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阿里山

出自KMU Wiki

在2012年12月24日 (一) 15:45由Cherry810064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山鯝魚的復育= 

  台北縣茶鄉坪林,除了聞名的包種茶,坪林北勢溪經過四年的封溪護魚計畫,原本瀕臨絕種的高山鯝魚,逐漸復育有成,坪林鄉親不分年齡投入護溪行列,還自組護溪巡邏隊。保護北勢溪不受污染,這個信念,凝聚了全坪林鄉民的心,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潺潺的水流聲,清澈透明的溪流裡,高山鯝魚悠游的身影清楚可見,蜻蜓點水舞動。午後的坪林北勢溪,美的再自然不過。而這一切除了造物者賞賜,還要歸功坪林鄉民自組的護魚巡邏隊。掛上宣傳布條,沿著北勢溪流域沿路視察。記者︰「為什麼要護溪。」小孩︰「因為我是這裡的人。」

  坪林人,保護北勢溪說的理直氣壯,四年前坪林鄉民發現他們最引以為傲的自然資產 ,好山好水逐漸受到人為破壞,為了避免觀光資源自動自發組成護溪隊,在鄉公所和縣政府的配合協助下,封溪護魚正式公告,到現在每平方公尺大約就有五十尾以上的魚隻,但缺乏公德心的釣客卻理所當然的將苦心復育的魚種佔為己有。巡邏隊員︰「有釣具手套還有烤肉過的痕跡。」隊長︰「先勸導不聽只能找派出所。」

  撿起遊客隨地丟棄的垃圾,巡邏隊員相當感慨,原本坪林人各個也都愛釣魚,但溪裡的魚越釣越少,緊張的卻也只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這也說明了坪林鄉為什麼一間釣具店都沒有,即使護溪工作難執行,巡邏工作還是日以繼夜沒有停歇。

  透著夜色,高山鯝魚在溪水中泛著銀白色的光芒,被稱為水中螢火蟲的高山鯝魚,美麗和白天截然不同,卻一樣教人驚歎、感動。

  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的高山鯝魚,無法生存在有污染的溪流中,也成為水質淨潔的指標,能看到高山固魚復育成功就是巡邏隊員最大的安慰。巡邏隊員︰「這是苦花魚,這是石斑吃青苔的痕跡。」

  81歲劉森富是護溪巡邏隊中年紀最大的,看到北勢溪裡頭,魚兒比從前少了許多,走起路有些吃力的他,還是義無反顧的投入護溪巡邏的行列,不為別的,單純想護衛家園,讓坪林的觀光資產保留給下一代,讓所有人都有機會看見北勢溪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