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與閱讀
出自KMU Wiki
網路上的資訊怎麼讀也讀不完。有沒有哪些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在網路上閱讀?
目錄 |
[編輯] 定義
首先需要先定義何謂閱讀(Reading)。 根據Wikipedia上面的定義,閱讀乃是『閱讀指獲取他人已預備好的符號並加以﹝符號的﹞辨認、﹝行文的﹞理解、﹝內容的﹞分析之過程,有時還伴隨著朗讀、鑒賞、記憶等行為。』 本組認為若想要有效率的閱讀網路上的資訊,那該個體需瞭解如何(1)在有限的訊息中搜尋到最想要的資料及(2)如何有效的吸收已找尋到的資料內容。 因為這兩項條件缺一不可,所以本組將分別為這兩不同條件做一些分析及建議。
[編輯] 搜尋資料
搜尋資訊通常可以分為兩種行為型態:無目的性(Surfing the net)及有目的性(Purposed search)。 本組將先優先討論無目的性的搜尋資訊。 因為訊息有分成許多類型,為了簡單扼要說明本組的構想,我們下列只舉例兩項大眾通常在網路上會進行閱讀的類型:線上新聞及BBS
一般人在閱讀線上新聞都會優先察看新聞標題是否夠吸引或是生動(聳動),甚至會因為一些特定字語而感到有興趣例如王建民、西藏或是台灣。若是標題夠吸引我們,人們就會點選標題進入內容觀看其新聞內文。若是標題一開始就對該個體吸引不了,裡面內文在有趣也沒有太大意義。
但是當我們進入新聞內容之後,我們也不會乖乖的每一個字都閱讀。 因為人類的專注力是有限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人類是懶惰的,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去慢慢吸收知識除非我們對內容是有感興趣的。 所以如何判定這內容是有興趣的呢?我們通常會優先閱讀第一段,若是第一段也能夠像標題一樣夠生動並具有吸引力,那我們就會繼續往下面讀裡面的內文。 若是很不幸的,第一段不符合我們對於標題的期待,我們往往可能就會離開該新聞內文網頁,回到主畫面繼續尋找我們可能感興趣的新聞。
除了標題以外,我們有時也會依據其新聞的刊登日期做一個衡量標準,若其新聞離現在時間有點遙遠,那可能我們就認為其內文已經過時,既使新聞標題再有趣,我們會點選的可能性會比新聞發刊日期較近的還要來得低。
至於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情形,跟觀看線上新聞類似,但是因為BBS的一些不同於網頁的特性加上年輕大學生喜愛使用BBS,所以我們特別把它獨立出來做討論。 BBS使用者通常利用版的名字作為搜尋文章類別的依據。 舉例來說,若某人對於留學有興趣,他們就會到有此分類的版裡面看文章,他們不會到美容版去找留學的文章。 進入BBS的分類版之後,除了看標題是否吸引人之外,使用者選文章就會有兩種模式,第一就是看文章標題前面是否有被版主標示起來(M)或是第二看文章標題前推文數目是否很多。 若是其中有一個符合,使用者通常就會假設其他BBS使用者認為此文章很吸引人或是很重要,根據別人的行為來判定此文章值不值得去閱讀。
以上是無目的性的搜尋網路上資訊,但是當我們今天是有目的性的搜尋資訊,本組認為人們會採用的模式就不太一樣。
既然是有目的性搜尋,我們心中一定會有一些特定的關鍵字或是內容。 我們接著就會使用心中的關鍵字利用網路上的搜尋引擎例如Google或是Yahoo去尋找我們要的資訊。 從有搜尋引擎這個非常方便的網路工具之後,對於有目的性的尋找網路內容就非常方便。 可是搜尋引擎往往會根據人們打出的關鍵字找到上萬的網頁,但是人們在觀看這些搜尋引擎根據自己所下的關鍵字而回報回來的結果卻因為資訊太過於龐大而無法全部一一觀看。 人們往往在看搜尋網頁結果之後,都會點選出現在前面一兩頁中的網頁。過了這一範圍,根據本組的經驗,我們就不太會繼續看網頁標題的內容了。 因為我們相信搜尋引擎找出來的網頁結果越前面的應該越是重要,越是符合我們剛剛所下的關鍵字(High Relevance)。此後,我們在選擇哪些網頁想要看,哪些網頁我們會選擇不看,就會跟觀看網路新聞很類似。 我們會依據標題是否吸引人,是否來自有名的網站或是搜尋引擎所剪接出來的一小段段落(Abstract) 是否符合心中想要找的關鍵字或內容而去決定是否繼續閱讀下去。
[編輯] 閱讀資料
找到想要的網路資訊,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閱讀和吸收。 目前網路世界簡單可以分為兩種語言資訊,一個就是來自華人社區的中文資訊(簡體和繁體字),一個就是流通於全世界的英文資訊。 雖然因為語言不同所以資訊呈現會依照其語言文法而不一樣,但是基本上人們在閱讀資訊會有一套漸進式的模式去吸收資料。
最粗略的閱讀方式莫過於就是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得讀,讀完這一段再讀下一段。 網路資訊與書本資訊最大的不一樣就是網路資訊很難讓閱讀者可以邊閱讀邊在旁邊做筆記,但書本資訊往往比較容易。 因為沒有辦法邊讀邊做筆記,一段段慢慢讀,讀到最後往往已經不太記得或是混淆之前的資訊內容。 這種方式是最耗時間也是最不容易瞭解資訊想要傳遞的內容,可是這卻是大部分人會做的方式。
次中的閱讀方式就是靠前後文或句子去推敲中間文中想要傳遞的訊息,因為有些概念是我們之前已經有學過的,所以當我們利用讀前後文來推敲整篇內容,我們可以大略抓到文章想要呈現的東西,因為我們利用了認知Top-Down process 的技巧去節省我們的閱讀時間。 但是他最大問題就是若是此資訊是一個突破性的發現或是研究,那之前的舊知識反而會變成我們的絆腳石,讓我們預期文章的走向出乎意料之外的發展。
常常有教授會建議我們在閱讀時,可以把文章依據其內容切成小區塊,一次只讀這小區塊加上利用前後文或是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的方式來推敲文章內容。 這方法看起來非常複雜,但是其實多練習幾次其實會很有效,因為他彌補了次中閱讀方式的不足,加上一次不需要把整文章讀完,所以其實大腦在閱讀其資訊時的負擔沒有那麼重。
閱讀技巧有很多種,但是是否自己有能力使用事半功倍的技巧往往取決於本身的語言能力背景強不強及對於之前該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是否足夠,若是沒有這些條件,光有先進的閱讀技巧,我們的認知能力也沒有辦法負荷,最後往往期待其技巧可以讓我們在閱讀資訊上面可以事半功倍卻最後因為本身條件還沒有準備好而變成事倍功半的尷尬場面。
[編輯] 討論筆記:
[編輯] Seach:
- 分類,大項目至小項目
- 關鍵字、標題、文章摘要、文章結論
- 搜尋目的:標題 v.s 內容
- 種類、媒介:News、BBS、Blog、Paper
- 搜尋工具:
- 搜尋引擎網站:Google、Yahoo、Database ... etc
- 專業網站:eg. 中央氣象局
- 方式:標題選擇、判斷內文閱讀方式
[編輯] Read:
- 中文內容 v.s 英文內容
- 閱讀方式修正
- 選擇適合的閱讀方式
- 使用文字以外的媒介
[編輯] 其他討論內容:
- 寫作習慣 v.s 閱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