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童心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3年5月17日 (五) 11:42由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2012年03月26日

  • Chapter 4 摘要-自尊運動

       本篇主要描述美國在近代推動自尊運動的來龍去脈,包含其理念發展的歷史緣由,以及實行後的意外反效果。最早詹姆斯就有提出自尊的計算公式,認為自尊是成功除以自我期待後的商數,此公式呼應作者所強調「自尊與成功不可分割」的觀點。然而此理論卻有好一段時間不受關切。當時美國心理學界普遍主張人類的行為是受到外力所控制,包含心理動力學派、行為學派與行為生物學家等,都認為人類是受外力所支配。 直到60年代,人們由於經濟發展與消費習慣的改變,開始重視所謂個人選擇,而在1967年,加州州立大學的古波史密斯更提出自尊對於兒童教育的影響,雖然其研究結論很快被遺忘,但其建立孩童自尊的主張卻被廣泛的接受與流傳。

       然而現今美國社會推行的自尊運動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教育者意圖直接提升孩童的自尊,卻不在乎他們的所作所為,甚至打造出了沒有競爭、無須挑戰的學習環境,希望能夠藉此避免讓孩童遭受失敗挫折,進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而這一系列的運動卻因為孩子無所作為,沒有發揮空間,進而無法獲得成功,也就更無法獲得高自尊感受。同時教育者文飾孩童挫折經驗的做法,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貶低自我價值,造成嚴重的反效果。

●心得by閩倢:

正向心理學在近幾年來蓬勃發展,受到各界矚目,但實際上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就有許多教育理念意圖導正兒童的思考模式。在過去,在各種倡導樂觀的理論中,最為人所詬病的缺陷無非是其形式化、甚至儀式化的空洞思維與行動模式,在實務上難以發揮功能,甚至造成反效果。但現今的正向心理學已不可同日而語,累積過去的錯誤經驗後,樂觀一詞又被重新定義與導向,作為新思潮的衝擊,也讓人體會到過往存在的各種誤解與嶄新的詮釋。

●心得by沁彥:

這章提到美國在推行自尊運動後流行的吹噓主義,以及它為社會帶來的影響。我是部份同意作者的論點,孩子的成長歷程必須要經過挫折,他才能學得到如何去樂觀,家長和社會過份的保護會讓他們失去保護自己的本能。但是,我覺得孩子畢竟還沒有完全成長,有時候也是需要正面的鼓勵作為繼續向前的動力。只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就是為孩子最好的避風港。

●心得by昱伶:

近年來不斷聽到要增加心理強度、心理免疫力的概念。第一次的讀書會便針對學習樂觀的必要為重點,也一併了解樂觀和悲觀,如何受先天性、後天環境性的影響。很幸運地,悲觀並不是無法被改變、樂觀也是可以被學習的,而學習樂觀是如此重要:擁有願意改善現況的想法。於是,我們在接下來的讀書會致力於探討學習樂觀的理論、方法,並實際練習書中的方案。

●心得by 邱辰:

自尊運動中的有一個觀點我很喜歡「快樂不是一種可以與我們所作所為分開的感覺」,快樂就好像舞蹈中優美的動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後的感覺,而是將舞跳得很好的一種不可剝奪的成就感.所以除非在正確的行動下,快樂是無法從其他任何方式得來的一種感覺狀態.而表現滿意的技術方法也值得一提,讓人從悲觀改變為樂觀,讓人從無助改變為征服賓州預防計劃是進入學校所作的長期研究,脫離實驗室在不易於掌控的情況下,讓我讚歎研究者的動機與想法,當然這需要很多科學家與校方師長的支持與配合,計劃的完整性及大規模的應用也要看研究者是否將它的影響評估做的良好.對於課程設計,結合了抵抗憂鬱的核心技巧以及有吸引力有互動性的方式,讓孩子在認知和解決社交問題能力上,教孩子思維是可驗證且可改變的

討論:書中自尊公式:自尊 = 成功/自負(自我期待),你同意嗎?

閩捷:應多說明自我期待的範圍、內容。當描述單一事件時,公式較適合使用;在長期狀態下不適用。

徐沛瑄:若只看自負變項,期望低者動機低、創造成就的主動性也低,成功事件的發生機率也相對較低。這種狀況下的低自尊,便是由低自我期待、及低自我期待導致的低成功構成。

楊鼎宇:以計量角度看此公式,變相有分正負嗎?失敗等於負成功?

↑徐沛瑄:失敗可能就是以另一種角度看自尊。

↑阿發:有可能是自卑。

2012年04月02日

  • Chapter 7摘要-測量樂觀

       你或許可以很容易說出一個人到底是否外向,因為這是一些很顯明的特質。可是樂觀卻不是。那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看出你的小孩樂觀與否,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用量表測量。CSQI就是為8至13歲兒童所設計的樂觀量表,量表中的題目是用強迫選擇的方式,從2個答案中選擇。問卷中包括永久、普遍、個人的好事/壞事。把分數加起來,表示孩子的樂觀程度,而女孩子的分數會比男孩子的分數來得高。

       孩子如果過度悲觀,最壞的可能會帶來憂慮症。曾有研究想為了找出造成孩素子憂慮的原因,結果發生最主要的2個明顯的原因是1.生活中的壞事(對3,4年級的孩子影響較重);2.悲觀:相信壞事是永久、著遍、個人因素的。 (對5,6年級的孩子影響較重)。為了可以方便測量憂慮的程度,所以也有量表。除了量表測量,還可以透過行為觀察的方式,去觀察小孩有否憂慮。第一:想法改變;第二:心情轉壞;第三:消極、無法做決定和自殺;第四:生理狀況變差。

       憂慮症的孩子會認為沒有任何事是成功的。心情不只是悲傷,也常出現焦慮或急躁易怒。孩子常常無法開展新任務,而且一遇小挫折就放棄。亦無法從許多選擇中做決定。憂慮的孩子可能會把自殺視為終結或為一種操縱手段。

●心得by敏彥:

       認識到CSQI此量表的實際操作及流程,由此量表可以將樂觀用量化的程序測量出來。此外,為了避免孩子這種過度悲觀的想法所帶來的惡果-就是最終會演變成憂鬱症,所以CSQI此量表的另一個功能是能讓家長及治療師及早發現孩子有罹患憂鬱症的徵狀及傾向,可以提早作出防範措施。

2012年04月09日

  • Chapter 8摘要-樂觀來自何方?

       關於樂觀的遺傳有兩方論點:子女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先天);父母為子女所創造的環境(後天)。我們可以藉由比較同卵、異卵雙胞胎的特性差異中,找出各種特性受到基因或者是環境影響的程度。

       雙胞胎的研究中,最令人驚訝的發現為:有四分之一到一半的主要性格特質是從父母遺傳而來。那麼樂觀呢?藉由在雙生堡實施的兒童歸因型態問卷,檢驗兩者(同卵、異卵雙胞胎)之間的相似性,同卵對於樂觀與悲觀的答案較異卵相近。但是若在不同情境下的同卵雙胞胎就不一定是如此了。(參考P.120 瑞典收養雙生子老化研究)

       悲觀/樂觀的來源: 1.基因;父母對於孩童的解釋型態、一般型態;3. 教師(教練)對於學生的批評(不論是反映現實或者是反映老師的偏見與壞習慣),進而延伸至性別差異(男女性整體樂觀並無同,但將兩個範圍分開來比較,就顯示了明顯的差異。男性對工作樂觀,將失敗歸納為短暫、局部與外在的原因,對人際則持悲觀,而女性則相反);4.胡文效應:打破兒時或青少年期生活慣例的一項重要事件,不管好壞,都可能讓孩子對自己是誰、自己有什麼價值重新定義,因而顯著改變悲觀或樂觀

●心得by閩倢:

       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一環,人類認知功能中的生態意義一直是被注意的,在演化的觀點上,無論是樂觀或悲觀的解釋型態,其背後勢必有利於生存的發展目標,這部分的訊息會反映在基因與遺傳之中。然而假使樂觀或悲觀在某種時空背景之下有利於個體生存,為何現今社會會發展出由悲觀思維所導向的各種災難化後果,以至於人們必須積極推行正向心理學,意圖扭轉整體大環境的錯誤方向?這可以詮釋為人類意圖抵抗其解釋型態上生態意義的本質嗎? 心得by佳樺:父母,相當於環境與基因兩種混雜的因素:對於小朋友的人格發展產生影響。而,父母其實是當我們要服務於兒童福利團體、臨床個案時,更需要注重的重要他人。基因可能造就孩子有特殊的經驗,因而產生性格上的差異。但同時,不可否認的:特殊經驗為重要因素。父母的以身作則,在本篇之中,感受極深。但也同時,並非所有的歸因都得追究至父母,小朋友(個案)的心態也同時重要。

  • Chapter 9摘要-賓州預防(憂鬱)計畫

       實驗組有七十人,控制組有三十人。首先篩選出容易成為憂鬱的孩童,篩選方式為讓經由父母同意參加的學童(五、六年級)填寫兩份問卷,一份是測量憂鬱的症狀,一份是測量孩子對家庭紛爭的看法,經由篩選出來有憂鬱高危險性的孩童會被分為六組,並接受一套十二周,二十四小時的課程。賓州預防計畫中兩個主要部分就是在於認知和解決社交問題,藉由配合對正常小學生認知治療法的要素,教導他們思考是可以驗證也可以改變的,孩子們不必相信進入腦中的第一個想法(也就是發生在意識邊緣的「自動化思考」),而是能夠判斷對自己指責或悲觀性思考的正確性。

       十二周的課程結束後,研究者們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多次回到學校測量孩子們的憂鬱症狀,結果發現在計劃開始之前,控制組與實驗組都有24%的孩子有中等到嚴重程度的憂鬱症狀,而在計畫結束後的第一次測驗中,實驗組降至13%,控制組仍有23%。兩年之後的測驗,實驗組的孩子有22%顯示中等到嚴重的憂鬱症狀,而控制組的孩子有40%處於相同症狀。(賓州預防計畫的主要目的是預防憂鬱,所以比起計畫帶來的立即效果,研究者更在意計畫的長期影響)

       結果顯示兩件必須說明的事實,第一是所有心理治療的正面影響在長時間內都會逐漸消失。第二是當孩子經過青春期,憂鬱會逐漸增加,而且青春期的憂鬱比率會比孩童期高,所以研究者們預測在追蹤期間內,有憂鬱症狀的孩子總數會提高,而希望可以藉由預防計畫減少這個趨勢。

       在計畫結束後,每一次測量孩子憂鬱症狀時,會另外讓他們填寫第7章的樂觀與悲觀的測驗問卷,在回收的問卷中,研究者們發現,實驗組的孩子比較不會以悲觀方式來解是負向事件,並減少了以永久性原因來看問題的傾向。賓州預防計畫的成果豐碩,卻也有了新的問題─要如何是預防計畫能夠被廣泛使用?本書作者做了一個結合老師與家長雙邊的進行計畫,首先是訓練學校老師擁有執行課程的能力,再來就是告訴父母如何教導自己的子女,將孩子即將學到的技能交給父母,可使孩子包圍在樂觀的情境裡,在孩子的計畫結束後,父母仍然可以繼續加強孩子的技能,,在這個計畫中,作者讓父母學習並練習了在預防計畫中教給孩童的技能。

●心得by鼎宇:

經過研究統計,憂鬱在近二三十年,發生率大幅上升,我常會猜想這會不會是對憂鬱的定義或者被發現的機率問題。然而看完這篇附有實證研究的章節後,這些問題早已排除在外,憂鬱的流行真的存在,我們的處理方式是發現問題點並找出解決方法。眾多方法中比較認同的是,面對焦慮時可以去面對並克服他,這樣的做法感覺也向是在打預防針吧,一但克服了之後遭遇類似問題解決的機會也會比較順利。

●心得by 邱辰:

賓州預防計劃是進入學校所作的長期研究,脫離實驗室在不易於掌控的情況下,讓我讚歎研究者的動機與想法,當然這需要很多科學家與校方師長的支持與配合,計劃的完整性及大規模的應用也要看研究者是否將它的影響評估做的良好.對於課程設計,結合了抵抗憂鬱的核心技巧以及有吸引力有互動性的方式,讓孩子在認知和解決社交問題能力上,教孩子思維是可驗證且可改變的

2012年04月23日

  • Chapter 11 摘要-改變孩子解釋型態

          在著手教導孩子之前,請先練習成人的部份。孩子的悲觀,有一部份是來自他所接觸及尊敬的成人,如父母、老師和教練。孩子就像是塊海綿,不但吸收你所講的話,也吸收你講話的方式。所以幫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使你自己得到拒絕悲觀的技能。
         解釋形態的三個重要面向:永久性、著遍性和個人性。
         樂觀:每個人都有看待事情的特殊風格,如果有人傾向於看到陰暗面而使自己難過,那個他也可以學著去看事情的光明面。念頭的正確性:一旦孩子了解樂觀與悲觀之間的不同之後,就可以來討論正確性。有兩項重要的問題:第一項是個人的責任。教孩子看出每一件問題都有許多導致的因素,對自己造成的問題應該負責,對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則無需責怪自己,才會對他們真正有幫助。第二項是「空虛樂觀」,僅是對自己重複正面說法,不會提高情緒或是成就。容易憂鬱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於問題最壞的可能情況。他們將無法控制之事怪在自己身上,逐漸傾向最負面的解釋。可以教導他們學著想想其他可能導致問題的因素,然後他們就可以專心致力尋求可控制部份問題的解決方法。
         永久性:當我們可能相信這問題會永久持續,而且我們無法使它變好。這類「永久性」的想法會使我們難過,然後在還沒有嘗試之前就會準備放棄。相反的,如果我們相信,這情形只是短暫且可改變的,我們就會覺得有精力,並且盡力去尋找改變的方法。以下有三種練習的方法可讓孩子將想法從永久性改變成暫時性,包括:利用充滿希望的荷莉與憂愁的顧利格的短文、利用漫畫、和利用真實生活中的例子。
         個人性:在這一節中,幫助孩子發展一套複雜的方法來了解他該擔當多少責任。STEP1:協助孩子認出自己的究責方式;STEP2:孩子慣於將問題歸因於自己的行為/個性?;「行為上的自責」:相信自己的某一項特殊行為導致問題。是短暫的,它會防止絕望與無助。而「個性上的自責」比「行為上的自責」更糟。行為是可改變的,個性則不可。用來教導孩子區辨個人性與非個人性的想法的三項活動與用來教永久性的相同
         孩子已經了解他對自己所說的話會直接改變他的感覺和行為,當壞事件發生時,他可以捕捉到自己內在談話並且預測它的後果。他也可以區別永久性和暫時性的念頭,及個人性和非個人的念頭。現在他已可以開始考慮看法的正確性。

●心得by鼎宇:

         一直以來都認為一個人的悲觀,我們只能在一旁傾聽,甚至是勸說而已。ABC模式給我們一特別的機會而Seligman利用正向心理的概念延伸出了ABCDE模式,這個標準化的思考流程在生活中很多時候都可以使用。在這個禮拜中我嘗試去實際應用,經過幾次練習漸漸熟悉,也成功地在負面的想法上轉念。這本書中眾多理念,這項技巧最為實用,希望在以後也可以好好推廣。

●心得by敏彥:

         在孩子遇到不愉快事件時,對事件的想法(念頭)將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解釋形態,解釋形態大致分為永久性、暫時性、普遍的、特殊的、個人的、非個人的等六種,課文內提及的各種訓練(如利用兩個不同性格特質的小孩的短文、利用漫畫、利用實際生活ABC)等方式去改變孩子的偏誤解釋形態,只要能改變他們偏誤的解釋形態,他們對事情便不再抱有悲觀的想法。

●心得by佳樺:

         固著,能否稱之為自動化?因為自然而然地聯想,不願意多想一步,因此?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可以解決的。但因為:我們以為我們不能、無法,因此不斷地輪迴與固著。事件從小到大的不斷發生,因此,更是劣根性的固著。事情是可以解決的,試試ABC三步驟

●討論:

沁彥:四項樂觀的基本技能:在你感覺最難過的時候,要學著指出閃過腦海裡的念頭;評估對自己和世界的負面思維;在壞事件發生時找出「更正確的解釋」,來挑戰自己的自動思維;化解災難化的思維。利用ABC模式,來看出自動思維與心情反應之間的關聯。A代表不愉快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後果。這個模式首先要回想起自己對於不愉快的事件的看法與解釋,然後觀看她的後果。因為信念會造成某種特定的後果,所以對事情持有樂觀和正面的解釋形態,將會改變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的應對方法。

佳樺:思維與心情,並非存在著絕對的關聯。捕捉自動思維(關鍵證據)、評估自動思維、挑戰自動思維(想其他的想法,多想,而不是直接套用主動思維)、化解災難思維。可以以反思自我最近有無壞心情為例(阿發老師舉例:與女兒之間的相處;沛怡分享考試)。ABC模式,過程不同,結果會不一樣。自我實現預言、驗證性偏誤(悲觀)。雖然概念簡單,但要實際做到,並非容易。(阿發老師提醒:壞心情過去,轉念有時並非正向的處理方式)。可以做些正向習慣:將不愉快的事情寫出來,可以用玩耍的方式與小朋友討論)

阿發老師提醒:教導孩子之前,大人自己也要學好。信任感也十分重要,會影像到很多事情。可以用繪本帶領小朋友。

2012年04月30日

  • Chapter 12 摘要-反駁與化解災難

         本章針對前面章節的ABC模式,教導讀者針對自己的悲觀念頭提出「反駁」,和如何化解災難化思考模式。透過反駁,你就可以向自己證明不正確的看法是誇大其辭或是根本錯誤的。有效的反駁必須有實質內容,才能讓自己相信看法是錯誤的。微弱的反駁企圖,例如:我是最棒的、我將來一定能升遷的,這樣只是空虛的正面思維,完全是吹噓,對於鼓勵自己是沒有用的。要讓反駁強而有力,必須與自己的看法保持距離、區分事實與災難、考慮現有的證據,和提出不同的看法。
         有效的反駁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第一個是蒐集證據,找出所有可以支持你的念頭的證據;然後問自己,哪一些證據是屬於反對這項看法的?這樣才可以考慮雙方面的可能性。第二個是提出選項:問自己還可從什麼其他方向來看這件不愉快的事件,因為事件的發生不會只因為單一因素。第三個是化解災難,方法就是評估引起不愉快事件的所有可能情況。首先你要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什麼是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第二就是可能發生的事件中最好的情況是什麼?最後問自己,實際上最可能發生的是什麼?完成以上的問題後,你就可以進行第四個反駁基石:發展反攻計畫,為最好、最壞跟實際的情況做計劃。做計畫可以避免變得無助,也可以保持能力以度過可怕的情況。
         教導了孩子以上的反駁技巧後,他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就不會無助的崩潰,反而可能會找尋出路。而在教他的時候,最主要的原則就是精確,根據事實。而且你可以跟他玩腦力遊戲,你假裝是孩子腦裡的悲觀思想,你會給你一個假設問題,然後告訴他腦子裡的悲觀看法。他的任務就是要找出一件可以對抗想法的證據,或是想出另一種對情況更樂觀的看法。

●心得by沁彥:

         這章主要是教導讀者如果對抗自己的悲觀想法以及要以不同的方角度去分析不好事情的發生的原因及後果。雖然本書主旨是以培養樂觀孩子為主要,但每個人的身邊總會有好幾個悲觀的朋友,我覺得本章提到的也可以應用在他們身上。「如何去開導他們」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難題,閱讀這一章以後,我對如果化解悲觀思維有了一點點的信心,書上提到的ABCDE模式可以在開導他們時或直接教他們使用,當他們學會了反抗悲觀,我相信一定能夠讓他們終生受用。

反思日記

昱伶:快樂、幸福,是人往往在追求的心理目標。但這份追求似乎總是不得要領、只能任憑緣分帶領。然而,近幾年由Martin Seligman等人所提倡的正向心理學,替我們開闢了一條邁向人生圓滿的路徑。快樂不是必然,樂觀卻能讓我們以更強韌的心理免疫力去面對挫折失敗。孩子亦是如此,增強心理健康,從小便能做起。這本書中提供了許多方法指南,讓家長、老師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正向思考,使孩子也能受惠其中!

沛怡:讀完這本書後,它不單止提供了我們一個新的方向去教育孩子,也同樣是在教育我們自己,去重新思考自己的想法。而且,它也一再提醒我們,小孩子很容易會受大人的想法影響,因為你就是他們世界的模仿對象。這本書除了讓我學到本身的知識,也讓我學到心理學的知識,亦透過老師的講解,令我明白到本個理論背後,世代對它的影響。

閩倢: 「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這本書就如同老師所介紹,在定位上是一本樂觀的操作手冊,雖然書名如此描寫,但主要還是把焦點放在兒童教育上。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即使我們致力於協助兒童建立樂觀的心態,家長還是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且身教重於言教,想要讓孩子們快樂成長,自己得先努力成為一位快樂的人。

邱辰:與成員一起研讀「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讓我從其他人身上看到對樂觀的不同想法與觀點,並在老師的引導及提問下,去思考書中所真正要傳達的理念.當我們自己在讀的時候,思考歷程會依自己固有的型態去記憶,而在讀書會中透由成員的分享導讀能更多元的去瞭解書中的概念,並深刻學習到如何幫助孩子建造新中穩固堅定的樂觀金字塔

鼎宇:最近一兩年全校似乎開始推起了心理健康的議題,系上也掀起了一陣正向心理風,因此一群系上同學們就揪一揪組了個讀書會--幫助孩子建造心中穩固堅定的樂觀金字塔。藉著這本書除了認識到正向心理之父Seligman所推廣正向的概念,還練習了一些改變悲觀想法的技巧,實際操作之後發現真的很有用,在以後我們推廣的時候也更了解自己在推的概念到底是什麼,以及自身的經驗都會是很大的助力。

佳樺:兩次與老師、同學討論與兒童的相關書籍,都讓自己獲益良多。不僅可將書本上的理論運用在陪伴、輔導小朋友的實務上,也可藉此幫助身邊的摯親。除了課堂上的學習,課外與同伴的學習更是一管道能夠讓自己學習更多自己喜愛、有興趣的知識。不僅可以藉由書本檢視自己的成長,更可從新學習、從身邊的他人,或者書本,或者孩童

活動照片

4月30日,讀書會集錦

5月2日,讀書會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