4月26日 (二) 00:5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98007019 (對話 | 貢獻)
(幸福哲學)
下一個→
第9行: 第9行:
= 亞里士多德之後的哲學 = = 亞里士多德之後的哲學 =
-= 幸福哲學 =+== 幸福哲學 ==
 + 
 + 傳統上,我們將古希臘時期與後來的希臘時期與羅馬時期劃分開來。希臘時期是一個動盪的時代,經歷亞歷山大帝國的盛世與分裂,以及羅馬帝國的長治久安,這都取代了古希臘小型城邦「小國寡民」式的小型世界。大帝國的統一帶來了思想上密集的交流,各地學者、藝術家、天文學家、數學家等,其人或其著述都在當時匯流於亞歷山大城,而這也間接影響哲學家們思考的層面。在這些年間,人們從追求形而上的哲學思想,由於時代的動盪與思想的交會,轉而追求現實的、充滿不定與變化的世界。哲學家們追求著一種有限的幸福,試圖在紛亂的時代中找尋立身安命之處,一個幸福之所。因此在這個追求幸福的時代,便發展出許多相關的哲學思想。
 + 
 +== 伊比鳩魯學派 ==
 + 
 + 伊比鳩魯學派是以伊比鳩魯的學說為基礎,創建於B.C.307。伊比鳩魯對快樂的闡述,在於他強調逃避痛苦遠比積極追求快樂來得更為高遠見地,更加適合。他的這番理論也告訴我們,依賴人生的快樂會在快樂喪失時獲得痛苦。就該時代而言,此不嘗是一個追求幸福方式。
 + 
 +== 犬儒學派 ==
 + 
 + 犬儒學派否定社會與文明的發展與帶來的成果,它也蔑視社會習俗,它認為社會的行為充滿偽善、包括貪婪、忌妒與仇恨。它們覺得人應該回到自然、回到簡樸生活、回到那種不受規範限制的日子。犬儒學者相信,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建立在稍縱即逝的外部環境的優勢。每人都可以獲得幸福,而且一旦擁有,就絕對不會再失去。人不須擔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擔心別人的痛苦。
 + 
 +== 懷疑主義 ==
 + 
 + 懷疑主義是一個與追求幸福相關但卻更為理智的運動,由愛利斯的皮浪所創立。懷疑主義者如柏拉圖一樣,懷疑感官知覺,但他們卻也不相信柏拉圖的形式世界。他們堅持認為,人們可以在經驗的基礎上推得一般的結論,但是新的經驗是可以推翻舊有錯誤的結論。他們相信,受到責難是一件痛苦的經驗,所以他們主張人們不應該接受一般的結論,以此避免錯誤帶來的經驗。
=第三章、靈性與個人主義-中世紀和文藝復興= =第三章、靈性與個人主義-中世紀和文藝復興=

在2011年4月26日 (二) 00:53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閱讀動機

希望能夠藉由了解整個心理學的發展歷史脈絡,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而不單單只是看懂教科書上零散的區塊,希望能夠透過這本"心理學史",結合現下所學成一個完整的心理學。另外,也希望能藉由這次的讀書會,讓成員有更多練習上台報告,培養自己臺風的機會, 希冀能藉此學著在講台上,精確地表達自己。

第一章、心理學、歷史和科學

第二章、古典的世界-哲學、科學和心理學的起源

在談心理學史之前,免不了要先談古代最初的哲學發展,這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亞里士多德之後的哲學

幸福哲學

  傳統上,我們將古希臘時期與後來的希臘時期與羅馬時期劃分開來。希臘時期是一個動盪的時代,經歷亞歷山大帝國的盛世與分裂,以及羅馬帝國的長治久安,這都取代了古希臘小型城邦「小國寡民」式的小型世界。大帝國的統一帶來了思想上密集的交流,各地學者、藝術家、天文學家、數學家等,其人或其著述都在當時匯流於亞歷山大城,而這也間接影響哲學家們思考的層面。在這些年間,人們從追求形而上的哲學思想,由於時代的動盪與思想的交會,轉而追求現實的、充滿不定與變化的世界。哲學家們追求著一種有限的幸福,試圖在紛亂的時代中找尋立身安命之處,一個幸福之所。因此在這個追求幸福的時代,便發展出許多相關的哲學思想。

伊比鳩魯學派

  伊比鳩魯學派是以伊比鳩魯的學說為基礎,創建於B.C.307。伊比鳩魯對快樂的闡述,在於他強調逃避痛苦遠比積極追求快樂來得更為高遠見地,更加適合。他的這番理論也告訴我們,依賴人生的快樂會在快樂喪失時獲得痛苦。就該時代而言,此不嘗是一個追求幸福方式。

犬儒學派

  犬儒學派否定社會與文明的發展與帶來的成果,它也蔑視社會習俗,它認為社會的行為充滿偽善、包括貪婪、忌妒與仇恨。它們覺得人應該回到自然、回到簡樸生活、回到那種不受規範限制的日子。犬儒學者相信,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建立在稍縱即逝的外部環境的優勢。每人都可以獲得幸福,而且一旦擁有,就絕對不會再失去。人不須擔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擔心別人的痛苦。

懷疑主義

  懷疑主義是一個與追求幸福相關但卻更為理智的運動,由愛利斯的皮浪所創立。懷疑主義者如柏拉圖一樣,懷疑感官知覺,但他們卻也不相信柏拉圖的形式世界。他們堅持認為,人們可以在經驗的基礎上推得一般的結論,但是新的經驗是可以推翻舊有錯誤的結論。他們相信,受到責難是一件痛苦的經驗,所以他們主張人們不應該接受一般的結論,以此避免錯誤帶來的經驗。

第三章、靈性與個人主義-中世紀和文藝復興

中世紀:

中世紀是形成我們現代世界的熔爐。此時期標誌著立憲民主、浪漫主義愛情、個人主義和實驗科學的開始


文藝復興:

1.第一個自我意識的近代時期

2.學習和學問脫離教會的限制(涉及人性本質和需要而非上帝本質和需要)


從古典到中世紀:中世紀早期(476-1000)

中世紀的背景《社會的性質》

中世紀早期

雖然傳統上把古典文明的終結日定為公元476年,但是關於中世紀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卻始於第三世紀末和第四世紀的羅馬帝國時期。

●經濟衰退,小農逐漸成為農奴,地方自治導向封建主義

●易貨經濟→貨幣經濟(自由)

●交通中斷、人口下降

●中世紀早期=黑暗時代 ( Dark Ages )

●雖然創造性思想衰落,但是理智的發展時期仍然存在

  最為顯著的是「查理曼大地的卡羅林王朝—文藝復興」
  (非15-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

●技術進步時期(重型耕犁、近代馬具)

中世紀盛期

●經濟和人口又開始增長

●是個創造時期

●羅馬式、哥德式教堂被建設起

●現代政治形式正在發展(英國)

●浪漫主義愛情的概念和對個性的興趣正在發展

●(公元1277-1350)民族主義興起(初生國家之間戰爭、教會教條主義嚴重)

●(公元1348-1350)黑死病(Black Death)→ 1/3西歐人死亡→黑爾稱「封閉的歐洲」


中世紀的背景《中世紀的精神之形態》

●哲學在基督教信仰的背景下被加以探討和實行。

●中世紀的人性

擺脫痛苦和混亂→透過內省認識上天和靈魂

●中世紀的人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找到了象徵

新柏拉圖主義→ 一切事物都是上帝這一無形世界的象徵

●思想家把心靈或世界看作是認識不可見上蒼的線索

●中世紀追求一切知識的整體綜合(知識+傳統+信仰)

●中世紀後期信仰的思想與理性觀察的思想被劃分→科學與哲學從神學中獨立

●中世紀的心靈到處都有階級

●擁有文化被認為是維護教會(有文化的人→牧師)

●中世紀後期革命性發展→聖經被翻譯

●十二世紀文藝復興教堂附設學校→大學(有思想家)

●猶太教徒和回教徒保存和翻譯了希臘哲學家的著作豐富了歐洲基督教世界的知識

●回教思想家也對數學和科學有貢獻

●猶太教和回教中間保守者發現自由探討哲學過於危險,以致不能揭示能夠容忍的真理


回教官能心理學

官能心理學(Faculty Psychology) 」: 心理學上古老的觀念,起於西方古老的希臘,盛行於十八世紀,直到現代,仍可發現此一古老觀念留傳下來的影響。按官能心理學的基本觀點,人類的心係由許多官能所組成,諸如意識、感情、知覺、想像、記憶、推理、意詩、注意等,均屬人心中的重要官能。各種官能本來是分立的,如經訓練,數種官能彼此配合即產生各種心理活動。此一觀念被教育家所利用,EX.以幾何訓練人思考推理,以拉丁文訓練人的記憶…等


●認識自身靈魂的人,認識其造物主

●內省心理學→哲學家為認識上帝而內窺自己靈魂

●自然主義官能心理學源於新柏拉圖主義並取代之 (結合亞里士多德的心理學和晚期羅馬及回教的醫學)

●內部心智(inward wits)或內在感官被認為是存在鏈(chain of being)上軀體與靈魂之間的轉運點

●亞里士多德曾提出三種官能:共同感官、想像、記憶

●伊本‧西那提出一種規範化,具有七種官能的表列→新柏拉圖主義的層級,從感官到神性理智的官能(以下)

Image:伊本●西那的官能心理學.jpg

《植物性靈魂vegetative soul》:植物性靈魂掌管著一切有生命物體的繁殖、成長和滋養。

《易感性靈魂sensitive soul》:

外部感官包含外在或肉體的感官(最低水平)

內在感官或心理官能,它們處在我們的動物性質與天使性質之間的邊界上。

*共同感覺:接受、聯合及意識由感官知覺到外在事物的不同品質。

*保留的想像:保留在心靈中,以供進一步思考或以後的回憶。

*綜合的動物想像&綜合的人類想像:負責主動地、創造性地運用心理意象,因為他們透過保留的想像把保留的意象聯繫在一起。

*估計:它是一種對外在客體的意象,進行判斷的自然本能。

*記憶:貯存著估計的直覺。這些直覺不是易感覺的客體特性

*回憶:是繼後回想這些直覺的能力。

《理性靈魂》:

●低級的實踐理智涉及日常事務。它調節身體的運作,維持良好的行為,保護沉思理智。

●沉思理智的實現是從特殊的感覺經驗中抽象出來的一般概念。

●亞里士多德:主動理智vs.被動理智

人類靈魂的沉思理智是完全被動的,蘊含著知識的潛 力,它是透過主動理智或「動因理智」實現的。

●一個獨立的動因理智學說是非基督教的,透過回教哲學家帶入歐洲,結束中世紀盛期的理智危機


中世紀文明時期:中世紀盛期(1000-1300)

大眾文化

中世紀背景下的「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不是指現代意義上的大眾文化,而是在受過教育的神職社會和世俗社會哩,皆存在的一種大眾的本土文學和一套常識觀念,被認為是一種有限的「大眾文化」。


大眾文化《婦女、性和浪漫之情》

●基督教早期→婦女完全參與宗教

●中世紀基督教並沒有創造厭女癥(misgyny),但而後隨著吸收古典文化的同時,也吸收羅馬時代的厭女症和柏拉圖式的對肉慾快樂的厭惡。

●歐洲反女性主義(antifeminist)→羅馬時代→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曾認為女嬰蒙受一種生來的缺陷→

基督教:

婦女←→犯罪和誘惑之基礎的性慾

普通婦女(處女&母親)←→精神分裂症

●中世紀的基督教把性的一切形式看作是罪大惡絕。


●純潔的聖母瑪利亞v.s妖媚的夏娃→兩極化態度 ●反應: 1.積極參加異教徒運動〈擁有權力〉

2.浪漫之情問世〈歌頌異教愛神-維納斯〉 ●愛情:形成一切持久的兩性關係的基礎

●浪漫之情〈以個人感情關係而非指定的地位為基礎的〉→削弱中世紀社會社團的基礎

個性的成長

●中世紀欠缺個體概念

→此欠缺是新柏拉圖主義「時代精神」〈Zeitgeist〉:每個人的理性心靈只是一種本質〈人性〉,而非具有

獨特特性

●19世紀,對個別差異有系統的興趣

→倫理學:一種行動無所謂對錯;對或錯的東西是行動背後的意圖〈阿爾貝拉〉


→秘密主義:強調禮拜者對上帝的個人關係,最終達到個體自身與上帝之間一種私密的直接交流

基督教的官能心理學

※聖鮑拉文多拉〈保守-柏拉圖&奧古斯丁學派〉

●靈魂和軀體的二元論之柏拉圖觀點

●靈魂:

→與軀體聯合起來,靈魂具有外部世界的知識〈透過對個別物體的經驗進行抽象化來建立概念〉

→知識泉源-內省〈introspection〉,就可以發現照耀在靈魂上的上帝意象

●區分了四種精神官能:植物性官能、易感性官能、理智、意志。


※阿奎那〈調和自然主義&教會的教導〉

●理性只能認識世界而不是上帝。上帝只有透過他在世界的工作進行推斷,才能被認識

●後者將其關於理性與信仰的區分推為合乎邏輯的結論→衝破神學,誕生科學。

●提煉和擴展心靈圖解,大多數新觀點是自我解釋〈self-explanatory〉

●估計官能v.s慾望官能〈阿奎那有兩種估計〉

→固有的估計〈estimation proper〉,為動物所特有,且不受意志控制。

→思慮〈cogitava〉,受理性控制,只在人類才能找到

●採取經驗主義〈consistent empiricism〉,如果沒有內在的觀念,人類心靈所能具有的直接認識,

僅僅是那些曾經在各種感官中存在的東西

中世紀後期、文藝復興和基督教改革運動〈1300~1600〉

中世紀綜合的解體

●14世紀,經濟蕭條&黑死病 →人民憤世嫉俗、悲觀失望 而開始認為人類不能以統一的術語找到對世界的全面解釋,且人們開始承認人的理性是有侷限性的

經驗主義的復興

●奧卡姆恢復經驗主義〈知識的檢驗取決於直觀的認知〉

●宣稱知識始於直觀認知〈intuitive cognition〉

→對世界上的某事物直接的、可靠的了解。理智不限於僅認識抽象的意象,首先認識的是事物及其特性。還產生 有關真理和謬誤的知識


→發展到普遍概念的抽象認知〈abstractive cognition〉

●靈魂沒有意志或理智的官能〈官能是某種心理活動的名稱〉

●意志:用意志活動來描述靈魂

●理智:用思維活動描述靈魂

●心靈觀:概念是習得的習慣,觀念來自經驗;習慣是心理概念而非軀體反應。

●心靈是依賴於軀體並會死亡的實體,不朽靈魂的知識僅來自信仰→削弱神學,助於科學形成

分析和理性的侷限性

●奧卡姆時代之後,哲學家必須證明如何在不涉及上帝或形式的前提下來區分知識&意見

●透過區分理性和信仰,將人類的認識限於今世而非來世→奧卡姆摧毀了神學

●尼古拉:

知識是以經驗為根據的,而最好的知識是與經驗保持最近的知識;拒絕藉由神的干預而使人們維持錯覺的可能性,且將知識建立在任何顯現的事物都是真實的

近代科學的中世紀基礎

●科學知識取代宗教成為一切知識的典範

→唯科學主義〈scientism〉

→研究現象而非神之心靈

→科學革命重建人類對自我和世界的形象

心得感想

組員 林莉蓁:讀書會第一次的開始,我們主要是要上台向各個組員說明及分享自己所看的內容,心情真的很緊張也有點小壓力,在看完大家整體的報告後,仔細思考後覺得自己要的表現仍需加強,不過,因透過這樣報告的過程中可以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裡,也學習到不同組員在報告時的優點,讓自己能夠朝著改進的方向前進,此外,也希望之後再討論時能越加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