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驗法第六講:Basic of control

出自KMU 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asic of Control and Factorial Design
心理實驗法一百零一學年度第五講
前面幾張省略(因為與上一講重復)



目錄

[隱藏]

[編輯] Case Study 1

  • 靈異觀點
    • 不知同學們多少相信靈異事件?
    • 靈異故事先天讓人相信?
    • 是先給於暗示有效?
    • 還是後給於解釋有效?


  • 王震武與林文瑛(2005)
    • IV 預測、解釋、控制
    • DV 靈異觀點接受度


  • Case Study 1 cont.
    • 二十二歲的陳小姐一向體弱多病。


不久前,她到某山區去探望一位長輩,回來就病倒了。她的症狀是,時常發燒,臉色蒼白,睡覺時囈語連連。 經過徹底檢查之後,醫生也找不出明顯的病因。


  • Case Study 1 cont. 2
    • 操弄
      • 預測(暗示)在文章之前加,例如:
        • 曾有一位法師說,她的陰氣較重,容易遇到「不乾淨的東西」,因此身體狀況較差。
      • 解釋(事後)在文章之後加,例如:
        • 朋友們帶她去某寺廟拜拜,該廟的法師 說,陳小姐的陰氣較重,容易遇到「不乾淨的東西」,這趟山區之行正好讓她遇上了,所以才會生病。
      • 控制組,只有案例
    • 結果
      • 預測、解釋均比控制組更相信靈異,但預測與解釋間沒有差異


  • Case Study 1 cont. 3
    • 控制組的作用
      • 如果沒有控制組
      • 預測與解釋一樣
        • 那學生到底信不信靈異觀點??
    • Control group的作用
      • 顯示自然狀態
      • 基準線(base line)


[編輯] Control

  • 是心理學實驗(以及各種研究)中最重要的議題
  • 也是最難處理的問題
  • 也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 所以 以後會重復這個地方


[編輯] Case Study 2

  • Paul (1966) speech phobia的治療
  • 分四組(共67人)
    • 接受behavior therapy(15人)
    • 接受insight therapy(15人)
    • 吃無害也無效的藥丸(15人)
    • 未接受任何治療(control 22人)
  • DV
    • 四位clinical psychologist(不知情)之前後測差異
  • 結果
    • Behavior 進步 100%
    • Insight 進步 60%
    • Pills 進步 73%
    • Control 進步 32%
  • 第三組稱為
    • Placebo control group
  • 所吃的藥稱為
    • Placebo pills
  • 所呈現的效果為
    • Placebo effects
  • Experimenter Bias
    • 前面的實驗
      • 如果打分者知道所評分對象接受了什麼治療...
    • Scorer's bias
      • 韓國裁判?
    • 如何避免?
    • Blind control
    • Single blind
    • Double blind
  • Case Study 3
  • Rosenthal and Fode (1963)
    • 告知學生
      • 一組老鼠為maze-bright
      • 另一組老鼠為maze-dull
    • 結果
      • Maze-bright的老鼠表現遠較maze-dull為佳
      • 其實兩組老鼠由同一種老鼠中隨機抽取


[編輯] Within-subject

  • Between-subject design
    • Group A Experimental condition Measure
    • Group B Control condition Measure
  • Within-subject design
    • Subject A->experimental condition1 + experimental condition2 +......

[編輯] Within的好處

  • 減少subject數量
  • 可以不必考慮實驗組與控制組之環境是否相同
  • 較易顯著(統計上)


[編輯] Case Study 4

Image:5-1.gif

  • 杜韋莉與櫻井(2009)
    • 單眼可見遮蔽線索對於雙眼立體視覺的影響
    • 材料:錯覺輪廓
    • 呈現方式:雙眼分離呈現 (dichoptic presentation)
    • 關鍵想法及概念
      • 雙眼立體視覺
        • 雙眼像差(binocular disparity)
      • 單眼立體線索
        • 圖畫線索(pictorial cues)
  • Case Study 4 cont.
    • 實驗設計
      • 2 X 2 X 2 完全受試者內多因子設計(多因子設計是什麼下一次再說)
      • 獨變項:有無單眼可見遮蔽線索、圖形類別、像差(正負)
      • 依變項:實驗參與者判斷錯覺輪廓上浮或下沉
      • 步驟:注意符號後以完全隨機的順序出現8種條的任一種畫面,實驗參與者判斷換下一個嘗試(trail)
      • 每一個條件出現三次,故共有24個嘗試
  • Case Study 4 cont.2
    • 總覽

Image:5-2.png

[編輯] Trial

Image:5-3.PNG

  • 嘗試
    • 心理實驗中基本單位
    • 在實驗心理學中常以一連串畫面呈現

[編輯] Why易顯著

  • 由SS(sum of square)看
    • SSt=SSb+SSw
    • SSt=SSb.sub+SSw.sub=SSb.sub+SStreatment+SSresidual
  • 由個別來看
    • xij=μ+βj+εij
    • xij=μ+βj+πi+εij
    • βj為treatment
    • πi為individual difference


[編輯] 不能用within的時機

  • 以下時不可用(較不適用)within-subject design
    • 對受試者影響具持續性
    • 呈現的次序會影響結果時
    • 有以上嫌疑時


[編輯] 心理實驗與儀器

  • 呈現刺激、記錄反應
    • 使用儀器
      • 精準
      • 較不會有experimenter bias
    • 也可以呈現、收集一般無法查覺的刺激與反應
      • 時間:以毫秒計
      • 強度:接近閾限
  • 早在十九世紀Wundt就設計了!
    • 台大心理系所藏古典儀器

[編輯] Case Study 5

  • 葉重新與劉英茂(1972)檢驗辨識漢字時可能影響的因素
    • 測量漢字的辨識閾(recognition threshold)
  • 實驗操弄漢字的意義度、筆劃及對稱性
  • 實驗利用吉氏速示器(Gerbrands tachistoscope)
  • 程序:極限法(limit method)
  • 結果:意義度愈高,筆畫愈少的漢字辨識閾愈低
  • 速示器(tachistoscope)
    • 快速呈現刺激

Image:5-4.PNG

[編輯] PC與Psychology

  • 實驗控制上常用PC (personal computer)
    • 快速呈現
    • 隨機排列
    • 收集資料
    • .....

[編輯] 心理學實驗中另一項問題

  • Demand characteristics
    • 實驗參與者會揣測主試者的意圖,而試著去符合或不符合主試者的要求,造成反應偏誤,不該顯著的結果卻顯著。
    • 情境
      • 防音暗室
      • 一堆怪機器(自己拉的線、用角鋼....)
      • 面貌凶惡的男主試
      • 大一修普心嫩嫩的實驗參與者
      • 主試問:「有沒有看到!」

[編輯] Two meanings of control

  • Control of IV
    • Spallazani實驗中精液的不同
  • Control environment
    • 實驗組與控制組間的差異除了上面控制以外控制成相當


回心理實驗法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