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組之綠牡蠣事件

出自KMU Wiki

在2013年11月20日 (三) 22:34由U102023054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綠牡蠣事件

起源: 二仁溪發源於高雄縣內門鄉木柵山豬湖,流經高雄縣、台南縣及台南市,在高雄茄萣的白砂崙北方流入台灣海峽。

  流域面積達350平方公里,主流長度63.17公里。支流河川包括左岸有崇德溪、山河壽溪、牛稠埔溪,右岸為松子角溪、 深坑子溪、港尾溝溪、三爺宮溪等,主支流域遍及內門、龍崎、田寮、關廟、歸仁、路竹、湖內、仁德、灣裡、茄萣等鄉鎮,流域人口約為二十六萬人。

  二仁溪為典型的台灣溪流,上游位於山區坡陡流急,加以流經泥岩裸露區,山陵缺乏植物覆被,地質脆弱易蝕,沖刷而下的大量泥砂,使二仁溪成為全省含砂量最大的河川。

  民國76年的綠牡蠣事件,更讓二仁溪惡名遠播,是歷年來台灣河川水質調查中污染程度最嚴重的河川。

水資源利用 

  二仁溪目前的主要功能為灌溉、提供工業用水及排洪,但水資源利用程度偏低。地下水層因多為泥質岩層,水源蘊藏量不豐。二仁溪流域降雨量分配不均,五至九月的豐水期雨量豐沛,而枯水期則嚴重缺水,無法提供穩定的灌溉用水。

  流域周圍約有農地16000公頃,僅上游供阿蓮鄉兩灌溉區用水,灌溉利用率僅佔17%。下游河水原提供為養殖魚、貝類, 經過綠牡蠣事件後且污染情況改善有限,已無法提供灌溉或養殖用水。


可能的來源:

綠牡蠣事件,銅製造業及高科技業頓成標靶,其實銅與生活有習習相關的環境特性,加上牡蠣強烈吸取銅的生物特性,才突顯出養殖業重金屬的問題。現行工業廢水排放標準無法防制水體累積銅的問題,而且畜牧場的動物糞便(含量多100ppm以上)也是造成水體銅污染的主因。國內合法排放的廢水在進入河川水體後,經年的成為灌溉及養殖用水來源,造成下游土壤重金屬污染及綠牡蠣事件,宜及早進行污染累積之風險評估,才能找出正確的因應之道,目前銷毀或停養牡蠣的方案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造成的影響:
而綠牡蠣是否有致癌風險偏高風波,表示學術單位基於公共衛生安全,有必要讓國人知道台灣牡蠣污染狀況,但在過程上也需顧及產業發展及漁民生計,否則不僅蚵農受害,對所有相關單位都是一種傷害。
高雄海洋技術學院去年(89年)受託在客雅溪出海口與週邊海域的調查,所得結果在銅污染方面,雖不及凌永健教授等人所做報告嚴重,但還是超過標準很多,高雄海洋技術學院還檢測出有鎘、鉛污染等問題。
根據文獻,重金屬銅對於低等生物的危害性相當大,而成人每日如果攝食超 過一百毫克以上,消化系統就可能受到傷害。


永續發展1.   為整治二仁溪污染,政府直到民國72年,始於灣裡成立廢五金專區,當時有近百家廠商進駐,含重金屬污染之廢水持續排放,導致二仁溪口綠牡蠣事件爆發,二仁溪污染問題始獲得各方重視。

  民國82年環保署及地方政府執行強力拆除違章廢五金熔煉廠,並配合禁止廢五金進口,灣裡廢五金處理業才逐漸外移到其他國家。
  民國 89 年 12 月1 2 日 環保署宣誓加強執行二仁溪流域環境品質管制,期以處理國內重大災害事件來辦理。續於 民國90年6月29日在郝龍斌署長坐鎮指揮下,動員 700 名警力強制拆除位於臺南市二仁溪流域的熔煉業,在臺南市共計拆除57家的非法工廠,在拆除行動結束後,臺南市環保局持續配合嚴密監控與稽查,防止熔煉業者死灰復燃。隨著政府實際作為,三十年來的空氣污染終於得到舒緩,二仁溪下游污染也大幅削減,進一步改善二仁溪河川水質,生態亦隨之日趨豐富。


2. 工業廢水之處理 工業廢水之處理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物理處理利用機械設備、構造簡單為最廉價之處理法,一般處理方法有沈澱過濾、熱交換、蒸發乾燥及燃燒等。化學處理法即加藥於廢水中與污染成分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無害物質或膠羽而去除,例如加酸鹼劑以調整pH值、加氯、加臭氧處理、混凝沈澱、離子加換法等。生物處理法為污水及有機性工業廢水處理之常用方法,利甩微生物分解水中之有機物成為無污染性之簡單化合物。有效之廢水處理往往需要多種處理單元作適當之組合。


心得 人類在追求經濟活動與工業開發之際,除了注重地球環境回饋機制的極限性,還必須尊重自然自身調節律動;四季的交替運轉使得環境生態有所輪替,花開花謝、樹木凋零又成長、侯鳥的遷徙

 所有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權,會為生存找出路;而在生態系中,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生活位置及其特殊的功用,因環境因素的改變,能抑制生物族群不過度繁殖,也可防止被完全毀滅,使生態系中各種生物維持恆定的數目,在一個系統中,有許多作用同時影響這個系統,但是系統的總狀態卻不隨時間而改變。如在大自然的群聚中,生態系非常穩定,生物與氣候﹑土壤等因子間保持的平衡狀態,以達到平衡的狀態。而現今環境已遭到人類嚴重的破壞而影響自然生態的平衡,人類應即時做好生態保育使得自然萬物在生態的某一環節上不至脫軌,而導致生態體系破壞,使物種改變、環境因子不利人類與萬物互相依存。


資料來源: http://web2.ctsh.hcc.edu.tw/stu97/s9711434/public_html/h08.html

http://www.wetland.org.tw/about/hope/hope20/20-8.htm

http://ivy1.epa.gov.tw/rivereco/p1-1-background2.asp

http://web2.ctsh.hcc.edu.tw/stu97/s9711434/public_html/h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