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驗法2013年同學上台順序

出自KMU Wiki

在2013年11月29日 (五) 21:35由98018044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心理實驗法2013年同學上台順序

601

2013年10月24日

A

B

Q1.是否覺得實驗結果不顯著的原因是因為真實值(2823C.C.)與錨點(2000C.C.)太過接近?

A1.有考慮到這一點,之後會在數值方面做改進。


Q2.想了解你們提到了1999年Mussweiler及Strack所做的實驗,裡面的實驗方法,跟你們的實驗方法很不一樣,你們是否有考慮使用他們的方法架構呢?

A2.我們並沒有要復做實驗,因此實驗方法與之不同。


Q3.你們所訂定的時間,0.5秒及2.5秒,是依照什麼所訂定出來的呢?

A3.我們為組內自己組員實際做測試,發現這樣的時間較符合我們實驗的架構。


Q4.為何所增加的時間為0.5,是怎麼訂定出來的?

A4.為我們組內自己組員實際做測試。


Q5.你們有提到了時間壓力也會影響判斷,想請問一下要如何改善時間長短的差別?

A5.會採用兩組呈現秒數不同的方式,來讓時間長短造成壓力。


Q6.會不會有受試者將其中看到的一個數字直接乘上7來得到答案,所以也很接近錨點,造成結果不明顯?

A6.因為要求受試者馬上寫下答案,時間不夠,所以應該不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Q7.因為你們其中一組呈現數字的速度非常快,想請問你們有要讓受試者看數字的意思嗎?

A7.沒有打算讓受試者做計算,只是要讓他們猜測答案而已。


Q8.數字呈現的方式,是否讓受試者很好做計算?

A8.並沒有要讓受試者做計算或心算的意思。


Q9.想了解所提到的1999年Mussweiler及Strack所做的實驗,轉盤裡面為何數字大的反而讓受試者向下猜,數字小的反而讓受試者向上加?

A9.數字為中數,因此結果有差異,並不一定是相加或相減。


Q10.是否考慮採用另一種方法架構,就是將呈現數字的時間都設為相同秒數,而在之後寫下答案的時間做差異化?

A10.會擔心呈現的時間長的話,受試者會在呈現時就開始在做計算了。


Q11.採用受試者間設計,有可能會有受試者資質的問題,是否有想過要如何克服他的缺點?

A11.之後我們將採用受試者內設計,題目相同,施測方法不同,以改善他的缺點。


Q12.請問你們組內自己施測的方法為何?

A12.自己組員每個都實際做一次,並開始討論最佳的方法。


Q13.所訂定的錨點,每人每天喝水需喝2000C.C.,已為常識,是否會影響結論而導致數據不顯著?

A13.設定這個數字為減少認知不足的問題,主要是希望受試者可以從2000C.C.去估算答案。


Q14.想要了解你們當初做這個實驗的動機是什麼?

A14.因為在購物時,都會受到價格的影響,後來自己在網路上看了一些相關的文章,而開始想要做這樣的實驗。


Q15.請問一定只能用數字計算的方式來做錨點效應的實驗嗎?是否會有受試者因為看到算數題感到緊張,沒有認真看題目,而影響答案?

A15.在實驗開始前,即會跟受試者說明,強調這只是實驗,以緩和緊張感。


Q16.想了解在此實驗中,時間壓力的定義為何?

A16.此實驗中,定義為接受資訊時間的長短。


Q17.是否有考慮到認知資源不足及時間壓力的交互影響?

A17.組內將針對這個問題再做討論,謝謝您的發問。


Q18.想了解照常理而言,0.5秒這組應該會更加參考錨點,而得到更相近錨點的結果,為何所得數據的標準差反而較大?

A18.受試者可能會因為沒注意到2000C.C.為錨點,而亂猜答案,導致數值範圍會較大。 老師講評:可看到其實在統計圖表中,受試者其實是猜比較接近錨點的,因此應該是有更參考錨點。


19.同學建議:可以在投影片設置「請按下一頁開始實驗」,以了解受試者是充分了解實驗流程的。


20.同學建議:建議在實驗開始前,可先撥放幾張0.5秒及2.5秒的簡報數張,以讓受試者了解速度有多快。


21.同學建議:可在數字投影片之間加上「十字」。


22.同學建議:注意投影片中,數字要對齊,不要讓數字跳來跳去,以免不好計算。


老師建議:

1.上台報告時,建議整組組員都應到齊,以給彼此支持。

2.同學可坐在適當的位置,或是靠近老師的位置,以方便提問。

3.要報告的組別,需在前一周就找老師討論好報告內容,以方便老師給建議,上台表現會更好。

4.當有些問題真的無法在當場回答時,可以先說「先回去做過討論後再回覆您」。

5.簡報須給摘要,並以條列的方式呈現。

6.在實驗中,只有一個錨點,是常識還是錨點,其實在這個實驗是看不太出來的,希望可針對這個去做發問。

7.後面要報告的組別,若發現有問題,重做實驗會比較好,以避免期末來不及更改。

8.在此次實驗中,控制組及實驗組的定義錯誤,應該是兩組都是實驗組。

9.請大家踴躍舉手發言。

奇葩隊

A

B

潘柯劉劉陳

A

B

2013年11月7日

Q1.你們的研究題目為改變視盲,而非改變聲音,為何實驗設計為將聲音消除,是否與研究題目不符?

A1.我們主要是研究語言引導是否會干擾受試者的集中注意力,之後會用另一種實驗方法:同時播放2部影片,一部為中文發音,另一部為其他語言,來解決問題。


Q2.請問什麼是視覺產生中斷?

A2.就是非一鏡到底的影片,影片過程中有將鏡頭拉近、拉遠、中斷的處理。


Q3.在影片中最底下的花色為黑桃,而你們選擇將問卷中回答的黑桃受試者刪掉,但受試者可能認為是指這個,為何要刪掉他呢?

A3.沒有發現到影片中這個畫面,之後會做修正。


Q4.有聲組及無聲組這兩組的人數不同,是否會影響結果?

A4.已用統計方法處理,不影響統計結果。


Q5.請問是只要有一題問題答錯就刪掉嗎?

A5.因為要確保受試者從頭到尾都有注意影片。


Q6.衣服的改變不容易被察覺,是否因為非對比色的改變,且露出的區塊比較小,所以不易被發現?

A6.會考慮這一點。


Q7.影片本身的視盲真的顯著嗎?

A7.因為這本身就是BBC的實驗影片,所以沒有再做測試。


Q8.是否無聲組的受試者會因為施測者將影片的聲音消除,所以明顯猜到施測者的目的,而忽略影片中手勢的引導,所以造成實驗的結果顯著?

A8.已有做過篩檢,問卷已刪掉沒注意魔術的人。


Q9.可否解說FFA?

A9.FFA位在顳葉,主要功能為臉孔辨識。


Q10.把影片聲音拿掉後,還可確保他的效果顯著嗎?

A10.之後會再討論。


Q11.是否有排除手勢的引導層次?

A11.我們的實驗只有操弄第一個層次:語言,所以手勢仍在實驗範圍內。


Q12.鏡頭拉近拉遠是否會影響結果?

A12.我們最主要將重點放在語言影響層次,非其他因素。


Q13.請問什麼是語言引導?

A13.利用話術引導你,在他希望你注意的地方。


Q14.你們只有要操弄語言層次,但為何要把影片分成有聲音及無聲音組?

A14.已發現這個問題,會改善。


建議1:希望「不注意視盲」及「改變視盲」都需要介紹。另外,臉孔辨識需正面照到,才有這樣的問題,可能此次報告並不是這樣的問題。

建議2:手帕較易被發現可能是因為一開始鏡頭就照著它,而較明顯,且位移較大,而較容易被發現。


老師建議:

1.刪掉數據須要非常的謹慎,除非要有明確的理由,否則不要亂刪數據,可能會影顯結果。

2.此組的報告時間有超過30分鐘,明顯有改善。

3.大綱Handout需加入摘要,另外字須要再小一點。

4.台下需要專心聽上面的報告者說話。

5.實驗做的不錯,所以效果顯著。

6.實驗內容非魔術引導,而是語言引導,需再注意如何訂定題目。

櫻花組

A

B

嗯哈哈

A

B

2013年11月28日

無異意通過

A

B

群組

A

B

冷餐小樂隊

A

B

鮪魚蛋餅加豆漿隊

A

B

威威組

A

B

拜偷給偶過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