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驗法下學期第一講:這學期課程介紹與上學期總複習
出自KMU Wiki
上課方式說明
本學期的上課方式是模擬學術研討會的方式進行,由同學依照上學期實法實驗課之分組,然後各組以上學期期末提出之實驗計畫實際執行實驗。並將實驗結果整理出來。每一組再拆半分成兩小組,各分屬A、B兩班。各小組人數原則為三人。各位的任務就是上台報告你們的實驗結果。上課前必需提出書面報告大綱給所有同學及老師,大綱中要包含摘要,實驗方法、結果之簡要介紹。
報告時,一人負責報告研究動機與相關之假設,一人負責報告實驗(或研究)方法,一人負責報告結果與討論部分。每一個部分報告時間約 10 分鐘至 15 分鐘,全部報告時間不超過60分鐘為宜,中間不休息。報告後由本人先對各組報告提出一簡短(約10分鐘)的總結,之後利用 30 分鐘至 50 分鐘之時間全班一起討論,方式以台下同學發問,台上同學回答方式進行,台下同學原則上一個人一次上課最多問兩個問題。
為何要分班
- 要照顧所有同學
- 不要再有人有理由說,我動作慢,來不及舉手
- 也不要再有人說,老師都沒有看到我
- 上台工作也要有事
- 沒人可以不作事
- 上台就要好好表現
- 一個人表現不佳馬上影響整組
- 學會合作
- 一組上台,並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努就可以
- 當有人不努力,整組表現也受影響
分班方式及上台順序
- 組內自行協調
- 六人一組
- 三人A班、三人B班
- 五人一組
- 三人A班、二人B班或二人A班、三人B班
- 六人一組
- 上台順序
- 一週一組上台
- 順序全班「和平方式」協調
- 前面兩組給予另外的加權
評分方式
- 1. 課前的準備情形 10%
- 2. 課堂上口頭報告表現 25%
- 3. 期末書面報告 28%
- 4. 期末考 20%
- 5. 課堂上討論情形 15%
- 6. 教學意見調查 2%
台上表現分數
- 課前的準備情形 10%
- a. 對投入準備程度 5%
- b. 對整體理解程度 5%
上台前,整組至少來找我兩次(通常不會少於三次)來找我時,我會觀察每一位的表現
最後一次(通常時星期五中午或之前)以一個簡單的問題確認我的觀察
- 課堂上口頭報告表現 25%
- a. 大綱之準備 2%
- b. 報告實體 10%
- 表達清晰度 5%
- 內容熟習度 5%
- c. 回答問題 10%
- d. 其他 3%
- 口語表達方式 1%
- 材料之準備 1%
- 時間之掌握 1%
台下討論分數
- 課堂上討論情形 15%
- 其中每一次問問題依其問題之好壞分
- 很好+ 2.5分
- 很好 2.0分
- 好+ 1.5分
- 好 1.0分
- 不計分 0分
- 其中每一次問問題依其問題之好壞分
全學期發問較多者另有加分,反之全學期均無發問或缺席多次者可能扣分。
各好壞會當場以舉牌的方式回饋給同學(「好+」、「很好+」是內部調整),不計分雖然沒有分數但計算次數。
(因為舉牌壓力大,且容易有意外,故通常不舉,特殊個案當場說明)
其他注意事項
1.為了公平及計分方便,在台下發問不可到不是自己報告的班,即在A班報告的同學整學期只能在A班發問,不可到B班發問。
2.因同一組報告時間上也會有前後,評分時會加以考慮酌量加權。
3.學期書面報告繳交最後期限為學校期末考結束後一週,逾期不受理。
4.每一組報告前應該把場地設置妥當,並結束後也負責還原場地。儀器之借還也應由報告的組員來為之。
往後日程(2009年)
因為這學期放到比較多的假,上課時間有相當不得不的改變,詳細請參考上課須知
- 重要日期
- 3月6日(星期五)人工加退選截止(也不上課)
- 3月13、20、27上5、在節課
- 3月30日(星期一)心實實介紹新實驗
- 4月10日(星期五)第一組上台(開始分A、B班)
上學期總複習
為何要學心理實驗法
- 必修。
- 以前沒有(以前是基本心理學歷程)
- 要作實驗?
- 現在很多心理學家都不作實驗(在實際研究情況中,調查法、個案探討、質性研究....都有)
科學的心理學
- 心理學自認為是一種科學
- 心理學家的素養
- 心理學系的同學要有心理學家的樣子
- 心理學是科學嗎?
- 心理學是什麼?
心理學的發展史
- Wundt ->類似化學之分析
- Frued ->對於行為異常者之主觀分析
- Gestalt(太多人了:))->對於刺激整體的分析
- Watson ->對於「外顯」行為的分析
- 追求
- 人類心理及行為表現背後的機制(即問「為什麼?」)
- 希望累積穩定的結果
科學的定義
- 文言文
- 有組織有系統的學問(不全然是)
- 實驗至上主義
- 要有實驗才算(天文學、理論物理學怎麼辨?)
- 理想派
- 追求恆真的真理(宗教乎?)
- 列舉式
- 物理、化學、生物.........心理??
何謂科學
- 科學可以「證實(proof)」嗎?
- 事實(fact)是什麼
- 有真理(truth)嗎?
- Einstein V.S. Newton
Scientific Thought
- See the Case Study(P6-8).
- Aristotle V.S. Galileo
- Commonsense logic vs experiment
- Aristotle V.S. Galileo
- Galileo's stages
- Hypothesis
- Observation
- Replicablilty
- Law (or Model)
Scientific Psychology
Homans(1967) 要能成為科學,是重在目的(aims)不是在結果(results)
我們相信心理學(或是人類行為之基礎)可以利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
雖然有部分人認為有些心理學不能用科學方法來研究,但大部分是可以
Why science?
- 科學以外沒有辦法理解人類行為嗎?
- 科學的好處
- 客觀
- 穩定
- 可預測
- ......
心理實驗法的四個基本假設
- Assumption
- Order(規律性)
- Determinism(決定性)
- Empiricism(實徵性)
- Parsimony(簡約性)
Steps for Science
- Hypothesis
- Design experiment
- Perform experiment
- Make observation
-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 Manipulation of Variables
- 主動去變化刺激
- 有時可以是選擇的
- 如前面的case study
- 可以找到consequences(cause and effect)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 汽車是誰發明的?
- Karl Benz
- Henry Ford
- R.E. Olds
- Daimler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 資料累積舉例
- 5000年經驗累積有用嗎?
- 有用但也不是十分有用
- 近代出現過的問題
- Lobotomy
- 1935年研究發現前額切除術可以減少黑猩猩實驗引發之neurosis,但認知能力不變
科學的態度
- 認知:科學是建立在於科學社群脈絡中
- 科學社群:各個相連的人為群體
- 脈絡:不能獨立人類社會活動與歷史
- 目的:想要知道各研究對象的真象
- 真象:可能存在對象的規律性等
- 謙虛:
- 因為科學中並無永恆不變的真理
- 真理或許存在在研究對象背後
- 科學家想辦法逼近 但似乎永遠到不了
拾貝者的畫像
我不知道世人對我如何看待
但我自己卻以為
我是在未知的真理的大海之前
偶遊大海之濱
在海濱上拾一平滑的石塊
或美麗的貝殼
引為歡喜的小孩子
實驗架構
- Control
- 兩種variables要control
- Confounding variables
- 使其影響力下降
- Independent variables
- 增加contrasts(對比)
- Contrasts
- contrast大小影響推論(inference)
- 測試球拍的張力(strength)
- 兩個相差1gm的網球
- 一個網球、一個鉛球
- 測試球拍的張力(strength)
- contrast大小影響推論(inference)
- 兩種variables要control
- Measurement
- 看不見怎麼辦?
- Electromagnetic field
- Finely machined iron particals
- Charged electrode
- Observe iron particals
- Get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 Electromagnetic field
- 看不見怎麼辦?
Scientific observation
- Observing contarsts
-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 Or in nature
- Observation form a system of knowledge
Models
- System of knowledge
- 可以整理複雜的現象
- 以簡御繁
- 可以預測
- 可以提供後來研究者檢驗—可否證性
- 可以作合理的解釋
Scientific inference
- 推論—有一份證據說一份話
- 所以要跟據obervation推論
Observation之validity受subjects之特性影響
因此要實驗組與控制組「相當」
How to control?
- Control confounding V.
- Holding condition constant
- 要注意只要控制相關的
- 如:visual illusion的實驗
- 實驗參與者之 color of eye, height, athletic ability, knowledge of Swiss mountain cheese....無關)
- 實驗參與者之eyesight, illumination(有關,要控制)
實際實驗的過程
- 搜尋文獻
- 找尋題目
- 設計實驗
- 準備材料及實驗參與者
- 執行實驗
- 收集資料
- 總結所得
問題在何處?
- 上述所有步驟都可能有問題
- 主要問題類型
- 邏輯架構問題
- 實驗設計問題
- Cues for criticizing
- What i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 Subject / manipulated variable?
- What i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 Keep constancy?
- Type of design
本學期的目標
- 在實作中學習實驗(科學)研究的過程
- 如何搜尋論文
- 如何設計實驗(以上兩點上學期已完成?)
- 如何排除實驗中可能的外擾變項
- 如何整理收集之資料
- 如何清楚地把自己想法表達給別人
- 學「問」
- 學會找到真正的問題
- 學會用清楚的話語表達自己要問的問題
- 學會在眾人面前舉手發問
- 學會適當的方式回應他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