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muse新謬思

出自KMU Wiki

在2014年5月8日 (四) 17:19由Iman627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編輯] 一、作者簡介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1936年8月26日-)生於中國昆明,是美國著名的學者,專門研究民族主義和國際關係。現為康乃爾大學榮休教授。著有《想像的共同 體》(Imagined Communities) 安德森出生於1936年在中國昆明,父親是愛爾蘭人而母親是英國人。他的父親,詹姆斯•卡魯歐達夢•安德森,是從愛爾蘭的Waterford來中國的海關官員。本尼迪克特的奶奶,夫人弗 朗西絲•安德森,則是克萊爾郡的蓋爾語區的Mac Gormáin氏族和是愛爾蘭自治區市長賽爾歐達夢的女兒。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中間名來自賽爾歐達夢,理查德•歐達夢,塞爾歐達夢 的一個表弟,他也是1848年於愛爾蘭起義的年輕領導人。 安德森被帶到了加州,和之後到了愛爾蘭,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在政治上,在康奈爾期間他的研究生工作完成了一份文件,詳述他被從該國蘇哈托政權期間禁止在印尼的政治 局勢。 他最出名的是他的書<想像的共同體>,他系統地描述,用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在過去的三個世紀促進民族主義出現在世界上出現的主要因素。安德森定義一個國家 為"an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 [that is] imagined as both inherently limited and sovereign." 安德森是目前康奈爾大學國際研究的名譽教授,以及其印尼計劃的負責人。他也被認為是對20世紀的印尼歷史和政治的權威。他發表了大量關於泰國和菲律賓的文章。正如他在印尼工作 的情況下,他對這些國家的工作,主要是基於他強大的語言能力。1994年,他被選為藝術和科學的美國學院院士1994年。


[編輯] 二、本書摘要

第一章:

對於民族主義”從未產生自己的思想家”、甚至被認為”空無一物”的正當性問題,安德森提供了概念與定義:民族是種被”想像的”,且本質”有限”、”享有主權的”共同 體,他從種種獨立的歷史力量複雜的交會過程中自發的脆取提煉出來,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政治生活中最具普遍合法性的價值。即使是馬克思主義中也牽扯”民族的性”(nationality) 這樣”異常的現象”。在第一章中,安德森給予民族主義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詮釋,並提升民族主義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


第二章:

民族主義在十八世紀末出現,「民族」這個概念就像「宗教共同體」或「王朝」在過去所代表的地位。 宗教共同體的特色是它的涵蓋範圍可以很廣,以伊斯蘭教為例,雖然人們不懂彼此的語言,但是他們共有的神聖經典都是以古典阿拉伯文所書寫,它創造了一種符號的共同體。這種表象 系統還帶有一種「改宗」的衝動,例如利夫人化為穆斯林、伊隆哥人化為基督徒,然而這種不自覺的整合性以及宗教本身的神聖性卻從中世紀後緩慢衰退,原因之一是歐洲對外世界進行 探險的影響,此舉擴充了人們對於可能的生活形式的想像,原因之二是神聖語言自身地位的式微,十六世紀印刷資本主義的興起,使得方言興起,於是被古老的神聖語言所整合起來的宗 教共同體便逐步分裂、多元化、領土化。 王朝是將所有事物圍繞著「王權」這個至高的中心所組織而來,它的合法性是源於神授,而非民眾,因此民眾只是「臣民」而不是「公民」。然而十七世紀時這種神聖君主的正當性在西 歐漸漸消退,「君主制」變成了半規格化的模式,直到1914年,雖然君主制國家仍是世界政治體系成員中的多數,但早在舊的「神聖的正當性」消退之際,君主們早已探求著所謂「民 族」的標誌了。 作者主張,唯有在上述兩個條件加上對人們時間的理解改變(從類似宿命論的概念轉為同質且空洞的時間基準),想像民族之可能性才終於出現。


第三章:

全新的同時性觀念(simultaneity, 見p.61)需要作為商品的印刷品,當方言成為這些商品的印刷語言,便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興起。助長方言成為引刷語言的推動力 有: 一.資本主義對利潤的追求,在只有少數人能讀懂的拉丁語印刷品市場飽和後,積極追求其他語言的印刷市場。 二.拉丁語在古典文學的復興運動後,文人的拉丁文作品開始出現古典(古羅馬)風格,使拉丁文逐漸遠離教會與日常生活。 三.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與羅馬教會意識形態的競爭,在論戰中產生了大量方言印刷的宣傳品。 四.拉丁文和中文不同的是,拉丁文未成為行政上的通用語言,當各地政體選擇了其他語言作為行政語言,便助長了這些語言的使用與散播。

印刷語言的出現,對民族意識的興起起了三個作用: 一.印刷方言的使用者往往包含多個口語方言的使用者,這些在平常對話無法溝通的人,透過印刷語言的中介第一次能夠彼此理解,彼此連結。 二.印刷品不同於手抄品,抄寫者常會把內容改造成他習用的語法,但在複製的過程中印刷品的內容不會改變,這大大減慢了書寫語言的演進,賦予語言一種固定性(fixity)。使語言出 現了古老而一致地延續至今的形象。 三.某一方言如果成為行政上的印刷語言,就會加大他的擴散程度與影響力。沒能成為印刷語言的方言則淪為印刷方言之下的附屬角色。因此尋求獨立的民族會努力建構自己的印刷語, 希望能抑制地方獨立的中央政權則會打壓這樣的努力。

雖然每一個民族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印刷語言,但印刷語言的範圍和民族國家的界線並不會全然相同。第四章將探討印刷語言,民族意識與民族國家相關而不連續的狀況。

[編輯] 三、佳句摘錄

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生的每一次成功的革命,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等等,都是用民族來自我界定的;(p.38)

2.相反的,蘇聯和大不列顛共和國卻有一個少見的共同特性,就是拒絕用民族來為國家命名。這個事實顯示,這兩國不但是十九世紀前民族期王朝國家的繼承人,也是二十一世紀國際主 義秩序的先驅。(p.38)

3.本書的目的在於嘗試對民族主義這個異常現象,提出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詮釋。我覺得,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馬克思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理論都因為陷入一種「晚期托勒密式」的「挽 救這個現象」的努力,所以變得蒼白無力; 我們亟需將理解這個問題的角度,調整到一種富有「哥白尼精神」的方向上。(p.40)

4.依循著人類學的精神,我主張對民族做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是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p.41)

5.它是想像的,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或者甚至聽說過他們,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個人心中。(p.41)

6.民族被想像為有限的,因為即使是最大的民族,就算他們或許涵蓋了幾十億個活生生的人,它們的邊界,縱然是可變的,也還是有限的。(p.42)

7.民族被想像為有主權的,因為這個概念誕生的時代,啟蒙運動與大革命正在毀壞神諭的,階層制的皇朝的合法性。民族發展臻於成熟之時,人類史剛好步入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裏, 即使是普遍宗教最虔誠的追隨者,也不可避免地被迫要面對生機勃鬱的宗教多元主義。(p.42)

8.民族於是被夢想著成為自由的,並且,如果是在上帝管轄下,直接的自由。衡量這個自由的尺度,與這個自由的象徵,就是主權國家。(p.43)

9.最後,民族被想像為一個共同體,因為儘管在每個民族內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與剝削,民族總是被設想為一種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愛。最終,正是這種友愛關係在過去兩個世紀 中,驅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甘願為民族,這個有限的想像,去屠殺或從容赴死。(p.43)

10.資本主義的邏輯因此意味著菁英的拉丁文市場一但飽和,由只懂單一語言的大眾所代表的廣大潛在市場就在招手了。(p.82)

11.由於人文主義者不辭辛勞地復興了涵蓋範圍審廣的前基督教時期的古典文學作品,並且透過出版市場加以傳播,一種對古代人繁複文體成就的新的理解,在全歐洲的知識階層當中已 明顯可見。如今他們所熱中的拉丁文已愈來愈帶有西賽羅式雄辯的古典風格,而其內容也逐漸遠離了教會和日常的生活。(p.82)

12.路德領路,眾人景從,由是開啟了一場在下個世紀蔓燒全歐的巨大宗教宣傳戰之端倪。在這場巨大的「爭奪人心之戰」當中,新教因深諳運用資本主義所創造的日益擴張的方言出版市場之道,故而基本上始終採取攻勢(p.83)



[編輯] 四、心得感想

101001113顏子淵

2011年5月24日,蔣為文至國立台灣文學館聆聽黃春明「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的演講,舉牌抗議,引發爭吵與後續侮辱的官司。 看文本書第三章討論方言和印刷語言的部分之後,對這個事件有了新的理解。在演講中黃春明有提到方言一鄉一腔的自然現象,本土作家使用方言寫作的努力,台灣長久以來使用中文作 為印刷語言彼此溝通,以及日人推行日文作為印刷語言的經過。 以本書的角度分析,中文是從北京為中心輻射到華人文化區,影響擴及中央視為邊陲的台灣。而推行日語則是想從東京將日本文化幅射到台灣以取而代之的努力。這使人聯想到荷蘭人為 西拉雅人設計其拼音系統,被認為是為了要排除漢文化對原住民影響的觀點。 我覺得蔣為文,黃春明兩方不可解的衝突在於,一方從民族主義出發,認為民族意識必須建立在自有中文之外的印刷語言之穩固基礎上,因此極推崇前人想從方言基礎上建立一自有印刷 語言的努力。當黃春明質疑設計出一印刷語言,無法囊括一鄉一腔的各種略有不同的方言,且脫離人們原來的書寫習慣,減少文學表現力與讀者的理解能力,並進而質疑將設計出來而持 續修改中的印刷語言,在尚未完成印刷語言的標準化,尚未經過逐漸試行的階段就推行在中小學鄉土教育時。蔣為文認為這是對從事這些工作的人的汙衊。 當我們認識到語言從不是中性的,便會了解到在生活中,在各種場合所使用的語言有其象徵意義,出於中性動機,使用或不使用語言會助長或削弱語言背後代表的共同體意識。 弔詭的是,我們成長過程經歷的本土化運動的目的,我武斷的覺得,並不是認識一鄉一村,由近到遠,像ethnographer那樣的紀錄,鞏固各鄉鎮的文化,而是試圖用一個較小的,整個 台灣的共同體,取代從北京輻射過來的共同體。於是客家人說話了,原住民說話了,你這個共同體不一定能代表我,甚至會削弱我的部落文化。 從最近這幾個月的經歷,我相信公民運動是可以建立想像的共同體的,而推行新的印刷語言的嘗試則會需要很強的集體支持,或很強勢的中央政權,會有很多很多的適應,磨合,過程 中,也會有東西被犧牲掉。


99001136陳詩穎

圖書館讀書會活動開辦自今也過了許多個年頭,猶記得以往每每看到讀書會活動海報張貼之時,總在心中默默想著下次定要報名參加此項活動,而就在這個學期,總算是有機會完成心中 這小小的願望。 一個人的閱讀,是能帶給心靈無限平靜的過程,因此,我喜歡在食用午餐的時刻,靜靜地獨自閱讀,以放鬆身心;然而,一群人的閱讀,卻是激起內心彭湃情緒的過程,那是由無盡的腦 力激盪,與創新的思維模式所交織而成的,也因此,無論是獨自或一群人閱讀的,總是存在些彼此難以取代的特殊性。 感謝這次讀書會的機會,使我得以接觸到平時不曾接觸的領域,認識到新的夥伴,並交流彼此的想法與思考模式,我想,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經驗,也期望下次若有機會,能再次參 與。


99001131 沈姵妏

很開心在大四下的繁忙生活裡還能有一個讀書會。這次我們研讀的書目比較艱深,需要的社會學知識背景較深較廣,因此,一起研讀並討論就更顯重要。每個人提出自己的觀點再互相補 足,這過程總能激盪出許多美麗的火花。聽聽別人的想法,讓自己的視野更廣闊,而不是只用單一的眼光來看這世界。 這次研讀的書籍跟民族主義有關聯,對我來說是個滿新的課題,但它其實相當重要且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這社會上充滿著許多弔詭的觀念及事情,很多時候我們無力改變,而更令人難 過的是有些人甚至沒有察覺。 研讀本書只是一個開始,如何將此實行至生活中則是我要學習的更重要一門課題。


99001067 楊庚瑾

三月十九日,學生衝進立法院表達他們對於服貿的訴求,從這一夜開始,社會中一股力量開始發酵,以前不敢或不曾開口討論的事情開始漸漸地有人言說。一直以來讀書會就是一個讓人 能夠討論更多我們關心的事情的地方,而在這個時機點我們剛好讀了《想像的共同體》這本民族主義的著作,希望能藉由讀了這本書,用理論的眼來看我們所生長的這片島嶼的過去與未 來,並思考實際的現況,找出跨出下一步的方法。


99001066 施昱如

緣分來自現實的困難,因此開啟了閱讀古典理論、現代理論的大門,希望可以從中尋得能夠突破台灣甚至世界各地困境的方法。讀理論的樂趣其一在於透徹了解理論本身被創造的歷史條 件、採用的邏輯思考模式,並與其他流派做比較,多方位切入解釋同一個現象;樂趣其二在參與讀書會的討論之中,因為彼此想法的交融與論辯,而共同完整了事件的樣貌與歷史脈絡。 終究理論仍必須被應用到現實,才能發揮其價值與理想。到底必須先解決的是階級問題?抑或國族認同問題?是誰伴隨誰而生?是誰才是根本性癥結?這些並無一個呼之欲出或是固定的 答案,因為隨著路線的選擇不同,在這過程中,必得有一些先被忽略的價值與權利,而哪樣的選擇、哪一帖藥,才是適合現在、適合我們的呢? 我們最終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便是一同寫下了什麼樣的歷史,或許也是因為我們還在歷史之中,為此負起責任的一群,因此感到徬徨、焦慮、不安甚至痛苦。而痛苦能夠使我們奮鬥,使 我們在努力與掙扎之中,不斷地重新認識我們是誰,不斷地重塑我們關於未來的美好想像。


99001033彭嗣翔

面對四方強權爭奪或許是夾縫中小島的宿命,永遠難以是獨立的存在。在這島國將被吞噬之際,我想是十分適合讀想像的共同體這本書的時機。 一起思辨共同體的未來,討論如何保護這共同體,或許童話故事般的美麗結局不會降臨到這島國上,但對於共同體的凝聚力越強,也就越難以輕易的被撕裂、破壞。 我想讀書會除了讓人多了點讀書的動力之外,也在一次次的討論、激辯中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缺失,得到了一點成長。或許真理仍在看不見的遠方,但逐漸擺脫無知也就是朝前邁進了一 點。


99001096 游雅媛

住在台灣的人們其民族意識從來就不是很明確。該將R.O.C.理解成一個從大中華民族分屬出來的國家,又或者在這塊寶島上自成一格的原住民族?這樣的區隔與拉鋸讓一個國家成立的正 當性和說服性無所適從。我屬於哪個民族呢?是隸屬中國的一部分?又或者已經從次民族跳脫,屬於屬於自己特有的政治體系的獨立族群?<<想像的共同體>>這本書讓我重新理解民族主 義,並且藉由審視一個民族產生所擁有的特性去想像一個屬於我的族群,加強自身的認同感---不論從歷史中或者從生活中檢視這樣一個共同體被想像的方式,進而讓自認為台灣人的我 可以以這樣的基礎去區別不同的共同體,進一步追尋一個我所歸屬的共同體!


101001039 趙映程

宗教?王朝?民族?到底是誰,構成了一個國家,形成了一個複雜的想像共同體?其實無論答案為何,我們內心都清楚:認同,比其他形式的一切都來得重要。如果少了認同,即使以高 壓手段或是金錢攏絡來換一個虛假的表象,又有何用呢? 討論社會、討論國家,看似是一個嚴肅而深刻的話題,且因我們生長在一個不斷快速變化的環境裡,當資訊爆炸、網路無疆界地快速擴展,我們必須擁有能夠清晰思辨與媒體識讀的能 力,才有辦法認清自身所處的立場,並與擁護己所認同的價值! 然而,沒有一個理論或是學說,能夠完整解釋世間發生的一切。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多聽、多看、多思考,藉由各種管道厚實自我的內涵,方能拓展生命的視野。讀書會開啟了我們心 靈的另一扇窗、另一道門,讓我們看見世界的更多可能!


99001060黃芷彤

這學期的讀書會,乘著太陽花學運的氣氛,有了相當不同的轉變。過去讀書會我們紙上談兵,討論社會的變動與現況卻還未親自體會,而這次的新謬思我們不僅將過去所討論與思考過的 問題,真正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更親自參與社會運動,讓過往的準備與思考有了踏實的驗證。 讀書會的成員們有許多是對於社會議題相當有熱忱的青年,扣緊我們這次所閱讀的書籍主題:民族主義,我們依然可以從書中的理論去連結到現實中,台灣的現況。<想像的共同體>帶我 們從歷史中,自民族國家的起源,承著脈絡探討到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差異,以及愛國主義與種族主義。在過去,這些名詞只有在歷史課本中才會看見,彷彿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上個世 紀才有的事。一探討才發現,這些理論依然可在當前的國際關係中看出一些端倪。而這也是參加讀書會最有趣之處,使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有更多理論基礎,不再憑空想像和流於情緒。


99001056許庭瑜

從小到大只要行文「我們國家……」總是忐忑。面對台灣主權問題,所有的社會、公民老師口徑一致:這個阿,很複雜的問題呢。可能因為在人格依然有很強可塑性的教育期,不能強加個 人觀念於孩子,到了大學以後,終於有人能夠斬釘截鐵的告訴你,台灣是、或者根本,不是一個國家,立場的表達,沒有對錯。這次學運發生後,聽了多場相關演講,有的不免從學運又 「昇華」到政治意識上,但提及的歷史觀卻耐人尋味。如晚明遺老,以清史來說,需要平定、也終將平定,對世界以及現在的我們來說,明是被取代的朝代。可在反清復明心裡頭的歷 史,竟像是台灣人心裏頭的歷史……,這亦是台灣社會普遍對政治冷感,對國家主權漠不關心的原因,當你眺望歷史洪流的過去或者未來,就隱約能感覺未來的道路。<<想像的共同體>> 裡面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裡受剝削的一方(勞方或受殖民者),企圖衝撞體制,對抗剝削他人的另一方(資方或殖民者),以求受剝削方應有的權益。如此形成的民族國 家,極易在擺脫殖民的陰霾後,陷入類殖民的窘境。類似非洲國家的軍閥,也有人說能相比國民黨對抗日本統治再之於台灣人民,類殖民的情形也被儒家思想反求諸己的觀念強化了。世 界上只有觀點沒有對錯,但當你看著其他國家的民族發展過程,理解了其他學者提出相關理論,有天你原以為的那個世界,換了雙眼睛也可能就天翻地覆。


[編輯] 五、問題討論

第一章 導論

1.民族,民族歸屬,民族主義是什麼?以及其概念為何?

Hugh Seton-Waston自由主義史學與社會科學的繼承人觀察道:「我被迫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也就是說,我們根本無法為民族下 一個『科學的』定義;然而,從以前到現在,這 個現象卻一直持續存在著。」也就是它並非本質上存在的事實,但卻成為這個時代的政治生活中,一個最普世合理的價值;而安德森認為這樣一個合理性價值是經過一連串各自獨立的歷 史力量交會過程中建構出來的結果與概念。民族的概念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而這個共同體是有限、有邊界的。安德森也不認為應該把民族主義直接視為一種「意識型態」,而是分 析性的表達語彙,表達一個存在於每個人的情感與直覺。

2.我們談國家形成中的「主權」

之所以每個人願意交付一部分自己的權力,去形成所謂更大的、至高集體性權力(稱為主權),是因形成的主權能夠保護每一個在其底下的個體、不受外敵侵辱,或是主權可能可以帶 給個體更多的利益。主權對內有至高性,對外則是不受其他比其更大的權力支配,在各個「主權」互相承認的情況下,達到某種國際間的制衡作用,而這也是為什麼主權在民族主義國家 中扮演了重要的構成條件,相較於「帝國」的不承認其他主權的政治主張,民族是自主性甚高的國家型態。


第二章 文化根源

民族主義文化的發展

民族主義的想像非常關心死亡和不朽,暗示著其和宗教緊密地連結。而這種關係絕非是偶然發生地,或許我們能從「死亡」的身上開始來剖析挖掘民族主義的文化根源。 自然會遞嬗、社會會遷移、國家會興衰,唯獨宗教,在人類歷史上延續了千年之久,至今仍以各種層面的方式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思想與集體行動,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使我們不得不關 心。 宗教為種種馬克思主義與自由主義所無法解釋的事情,如:疾病、殘廢、衰老與死亡,提出了一套玄妙、充滿想像卻又能夠使人信服的邏輯,在人生而為人的苦難上,提供了心靈強大的 慰藉! 也因此以宗教作為政治利用的工具,在歷史上並不突兀。以宗教強大的安撫力量來控制群眾,將政教大權集於一身,對統治者來說正是一大助力,這也是中古世紀以來維持西歐國家運作 的普遍現象。 然而到了十八世紀,啟蒙運動與理性世俗主義崛起,人民歷經文藝復興的洗禮後,到了這個階段更加勇於去思考自我的意義,與社會存在的價值應是如何。在這個大架構底下,以往將宗 教視為唯一領導的崇高地位受到動搖,民族主義的想像也隨之蓬勃發展,最後挑戰了「國家」如何形成的複雜概念。因此我們可以從多個面向去廣泛探討、理解關於國家或者社會的多種 因素,從宗教、政治、文化……等去加以分析,或許我們能藉此深化自我與對社會的了解,同時也更加明瞭民族主義是如何與這些形式互動,並產生連結!


第三章 民族意識的起源

I.民族主義:

A.並非一套獨立存在的理論,而是由既有的各種理論(如: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等等)所延伸而來的,也因此,根據其所依據的基礎理論的不同,民族主義自然而然存在著各種流派與解 釋角度。 B.然而,現今所存在的任一流派(如:單以語言、種族或地域等等為基礎理論),都難以完美的解釋所有民族現象。

II.王朝與宗教:

A.王朝與宗教的共同點在於,皆是以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為中心,與無條件信服與崇敬於此至高存在的眾人,所形成的共同體。 B.然而,在資本主義的興盛之下,使得王朝與宗教共同體,邁向漸漸式微的道路,逐漸轉化為民族的概念。 C.除了資本主義之外,印刷術與文字在此轉化的過程中,亦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III.民族國家形成的二大形式:

A.馬克思主義的形式:

1.受剝削的一方(勞方或受殖民者),企圖衝撞體制,對抗剝削他人的另一方(資方或殖民者),以求受剝削方應有的權益,而形成的民族國家。
2.然而,此種因長期受到剝削而起身反抗所形成的民族國家,極易在擺脫殖民的陰霾後,陷入類殖民的窘境。

B.自由主義的形式:

1.分配到權力的一方(資方),為了鞏固自身權力,或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脫離權力繳交的上游(殖民者),而形成的民族國家。
2.然而,此種為獲取更大利益而形成的民族國家,極易在脫離原有的權力上游之後,再次步入另一個權力上游(可能為原權力上游的敵對方)。

以台灣為例:

C.台灣在脫離日本殖民統治之後,在國民政府的接收之下,表面上儼然已成為了一個新興的民族國家,然而,事實上卻是由殖民國轉換為類殖民國而已。 D.國民政府以利益的分配,攏絡台灣這一民族內較為強勢的一群分子,以鞏固國民政府的威信,除此之外,藉由語言、文化及教育的力量,弱化台灣人對於自身民族的認同,以達到類殖 民的效果。

E.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使的台灣民族對於上位者(或是執政者)無緣由的加以崇敬與尊重,因此,即便上位者的錯誤顯而易見,人民仍舊不會加以反抗或批判,因而使類殖民的劣勢更加 彰顯。


[編輯]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