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爆米花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08年12月21日 (日) 17:00由Range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棋王

組別:國文B班第三組

組長:李直諭

組員:黃柏憲、林洪異、陳亭均、陳昱銘、 曾昱璇、徐崇豪

指導老師:蓋琦紓老師

目錄

1. 時代背景

2. 人物分析

3. 讀後省思

4. 結論

5. 心得感想

6. 摘要

7. 討論紀錄

8. 工作分配

一. 時代背景

 直諭:70年代知識菁英,以金錢為導向,固執不知變通,為了的自己的慾望不擇手段,尋求財富和名聲成了生命中一件不可或缺的事。


 洪異:經濟正開始起飛,電子科技產品並不是那麼盛行,造成了新舊世代間隔閡。


 亭均:老一輩重視知識,認為只要多一項才藝便是神童,因此會有許多父母利用各種方式,希望自己的兒女出頭。而且這個年代的科技不發達,
       因此作假的比例會更高。


 昱銘:典型的知識份子對有錢便有自由深信不移,而自由比歷史潮流更重要,因此掙錢成了一種重要的目標。


 昱璇:處於經濟起飛的時代,人們開始庸庸碌碌地尋求賺錢的管道,因夢想、自由而賺錢,到最後才發現因賺錢而失去了自由,甚至友情、親情。


 崇豪:每個人都為了錢箝制人情道義於不顧,爾虞我詐,更置神童的感受於不顧。


 柏憲:現在有許多電子產品可以創造假神童。


二. 人物分析 1. 張士嘉

 昱銘: 勢利。


 直諭:他是過河拆橋型的一個人,用完會把人給踢走。


 亭均:最典型的生意人,哪邊有利益就往哪邊跑,就算只嗅到一點點的銅味都不放過。是標榜著「在上位者,就必須踩著別人往上爬」的人。


 崇豪:覺得是個典型的製作人。


 洪異:很會把握賺錢的機會,貪財。


 柏憲:他只想到他自己。


 昱璇:頭腦靈活的節目製作,有時會為了某些目的而耍小手段,如神童節目造假,是一位會看時勢、臉色做事的人。

2. 周培

 洪異:功利主義的人物,狂想錢。


 亭均:功利主義,比較有定性,一直往股票走。


 直諭:我覺得是敢衝的一個生意人,想到就去作。


 柏憲:無所謂讓別人知道他想要做的事的人。


 昱璇:到處掙錢的錢奴才,滿腦子只想要賺錢而不顧人情義理。


3. 程凌

 洪異:他比較會思考 但是又容易不小心洩密。而且意志很不堅定 需要一再說服自我,是個很掙扎的人。


 亭均:有點懦弱,畏畏縮縮,沒主見,不過還有一點良知。


 昱璇:心口不一,想說的和實際說的又不一樣,想要保護神童,卻又不得不藉由神童的預知能力來投資股票,是一個不得不和現實低頭的人。


 柏憲:不想未來的人。也是ㄧ個看起來像很好的人,可是他做的事不一定會出好的結果。


 直諭:他是ㄧ個優柔寡斷的人。


 昱銘:容易受影響,沒有主見。


 崇豪:衝動的人。


對於程凌的意見

 亭均:他其實可以安安穩穩的作畫家,但是他一直想著要賺大錢,不停開業,結果讓自己筋疲力盡。不過他是唯一在利用神童的同時,還有想到神童的感受的人。


 崇豪:他也有受迫於現實吧,你看他股票也只撈那一筆只為了能撐下去,面前有的解套的方法何不用呢?儘管如此藝術家還是想要發揮心理的千頭萬緒吧。


 洪異:他要錢 是為了餬口 但真正想做的事 還是畫畫。然而,現實的巨輪推動著他,他沒辦法照自己的意願呀。


 昱璇:他昧著良心利用了神童。


 昱銘:我覺得他不是把金錢當最後目的的那種人,他只是覺得自己沒有藝術天分。


 直諭:119和 120頁中可以得知他已認清自己的藝術才能,所以才會走向其他的路吧。


 柏憲:不管他只賺了一點或是很多,都有利用到神童。


4. 神童

 崇豪:大智若愚的人物。


 直諭:個性其實非常單純,只想下棋而已。


 洪異:他有多重人格。


 柏憲:純真。


對於神童的意見:

 昱璇:他不在乎外界,並且可以選擇要不要被利用,具有自己的自主權。最後他選擇的『泡泡世界』是屬於他的年紀,
       預知未來,是必須某種歷史責任,放棄了特異功能,對他來說是好的。


 亭均:感覺上是作者特意安排一個第三人稱,在書裡面當旁觀者,洞悉每個人的目的,以便選擇保護自己的方法。
       總之,他應該是最了解世事的人,也就是看似被操控其實是俯瞰大局的人。


 洪異:神童可以當預言家,可以當五子棋棋王,在大家以為他失去能力後,又變成象棋棋王,所以我覺得他應該如程凌弟弟所說的,活在另一個世界。


 柏憲:他有超能力 經過這次事件 他學到了如何保護自己。


5. 劉教授

 洪異:很會為自己打算。


 昱璇:他很心機、倚老賣老。


 昱銘:很愛吹牛。


 直諭:自信到自大的地步了。


 柏憲:不想認輸。


 亭均: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裡,而且深諳人情世故的人。


對於劉教授的意見:

 亭均:他其實有可能是輸了找台階下耶,而且可以多的提拔後進的美名,不過也有可能是真的很強,所以可以掌控棋局的走向。
       另外,他是看似八面玲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到最後卻是真正被利用的人。


 崇豪:有權勢的人都死顧著面子。


 昱璇:在棋局後,他疑似落跑,逃避失敗。


 洪異:劉教授是自以為行的人,但是卻沒有神童那樣的本領。


 直諭:我覺得劉教授雖然有點自大,他卻已經把人生看做ㄧ場棋局,用自己的人生態度過生活。


 柏憲:他可能以後沒有機會再出場了。


6. 丁玉梅

 洪異:沒啥個性、受人擺佈的主持人。


 直諭:隨和的人。感覺在他的生活中總是有許多美好的事。


 亭均:對於程凌的感情感覺像打太極,符合典型的客套電視主持人。


 柏憲:很聽別人的話。


7. 黃端淑

 昱璇:對藝術、朋友都希望他們格調、視野高格一點。


 直諭:安祥、沒啥個性。可惜在本文中並未對其個性多加著墨。


8. 馮為民

 昱銘:是位瘋狂的歷史學家。


 直諭:認為自己須為歷史負責。對歷史充滿好奇心。


 柏憲:他其實滿自私的想知道人類的未來。


三. 讀後省思 1. 有了錢,就有自由

 昱璇:非常符合現代社會風氣。意指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但是要避免成為錢奴才。


 崇豪:寫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無奈。


 昱銘:可以仔細思考金錢的意義:肚子都填不飽了,哪來的自由?


 直諭:寫出為錢拼死拼活的人的悲哀,因為他們出賣了自己的靈魂(例:躍場) 。
 洪異:可以跟他對畫畫的態度做對照,沒錢就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
 亭均:解釋了書中的人們庸庸碌碌的目的,賺錢的目的是追求自由,但是他們最後失去的還是自由,心理的自由。
 柏憲:這個世界很現實 有錢才能做很多事。

2. 棋王的存在意義

 亭均:顯示出人們對未來的茫然和期待,也襯托出功利主義在現代社會的橫行。


 昱銘:用一個失去童真的兒童來帶出具有預測未來的能力是很痛苦的,因為他必須周旋在明爭暗鬥、利慾薰心的大人之間。
       更何況,能預測未來也代表了他知道歷史潮流,或許他看到了一些悲慘的事也說不定。
       另外,我覺得他象徵著每個人都渴望著預測未來的能力,可是大家都只是要拿來發財,過最好的生活,卻因此忘記了歷史的責任。
       因而虛耗了光陰。況且預知未來本來就不是人應該具有的能力,這樣的話一切事都變的理所當然,人生本就充滿著意外,不是嗎?


 直諭:天才和凡人對比,讓我們體會到自己的幸福,因為天才總是需要多承擔一些責任。


 柏憲:最後作者似乎戳破了這個美夢,一句:什麼都很好 ,你必須盡力而為,你不必為神童擔心,道出了作者認為只要好好的朝著未來努力,便是最完美的人生。


 洪異:作者也利用神童帶出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觀,來不尼茲的哲學觀─肥皂泡的理論。 


3. 如果你是神童,你會

 崇豪:想辦法自己去利用自己的能力,不要被利用了。


 洪異:藏起可以預知未來的自己,在對的時機發揮自己的長才。


 昱銘:或許去當歷史學家吧。


 直諭:直接隱性埋名就好,何必去淌俗世渾水呢?不妨礙別人,做自己想做的,快樂就好。


 昱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避免被人利用。


 亭均:以不傷害人也不特別偏袒誰為原則,在必要的時候才發揮自己的能力。


4. 對天才的看法(例如:書中社會風氣會喜歡天才等等)

 柏憲:這是一種現代社會中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通病。


 亭均:當時國家是從落後到進步的觀念斷層,因此對於看似不需努力即可坐擁成就的人,有一種一窩蜂的無謂崇拜。


 昱璇:人類是虛榮懶惰的,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其實天才也有他用功的一面。


 昱銘:就像莫札特所說的:人人都認為我作曲不費吹灰之力,但他們可知道,沒有哪位前輩大師的作品我沒有仔細研究過的。
       另外,我覺得其實人人都喜歡天才吧,我自己也是,因為有時候天才就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才氣。


 直諭:其實每個人都天才,只是在不同方面罷了,只要好好運用,對社會都是有幫助的。


 洪異:天生我才必有用,天才也會有缺點,庸才也會有優點。


四. 結論

 柏憲:預知未來十分矛盾,雖然看到了未來,卻也改變了它。


 洪異:追求利益也不能太超過,否則能用的資源也會有殞落的一天,就像神童一樣。
 昱銘:能預測未來本來就不是應有的能力,更何況大部分的人都渴望利用這股能力去追求名利,
       而因此喪失自我,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為未來而活,把握每一分秒。


 昱璇:人的價值是由歷史所決定的,但是自己仍可選擇自己的定位,不要被時代的潮流沖走,要掌握自己的方向。


 亭均:不要被世俗價值所束縛,擇己所愛,愛己所擇,才能在變幻無常的世事中,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


 直諭:與其空想預知未來,還不如腳踏實地,用認真負責的態度經營每一天。對的起自己,讓歷史決定它該有的方向吧!


五. 心得感想 亭均的個人心得 「棋王」讀後感想: 我常常在想:過程與結果,哪個重要?有人說,最美的不是結局,是路程中所見所聞的美景。然而,在現代社會中,真的能有此種想法的,究竟有幾人? 「棋王」一書中所反映的,正是社會中多數人只看結果不計過程的盲目。從對看似可以不勞而獲的「神童」的過分崇拜,到想利用神童的預知能力發財致富,在昭顯著功利主義對人們深刻的影響─不計手段只為達到目的。然而,什麼樣的目的才是真正的結局?一次全憑運氣的猜拳,一盤機智與戰術角逐的棋局,一筆投資股票獲得的利潤,或者是一次偶然與富翁談心獲得的生命智慧?「即是能看見未來,卻無法掌控全盤。」在生命中,沒有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結局,更沒有人知道哪裡是結局。因此,最珍貴的是擁有的當下。在人生棋盤的一舉箸一投子,都是影響未來的關鍵,也是回首人生時最餘韻不絕的深刻體驗。因為,時間無法倒流,人生不能重來。這是生命最大的無奈,卻也是生命最大的幸福和價值。 隨著時光洪流的推擠衝撞,功名利祿、財富權勢,都將成為眾多人生路標中不起眼的一隅。唯有曾經擁有過的努力,一路上曾經見聞的花香美景,曾經穿越的峭壁谿壑,才是生命最高貴的價值。如同棋王選擇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迎接即將面對的棋局。也許是成功,也許是失敗,但是在步步棋箸之間的思潮流轉,才是真正撼動心靈的生命真諦。我想:無論是否擁有超凡的能力,無論是否能預知未來、改變未來,都沒有人可以掌握未來。生活本來就是充滿未知的變數,珍惜當下的每分每秒,用心充實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惟有認清自己心靈的方向,擇己所愛,愛己所擇,才算是真正擁有自我,才能真正尋得屬於自己的生命光華。

讀書會感想: 從大家生澀的自我介紹,到一次次的讀書會討論中,盡己所能的表達自己的感觸,並且聆聽不同的想法。雖然讀書會的成員都是同班同學,卻讓我體驗到一種「以文會友」的深刻感受。當大家共同閱讀完一本書,並且互相分享心中的想法,交錯提問,互相解疑。也許不是最精要的見地,也許不是最準確的理論,卻能在一次次意見的溝通和協調中,解答每一個困擾和疑惑。讓我得以將對閱讀的小說的所思所感,透過漸進式的引導與討論,充分的與組員們分享,並且逐步了解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對相同事物的不同見解。讀書會讓不僅讓我了解將閱讀拓展的充實與快樂,更讓我在和組員們一次次的言語交流中,感受到文字在各種思考、邏輯的滾動下,產生的多元化的震撼與感動。無論這次讀書會的結果是否盡善盡美,我想,它已經讓我真切的體驗讀書會透過閱讀、討論、提問、查找資料......等方式,和小組成員們作心靈和意識的交流的真諦。

柏憲的個人心得 看完棋王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有很多議題是沒有絕對的答案。這些議題包括「神童是否具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與「如果我有可以預測未來的我會怎麼做」。 大家對神童可能有不同意見。有些可能覺得神童本來就沒有可以預測未來的能力。我對神童的看法是他一開始就有能力了。可是因為他還很小,個性純真,他會照其他大人講的話去做。當他說他沒有能力了的時候,我是覺得他並沒有失掉他本來有的能力,而是他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以及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 假使今天我可以預測未來的話,我不會去用那個能力,雖然感覺可以逃避所有的危險。可是矛盾的是,如果可以躲避所有的危險的話,那個人不是應該就永遠都可以活著嗎?就算有這種事,有些事是在怎麼走不同路,也會遇到。我對未來的一件就是可以也沒用,因為我預測了未來,我改變了我的未來。

洪異的個人心得 棋王讀書心得 七十年代的台北,經濟正值迅速發展,冷氣、轎車雖不普及,人們仍追求物質化生活。同時,價值觀漸趨開放,電視節目求新求變,反映著文化在悄悄轉型。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張系國寫出了這一部特別的科幻小說:棋王。 在整個社會大變動時,人們對事物的觀點亦隨之轉變,呈現一種拜金主義。故事當中,人人都在往「錢」走:張士嘉希望電視節目收視率好,真假參半地搞出「神童世界」節目,並在取得同意之前,就把神童下象棋當預告;周培尋求各種門路,從炒股票到補習班,就是為了多撈點錢;高悅白為了迎合大眾;劉樂貽教授,教書、下棋、開工廠,在競爭的社會裡,想盡辦法要出頭天,還自己推論出「間接路線」的哲學,欲掌握一切。潮流的帶動下,人人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不甚富裕的現況,加上神童的出現,讓一切明爭暗鬥更加激烈。 雖有人定勝天的風氣,仍有人安於現況,隨著歷史的潮流走。程凌的弟弟程凓,認為這是大部分人的最佳世界,應該就這樣走下去,不要濫用神童的能力;程媽媽在宗教的扶持下,奮力地一肩扛起這個家,為了兩個兒子好,其他別無所求。在一個庸庸擾擾的社會,或許還是不免有些安分守己的人們,讓爾虞我詐的情形少一點。 其中,依然有些無法將他二元化的人物。主角程凌,看似追求金錢利益,但他是為了能繼續畫畫,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困擾,企圖藉由賺錢來得到想要的自由,卻在不知不覺中,為了錢而失去自由,被一堆利慾薰心的人纏上,反而追不到內心喜歡的丁玉梅。馮為民,雖隨著物質主義搖擺,仍一心想探究難以預知的未來,而因此創造出神童能力消失的轉捩點。故事的主軸神童,為這樣的時代背景投下一顆震撼彈,在不太清楚自己有多特殊的情況下,他只愛下五子棋,就像程凌愛畫畫一般,可是身處在如此環境,程凌也為了謀生轉而作廣告業,神童當然也被迫做許多他不想做的事,包括預測股票、劉教授的棋路、人類的未來等等,然而在最後,他決定封鎖自己的特異功能,用自己的方式勝棋。我想,作者藉此傳達出,若是可以選擇,寧可放棄人定勝天的理念,從事自己想做的,而不是一味的向「錢」看。 與其說棋王是一部以現實世界為背景的科幻小說,倒不如說它是作者看這世界的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我們要多反思,看清自己未來的路,別被灌輸太多世俗的見解,而因此蒙蔽了。

讀書會心得 這算是我第一次參加一個正式的讀書會。在過程中,我難得體會到,經由許多人的腦力激盪,可以讓一本小說的真實面貌,被大家抽絲剝繭地層層剖開,進而真正欣賞到一本書的精髓。很開心可以有如此特別又美好的團隊合作經驗,盼望在以後的分組活動中,運用這次的經驗,使得意見的交流,除了在訓練磨合之外,還能夠增進每個人的思考,並對一件事物有更深一層的認知。

昱璇的個人心得 棋王讀後感 歷史潮流會決定我們存在的價值。身處在速食文化中,快速的步調,往往讓我們的眼中只有追逐物質的名利、金錢,忽略了心靈的填補。庸庸碌碌,是這時代下的產物,而現實逼迫人們接受現狀,如此地惡性循環。每個人都希望可以闖出一片天,甚至於在青史上留下痕跡,而非隨著肉體的逝去,絲毫未留下紀念,沒人記得。 在七○年代,經濟剛起飛的台灣,每個人都急切的想要挣錢、想過好日子。台灣的經濟奇蹟,提升了生活實質品質,但是無形中卻增加空虛感。科技的進步,使生活便利,卻築起了一道牆。人的時間、力氣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錢嗎?還是可以像書中的方先生,退休後過著自己心想放鬆自在的悠閒日子?但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程凌起初想保護神童,不向任何人提及有關他可以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現實的朋友壓力,不想和周培拆夥;廣告公司的資金,都使他必須利用神童預測股票。其實,在這世界上,常常都是互相利用,只是是互利共生?亦或寄生?甚至是掠食?神童的預知未來,帶給許多人希望,也揭發了人性的貪婪,物盡其用! 很多人不得不屈服於現實。 最後,神童的選擇,選擇他依自己的方式下棋。回歸到了屬於他十多歲的世界。或許他真的可以選擇自己的泡泡,自己的世界。不受人利用!如此單純的想法,在成人世界卻顯得如此複雜,多麼可笑! 從前有一位荷蘭哲學家,叫做萊布尼茲。他說這個世界不完全是善的,充滿了罪惡和痛苦。但這個世界,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裡最好的世界。對於多數人的最好世界,一個平均值,但是如果我們選擇當少數人,當可以自主選擇的少數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現實拘束,利用我們的行動影響歷史,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我們常常說,大環境不好,做什麼都不行。如果從我們身邊做起,一步一腳印,可以逐步地改變我們的社區、國家,也許可以讓我們生活於自己喜歡的日子。現實的壓力,無所不在,努力勸自己不必當真,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文明病,多麼諷刺?醫療不停地進步,希望可以增進人類的壽命,還是有人,想以自殺結束生命。你必須承認自己是二流角色。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傷害妳,你必須懂得保護自己。思考可以決定你的人生。盡力而為,一切都很好。

讀書會心得 團隊合作是時勢所趨,單打獨鬥已經略顯單薄。透過小組討論,思想的碰撞,每個人所注重的細節、所得的感受都不一樣,在經過聆聽、動腦、爭辯的過程,使腦袋接受另一種思考模式,思路的重整,讓對整本書的感覺更加豐富、更具有完整性。在小組的發表,可以訓練自己如何用語言將心裡所想的表達出來,溝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經由讀書會,讓自己有這一次的經驗,並且改進自己的表達方式以求對方了解。

崇豪的個人心得 棋王讀後感 《棋王》點出了我們對將來的奢求。對於將來,我們一無所知,但總想著的是早人家一步,早一步知曉,早一步選擇,早一步獲利,而這奢求終歸於對利益的渴望。在這利益掛帥的資本主義社會,凡事都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一切的行為一切的反應,均歸於求利求益,不免俗的,我們的所做所為也正歸趨於這一大方向。但求利求益,求的又是什麼?自由?得了利益便有了自由?《棋王》提到這麼一個觀點「有了錢,就有自由」,故事中的程凌對這個信念深信不疑。有了錢就確實可以無顧忌的享受自我,無後顧之憂地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不需揹著經濟的重擔,在麵包與理想之間兩頭燒。但如何有錢便是個問題,為求金錢不免需汲汲營營於社會的勾心鬥角中,跟隨社會的爾虞我詐,在這之間求得一立命之處,得以獲取那為了自由而得的金錢,但這何嘗容易?在每個人都爭破頭的社會,每個人都想求那金錢以得自由的社會,機會是多麼的難以爭取,卻又稍縱即逝,那沉重的金錢壓力便會壓的你喘不過氣,壓的你喪失自我,喪失自由。即使這一刻抓住了金錢,在社會多麼迅速多麼難以捉摸的變遷下,難保下一刻,不會身在那萬丈深淵,那壓力又再次降臨。但是這社會就是這樣,每個人都身不由己,必須投入這種不可預知的循環中,在金錢與自由之間的糾纏不清,為求的是那依稀看見卻又難以觸及的自由,這是當今社會的無奈。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會奢求那預知未來的能力,以求得那能不顧現實利益的輕鬆自在。 而在《棋王》這本書中,程凌一再的重複說著「你必須盡力而為,你只有盡力而為,一切都很好,你不必替任何人擔心。一切都很好。只要你肯繼續畫下去。一切都會很好。只要你肯畫。」,表現的是貫徹意志,在這社會,為求得自由而放棄自由的社會,堅持自我,不順流於社會的潮流,堅持自己所要的自由,這何嘗不容易,也是為何高悅白和程凌不得以需畫商業畫來求取生活,求取自由,但是這對程凌來說並不是他想要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但是他也只能淹沒在社會潮流中,留著那一絲絲的堅持存在於心中,或早已沖走。 身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我,也不免有這樣的感慨,縱使心中有想法想去實踐,但有些仍會受迫於現實而常置心中。縱使我們還不算進入社會,這現象並沒有那麼的明顯,但我們卻已經可以嗅的到那種金錢的氛圍,金錢的壓力。這是這社會的特色,也是這社會的現實。將來的我們,只會有更多的阻礙,更多的限制,更多的抉擇,需要去克服適應,現在的我們需要的是預作準備,準備迎接下一個即將到來的階段,即使艱辛,即使顛簸,我們仍會堅持,堅持的走下去,堅持散發耀眼的光芒,為理想也為現實,希望我們能夠守著初衷,綻放。 在《棋王》中,有提到了歷史決定論。歷史潮流決定了大方向,無論個人的行為、個人的變動,影響不了整個歷史潮流應該的演進。我倒認為不是這樣,之所以有歷史是因為有人存在,有人才有歷史,歷史是跟隨人們的,而不是由歷史潮流決定人們的走向。歷史是由人掌握,由人改變,由人創造的。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何嘗不是由人發起由人改寫的,或許有人會說是大潮流迫使他們做改變做創建,但是,我認為決定權仍是掌握在人的手上,是由人決定整個大潮流的走向。如國父孫中山推翻滿清,整個歷史革命是由國父發起,由國父改變,若沒有國父突破性的發展,不一定會有當今的歷史,而是另一種歷史,或許是選擇在帝國體制下繼續苟延殘喘或自取滅亡,不得而知。但可想而知的,國父一人對整個歷史是有其相當的影響性。因此,我認為歷史潮流需要配合個人發展,使得其自身彰顯意義的,是那臨門一腳,是那關鍵性的一擊,而那仍舊是掌握在人們手上,由人選擇,由人掌握整個歷史走向,而不是原先歷史決定論的歷史潮流。

讀書會心得 國文的讀書會讓我們在整班之中有了另一層的凝聚力-國文小組,由於醫學系人數不少,全系的凝聚力會略顯不足,將它分成一組一組,造就了小組之間的默契、團結,也增進不少同學之間的關切,對於剛到醫學系的我還滿有幫助的,不會漫無目的的認識,漫無目的的解散,聚在一起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標的,組員為了一個共同的方向做努力,感覺到的是不一樣的氣氛,不一樣的聯繫、不一樣的情感。

直諭的個人心得 讀書心得 我覺得這是一本很不錯的科幻小說! 故事一開始,是說當時有一個節目叫做「神童世界」,一位很會下五子棋的神童被發掘。他宣稱他還能下一子棋、兩子棋、三子棋、四子棋,而且從來沒輸過。後來,神童巧妙的預測了火災的發生與一連串隨機數,終於導致主角程凌的懷疑,或許他能未卜先知!結果程凌利用神童的預測在股市中大賺一筆,不過神童的秘密也越來越多人知道。這也是書中的高潮所在!關於神童預知未來的模式,作者借助程凌弟弟之口帶出來布尼茲的哲學觀──多元宇宙的存在。宇宙有很多個,彼此相互平行,而人的靈魂借助自然的力量可以來去自如,不過不知何種世界最好,但神童是例外,他能透過宇宙的細縫窺看歷史。換句話說,有許多個神童軀體分散在各個宇宙,如果神童從未來的宇宙飛回過去的宇宙,他就能對未來做準確的預測,因為對他來說,這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我另外還有一個想法,可能是神童有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力,所以能注意到細微的一事一物,進而做出準確的預測。結果眾人開始強迫神童,希望他能預測股市行情、聯考試題……等。然而,神童神秘的失蹤了!原來是被馮為民藏起來問關於人類歷史的問題,結果神童崩潰了。眼神不再充滿睿智的光芒,而是一個孩童該有的天真無邪眼神。故事的最後,神童靠著自己的力量擊潰劉教授,走出自己的路。 看完這本小說後,我了解到與其千方百計去看宇宙的縫隙,倒不如相信人定勝天,不志得意滿,不預測未來,盡力做好份內的工作。只要對得起自己,看不看的到未來,其實是一樣的。

讀書會感想: 或許真的是巧合,我們生澀的M97新生聚在一起組成這個讀書會。 新學期一開始,國文課上我們坐在一起,順理成章的分配到同一小組。剛開始,我們帶著靦腆的微笑自我介紹。隨著一次次的讀書會討論,我們思考、闡述自己的意見,全心全力的為這個讀書會付出。古人以文會友,如今我也能體會這份滿足與成就感,我相信其他小組員也能體會這份感動。希望我們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努力改善,讓我們讀書會更加進步。

昱銘的個人心得 棋王讀後心得 棋王這本書雖然是以70年代的台北為背景,但我覺得這本書中描寫的種種人性,其實適用於每個時代。

我覺得,追求生活品質是人的天性,但是,人類文明的過度發展,卻把人的這種慾望帶到了一個違反自然法則的境界。追求生活品質變成了追求名利,為了名利,棄一切友情,親情於不顧,到後來,卻換來更糟的生活。

其實,追求名利並沒有錯,我們不需要聽到名利兩自就敬而遠之,這個社會如果每個人都不追求名利,那還有什麼進步可言,甚至如果我們都是前為一種不乾淨東西,那我們如何生活,誠如有人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萬萬不能。

真正錯的是太多人是賺錢為生命中的唯一目標,已累積財富,爭取名聲為夢想,認為好的生活品質是和錢成正比,但他們不知道,生活固然不能沒有錢,但這不表示,錢愈多地位越高,生活品質就越好,畢竟,財富只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到一定的程度,但是,要達到最高品質的生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段路上,我們所要做的是,審視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我真正需要什麼,我還缺少什麼,也就是說,精神層次要提升,建立好的心理素質。我認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相輔相成的。

書中的角色中,絕大多數的人都缺乏更深一層的自我檢視,我相信那一群人,絕大多數在年輕時都有自己的夢,可能趨於現實,也因為當時台灣經濟正起飛,農村經濟和資本經濟正開始輪替,價值觀因此混淆,也因此他們認為,自己的夢想和真實生活落差太大,而陷於名利之中,夢想就這樣被掩埋了,在此,我不禁想到自己,我進入醫學系是我的夢想嗎,如果是,我的夢還在嗎?

我承認,自己進入醫學系確實有一些現實上的考量,就好像微積分老師對我們說:最不用找111人力銀行的就是你們了,的確,看到現在的失業潮,我一方面感謝老天讓我進入醫學系,但另依方面,我也為那些吃不保的家庭感到痛心。

的確,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不需要擔心,但是,下一部的精神層面人須我努力找尋,我不會忘記,進入醫學系是我的夢想,也因為如此,我絕對不是抱著有你完四年的態度來唸大學,我人然繼續進修,一方面充實自己,一方面也讓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回饋社會

沒錯,回饋社會,我會比別人擁有更多財富的原因是因為,上帝信任我,它賦予我這個任務,要用我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這是我的天命,也是我的責任,而我相信,這是我提升精神層次的第一步,也是追求名利背後最真實的含義。 讀書會心得 剛開始,不諱言的,我認為老師的作業滿多的,要挪出時間排戲,要討論,要做投影片

但是,經過這一段的讀書會合作,我體會到團體討論的樂趣,也了解到,討論可以引起亙多的想法,使自己的思考更多元化

我們都太習慣於單打獨鬥,認為什麼是靠我就能自己完成,這也是台灣大學生的通病─缺乏合作能力

我原本也是一個這樣的人,但是在討論中,我聽到我太多我不了解的東西了,我的東西你沒想到;你的東西我沒想到,沒關西,我們來交換,我們就什麼都有啦

我想,這就是讀書會的真意,也是我在此學到的東西,我以後7年的醫學系生涯,將會把讀書會的精神,帶到我所有的學習中。

六. 摘要 參考評論: 將來,會是怎樣的呢? 還記得我們的政府早一兩年前曾說過,我們的將來會更璀璨,人民的生活會更豐盛;可惜的是,今天,我們的街頭仍然充斥著負資產和失業漢,在咬緊牙關等候政府口中唸唸有詞的那個「理想國」。 亦不是很久前的一件事:二零零一年九月十日,美國人民還為自己國家的財經及國勢強盛而歡呼;九月十二日,他們只敢暗自慶幸自已還沒有死。 對於將來,每個人都有過不同的猜測,可是猜測終歸猜測,從來沒有人能確切預知未來。張系國在《棋王》一書中借了一個能窺探未來的小孩子作導引,問了不少假設性的問題:在漸趨物質化的臺灣社會,有了預測能力會是怎樣的一回事呢?人類的將來又會是怎樣的呢?在這堆純粹空想的問題之間,作者亦帶出了他對各種社會現象,如文化轉型和拜金主義等問題上的反思。 故事的背景是七十年代的臺北。當時的臺北經濟正值迅速發展,工商業篷勃,人人爭相抓緊眼前的機會求財;而另一方面,臺灣亦因脫離了列寧式的統治時期而百花齊放,社會漸趨開放,知讖分子亦依勢崛起。或許作者自己生於臺灣,活於臺灣,故對小說的背景描繪得栩栩如生。如甫開場張系國便藉計程車司機的對白,雖然有點造作刻意,但總算充份交代出時代背景:「年紀輕輕的,只曉得享受,冷氣有那麼要緊?我們剛剛到臺灣,電扇也沒有,還不是活過來了?」如此簡簡單單的一席話正好亮起了那七十年代資本主義的霓虹燈火。至於故事中劉教授的電子工廠,大上大落的股匯市場,電視台千奇百怪的節目和劉教授的出現等,都把臺灣當時的景象呈現眼前,成功令文章中溢出了臺灣七十年代所浮現的社會狂熱。 濃郁的社會環境當然有特別意思:人有了更大的空間,所幹的事也就愈糊塗。有的人習慣了優越的生活而奈不住計程車的熱力;亦有人整天在繪裸女,一班人聚會往往都只是放肆一番,亳無意義可言;在這種種璀璨燈火之下,照耀出來的竟是頹垣敗瓦。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相互利用,更可說是令人聞之慄然,捏一把汗。 《棋王》對社會文化的反思固然有其道理,但若論及深度,則自然給白先勇的《臺北人》比了下去,因為白先勇所筆下的人物層面較廣闊:有退了役的軍官(見《歲除》),有米粉舖的老闆娘(見《花橋榮記》),有舞孃(見《金十班的最後一夜》),有商賈權貴(見《永遠的尹雪艷》),有過氣貴人(見《遊園驚夢》)……凡些種種,白先勇對臺灣面貌的素描是全面的,亦是懾人的;更上一層,白先勇非但對社會眾生相全面刻畫,對人的內心亦有透徹的分析,這點是張系國所不及的——或者七十年代的臺灣人已然不再想「過去」,張系國對這方面隻字不提,故此《棋王》對中華之化的反思和「人」於心裡的感覺均只限於眼前的問題,停留在寫人的行為的層面上,人物自然欠了血肉和靈魂。 反觀《臺北人》中那種如歐陽子所言的「今昔之比」與「靈肉之爭」,白先勇筆觸下秦義方的那份忠誠(見《國葬》),由極樂到絕望而死的王雄(見《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及瘋了的朱清(見《一把青》)等等……它們所蘊含的文化意識是貫通全面,而非單向發展的。畢竟《臺北人》並非本報告的題目,故只在此表過作比較之用,而不另作探究。 然而,《棋王》一文亦有其矚目之處,如作者對金錢的觀點實在讓人耳目一新。金錢總被以為是「萬惡之源」,是物質主義和拜金主義的不死陰魂。對於這個觀點,傳統的詮釋是基於金錢使人心產生無窮無盡的物慾,而這種物慾呈現於世間的形態便是眼前不止的失落神緒,無謂鬥爭和滔天罪惡。這種評論金錢對道義的影響的見解,始見於聖經,時至今日亦不停見於各種文學著作。 張系國當然亦並沒有推翻或懷凝過這個論點,故事中眾人知悉神童身份後的明爭暗鬥及爾虞我詐,更反映這種說法的恆久性。可是,除了金錢與道德的關係外,張氏亦深刻地探究了在現實生活中金錢興自由的關係。 《棋王》中的這個課題是令人興奮的,而當中的結論更是令人雀躍不已——金錢與自由是矛盾的。「有了錢,就有自由。」故事中的程凌對於這個信念深信不移,故此他便以掙錢為一種崇高的目標,甚至靠神童的預知能力來在服匯市場中大展拳腳,亦不感絲亳內疚,以為這樣子救救其廣告公司實在天經地義。可是,反過來說,程凌,以至《棋王》中的每個角色不也就是為求金錢而工作,而去幹各種的勾當嗎?這個情況是可憐的:人為了自由而努力掙錢,卻因為要賺取金錢而失去自由。在這個世界之中,每個人都身不由己,在自由與金錢糾纏不清的關係下出發,結果因誤信金錢就是自由而陷入困局。這種矛盾,常使我不禁想起中世紀歐洲的奴隸制度:不少奴隸為求贖回自身,都為各地領主工作,但卻往往窮盡一生亦換不回自主,倒卻是賠了輩子的自由。現代人的自由度當然大大增加,可是想深一層,那種奴隸制度精紳不是仍主宰了我們的生命,大同小異嗎? 每篇小說都自有其高潮所在。在《棋王》中,神童的失蹤和與劉教授的對奕是較刺激的劇情。劇情至巔峰處,亦是作者心境最澄清處——這裡,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人類將來的疑惑和對人活在世事無常之海浪中的叮囑和祝福。 將來是不可預測的。作者刻意提出神童因預測未來而昏歇,就是要顯出這個道理。我們的世界太複雜了,每一個人的行動都足以左右世界發展,那試問一個將來,一個有數以十億計人口的將來,又怎能被預測呢?通過強調將來之不可預測,張系國的用意已顯而易見:就是要「人」憑藉自已的努力,忘記對將來的奢想,自己的好好的活下去。神童就是看破這個道理的代言角色。正當眾人看見神童在與劉教授下棋之時未依預先編好的棋譜下棋而憂心忡忡,神童卻憑自己實力戰勝了。神童的勝利,不就是張氏對人類的信心嗎? 張氏刻意撕毀人類「預知一切未來」的美夢,他的激動,與及他對人世的理想是有感人肺腑的力量的。程凌說過一句話,正好總括了張氏的祝願:「你必須盡力而為,你只有盡力而為,一切都很好。你不必替神童擔心。你不必替任何人擔心。一切都很好,只要你肯繼續畫下去。一切都會很好,只要你肯畫。」(新版‧第一八六至一八七頁) 故事到了最後,張氏卻始終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一點感受,而寫出了劉教授所述「寂寞富翁」的故事。在故事中,經營保險業以致富,穩操各大企業的一位超級富豪,竟為求得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同情和愛,而走進紐約街頭,住進一所簡陋的醫院來親近別人。乍見之下,各位難免會感到故事過份誇張;然而,在富翁的臉上我們看到張氏對未來的憂慮已躍然其上——他預見到一個近乎無情的社會。這個問題,正是當時及現在不少中外學者所擔心的。一九六九年的東西哲學會議,就以「疏離」(Alienation)為主題。張系國的意見與吳森的意見不謀而合,畢竟「情」是中國文化精神所在,亦是世界精神病的良藥,故此在西潮衝擊之下,中華民族實在絕不能放棄情,而要全力捍它,保護它,並將「情」的意義發揚光大。張系國為此痛心疾首,在書中亦不忘提出他的觀點,實在用心良苦。(詳見吳森《情與中國文化》一文) 若本篇故事乃出於一般人手筆,則其思考性實在非常可觀;但若出在張氏身上,本人則有些遺憾和失望。須知科學終歸究底乃是一種學問和態度,是一種解釋真實現象的系統;可是張氏身為在科學上頗有成就的人,卻用科學原理解釋來析述科幻情節,如用布朗運勳中粒子隨機移動但大氣壓力不變來比疑歷史理論,或是以熵趨向低能量來解釋神童回復正常,實在是無稽之談。 在文學上,以科學現象比疑的情況當然不勝枚舉,如我們當然可以大氣粒子的隨機運動比喻都市人的活動;但若以有根據的科學概念比擬其他無中生有的概念,則怎樣也說不過去。這種亂用類比論證的情況只會得出如「人似狗」般的荒謬結論,並不可取。亂請賽先生,非但有損科學精神,亦只會引起混淆視聽的結果,這亦是科學與文學的界限所在。 與其說《棋王》是一部以現實世界為背景的科幻小說,倒不如說它是作者看這世界的一面鏡子。我們活在太過繁忙的社會之中,若要看得清自己,都真是難得,更何況是要看看這個世界!《棋王》一文,若撇除人物鮮明度、歷史文化感和科學精神等因素,它所蘊含的哲學還是有意思的,亦值得我們借鏡再反思。 將來雖不可測,但現實卻是可見的。《棋王》沒有如《臺北人》般道出絕望中的悲憫情懷,也沒有如魯迅《吶喊》般痛心疾首,但娓娓道來,它還是充滿深情。「一切都很好,你不必為任何人擔心」——如果魯迅的《吶喊》是落葉的秋季,白先勇的《臺北人》是降雪的冬季,那,我想,張系國所筆下的《棋王》則應該是這個乍暖還寒,而鳥語花香的春季。不知道您又是否有所同感呢? 200字 將來會是怎樣呢?是繽紛耀眼?是萬丈深淵?還是平淡無奇?我們只能猜測,猜測著不可預知的將來。在70年代的台北,正值工商業迅速發展,人們爭相抓取機會、求取利益,一位能洞悉未來的小神童因緣際會的出現在這群人面前,帶出了社會的明爭暗鬥,也帶出自由與利益的掙扎。最後神童仍回歸於自我,意味著反求諸己,做好當下的自己,不求無關實際的未來。《棋王》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今社會的汲汲營營、勾心鬥角,更反映出金錢與自由取捨的無奈。 250字 將來會是怎樣呢?是繽紛耀眼?是萬丈深淵?還是平淡無奇?我們只能猜測,猜測著不可預知的將來。故事背景是在70年代的台北,正值工商業迅速發展,人們爭相抓取機會、求取利益,一個能洞悉未來的小神童因緣際會的出現在這群人面前,可想而知,在這個經濟掛帥的社會,他們想到的是利用它來賺錢,當中卻也帶出了人們在自由與金錢之間的掙扎和利益至上帶來的社會疏離。最後神童仍回歸於自我,意味著反求諸己,做好當下的自己,不求無關實際的未來。《棋王》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今社會的汲汲營營、勾心鬥角,更反映出金錢與自由取捨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