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美麗的人生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目錄 |
一、作者簡介
- 龍應台,生於1952年2月13日,父親龍槐生,是湖南衡山人,並且在苗栗縣苑裡分駐所擔任所長,母親應美君浙江人,於戰後移居台灣,家中有四子一女。從小,成長於苗栗的苑裡,就讀苑裡國小、初中,後來移居到台南就讀台南女中,大學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之後留學美國,得到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曾在紐約市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教書。
- 前夫為德國人,有兩個小孩,安德烈與飛利浦1986年龍應台舉家旅居瑞士,1988年遷居德國。於海德堡大學漢學系開設台灣文學課程。
- 在1999年,擔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期間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之後客居香港,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的客座教授,香港大學擔任傑出人文學者(香港大學第一位終身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2005年7月成立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 著有《野火集》等評論集,散文《百年思索》、《面對大海的時候》、《孩子你慢慢來》、《大江大海》、《目送》等,寫作特色以以下主要兩種,針砭時事、觀察社會,提出對台灣社會現象的見解,早期文風犀利,提出批判裡性不帶感情,被譽為華人最鋒利的一枝筆,;也有許多深度抒情的文章,大部分以描寫親子間的感情為主。
二、本書摘要
華人文壇最鋒利一支筆,龍應台,用多少理性、多少批判,向這個社會提出諍諍諫言;如今,最犀利的筆依舊,不變得依舊是那觀察入微的心,不同的是從筆鋒流露出人世間的至情及對人生的大澈大悟。 目送是一篇散文集,內容記錄了龍應台生活的點點滴滴及對生活的體悟感想。內容包羅萬象,有父女、母女及和兩個小孩間的親情,有與朋友彼此之間的羈絆,有兄弟手足的共行,也有對城市個性的形容…等等,描述了許許多多生活的場景。常常將不同對比生活的片段中時呈現在讀者眼前,而不加以評論,不多做描述,但是作者所要表達自然地呈現。 這是一部文字的記錄片,記錄著那雙鋒利的眼,所看到這人世間一切的眾生;記錄著那敏感的心,所感覺到這世界上許許多多最真實的感情。
三、佳句摘錄
1. 因為是晚班車,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頭假寐,陷入沉靜,讓火車往前行駛的轟隆巨響決定了一切。
2. 天涯海角,像一個雷達螢幕,他現身在一個定點上。或者說,夜航海上,茫茫中突然浮現一粒漁火,分明無比。雖然也可能是萬里之遙,但是那個定點讓你放心 ─ 親愛的孩子它在那裡。
3. 兩本存摺,記載的數字每天都在變動,像高高懸在機場大廳的電動飛機時刻表,數字不停翻滾。
4. 有一片花瓣,穿過層層樹葉飄落在我的存摺封面,剛好落在了十二月三十一日那一格。玉蘭的花瓣像一尾漢白玉細細雕出的小舟,也像觀音伸出的微凹的手掌心,俏生生地停格在十二月三十一日。
5. 我忽然就明白了:原來,這兩本存摺之間,是有斬釘截鐵的反比關係的。你在那一本存摺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累積,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裡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退換、不對等的貨幣。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無法兌換。
6. 是的,是因為這樣,因此我對兩本存摺的取用態度是多麼的不同啊。我在「金錢」上越來越慷慨,在「時間」上越來越吝嗇。「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溫暖心愛的人。十二月三十一日,從今日空出。我將花瓣拿在手指間,正要低眉輕嗅,眼角餘光卻似乎瞥見黑斗篷的衣角翩翩然閃過。
7. 幸福就是,你仍舊能看見,在長途巴士站的長凳上,一個嬰兒抱著母親豐滿的乳房用力吸吮,眼睛閉著,睫毛長長地翹起。黑沉沉的海上,滿綴著燈火的船緩緩行駛,燈火的倒影隨著水光蕩漾。十五歲的少年正在長高,臉龐的稜角分明,眼睛清亮地問妳世界從哪裡開始。
8. 回憶像甜苦的烈酒,使他兩眼發光,滿續的感情猶如雪山融化的大河永凍,我們該談下去談下去,徹夜談下去不要停。
9. 糖果紙是花花綠綠的玻璃紙,剝起來發出脆脆的聲響,燈光照著,泛出一團絢麗。
10. 房子靜悄悄的,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11. 他沒有去太湖,他去了日本,去了紐西蘭。風光明媚如畫的地方,但是,那裏沒有一個黿頭渚,渚上有小屋,屋中曾有一個一九三二年,男女同學在星空水光中留著眼淚唱著歌,談拋頭顱灑熱血,談救國家救民族......。
12. 廣場,像一個深谷的底盤,因為四周被高樓密密層層包圍。高樓裡每一戶的面積一定侷促不堪的,但是沒有關係,公共的大客廳就在這廣場上。你看過鴿子群聚嗎?香港仔的廣場,停了滿滿的人,幾百個老人家,肩並肩坐在一起,像胖胖的鴿子靠在一起取暖。他們不見的彼此認識,很多人就坐在那兒,靜默好幾個鐘頭,但是他總算是坐在人群中,看出去滿滿是人,而且都是和自己依樣白髮蒼蒼、步態蹣跚的人。在這裡。他可以孤單卻不孤獨,他既是獨處,又是熱鬧:熱鬧中獨處,彷彿行走深淵之上卻有了欄杆扶手。
13. 緊緊貼著老樹的,竟然是一座鐵皮屋,範圍很小,卻是兩層樓,所以基本是個方形大鐵桶,可是主人一絲不苟地把他漆成藍色,看起來就像個藝術家絞盡心力的前衛作品:一座藍色的鐵皮屋密實依靠一株潑墨色的龍眼樹,幾乎長成一體。
14. 山村簡陋,可是溝渠乾淨。小徑無路,可是石階齊整。屋宇狹隘,然而顏色繽紛。漆成水藍、粉紅、鵝黃、雪白的小屋,錯落有致。放學時刻,孩童的嬉戲聲、跳躍聲在巷弄間響起。成人在小店門口大口喝茶、大聲「傾蓋」。雜貨店的老闆和老顧客說笑。十幾個男人在「居民業餘遊樂社」裡打牌,一個人興沖沖地從屋裡拿出一張黑白照片攤開在桌上,說:「你看,這是一九四六年的薄扶林村。」
15. 現實世界看起來一方面很驚天動地:遠方有戰爭和革命,近處有饑荒和地震,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有傳染病流行和示威遊行,有政治的勾當和宿敵的暗算,另一方面,卻又如此的平凡:人們在馬路上流著汗追趕公車,在辦公室裡不停地打電話,在餐廳裡熱切交際,在擁擠的超市尋尋覓覓,在電腦前盯著螢幕到深夜;人,像螞蟻一樣忙碌。
16. 跟想像的茶舞廳差不多,柔暗的燈光,紅玫瑰色的窗簾,穿著西裝露出雪白襯衫領的侍者,舞池裡身影迴旋流轉,與節奏澎湃鼓動的音樂密密交織。
17. 舞池裡的女人,幾乎個個體態婀娜,小短裙貼著小蠻腰,一轉身裙襬飛起猶如蓮花開綻。修長的腿裹在薄薄的黑絲襪裡,透出隱隱的肉色。
18.他們也有著細柔的腰,修長的腿,踩著音樂的步子,時靠近,時退後,腰和臂,帶著他們的身體走。
19.教堂裡燭台下的繡墊,演出結束時徐徐降下的舞台的幕,掌聲響起前垂在鮮花下的流蘇……各種大小的剪裁,各種花式顏色的花邊,掛滿整個小店。店主正忙著剪一塊布,頭也不抬。他的店,好像在出售夢,美的驚心動魄。
20.包了布的,那布的質地和花色千姿百態,不包布的,或凹凸有致,或形色多變。幾百個、幾千個、幾萬個、幾十萬個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鈕扣在小店裡展出,每一個鈕扣都在隱約的暗示著一種意義的大開大闔,一種迎接和排拒,彷拂一個策展人在做一個極大膽的、極挑臖的宣言。
21.在這裡, 領、袖、毛線、花邊、腰帶,變魔術一樣全部組合到位,鈕釦扣上,一件一件衣服亮出來。零售商人來這裡買衣服,一帶一帶塞的鼓脹的衣服裝上車子,無數個輪子摩擦接面,發出轟轟的巨響,混著人聲鼎沸,腳步雜遝。廣州,老城雖然滄桑,仍有那萬商雲集的生動。
22.正值多事之秋,事態詭譎多變。王位繼承一但付諸公開競逐,各藩蜂起,合縱連橫,步步為營。人前打躬作揖,做盡謙遜禮讓姿態。背後則中傷構陷、落井下石、傷口塗鹽之事,無所不盡其極。城中讀書人,多屬南人,性格率真,情感澎湃,外人對其評論:溫情有餘,理智不足,易激越,易躁動。 此城原來不乏雄才大略之士,在加上愛國愛鄉之情深重懇切,對國之將傾焦慮溢於言表,起而行動者亦大有人在。然而近數年來,各巨室朋黨之間交相爭利,坐地分贓,借公營私之餘,黨同伐異,士林風氣丕變。諾諾者諾諾,敢言者以氣焉。因氣焉而退隱林間 而浪蕩江湖 而寄情佛點禪寺者,不在少數,深隱於喧鬧市井中沉潛不語者,更為眾多。
23.少年英傑眉宇清俊,思路快捷,論政如比劍,彼之所長、己之所短了然於胸,然知其不可而為之,義無反顧,頗為壯烈。
24.暴雨稍歇後,華燈初綻,城內通衢大道車水馬龍,市井街巷亦紅塵斐燦。與友人楊某趨車赴老城陋巷,蓋陋巷中有善烹生猛海鮮者,貌似屠狗之徒而運廚如菊花劍術之大師,所奉蝦肥魚嫩湯鮮,全城第一。
25.夜漸深沉,猶無倦意,遂在車往城南。城南多學院,多書坊,多清談茶館,多豪情酒肆,屬文人學者穿梭流連論文比劍之地。漫步入一幽靜小巷,尋常巷陌,一燈如豆。隨楊某排撻直入,切以環視,乃一古董小舖,玻璃櫥內,色澤深沉委婉之磁碗陶盆、銀飾寶石紛紛羅列,燈光昏黃,不知歲月。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26.金門的美,怎麼看都帶著點無言的憂傷。一棟一棟頹倒的洋樓,屋頂垮了一半,殘破的院落裡柚子正滿樹搖香。如果你踩過破瓦進入客廳,就會看見斷壁下壓著水漬了的全家福相片,褪色了,蒼白了,逝去了。一隻野貓悄悄走過牆頭,日影西斜。
27.天色有一點點灰亮。大武山美麗的稜線若有若無,混在雲裡淡淡的浮現,滴溜溜的鳥聲,流轉進窗來。
28.我碰見這麼一個禿了頭的出租車司機,知道我是台灣人,一面開車一面就說:「我是調景嶺長大的。從前讀書的獎學金都是中華民國救災總會發的,畢業後還被送到台灣去做三個月的技職培訓。很感激,到現在都還覺得,一直沒有機會回報,掛在心裡。到今天,聽到國歌,我還覺得很激動。」
29.香港缺少咖啡館或茶館文化,既沒有上海咖啡館那種小資風情,也沒有北京酒爸的前衛調調,更沒有台北夜店的知識份子「左岸」氣氛。
30.香港人的都會品味,充分表現在公共空間裡。商廈大樓的中庭,常有促銷的酒會或展覽。你提早一個小時去看它的準備:鋪在長桌上的桌巾,絕對是雪白的,而且燙的平整漂亮。穿著黑色禮服的侍者,正在擺置酒杯,紅酒、香檳和果汁的杯子,他絕對不會搞錯。麥克風的電線,一定有人會把它仔細的黏貼在地,蓋上一條美麗的地毯。賓客進出的動線,井井有條;燈光和音響細細調配。 同樣的商廈酒店或展覽,放在大陸任何一個城市,多半會凌亂無章,嘈雜不堪。放在台灣,可能要費很大的勁,才可能做到杯子不會擺錯,桌巾沒有油漬,麥克風不會突然無聲。
31.我路過一場草地上的婚禮。白色的帳篷一簇一簇搭在綠色的草坪上,海風習習,明月當空,鳳凰木的細葉在夜空裡飄散,向落花微微。幾百個賓客坐在月光裡,樂隊正吹著歡愉的小喇叭。一盞小燈下,豎著一張照片-新娘和新郎相擁而立的小照片。好靜。
32.很多人的記憶中,是有鐵軌的:德國人記得在民生凋敝的二戰後,孩子們如何跟在運煤車的後頭偷偷撿拾從晃動的火車上掉落下來的煤塊。台灣人既得如何跟著火車奔跑,把火車上載滿的甘蔗抽出來偷吃。貧窮的記憶,在事過境遷之後,像黑白片一樣,可能產生一種煙塵朦朧的美感,轉化成辛酸而甜美的回憶。
33.愛上<星夜>,是有過程的。住在大海旁每天看日落日出,就發現有一顆星,總是在黃昏時就早早出場,那樣大,那樣亮,那樣低,使我疑惑它是不是漁船頂上的一枚警示燈?是不是一架飛機停在空中探測氣候的動向?是不是隱藏在山頭裡只有雲破時才看得見的一盞隱士讀書的火?那顆星,低到你覺得海面上的船佹一不小心就會勾到它。
太陽沉下去,月亮起來時,星星還在那裏,依傍著月亮。不管那月亮如何的豔色濃稠,這顆星還是堂堂正正的亮著。
34.<星夜>,在我看來,其實是一幅地圖-梵谷靈魂出走的地圖,畫出他神馳的旅行路線:從教堂的尖塔到天空裡一顆很大 很亮 很低的星,這顆星,又活又熱烈,而且很低,低到你覺得教堂的尖塔一不小心就會勾住它。
35.家住歐洲時,常常在花園中除草,但總是保留一隅,讓野草怒放。夏天,白色的瑪格莉特纖纖細細的冒出大地,長到一個孩子那麼高,然後就每天隨風舞蕩。但是每年冬雪初融,讓我滿心期待的,卻是初春的蒲公英。西歐的蒲公英花朵特別的大,色澤濃稠,開出來向炸開的菊花遍野。
36文字,應該像蒲公英的根一樣實在,不矯飾,不虛偽。
37.二零零七年最末一個晚上,十八歲的華飛去和朋友午夜狂歡。我坐在旅店的窗邊,泰北冬季的天空潔淨,尤其當城市的燈火因貧窮而黯淡,星星就大膽放肆了,一顆一顆堂堂出現。但是星星雖亮,卻極度沉默,下面的街頭人聲鼎沸,樂鼓翻騰。剛從街上的人流裡撤回,我知道,像和水般湧動的是情緒激越的觀光客,但是暗巷裡騎樓下,疲憊的女人正開始收攤,她們赤腳的幼兒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著,早睡著了。
38.所以跨年的狂歡、聚集、倒數,恐怕也是一種時間的集體儀式吧?都市裡的人,燈火太亮,已經不再習慣看星星的移動和潮汐的漲落 ,他們只能抓住一個日期,在那一個晚上,用美酒 音樂和煙火,藉由人群的吆喝彼此壯膽,在那看不見的門沿量尺上,刻下一刀。 39.「那一扇一扇窗的豎與橫之間,彷彿是一種佈局,樓與樓的彼此依靠和排拒之間,又像在進行一種埋伏的對話」p.19
40. 「歌聲像一條柔軟絲帶,伸進黑洞裡一點一點誘出深藏的記憶;群眾跟著音樂打拍,和著歌曲哼唱,哼唱時陶醉,鼓掌時動容,但沒有尖叫跳躍,也沒有激情推擠,這,是四五十歲的一代人。」p.23
41.媒體湧向舞台前,鎂光燈爍爍閃個不停。她笑說,媒體不是為了她的「歌」而來的,是為了另一件「事」。然後音樂靜下,她開口清唱:「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蔡琴的聲音,有大河的深沉,黃昏的惆悵,又有宿醉難醒的纏綿。她低低地唱著,餘音繚繞然後嘎然而止時,人們報以狂熱的掌聲。她說,你們知道的是我的歌,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對你們並不重要。
在海浪一樣的掌聲中,我沒有鼓掌,我仍舊深深地注視她。她說的「事」,是她前夫摯愛導演楊德昌的死。她說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誰可能知道?一個曾經愛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妳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道別?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許諾?哪一首歌,是在為自己做永恆的準備?p.24
41.才子當然心裡冰雪般地透徹,有些是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p.26
42.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p.30
43.p.31累積漸進的扭曲變形移位,使真相永遠掩蓋,無法復原。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44.曾經相信過理想主義者,後來知道,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力的測試:一掌有權力,他或者變成當初自己誓死反對的「邪惡」,或者,他在現實的場域裡不堪一擊,一下就被弄權者拉下馬來,完全沒有機會去實現他的理想。理想主義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權力腐化;理想主義者要有能力,才能將理想轉化為實踐。可是理想主義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幾希。p.32
45.譬如國也許不可愛,但是土地和人可以愛。譬如史也許不能信,但是對於真相的追求可以無止盡。譬如文明也許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譬如正義也許極為可疑,但是在乎正義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但是螢火蟲在夜裡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爛的永恆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裡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裡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p.32
46.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相信與不相信之間,令人沉吟。p.33
47.「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後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作最後的轉身離開」p.36
48.「最突出的是走在街上的女郎,不管是露著白皙的腿還事纖細的腰,不管是小男生樣的短髮配牛仔褲還是隨風飄起的長髮配透明的絲巾,一顰一笑之間都輻射著美的自覺。每一個經過這面大窗的女郎,即使是獨自一人,都帶著一種演出的神情和姿態,美美地走過。她們在愛戀自己的青春」p.38
49.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只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砍櫻桃的華盛頓,懸梁刺股的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蓋茲,都是成功的典範。即使是談到失敗,目的只是要你絕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頭地,譬如越王句踐的臥薪嘗膽,洗雪恥辱,譬如哪個戰敗的國王看見蜘蛛如何結網,不屈不撓。 我們拚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傷,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p.57
50.現在K也絆倒了。你的修行開始。在你與世隔絕的修行室外,有許多人希望捎給你一句輕柔的話、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個結實的擁抱。我們都在這裡,等著你。可是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p.58
51.買了很多不同顏色的指甲油,專門用來跟她消磨臥房裡的時光。她坐在床沿,順從地伸出手來,我開始給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兩層。她手背上的皮,抓起來一大把,是一層極薄的人皮,滿是皺紋,像蛇蛻掉棄置的乾皮。我把紐西蘭帶回來的綿羊油倒在手心上,輕輕揉搓這雙曾經勞碌不堪、青筋暴露而今燈盡油枯的手p.64
52.「兄弟姊妹的笑鬧踢打和被褥的鬆軟裹在帳內,帳外不時有大人的咳嗽聲,走動聲,竊竊私語聲。朦朧的時候,窗戶私緞般的梔子花香,就幽幽飄進半睡半醒的眼睫裡。帳裡帳外都是一個溫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p.69
53.「牆上,不敢掛什麼真正和記憶終生不渝的東西,因為牆,是暫時的。在暫時裡,只有假設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恆。家,也就是兩個人剛好暫時落腳的地方。」p.69
54.看得出,他心中有大佈局,以一定的時間順序走好幾個平行的程序,像一個樂團指揮,眼觀八方,一環緊扣一環。p.81
四、心得感想
99001084 高聿嫺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摘自散文目送 初次邂逅這段文字,是在高中時期。那時家兄甫離家,到台中展開全新的大學生活。宛如一隻甫出籠的青鳥般,家兄離家後全然徜徉於自由的美好。不但鮮少回家,連最簡單的問候——打電話都遺忘了。頭髮日漸灰白的父母滿心企盼愛子的歸來,卻換來更大的失落。那是橫亙數十里的目送和不捨。
相較於龍應台其他書籍犀利冷竣的風格〈如:野火集〉,這本《目送》更貼近我的生活和想法,也開拓了我的眼界。散文中的取材皆平易近人,文句流暢優雅,讀來完全不費功夫,反而是一種享受。就親情而言,作者和其父親真摯的情感在〈目送〉這篇散文中躍然紙上。那樣無怨無悔的付出,想必每個讀者都會為之動容。然而,同樣是親情,在〈愛情〉單篇中,我們卻可以發現西洋文化的衝擊下,年輕人崇尚速食愛情。他們生活的節奏如繁絃急管,不大認可永恆或是承諾。於是,觀念的鴻溝讓龍應台和孩子的形體間儘管是咫尺,觀念卻相差了天涯的距離。時間巨輪的推移,改變許多有形的科技,甚至是無形的觀念。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模式究竟是什麼?最初出的情感究竟是什麼?我不禁莞爾。 另一個讓我震撼的部分,是作者對於社會的批判。頭一次看到〈手鐲〉這標題,我還以為行文風格是像琦君的〈一對金手鐲〉般,描寫親情的摯真。然而,這篇散文卻是刻劃中產階級與廉價勞工的悲苦。在資本主義凌駕於共產主義的二十一世紀,我們認同知識經濟應有的價值,卻同時犧牲了那群幽囚在金字塔底端的人們。龍應台的批判風格也同時清晰的表彰在〈雪白的布〉一文中。對於每個亡者,一塊雪白的布是不可少的。然而生活在孟買貧民窟的人民,或是為了擠上火車而將身體懸在車廂外的工人,往往因為火車超載而引起事故,亡者甚至身首異處!我不禁想起家母常常提及兒時的他們總是穿著麵粉袋製成的內褲,上面還印有「美軍援助」的字樣。一家十三人合吃一個雞蛋或是共享一碗豆花的克難情懷,哪能是我們年輕一代所能想像的?在時光的洪流中,過往的苦難被遺忘,卻仍然是既定的存在。而這本探討人生的生死筆記,帶領我穿透光陰的隧道,激發我的思考面向,細細探討人生的課題。
閱畢,瞭解世間纏綿的情結,洞悉社會角落的苦難,何嘗不是貼近芸芸眾生的方式?瞭解更多深邃,碰觸更多憂傷,但是我也讓我發現,人生,是如此的美麗!
98007059 心理三 田詠瑄
讀完《目送》這本書,幾乎顛覆了以往我對龍應台的印象,細膩的筆觸,一點都想像不出來她從前是那《野火集》批判社會現象的作家。也因為這次的讀書會,讓不常翻閱龍應台作品的我,有機會發現她的另外一面。 書中包含了74篇的散文,讀完每一則都有不一樣的感動,其中關於親情的《目送》、《17歲》和《愛情》三篇,讓我深有所感。回想自己第一次上幼稚園時,媽媽牽著我的小手,帶我到「白天鵝」幼幼班,在媽媽要離開的時候,當時還不到3歲的我,眼眶泛淚的看著媽媽的背影離開,直到媽媽消失在我的視線之外就開始放聲大哭。這樣的依賴感,隨著我們長大之後就漸漸的退去,想起自己大一下的時候,爸媽那一陣子常常南下高雄處理一些事情,便會繞過來學校想和我一起逛逛校園,當下我興起一種感受:「你們好煩喔!這樣一天到晚到學校來看我害我好丟臉!」或許就像作者從父母的角度所描寫的,孩子常常嫌父母跟不上時代,什麼都不懂,或是拒絕他們善意的提醒,然而,我們卻從來沒有仔細想想父母親有怎樣的感受,確實是不太應該。「所謂父母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樣的感觸,或許要等到我們真正當了父母之後才體會的到。
另外,《1964》、《俱樂部》和《回家》三篇,是談到關於時間的流逝的感慨,這也讓我有很深的體會。國中時還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上了高中,上美髮店開始發現周遭的洗頭小妹比自己還年輕,漸漸的,自己忽然也變成了兩個姪女的阿姨,現在大三了,在學校裡原來的綽號是「甜甜」,但卻不知不覺的變成了「學姊」,而室友們國小時發生的事情,卻竟是我國中時期的故事。果真就像書中敘述的,不知道怎麼的,周圍的人似乎越來越小,後來才驚覺,原來:「不是人們變小了,是你,變老了。」雖然我也才二十多歲,但在這二十幾年間社會上也發生了不少重大事件,像是白曉燕命案、倪敏然和麥可傑克森的逝世……等等,而生活周遭的環境也都和小時候不一樣了。《回家》這篇深刻地描繪出作者的母親想要回家的心情:「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的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裡但是卻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確實,時光流逝真的是絲毫不留情,不論是孩子漸行漸遠,還是自己逐漸衰老,即使心中帶有無限的感慨,過去的時光仍然回不去,努力經營與充實當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99001036張庭瑋
親情、手足之情、朋友、情人…這些許許多多真摯的感情,在目送裡被忠實的記錄下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直在發生,每個人都有屬於他最動人的故事,只是我們往往沒有留心,也不去在意,就讓那些最動人的情感、最獨特的感動、屬於自身的體悟,毫無痕跡的在我們的眼前流過。龍應台用他敏銳的心,用他鋒利的筆,寫下生活所交給他的東西,記錄著人間的摯情。哲學家曾經說過,沒有思考過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們是不是對於生活缺了一份注意、關心,行屍走肉般的活著,是不是生活腳步太過匆忙,忘了停下來好好品嘗生活中每一個味道,目送教會我原來生活中處處是學問、是感動,要好好把握生命中每個片段,每給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感動。目送,龍應台用他的眼睛,送給我們對生命的品味、感動。
990016019陳昕汝
龍應台運用細膩,平易近人的筆觸,寫下了目送這本書,書中令我最深刻的一段話是:「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是啊,我總記得小時候剛上幼稚園時,每當媽媽送我到學校門口,我總會抓著媽媽的裙襬不放,在老師威脅利誘下,依依不捨地看媽媽的背影遠去,放學時總是望眼欲穿等待著媽媽的到來。小學時擁有新朋友後,每天迫不及待的期待去上學,有時勉強地和媽媽說一聲再見。而國高中時,往往要趕公車,媽媽總是在窗邊看著我的背影離去。而現在,一學期才回去一次的我,媽媽只能在電話中聽見我的聲音,連背影都很少看到的,這就是現代所謂的「空巢期」吧?孩子長大後離開自己的家,媽媽獨自守在家等待孩子的歸來。媽媽在某些時候總是和孩子漸行漸遠,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漸長,身形越來越大,可是背影卻漸漸縮小,但也不能總是追著孩子去跑,因為孩子長大終究是要飛的。龍應台的這篇目送真是深得天下父母心啊 !
99006023 陳雅婷
讀了目送這本書,令我覺得映像較為深刻的是這篇叫做「牽掛」的散文中的一段話「總是別人牽掛你,照顧你的時候多。他,有時候是她,時不時來一個電話,電話絮絮講完了,你輕輕放下話筒,才覺得這其實是個『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電話,什麼事也沒有,扯東扯西,只是像確認一下你還好,但是一句思念的話,都沒有。」(選自牽掛一文)從這一段話讓我想起我剛來高雄念大學時,有個住在火車站附近的伯父,常常打電話給我,叫我到他們家吃飯,剛開始我覺得很煩,因為我和他不是很熟而且平常的家庭聚會都是我爸爸在跟他聊天,我幾乎很少和他交涉,更不用說到他家吃飯。而且對我而言,到不是很熟的親戚家吃飯事一件非常尷尬的事,但我從他打給我的電話中能微微的感受到它對我的關心,幾⋯⋯次通話下來我開始和他聊天,問他一些高雄好玩的地方和一些美食,雖然在聊天的過程中並沒有提到半句私念的話,但隱隱約約我已經把他當作我的親人看待,甚至有時候我還會打電話過去關心他們最近過得好嗎?而這結果完全出乎我的預料之外,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想要和他們互動,但我把這一切都歸類在緣分和本身的個性,也許我如果沒來高雄念書,就不會跟他們這麼熟了。
五、問題討論
一、《目送》中描述了哪些「代間」(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觀念的差異?
從文中讓我感覺出來龍應台和自己的小孩之間有很一些代溝,像是從同學會這篇散文中的一段他與自己小孩間的對話:小孩對他說:「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應該克制要牽我手過街的反射衝動。」其實我如果是她的小孩,我也會有相同的反應,因為我都這麼大了,你居然還牽著我手,如果被同學看到,我一定會被同學笑;可是相反的,如果我站在母親的角度去想:你永遠都沒長大,對我而言,你都還只是我的小孩而已。我覺得同樣這件事對全天下的不同的父母都有同樣的回答,包括我的父親也曾對我這樣說過,所以對我來講,偶而也要站在父母的角度替他們想想,才能減少之間的代溝。
二、龍應台如何陪伴老邁的雙親?如何應對、處理雙親的老年生活及心態?
從繳械這篇文章中,我感覺到作者的父親是為了要替自己的女兒省錢才想要自己開車,可是作者覺得因為自己父親年紀大了,開車有點危險,所以才叫自己的父親搭計程車(比較安全)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他們能把意見表達出來並做溝通與協調,那麼父女之間的感情會更好。
三、龍應台如何省思「孤獨」這一件事?
從〈寂寞〉一文中,龍應台他覺得:「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之心的狗,或許可以消滅。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選字寂寞)所謂寂寞並不是身邊沒人,而是看你當時的心理狀態如何,如果你當時心情不好,旁邊又有一個人在附近聒噪,那也許只會顯得更煩而已。
四、龍應台對於「死亡」有何感觸?
例如:〈山路〉、〈牽掛〉、〈俱樂部〉、〈關山難越〉…… 書中《俱樂部》一文透露出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感覺身邊的人好像越來越年輕,周遭不經意會遇到的警察、醫生、同事…等等,彷彿都變成了小夥子,而從前一起工作的老夥伴也都漸漸退休,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老了。人類的衰老和死亡真的十分無常,每一次口中的「再見」,都有可能將會是最後一次向一個人道別,她在《牽掛》一文中也提到,每一次說「保重」都要非常的慎重、非常認真,應要把每一次都當作最後一次。另外,每個人的人生歷程都只有自己經歷,也只有自己知道,而「死亡」即使對某些人來說也許很可怕,但這終究是自己一個人得獨自面對的,他在《山路》這篇描述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認為她所描述的,也許就是對死亡的孤獨感吧!
五、「家」對龍應台的意義為何? 例如:〈家〉、〈回家〉、〈五百里〉…… 書中經常提到她母親想念家的故事,但真正到了那個以前的「家」,母親卻不認得,還是一直像孩子般吵著要回「家」,對龍應台的母親來說,「家」所代表的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我相信對龍應台來說應該也是如此,那段小時候和父母及兄弟姊妹互動的那個過程,才是「家」真正的意義吧!
六、龍應台在《目送》中省思了哪些價值觀?
例如:〈兩本存摺〉、〈幸福〉、〈時間〉…… 時間與金錢是不對等的關係,金錢漸漸增加,時間卻漸漸減少。以真誠開朗體諒的心,認真看待每件事物,從中所思幸福。時間,認真的改變每一項人、事、物,從嶄新,到頹廢;從點點漁火到大放光明。對人、對土地殘忍的傷害過後,事後雖做積極的傷害處理,但是究竟能彌補多少呢?就像是被DDT汙染過的土地,無法返回到原先生命茂盛的原貌。在熱鬧的背後,到底有多少孤寂在支撐著它?在繁華的新崛江,那一件件美麗的成衣、飾品後究竟有多少辛酸的故事,我們要抱著感恩的心,愛物惜物,使每件事物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七、龍應台如何運用資料豐富文章內容?
例如:〈憂鬱〉、〈薄扶林〉、〈黑幫〉、〈蔚藍〉…… 蒐集各方資料,豐富文章內涵,以多種面向,例如文學、生物學等等各方面資料,佐證作者觀點,使作者觀點更具說服力,更有公信力,並以多種角度切入,完善作者論點,使作者論點充分,不易被擊破,多方資料的蒐集,也可使文章內涵加深,更具可讀性,並可以刺激不同角度的思考,和以起不同領域讀者的共鳴。
八、《目送》中呈現了哪些社會觀察與批判?
例如:〈手鐲〉、〈四千三百年〉、〈雪白的布〉 〈手鐲〉一文中,作者主要批判資本主義下對於低層勞工的剝削。他們低工資,低生活品質,而造就賣場上閃亮的手鐲。我們之所以可以買到廉價的飾品,是這些底層勞工用血汗所換來的! 〈四千三百年〉則是批判戰亂的罪惡。我們埋下一個砲彈只需要數十分鐘,可是安全的把它們清除,卻費時良久。而在這些被戰火摧殘的土地上,人民又因為無奈的命運而生存於此。眾君王之間的野心鬥爭,被波及的卻是無辜的人民。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當我們恣縱的追逐我們所追求的,是否犧牲了別人應有的權利呢? 我想,龍應台所要批判的,就是人類的自私吧!眼界中只有自己的存在,而沒有他人餘地。這也讓我們省思吾身日常的所做所為,以更圓融、慈悲的胸懷關照世界!
九、《目送》的寫作風格為何?
例如:自嘲、批判、溫情…… 相較於龍應台先前的作品,這本《目送》的寫作風格算是溫情許多。從目送和愛情等文章,我們可以看到龍應台的溫情躍然紙上。然而,像是雪白的布、手鐲等文章,卻呈現了龍應台富有批判性的一面,以及對於人文的關懷。我想,任何寫作風格都可以是一體的兩面,更可以融合各種元素來豐富文章的內涵,而不是單一的偏頗某個寫作風格。