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自然-綠島

出自KMU Wiki

在2012年11月19日 (一) 01:53由U100001165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殘缺的自然-綠島

100001165紀雅閔




殘缺的綠島


近幾年環保意識高漲,「生物多樣性」由學術界的專有名詞轉化成許多人掛在嘴邊的口號。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豐富,但是許多地區都沒有仔細的勘查過;許多生物,我們還沒來得及仔細觀察、記錄與研究,給予適合的名字之前就已消逝。這樣的情形發生在許多台灣地區,而其中綠島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綠島海洋景觀之美堪稱世界一流,許多走過世界級潛點的潛水客都說:「綠島不輸澳洲大堡礁」。這裡的海洋生物生長十分繁茂,海底地形又富千變萬化,常吸引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尤其是想一窺其海底地形神秘面紗的民眾不斷增加。由於大多數人對於海洋生物並不十分了解,通常只會問這種生物可不可以吃或有沒有毒?卻不之海底珊瑚礁生物的脆弱,在不經意的踩踏珊瑚或捕捉把玩其他動物的情況下,已讓綠島的珊瑚礁生物面臨生存危機。

但您可知道造成珊瑚礁毀滅的幾個重要因素如:魚類減少、藻類增加及水質混濁等,每一項都已經在我們綠島海域的珊瑚礁區發生了。在2008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內政部營建署配合對台灣珊瑚礁進行總體檢,在這調查報告裡,計劃負責人陳昭倫博士呼籲,綠島珍貴的大香菇珊瑚礁生態急需保護。並且 聯合國文教組織對全球珊瑚礁評估及預測中指出,台灣珊瑚礁區在20年內將會消失50%,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警訊,而我們綠島的珊瑚礁魚類在大肆採捕的壓力下,可能更提早面臨魚類枯竭的境地。


生態的殘缺-珊瑚礁



珊瑚與珊瑚礁的簡介 珊瑚是刺絲胞動物門,珊瑚蟲綱下大部分物種的泛稱。珊瑚最基本的生存單位就是一隻珊瑚蟲,每一隻珊瑚蟲都具有觸手、口、腔腸與體壁等構造,觸手像是花瓣一樣圍繞著口部,口部則與腔腸相連接。

雖然珊瑚是動物的一種,但大部分的珊瑚不具有移動能力,可它們可以利用在口部周圍圍繞成一圈的觸手捕食水層中的浮游生物,但絕大部分的珊瑚是靠體內的共生藻存活。共生藻會利用珊瑚代謝產生的廢棄物行光合作用後合成有機物質再傳送給珊瑚使用,部分珊瑚95%的營養源都來自於共生藻。由於共生藻含有多種不同的色素因此也賦予珊瑚各式各樣不同的顏色,但當環境不適當如海水溫多過高或是沉積物過多時這些共生藻會離開珊瑚體內,當珊瑚失去共生藻時,也會失去顏色,因此這現象稱為「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時,因失去主要的能量來源,正常的生理運作受到影響,處於虛弱狀態下,此時珊瑚尚未死亡,若短時間內環境恢復或是有別的共生藻再次進入珊瑚體內,珊瑚會再恢復顏色,若白化時間過長,珊瑚則會死亡。

而我們所知的珊瑚是由石珊瑚目的珊瑚蟲的骨骼組成的。這些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珊瑚的端部不斷成長在死去的珊瑚蟲的骨骼上。 能造礁的石珊瑚只分布在熱帶至亞熱帶區,海水溫度為18-30℃之間的淺海裡,並以23-28℃之間生長最好。但僅有珊瑚生長未必會形成珊瑚礁,造礁珊瑚累積碳酸鈣的速度要高於破壞的速度,才有機會形成珊瑚礁,定變成我們所知的珊瑚礁生態系。

珊瑚礁生態系具有高生產力、高生物多樣性及豐富的生物量,與陸域環境中的熱帶雨林相似。造礁珊瑚所形成的立體結構,在大空間尺度與微環境中都創造出空間的多樣性,提供許多物種可以棲息的空間,因此魚類與各種無脊椎動物包括:海綿、刺絲胞動物、多毛類、軟體動物、甲殼類與棘皮動物等,成為珊瑚礁區的常見居民,珊瑚多樣的色彩也為珊瑚礁區帶來繽紛的顏色,珊瑚礁居的住民也擁有相似的色彩與多樣的外形,讓珊瑚礁區成為色彩繽紛的世界。但隨著海洋資源開發、海洋污染日益嚴重,珊瑚也面臨存在危機,珊瑚是珊瑚礁生態系的主角,如果牠們死亡了,生活在這個系統內的生物,終究難逃滅絕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