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金庸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3年11月23日 (六) 23:34由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一、 作者簡介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生,浙江海寧人,出身望族。

大學主修英文和國際法。畢生從事新聞工作,曾在上海《大公報》、香港《大公報》及《新晚報》 任記者、翻譯、編輯,1959年創辦香港《明報》,任主編兼社長歷35年,期間創辦《明報月刊》、 《明報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等。
所獲榮銜甚多,包括:1981年英國政府O.B.E.勳銜,褒揚其對新聞事業及小說寫作的貢獻;1986年香 港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博士,表揚其對社會工作及文學創作的成就;1988年香港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名譽教 授;1992年加拿大UBC大學Doctor of Letters;1994年北京大學名譽教授;以及1996年劍橋大學榮譽院士等。
金庸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 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其作品包括:
1.武俠小說: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天龍八部》、 《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白馬嘯西 風》、《鴛鴦刀》、《越女劍》。以上各書均曾被改編為電影、電視連續劇、廣播劇、舞台劇等,其中 若干作品已被譯成英文、泰文、越文、法文、馬來文、韓文等在海外流傳,日文版亦將由德間書店於1996 年9月起陸續出版,其作品銷路長期高踞華人社會之榜首。
2.政治評論:
撰寫《明報》社評二十餘年,有《香港的前途》評論集。
3.散文:
有隨筆、電影評論、戲劇評論、佛學研究及歷史人物研究《袁崇煥評傳》等。
4.翻譯:
已出版者三種,在報刊連載者四種。
5.電影劇本:
十餘種,電影劇本《絕代佳人》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金章獎。

二、 本書介紹

        故事源於南宋理宗年間,因古墓派林朝英之第三代弟子李莫愁,憤尋情仇而開啟的一段塵緣…,「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致使武林五絕高手之一「西毒」 歐陽鋒偶遇四處流浪的江南少年楊過。楊過自幼喪失雙親,歐陽鋒收他為義子並傳授武功-蛤蟆功。 稍後,楊過被亡父楊康生前的結義兄弟、江湖上有名的大俠郭靖尋獲,打算帶往桃花島以傳他武功。但郭靖之妻黃蓉每見楊過便如見到了楊康,念及楊康生前所為,擔心楊過會濫用武功,提議由她單獨指導楊過。黃蓉只教楊過讀書,望其受儒家經典陶冶。楊過以為黃蓉偏心,加以同年的武氏兄弟挑釁辱罵,自小性格孤癖的他與武氏兄弟發生打鬥,並憑歐陽鋒的蛤蟆功把武修文弄至重傷,因而被送到天下武學正宗的全真教學武以及修心養性。

        然而其師趙志敬得不到天性叛逆的楊過的奉承,心中不忿,不但不傳武功,還要他在教中吃盡苦頭。一次趙志敬迫未獲傳授武功的楊過與師兄鹿清篤比武,楊過捱打,忍無可忍,最後逃出全真教,被生活在終南山後活死人墓中的小龍女收留為徒。師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練武、一起長大,漸生情愫。全真教道士尹志平(新修版改為甄志丙)迷戀小龍女美色,偶然見其行動受制,將其姦污。小龍女誤為楊過所為,對返回的楊過表達願結連理,然而楊過的回答不知所云,小龍女解讀為其負心薄悻,卻不忍殺害他,憤而離開終南山。楊過懵然無知,四處尋找小龍女,過程中遇上別的女子,從她們的情愫中,恍然明白小龍女對自己的愛意。

        後來中原召開武林大會,蒙古帝國高手金輪法王(新修版改為金輪國師)前來挑戰。關鍵時刻,小龍女和楊過偶然捲入紛爭,助郭靖打敗金輪國師。郭靖佩服及感謝小龍女、楊過二人,並打算將女兒郭芙許配給楊過。楊過不肯,堅持娶小龍女為妻。但師徒通婚違背當時禮教,二人的愛情不能為世俗所容。小龍女希望楊過能夠被郭靖等人接受,黯然離去後又萬念俱灰,想要尋死卻被絕情谷主所救。

        絕情谷主公孫止被小龍女深深迷住,逼她為妻。就在小龍女出嫁前夕,楊過為它事來到了絕情谷,二人離別重逢,頓時愛情之火不可遏制。小龍女知道楊過對自己的感情始終未變,因而回絕了谷主的婚約。谷主於心不甘,用絕情谷獨有的「情花」刺傷楊過,而被情花刺傷的人,只要一思念起心愛的人,便會痛不欲生,唯一的解藥,就是谷中特有的絕情丹。谷主原本想以此脅迫二人,沒想到引出了自己的元配妻子裘千尺,裘千尺趁機趕跑了公孫止。並要楊過拿郭靖夫妻首級來換解藥,以報兄仇。在此之前,楊過由曲傻姑處探聽得父親死時片段,認定自己父親為郭靖夫妻無辜殺害!一心要為父報仇的楊過毫不遲疑答應下來。過程中亦領略其所學的各派武功雖皆由洪七公、黃藥師、歐陽鋒等武學奇才傳授,卻無法自成一家,然只要心無招式,皆可消化自成一格。

        郭靖此時正帶領各方援軍守住襄陽城,抵抗蒙古大軍。楊過被守城中的郭靖的凜然大義和開闊襟懷感染。在關鍵時刻不僅沒有殺郭靖,反而救了郭靖。之後,楊過為助武三通排解兩個兒子為了郭芙而起的拚死決鬥,騙兩兄弟郭芙已被許配給自己。小龍女適巧聽到,不告而別。郭芙發覺兩兄弟有異,詢問後憤而質問楊過,一劍砍去其右臂。楊過斷臂昏迷,醒來時偶遇曾與前輩高人為伴的一隻神鵰,並在神鵰幫助下,練成一身神功。此時小龍女發現了當時自己是被尹志平(新修版改為甄志丙)姦污,千里追蹤尹志平(新修版改為甄志丙),被全真教幾大高手聯手一擊,打成重傷。楊過趕到終南山,小龍女已經是奄奄一息,無法醫治……彌留之際的小龍女穿上新娘的鳳冠霞帔,二人成親。小龍女自知傷重不治,自赴絕情谷為楊過求取絕情丹不果後,為免楊過陪自己一起死,於是在斷腸崖前留書十六年之約,毅然跳進了萬丈深淵!黃蓉安慰楊過,假說小龍女被一世外高人南海神尼帶走,十六年後會回來跟他相見。楊過雖將信將疑,卻仍決定等待小龍女十六年。

        十六年後,楊過已經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神鵰俠」了。名滿江湖的楊過一直默默等待著和小龍女重逢的日子。在此期間,楊過在嘉興也發現父親的死因,於是終於放下對郭家的仇恨。楊過也和郭靖夫妻的次女郭襄邂逅,在與她建立一種深厚的兄妹之情,其實郭襄暗戀著楊過但也祝福他和小龍女。 在和小龍女分手滿十六年時,楊過來到當時小龍女刻字的地方,卻不見小龍女出現。楊過絕望過度,縱身跳入萬丈深淵!在深淵水下,兩人居然意外重逢。原來小龍女亦投崖未死,反而機緣巧合,傷勢痊癒,但卻沒有辦法再出去,於是一直在谷底隱居,二人十六年後重逢,無限欣喜……楊過帶著小龍女離開深淵,前往襄陽。楊過以高強武功,於萬軍之中救下被持的郭襄,用十六年因苦思苦戀而練成的黯然消魂掌擊敗了金輪並殺死蒙古皇帝蒙哥,在襄陽就要失守時解了其十六年的圍困。經此一役,「神鵰俠侶」天下揚名。

        楊過等人擊退蒙古軍後去到華山祭拜洪七公,見一群鄉野莽夫進行著「第三次華山論劍」,楊過嚇退他們,黃蓉並提議訂定新的天下五絕,遂為:「東邪—黃藥師,西狂—楊過,南僧—一燈,北俠—郭靖,中頑童——周伯通。」下華山時,遇上少林派覺遠與弟子張君寶向瀟湘子、尹克西追討《楞伽經》與《九陽真經》,楊過暗助張君寶打敗瀟湘子後,攜小龍女告別眾人離去...「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三、 佳句摘錄

  • 佳句: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詳,乃棄之深谷;重劍無鋒,大巧不公。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說明:看到這段文字時第一個聯想就是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生的境界見樹見林,雖然每個人都會老,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長大。文字中描述的前輩境界令人嚮往,但同時也警醒自己,生命的高度是可以不斷追求的。

  • 佳句:「我真願咱兩個都能再活一百年,讓我好好待你,報答你對我的恩情。若是不能,若是老天爺只許我們再活一天,咱們便做一天夫妻,只許咱們再活一個時辰,咱們就做一個時辰的夫妻」小龍女見他臉色誠懇,目光中深情無限,心中激動,真不知道要怎樣愛惜他才好,悽苦的臉上慢慢露出笑靨,淚珠未乾,神色以是歡喜無限,於是在蒲團上盈盈跪倒。

      說明:雖然有人對神鵰俠侶的評價就是「愛情戲份太重」,但兩位主角被刻畫的極有吸引力,彼此深深的情感也令人不禁也為之珍重。很喜歡作者對小龍女心理和表情轉變的刻畫,彷彿觸手可及,情感共鳴十足。

  • 佳句:紅燭掩映之下,當真美艷無雙。她喜孜孜的回頭過來,想要楊過稱讚幾句。一回頭,只見楊過淚流滿面,悲不自勝。小龍女一咬牙,只作不見,微笑道:「你說我好不好看?」楊過哽咽道:「好看極了!我給你帶上鳳冠!」拿起鳳冠,走到她身後給他戴上。小龍女在鏡中見他舉袖擦乾了淚水,再到身前時,臉上已作歡容。

      說明:記得國中看神鵰俠侶時就對這段時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看了好幾回。簡單的動作、文字,卻生動的把兩個人對彼此的不捨和體貼動人的表現出來。面對怎樣的悲苦都要打起精神,讓愛的人有多一個時辰的快樂就像一輩子的承諾一樣重要。

  • 佳句:武家兄弟把這姑娘當作天仙一般,唯恐她不嫁自己。其實當真娶到了,整天陪著這般嬌縱橫蠻的一個女子,定是苦頭多於樂趣,嘿,這般癡人,也真可笑。

      說明:美的事物人人都喜歡,但是若因受到美的矇蔽而看不清事情的本質,而身陷其中,到時後悔都來不及了。

  • 佳句:聽上群雄聽了,心中都是一凜,覺得他的話實在也有幾分道理,若是他師徒倆一句也不說,在甚麼世外桃源,或是窮鄉荒島之中結成夫婦,始終不為人知,卻是與人無損。只是這般公然無忌的胡作非為,卻是有乖世道人心,成了武林中的敗類。

      說明:世俗倫理道德不外乎出自於人情,而自由卻又存在一個模糊的界限,其實只要不影響到他人,別人想做甚麼又有甚麼關係呢?誠如現今討論的同性戀議題,世俗不同意,不代表就不會存在,互相尊重不是更好嗎?

  • 佳句:小龍女心中混亂一片,對日後如何已是全無主見,楊過在他眼前越久,越是難以割捨。她當時獨自凝思,雖與楊過分手極是傷心,但想一了百了,尚可忍得,此刻這個人活生生的來到眼前,但覺他一言一動,一笑一怒,無不令她心動意盪,欲待入內不聞不見,卻又如何捨得?她低頭不語,內心卻如千百把鋼刀在絞刨一般。

      說明:「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愛情中的心思原本是難以用文字表達,但這句卻很直白第一語道破少女情懷的內心告白。

  • 楊過低聲吟道:「問世間,情是何物?」頓了一頓,道:「沒多久之前,武氏兄弟為了郭姑娘要死要活,可是一轉眼間,兩人便移情別向。有的人一生一世只鍾情於一人,但似公孫止、裘千尺這般,卻難說得很了。唉,問世間,情是何物?這一句話也真該問。」小龍女低頭沉思,默默無言。
  • 瑛姑向慈恩望了一眼,低聲道:「倘若不是他,我此生再也不能和你相見,何况人死不能復生,且盡今日之歡,昔年怨苦,都忘了他罷!」
  • 黃藥師笑道:「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薄,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
  • 禮法習俗都是暫時性的,但當其存在之時,卻有巨大的社會力量。師生不能結婚的觀念,在現代人心目中當然根本不存在,然而在郭靖、楊過時代卻是天經地義。然則我們今日認為天經地義的許許多多規矩習俗,數百年後是不是也大有可能被人認為毫無意義呢?
  • 小說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會意義具有更大的重要性。郭靖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句話在今日仍有重大的積極意義。但我深信將來國家的界限一定會消滅,那時候「愛國」、「抗敵」等等觀念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間的親情、純真的友誼、愛情、正義感、仁善、勇於助人、為社會獻身等等感情與品德,相信今後還是長期的為人們所讚美,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論、經濟制度、社會改革、宗教信仰等所能代替的。

四、 心得感想

張庭瑋

        從國中開始就很沉迷於武俠的世界,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等等都有接觸,國中時初接觸武俠小說的我,醉心於故事中的英雄俠義情節,遨遊在武術招式的想像中,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對大英雄,行俠仗義、到處打抱不平。現在重讀金庸,有了更多的感受。

        讀大學後,經歷過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是以前在國高中校園所沒有的,也接受許多不同觀念的撞擊,慢慢地,眼界開闊,也更懂得人情世故,對於小說裡人物的互動與衝突,也更能夠體會,漸漸也能了解到書中人物的矛盾。以前只知道楊過好像非常叛逆的青年,甚麼事都反對,倒也沒仔細思考過他為什麼要這樣,現在懂了他寄人籬下的痛苦、父母雙亡的孤獨。 上大學後開始接觸武術進入武學的殿堂,對於書中武術的情節有更深刻的體會,將書中情節與學習到的武術互相對照,發現有些情節或許是有可能的,對於高手之間的過招也更有味道,神遊於書海之中,想像每位主角的招式功夫,也是一種暢快。

        在與同學們及老師的討論中,大家提出各自的觀點與生命經驗,並且共同探討許多主題,不僅可以得到不同想法的激盪,也用不同的角度更加透徹地欣賞神鵰俠侶,在這讀書會中,我們就像在華山論劍,在彼此的過招中更加完善自己的思考,共同合作讓彼此更加成熟。

許庭瑜

        武俠小說的讀書會乍聽之下,就好像要辦哈利波特系列讀書會一樣不可思議。但細細琢磨,金庸筆下的故事倒真的耐人尋味,值得慢慢地,抽絲剝繭地,去感受叛逆。

        印象最深的是由楊過與小龍女出發的師生戀,女校畢業的朋友感受應是更深。

        「國中時我也曾非常仰慕老師,交雜著師尊、父愛甚至一點男女之情,好複雜,然我們發乎情止乎禮。畢業後有三次,在他將要看見我時,我就撇下頭,只覺得我不能認他。為什麼?好複雜的感覺,因我即將是個大學生,那時生命正要開始綻放,而每一次他都漸漸老去。我就是不能看他,遠遠的望著他的車揚起的塵煙至少他還是當年那個能讓人完全仰賴倚重的人,美還不會破滅。我一直都記得,因為有天我覺得自己已經能面對他時,老師就已經死了,十幾年前...」

        老師說完這段話後,我明白,也突然想起了好多事。可能是因我也有這樣一個相仿的經驗,當那人五十歲、六十歲...我也能成熟到面對這種必然了嗎?如果他眼角裡那抹亦正亦邪的笑意不在了,蔣勳所謂的嗜美甚深是否也不復存在,不該是那樣的...就像那個佝僂的康南與年輕的女學生在暮色裡,他們只能在暮色裡...並不知能往哪裡去。

        同性戀、姊弟戀以及其他不為世俗認可的愛情,常是—旁人越排斥越緊密,剩自己那關要過時,反而分了,可不是,最後的最後沒有什麼所以然,就只像李莫愁用生命高唱的問世間情為何物。許多人說射雕系列是金庸刻劃情感最細膩的一部,各種不同愛情與結局,全然沒有對錯卻無奈。後之視今猶如今之視昔,只期許一個更寬容的世界,給予千千萬萬等待的人一個解答。

林沛昀

        金庸的小說,即使看了第二次,都還是會不自覺得入迷,但也說不上是哪一個部分讓我特別感動,看完,我可以說出的就是一堆故事情節。讀書會的時候,大家從小說的情節中,提出很多問題,每一個問題都足以讓我們討論一陣子,突然覺得小說之所以讓人著迷,在於他不說理,也不使用華麗、艱澀的文字,但卻用一段段故事拼湊而成,而每一個故事卻也都代表其寓意,但其中的寓意,作者沒有說明,一切依讀者自由心證,讀者的體會可能也包含了原作者原本沒有想到的寓意吧。故事中的情節也常常經過些微轉變後,似曾相識的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用故事中的虛構人物來呈現每個人的際遇與遭遇,讀書會中,將這些故事情節套用到真實生活上時,就變成嚴肅的話題,記得讀書會同學從楊過與小龍女間的關係,提出師生戀的討論。此外,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作者為何要一直不斷強調小龍女比楊過看起來天真浪漫,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時,真的覺得同學們都有對於思考細膩的敏銳度,即使我看過了,也沒有察覺出這樣的安排是否有其隱藏意義,從這個議題,同學們又提出了老少配,其中又分為男生年紀大配女生年紀輕,或女生年紀大配男生年紀輕,之中的差異,再者,我們有討論到東西方的差異,過程中,發現自己跟不上步調,感嘆同學對於議題的聯想、對於人與人間關係中的看法,鼓勵自己要多加思考,訓練自己也能對於生命的議題能有更多的省思或看法。

許乃驊

        從小時候讀過『神鵰俠侶』到現在再讀一次,大概也經過了十年。

        『神鵰俠侶』這部武俠小說經過了十年這麼長一段時間的考驗,依然是眾所皆知、名聞遐邇。出自金代詩人元好問的一首詩《摸魚兒》,金庸透過將世間的男女情愛交織成一幅優美的篇章,把「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一詞變得耳熟能詳。

        金庸厲害的地方除了在角色的設定上刻畫鮮明,比如說郭靖,剛正不阿、仁俠慷慨,英俊勇武是極為理想的正義代表;黃蓉,聰明機智,靠著才智勝人無數,但卻因機智與敏銳時時無法對流著作惡多端楊康之血的楊過敞開心胸的相信他;小龍女,外表清新脫俗宛如仙女,不食煙火,卻有時也孤獨自閉,感情專一,但有時缺乏安全感與自信;楊過,無畏世俗、不管世俗禮節、為愛執著且專一等等,感覺在他們的身上可以找到不一樣性格的自己。小說架構的完整令人佩服致極,作者埋下許多的伏筆、回與回、每個請節與情節皆能絲絲入扣。

        最近為了準備讀書會的討論,因此讀閱許多人的讀後心得與感想。總覺得大家有個普遍的想法,那就是「小龍女為了成就楊過的名譽而離開,為了成就楊過的幸福而離開,為了成就楊過的性命而離開;她不是不瞭解楊過,可是她心中從未想過自己,只希望楊過幸福。」四次的出走,小龍女的用意都是好的,但若是真的「瞭解」楊過,就應該知道她走了楊過一定會非常傷心難過。

        前一、二次的出走都可以理解成“類似”男女之間對自己心上人心意的不確定,因此言情小說裡的爛梗多半離不開「誤會」導致分離、決裂、甚至反目成仇,爾後在某種機緣下彼此重逢,並藉由諸多巧合的事件發展,兩人終於能夠確定彼此的心意、在一起。而此輪迴可藉由新的誤會一再循環。

        第三次的出走,因為聽到對方親口說出原來愛的是別人,這種毅然放下成就對方的心量固然可加,但說真的,我認為誤會的產生必定脫不了「誤解、曲解、不諒解」,總歸一句就是「不夠瞭解」。如此看來,愛情珍貴,知音卻更是難得了。

        第四次的出走,十六年的歲月,多麼可惜!普羅大眾總將千古愛情跟淒美劃上等號,似乎愈淒美愈顯得兩人之間愛情的偉大,我固然也愛這類的故事(前提是要寫得好),但對當事人來說,碎石所寫的『你死我活』一書裡面段夫人與段念彼此心意相通而選擇共同面對困難的愛情,不是更幸福嗎?

        不過也或許「愛總包含了不同程度的盲目寵愛」。雖然我說了這麼多,依然在心境上可以理解小龍女的選擇。金庸筆下的她,是如此不闇世事、心思單純;我除了心疼她與楊過的坎坷愛情,又怎能將自己的心思強加在她身上呢。

陳彥文

        很開心這次讀書會討論的是金庸所寫的「神鵰俠侶」。自己七歲便移民到加拿大,因此國文不好,讀過的中文書自然也少。而奇妙的卻因為自己對武學有興趣,加上姊姊的推薦,「神鵰俠侶」這部由四本厚厚的書、加上一大堆中文字所構成的武俠小說竟成了我小時候的回憶。當然,自己年少不懂事,更不用說能看懂書裡所談及的「愛、恨、情、仇」了。只記得當時只要看到歷史、或當人物關係的描寫及敘述過多時,就會開始不斷的翻頁,直到看到武功的部分才會加以細看,並且對於書中所描寫的奇經八脈、點穴解穴、輕功等等武學招式與描述深信不疑,對於楊過除了敬佩、更是羨慕他能有如此奇遇。

        為什麼是楊過呢?可能以前的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但是長大後再讀一遍,就可以瞭解到自已會如此喜愛和推崇楊過並不是沒來由,何況就連金庸都認為他描寫、刻劃得最精彩的人物是楊過呢!楊過的際遇只可以用「奇妙」二字來形容,從一開始的在桃花島不被教授武功,到全真派時空有心法卻不知半招半式,而後巧妙的因緣下讓他可以跟小龍女學習「古墓派」祖師婆婆留下的「玉女心經」,以用來破解全真教的招數,更無意間在墓穴內學習到「九陰真經」這絕世武功。然而這都還只是個開頭,之後楊過更是習得了包括東邪、西毒、北丐等絕頂高手所傳授的絕學。

        大概只有楊過這如此天生豪爽並不受禮法拘束的個性,才能夠跟「老頑童」一拍即合成為好友;又能與「東邪」黃藥師一見如故,並以朋友稱呼,甚至學得黃藥師親授絕學「彈指神功」與「玉蕭劍法」;不只如此,楊過更是得到「西毒」歐陽鋒傳授其獨門絕技「蛤蟆功」,並收為義子;而「打狗棒法」也被天資聰穎的他從「北丐」洪七公那裡學得。而除了學習其他門派的武功,楊過在苦等小龍女十六年之約的期間,更結合了東邪、西毒、北丐、和古墓派的武功,融會貫通後自創了令老頑童周伯通心服口服的「黯然銷魂掌」。

        楊過的一生,雖然坎坷,處處受到誤解、遭到排擠,但每每「山窮水盡」時,往往能夠峰迴路轉並不乏貴人相助。當他的右臂被驕縱的郭芙砍去後,還是能巧遇神雕,並學習到當年劍魔「獨孤求敗」的練劍模式,終能練成「無劍勝有劍」的高深劍法,更在狂風巨浪中練劍,練就一身深厚的內功。不僅如此,楊過在江湖上行俠仗義、懲惡濟貧,如此才造就了江湖上「神雕大俠」的美譽並且在蒙古大軍軍臨襄陽城下時,隻身殺入蒙古軍營,大敗金輪法王、殺死蒙古大汗蒙哥,解除了襄陽城的危機。

        除了武功蓋世之外,楊過在感情方面也是姻緣不斷。有位絕世美女小龍女為師、為妻不說,陸無雙、程英、公孫綠萼甚至是後來的郭芙,都對楊過為之傾倒。但就算桃花連連,楊過發過誓,「這一生一 世,心中就只有姑姑一個……」,而他也謹守誓言,始終只愛著唯一的愛人「小龍女」。要不是如此深情的愛,楊過絕不會在苦苦等了十六年後跳入萬丈深淵的「絕情崖」,更不可能在谷底水潭中跟小龍女重聚,那麼「神雕俠侶」這段唯美的愛情將不復存在。

        不論是感情也好、武功也好,小時候自己總是嚮往能夠有向陽過一樣不平凡的際遇。但現在經過細心閱讀和深入探討後才發現,這些際遇確實是很奇妙、很不平凡,然而現在的我,比起羨慕那些非凡的際遇,反而更加的欽佩楊過那不屈不饒的堅持、以及遇到困難與挫折時還能夠勇往直前的勇氣和毅力。楊過要是沒有懂得及時把握住每一次的機緣、以及咬著牙撐過重重關卡的話,那麼楊過就不會是神鵰俠侶中的傳奇人物了!

五、 問題討論

1. 小龍女比楊過大了幾歲,但書中不斷交代小龍女”看起來”比楊過年輕、天真浪漫,為什麼金庸要這麼安排呢?

        雖然金庸大膽的挑戰所謂「師生戀」個題材,但在很多小細節上還是幫了這對情侶一把讓我們用現代的眼光看起來是如此的自然。無論是外貌上,個性上,社會經歷上,一個「男強女弱」形象還是隱隱可見。

        小龍女四次出走、楊過四次尋回,兩人本性如此不同,所經之處,牽扯了無數人沾惹這戒不掉的毒。程瑛、陸無雙、郭襄、公孫綠萼誠然可憐,但公孫止與尹志平又何嘗不可憐?這兩人的愛情恰如情毒,引的無數人走上死路。動情、鍾情、殉情,這不就是書中愛情最終的結果嗎?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許? 」這段詞可說貫穿了整部神鵰俠侶,也精煉了其中的核心「情」。不禁想到流行歌<江南>中的歌詞: 「不懂怎麼表現溫柔的我們 還以為殉情只是古老的傳言。」或許現代我們對愛情有更多的可能性,但為情所大悲大喜,還是生命中免不了的苦中甜

2. 有人曾分析楊過與小龍女除了表面上的師徒外,還有潛在的母子關係,他的例證為相隔16年兩人在絕情谷下相見的描寫。「楊過舉步入內……室左立著一個粗糙木櫥,拉開櫥門,只見櫥中放著幾件樹皮結成的兒童衣衫,正是從前在古墓時小龍女為自己所縫製的模樣」(第39回),他的說法如下:「雖小龍女初識的是十三、四歲的楊過,但兩人在絕情谷上分別前,早已結為夫妻,楊過也約十八來歲。小龍女深谷幽居十六年,思念得不是懂得男歡女愛的楊過,而是『兒童』期的楊過。後來兩人相見,小龍女說的話,更像母親。楊過說:『龍兒,你容貌一點也沒變,我卻老了。』小龍女答道:『不是老了,是我的過兒長大了。』」,同學對此說法有何見解?

        這可以是一種解釋,但我覺得有點過於帶入心理學術的專業裡,是站在分析的理性態度,但我更喜歡以唯美的方式為這段下另一種註解,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刻骨銘心的記憶,不論是親情或愛情,你回想起那一段美好回憶時,有時想起的是一個畫面,而不是一段會跑的走馬燈記憶,有時不是後來的回憶不夠美、不夠令人動心、不夠轟轟烈烈,而是停留的那畫面是最初的悸動、是抹滅不掉最初的美好感覺,小龍女之所以在那十六年回想的會是兒童時期的楊過,我覺得是因為,那段時期的他們是最無憂無慮的、與世無爭的,之後的回憶儘管攜手度過許多難關、一起有過無數的歡笑、彼此的距離靠得更近、更加的恩愛甜蜜,但對於向來喜歡安靜避世的小龍女,她嚮往的、她最初的悸動仍停留在與楊過一起相守在古墓的那段時光。

3. 小龍女和楊過鬧出的逆倫之說,頗有聲望的郭靖且為楊過的代父更在武林盟主的宴席上大大的斥責楊過,氣憤的甚至差點擊斃楊過,這件事後來在武林界中鬧的沸沸揚楊,本不知小說該如何解決、如何收尾,因為到最後支字未提其他人對此事的看法。

        我們試著解讀到金庸在小說中的安排,列出了相關的幾個想法,一開始楊過在武林大會中用小龍女所受的美女拳,到後來和神雕習武,如果說古墓派武功為「柔靈有餘,威猛不足」,那麼漢神雕所習的劍魔武學,則是剛猛,可以與楊過所習古墓派相補,奠定了男性的主體不再是耍美女拳等被人批評為不男不女的招式,且習得劍魔之武學令他在武功上超越小龍女,從最後武學成就上來看,楊過才是師父,且他行俠仗義、為國為民的德行,與最後小說安排他們相見時,由於楊過在外頭飽經憂患,大悲大樂等令他顯得比實際年齡蒼老,相較於較他年長的小龍女因從小跟隨師父修習內功,屏絕思慮欲念,外觀上讓楊過越活越老、小龍女越活越年輕,小說安排上述種種情結漸漸「『消』解了逆倫之說」。

4. 楊過一直覺得自己的父親是個剛正不阿的大將軍,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郭靖跟黃蓉是否應該在楊過小時候就跟他說明事情真相,還是如小說中讓楊過長大自己發現好呢?

        兒童成長過程中有個時期是需要模範模仿的,會很有多夢想的泡泡,但小時候不適合去搓破,因為心智尚未成熟,會阻礙了兒童的心靈發展。然而事情的真相必須說出口,至於怎麼說?甚麼時候說?誰來說?則需要生命經驗的累積,沒有絕對的答案。

5. 小龍女第一次離開楊過時,答應要嫁給絕情谷谷主,後來又因楊過的出現而反悔,這樣對於絕情谷谷主來說是否公平?

        小龍女為了絕了自己跟楊過的緣分而答應嫁給谷主,其實是個自私的行為,而且也是開了自己和谷主人生的大玩笑。雖然小說中把谷主寫得很卑鄙,但他的憤怒是可以讓人認同的,誰能忍受新娘在婚禮上說要嫁別人呢?

6. 在和蒙古人比武時,小龍女和楊過就在一旁卿卿我我,無視他人,這是一個很現代的畫面,然而郭靖跟黃蓉就不會這樣,但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會的。是不是因為長大多了些許世俗禮教的羈絆,才會造成這樣的差異呢?

        我們認為的確長大後或許被加上了許多包袱,社會上的人們會對於不同的腳色有不同的期待,對於年齡較長的人我們會希望看到成熟穩重,對於年輕的人我們會期待看到活力與浪漫。或許郭靖與黃蓉在經歷過許多事情之後,漸漸找出社會期待的標準,並且黃蓉是丐幫幫主郭靖是名震天下的大俠,眾人對於他們的舉止都會有所期待吧。也有可能是彼此的感情轉化到了另一個階段,我們也覺得或許這是感情逐漸演變的自然過程,經歷過激情後會漸於平淡,但是感情並沒有衰退,而是昇華到另一個層次。

7. 楊過的出身和他的遭遇相當程度的關聯,第二回指出他是孤兒,第四回更細說明他是個遺腹子,在敘述學上,孤兒的處境給人是種欠缺的感覺,讓人進而討論楊過真正所缺為何?所需為何?後來小說安排他所需的是父愛,「他從兩三歲起就盼望有個愛憐他、保護他的父親。有時睡夢之中,突然有了個慈愛的英雄父親,但一覺醒來,這父親又不知去向,常常因此而大哭一場」(62頁)中可瞧出端倪,歐陽鋒、楊康、郭靖皆為作者筆下父親的候選人,在楊過尋找父愛的過程中,這三人在這父親角色下對楊過的影響?

        在小說中歐陽鋒不由他人分說的把初相識的楊過收為義子,起初楊過百般不願意,直到歐陽鋒教他驅毒、對他憐愛有加,甚至歐陽鋒願意傳授畢生最得意的武功給他,楊過感到驚喜交集,以楊過的觀點,歐陽鋒保護他、對他憐愛有加、願意教他武功、不再讓他受外人欺侮自是父親的上上人選,但以小說邏輯並不這麼認為,歐陽鋒他倒練九陰真經等脫序的行徑致神經錯亂,不斷的詢問自己「我是誰?」,一個對自己認知有困難的人已經喪失為人父的資格了。

        小說中提及,楊過的名字由郭靖所取,原由為「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550頁),似乎道出楊過生父楊康的過錯由楊過改之,小說中也有安排多處因陽康作惡多端而對楊過先入為主的情節,這是從楊過出生起楊康便帶給他的影響,楊過從未見過生父,總是正面的想像著他,從傻姑中意外得到生父是郭靖和黃蓉殺死的消息,便燃起為父報仇的決心,即便郭靖為他的代父(第二回),然而經相處後,越了解郭靖的為人,正義、公正無私,越認清自己的生父可能真的是外人所言如此醜陋,最後在他原本使計想讓蒙古軍殺死郭靖,郭靖卻為了拯救自己而與敵人廝殺,此刻楊過放下父仇,接受了郭靖這位代父,接受了代表郭靖的價值觀「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雖然不能認同生父的所作所為,楊過仍想以己之功抵父之過,請柯鎮惡將丘處機刻的「不肖弟子楊康之墓,不才業師丘處機書碑」,改為「先父楊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楊過謹立」(第37回),此時的楊過已在襄陽立了大功,他的不肖遠勝於別人的肖了。

六、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