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出自KMU Wiki

在2008年12月23日 (二) 15:42由Itchen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肝硬化

一、定義

        肝硬化是由於肝臟廣泛性的纖維化及形成結節而使其結構解體,亦是因慢性肝炎持續一段時間後,引起 
        肝臟病變最嚴重的階段。病理學上,肝硬化是指波及肝臟全面性的纖維化合併結節形成,當肝細胞、膽小
        管、血管及肝臟代謝物之流通發生變化時,則將導致肝硬化是全面性肝細胞壞死所促成,其病因甚多,所
        有會破壞肝臟而產生不規則斑塊新生的化學物質或有機體,均為誘發肝硬化的導因。

二、生理病理機轉

       由於慢性肝炎持續破壞肝細胞,導致肝細胞壞死、形成纖維或結締組織,但肝細胞再生能力很強,再生部 
       分形成很多小結節代償已遭破壞的肝細胞功能。經過一段時間後,壞死的纖維或結締組織擴大,把增生的
       小結節分隔起來,使得流入肝臟的血液受阻、減少,肝臟不能過濾有害物質,肝機能因而逐漸降低、衰
       退,肝臟的體積也漸漸縮小,表面凹凸不平。肝硬化繼續進展,可能引起脾腫大現象,甚至合併食道靜脈
       曲張破裂出血、腹水或導致肝性腦病變而死亡。

三、流行病學與致病原因

       肝硬化多發生於40至60歲,男性的罹病率為女性的兩倍 (胡,2001a;鄭,2003)。肝硬化之死因中,有53%
       是肝衰竭,23%為肝癌,10%為靜脈瘤出血 (Kim et al.,2003;鄭,2004)。
       在美國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為酗酒 (McMaster,2000; Zeigler,2000; 施,2002)。反觀國內,據研究
       指出在台灣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的主要原因有B型、C型肝炎,次要因素為酗酒 (趙,1999; 
       施,2002)。目前台灣B型肝炎帶原者約有300萬人,C型肝炎帶原者約30萬人,而在如此龐大的族群中,有
       部份的人可能轉變為肝硬化及肝癌。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持續飲酒、慢性肝炎、重複暴露在化學物質中、
       慢性膽道疾病及代謝性障礙 (Butler,1994; Warren,1999; 施,2002)。

五、肝硬化的臨床症狀

       肝硬化早期通常沒有症狀,出現症狀時,表示肝臟已逐漸不能維持正常之肝功能 (胡,2001a; 
       鄭,2004)。初期症狀有因自主系統異常引起胃排空變慢而造成噁心、嘔吐 (胡,2001a; Verne, 
       Soldevia-Pico, Robinson, Spicer & Reuben, 2004; 鄭,2004)、因肝臟無法分解雌激素等賀爾蒙而造成
       男性女乳化、睪丸萎縮、因毛減少等症狀 (胡,2001a; 鄭,2004)、因無法代謝脂肪或吸收脂溶性維生素
       而導致營養不良、腹瀉,此外還有食慾減退、消瘦、易疲倦、皮膚癢、黃疸、感染、出血傾向以及藥物不
       耐等 (Butler,1994; 鄭,2004)。

六.肝硬化之合併症

       肝硬化的合併症為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應瞭解合併症的種類,近一步採取預防的措施。肝硬化
       合併症包括:門靜脈壓升高、食道靜脈出血;腹水、周邊水腫及肝性腦病變 (Warren,1999; 
       Zeigler,2000; 施,2002)。McAredl (1999)指出腸胃道出血是無痛性的,食道靜脈出血的患者中有50%的
       致死率,如果患者肝功能持續變差,一年的存活率則低於35%。依據Bernard et al. (1995)針對64位因出
       血住院的肝硬化患者所做的研究顯示,如果有腸胃道出血合併感染,四週的死亡率為47.8%,比只有出血情
      形未合併感染的死亡率14.61%為高。所以有以下情形要儘快治療:(1)觀察大便的顏色,若有變為黑色的情 
      形時;(2)有發燒及腹痛的症狀 (施,2002)。腹水的出現與疾病的預後有關。若出現腹水合併症其兩年存活
      率只有50% (蔡、葛,1996; 施,2002)。腹水除了影響病人呼吸及行動,更易引起自發性腹膜炎,其臨床表
      現為發燒與腹痛,如果腹水合併感染時病程預後會較差 (陳、梁,1999; 林、簡,2000; 施,2002)。若有
      發燒及腹痛的症狀應儘早治療,因為早期發現症狀並使用抗生素會有較好的效果 (徐、賴、郭、 
      吳,1995;Bass1998;HillebranRunyon,2000; Pugliese & Favero,2001; Riley & Bhatti,2001; 
      施,2002)。

七.參考資料

  • 鄭秀容(2004)‧肝硬化病人之臨床護理問題‧榮總護理,21(2),188-194。
  • 黃麗珠、劉雪娥、李中一、邱愛富(2004)‧宜蘭縣泰雅族原住民肝硬化病患的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輔仁

醫學期刊,2(2),27-37。

  • 施秀慧(2002)‧護理指導對肝硬化患者知識及自我照顧行為之成效‧已發表的碩士論文‧花蓮:慈濟大學護理研究

所碩士班

  • 胡志棠(2001b)‧肝硬化─臨床篇‧當代醫學,28(10),838-846。
  • 廖張京棣等(2005)‧消化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最新實用內外科護理(p.152-168) ‧臺北: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